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湖南省预防1号方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通过对湖南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方1号方的活性成分、靶点及潜在信号通路进行分析,为后期的湖南省预防方1号方免疫效应及其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复方活性成分和靶点收集与筛选、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与分析、化合物与病毒成分的分子对接模拟以及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互相作用网络共4个步骤完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结果湖南省预防方1号方中,槲皮素、山奈酚、汉黄芩素、甘草查尔酮A、柚皮素、刺芒柄花素可能为核心活性分子,与对照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相比,拥有相近甚至更小的的结合能。此外,通过"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筛选得到了NOD样受体、Toll样受体、T细胞受体、PI3K/Akt靶点相关的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等多条潜在信号通路。结论湖南省预防方1号方发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的主要途径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多条信号通路有关,而方中的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甘草查尔酮A、柚皮素、刺芒柄花素等活性成分为核心活性分子,该研究可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急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防治该疾病水平。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11-2415,共5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JJ50446) 湖南省中医药防治新型冠肺炎科研攻关课题(KYGG06)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2018CX03)
作者简介 袁志鹰(1986-),男(汉族),湖南衡阳人,湖南中医药大学讲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及中医药膳学研究工作;通讯作者:李亮(1980-),男(汉族),湖南永州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医诊断学研究工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38

共引文献1906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