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数字教材的产生是21世纪新技术革命引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表现之一,是"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新概念与新形态教育发展的自然结果。一切教育的旨归在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教材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纸质媒介向数字媒介的叠加或切换,而是要对转型过程中的多维关系进行深入梳理与重新定位。文章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学、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多学科视角,辩证分析高校教材数字化转型中技术与价值的共生关系、重构与继承的统一关系、出版与服务的双驱关系、发展与未来的调适关系。作为未来教育课程转型的必然结果,高校数字教材的发展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阶段。只有精准把握四个维度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好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困境:技术工具与人文价值的伦理矛盾、现代进步与传统承袭的思想矛盾、形态更新与内涵建设的矛盾、人脑发达与数字痴呆的矛盾等,真正保障现代高等教育实现本质,助力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150,共5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师范专业‘教师语言技能’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编号:Jg2018030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雷小青(1972-),女,畲族,浙江衢州人,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通讯作者:覃圣云(1973-),女,壮族,广西融安人,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期刊社社长、《农村新技术》杂志主编、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新闻出版、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