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某三甲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学龄前儿童共987例,分析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987名进行体检的学龄前儿童,检出缺铁性贫血171例,检出率为17.33%。其中不同年龄,母亲孕期是否贫血,出生是否低体重,是否早产,6个月后不同喂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有无消化系统疾病,母亲贫血知识了解程度,不同家庭饮食习惯,其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居住地,其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3岁,母亲孕期贫血,出生低体重,早产,6个月后喂养方式为纯母乳喂养,饮食习惯为挑食,有消化系统疾病,母亲贫血知识了解程度仅为听说过、了解一点,家庭饮食习惯以素食为主均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85、1.445、1.570、1.370、1.514、1.343、1.436、1.811、1.395,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不容忽视,尤其是1~<3岁的儿童其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更大,影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因素较多,临床可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作者简介
李明惠(1970-),女,湖北武汉人,大专,中级职称,主要从事临床儿童康复、预防接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