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什么不选择土质更好的地方建农场?""因为这里是我家呀。"对别人的提问,夏俊磊的回答"理所当然"。他在大棚中施用牛粪来改良土壤,选种耐盐碱的农作物品种,还成立了合作社,吸引周边村40多名村民到农场打工。30岁出头的夏俊磊在外从事证券业多年,又回到了潍坊市寒亭区,成了农场当家人。"现在干农业,种植技术不是大问题,销售才是关键,与其说我们的幸福码头是一个种植基地,不如说它更像一个销售型的农业公司。"夏俊磊说。
出处
《山东画报》
2021年第2期22-23,共2页
Shandong Pic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