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语形容词「重い」的通感比喻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引言在传统语言学中,人们将词汇和语法视为构成语言的两个基本部分。但是,语法的地位远远高于词汇,对词汇的研究是公认的语言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词汇系统内部成员众多,成员的特异性又较强,因此词汇系统内部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而且词汇是变动最快的,既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也不断有旧成员退出,这都为研究词汇带来诸多困难。
作者
傅慧青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
出处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20年第1期290-296,共7页
关键词
传统语言学
词汇系统
通感比喻
日语形容词
词汇和语法
异质性
特异性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作者简介
姓名:傅慧青,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联系地址:上海市东体育会路411号上外生活区。电子邮箱:18767119956@126.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李洪儒.
试论语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一[J]
.外语学刊,2005(5):43-48.
被引量:8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李红儒.
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语句中的说话人因素”理论探讨之一[J]
.外语学刊,2001(1):31-38.
被引量:44
2
Alexander H.G. Meaning in language[M]. Florida: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1969.
3
Grice H. P. Meaning[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57(3).
4
Grice H. P. Utterer's meaning, sentence- meaning and word- meaning[J]. Foundations of language,1968(4).
5
Grice H. P. Utterer's meaning and intention[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69(3).
6
Grice H. 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 Cambridge, London: Harvard press,1989.
7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8
Searle J. R., Kiefer F. & Bierwisch M. Speech act theory and pragmatics[C]. Dordrecht(Holland):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0.
9
Wunderlich D. Foundations of linguistics[M]. Cambridge: CUP, 1979.
10
АрутюноваН.Д. Языкимирчеловека[M]..Москва:Яэыкирусскойкуррьтуры, 1999.
共引文献
85
1
冯文敬.
共识意义观:一种意义理论的雏形[J]
.外语学刊,2009(2):6-9.
被引量:3
2
王晓阳.
尤尔琴科语言哲学思想批判[J]
.外语学刊,2009(2):18-22.
3
王寅.
语言体验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十八论语言的体验性[J]
.中国外语,2009,6(6):63-68.
被引量:57
4
詹全旺.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J]
.外语学刊,2006(2):14-19.
被引量:50
5
李洪儒.
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二[J]
.外语学刊,2006(2):29-33.
被引量:79
6
陈勇.
篇章内容的层次结构与人的世界[J]
.外语学刊,2006(3):26-31.
被引量:6
7
王松鹤.
语言赖以生存的隐喻——语义变化中隐喻的作用[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3):129-131.
被引量:8
8
杜桂枝.
论语言意识[J]
.外语学刊,2006(4):1-5.
被引量:19
9
刘柏威.
пол(пол-,полу-)的语言哲学维度[J]
.外语学刊,2006(4):29-32.
被引量:1
10
王松鹤,于林龙.
关于隐喻阐释的多维思考[J]
.外语教学,2006,27(4):23-2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
1
熊黎.
汉英触觉词“重”的认知隐喻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2):95-98.
被引量:1
2
缑瑞隆.
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5):108-112.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1
1
周慧.
汉日触压觉形容词“重”和「重い」隐喻对比——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J]
.品位·经典,2021(7):66-69.
1
王洋.
日语中的评价形容词[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4):15-17.
被引量:1
2
韩若兰.
日语形容词一瞥[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4):86-87.
3
钱亚萍.
音乐教学中的四类游戏[J]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5):91-93.
4
张甜甜.
漫谈初中阶段英语词汇记忆有效方法[J]
.山海经,2020(32):0065-0065.
5
汤紫晶,张国利.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论语》英译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J]
.读天下(综合),2020(30):0243-0244.
6
刘珺.
歌画相配 珠联璧合[J]
.北方音乐,2020(15):78-79.
7
范袁艳.
解析形容词及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J]
.初中生辅导,2020(10):24-27.
8
钟玖英.
王希杰学术研究的起点[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36(4):86-92.
被引量:1
9
马君,刘明.
中日同形语的比较研究[J]
.今古文创,2020(22):87-88.
被引量:1
10
郭家翔.
清代介词系统的更新[J]
.今古文创,2020(17):91-92.
被引量:1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