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期《化学科学与工程》栏目共收录论文3篇。论文《石墨相氮化碳的异质结结构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过去5年中石墨相氮化碳的异质结结构在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光催化水分解产氢、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石墨相氮化碳基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不同纳米结构氧化钴的电化学性能》对氧化钴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电储能和电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总结了氧化钴基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对该类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应用中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论文《无溶剂快速合成S-1和TS-1分子筛》利用无溶剂法成功合成了TS-1分子筛,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比表面和孔隙分析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和扫描电镜等表征仪器研究了晶化时间和硅钛摩尔比对所制备TS-1分子筛的物化性质的影响。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93-193,共1页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作者简介
赵震,长江学者,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联合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能源与环境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油气资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能源与环境催化”辽宁省创新团队带头人。现兼任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等多个专委会委员,现(曾)任JournalofChemistry,JournalofRare Earths,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PetroleumScience,《科学通报》《工业催化》《石油科学通报》《无机盐工业》等十多个杂志的编委或副主编。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辽宁省学术头雁、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杰出人才等荣誉和称号。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催化、稀土催化、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项目(课题)17项,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主题(专题)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重点和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承担省部级项目20项,同时作为子课题(任务)负责人或研究骨干参加科技部973项目3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在化学化工(催化)领域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催化相关论文500余篇。发表文章被引用22000多次,H因子78。2014—2023年连续10年入选爱思唯尔公司公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化学工程领域)。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68项已获授权。在国内外催化相关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Keynote及邀请报告100多次。作为组委会主席承(主)办了7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和1次国际学术会议,参与承办或主持了多个与催化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18年获“RareEarthResource UtilizationScience&TechnologyAward”,2019年获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新材料及其合成杰出贡献奖,2020年获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和辽宁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获侯德榜化工科技奖创新奖,2022年获首届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和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2023年入选国际先进材料协会(IAAM)Fellow。已(联合)培养博士45名,培养硕士121名。其中,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人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