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而法治化正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但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进程仍面临着由商标注册制度固有弊端等因素所导致的商标抢注乱象,可能会给营商环境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公平性带来显著消极影响。故在营商环境法治化视域下,应当秉持综合治理和协同治理的理念,从立法、行政、司法、信用和社会5个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方面着手加强商标抢注治理能效。具体而言,则应依据商标抢注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在立法上适度回归商标使用,并建全防御商标制度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同时注重商标抢注行政审查和司法审理的提质增效,健全商标注册信用体系,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氛围。
                
                
    
    
    
    
                出处
                
                    《私法》
                        
                        
                    
                        2022年第4期177-195,共19页
                    
                
                    Private Law Review
     
            
                基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规制创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叶紫薇(1995—),武汉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竞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