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性表现、危机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网络技术嵌入思政教育活动之中并对思政教育过程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深入贯彻主体性原则对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尤其是网络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理论进行分析和架构,聚焦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三个具体表现,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深刻阐释学生主体性在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方式、目标中的重要角色与作用。结合网络思政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虚拟-现实空间、人机交互结构以及自我互动方式等客观现实,深刻揭示其由于空间区隔、人机矛盾、自我分裂等原因所导致的学生主体性危机,具体包括自主性危机、能动性危机、创造性危机等。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鲜明地指出网络思政教育活动中需要关注三个层面的关系,即人机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明确指出协调学生与网络、他者以及自身之间关系对提升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根本性作用,对促进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昆明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项目“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大思政课’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PYYB2022012)
作者简介 孔媛媛(1993-),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的发展研究;许翠芳(1980-),女,河北邢台人,法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 1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5(1):168-209. 被引量:194
  • 2喻国明.《融合转型的新趋势:“高维媒介中的平台型媒体”》,《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2期.
  • 3《聚焦网络舆论生态系列访谈》"编者按",《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5日.
  • 4喻国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http://www.weibo.corn/p/1001603796311517333297.
  • 5http://article.y.qan.0rs/view/282956/259507.
  • 6[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胡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
  • 7Westbrook, R.B. , John Dewey and American Democracy,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1991, p. 276.
  • 8喻国明,苏林森.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1):10-17.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203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