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让农村地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新时代重要的发展要求,一系列促进"三农"稳定和乡村发展建设的政策相继出台,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并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其中,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在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2013年,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贵州省在总结多年农村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目前,该政策已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以该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政策内涵以及政策实施管理的过程与机制,总结政策制定与实施管理的四条重要经验:一是弹性化、分层次细化政策实施目标与措施内容;二是建立权责一致的协作管理模式;三是采取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四是始终关注乡村实际需求并重视村民参与。
                
                
    
    
    
    
    
    
    
                作者简介
邹海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栾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