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融合与演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面对新时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走向必然发生职能性的转变,反映在作为学科发展的调整与学科建设的思路上,要有利于学科所规定的学术本体的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有利于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学术本体的传承与时代拓展,有利于对教育对象实行与时代相适应的学术塑造与知识更新。重点即凸显服务特性的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如过往那样只是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体,那是极为狭窄的。社会的增速发展,显然与技术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发展出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发出强大的虚拟技术,借助数字技术完成对概念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文创产品开发的种种模拟性实验和技术性推进等,使得艺术设计完全跳出了原有的传统意义上认识领域。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融入到艺术设计教育之中,才会培养出更受时代欢迎的专业人才。
作者 夏燕靖
出处 《山东艺术》 2020年第1期8-21,共14页 Shandong & Art
作者简介 夏燕靖,1960年生,艺术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和设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主要学术职务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艺术学理论)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史及艺术史学、艺术教育。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5

  • 1Ezio Manzini,巩淼森.DESIS声明——设计作为可持续变化的中介[J].创意与设计,2010(4):48-48. 被引量:4
  • 2British Council.Social Innovation:Working paper of social innovation conference. . 2007
  • 3Bruns,C,Cottam,H,Vanstone,C,Winhall,J.Transformation Design. . 2006
  • 4Cottam,H,Leadbeater,C.Health:Co-creating Services. . 2004
  • 5CCSL.Creative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le Lifestyles,Task Force on Sustainable Lifestyle. . 2007
  • 6Manzini,E.’’The Scenario of a Multi-local Society:Creative Communities,Active Networks and Enabling Solutions’’. Designers,Visionaries and Other Stories . 2007
  • 7Meroni,A.Creative Communities:People inventing sustainable ways of living. . 2007
  • 8Cipolla,C.’’Tourist or Guest:Design Tourism Experiences or Hospitality Relations?’’. Design Philosophy Papers:COLLECTION TWO . 2005
  • 9EMUDE.Emerging User Demands for Sustainable Solutions. . 2006
  • 10Franqueira,T.Creative Places for Collaborative Cities. . 2009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