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言丘逢甲(1864—1912),又名秉渊,字仙根,号蜇仙、仲阏,又号仓海,台湾彰化人。江山渊评价其"躯干魁梧,高十尺以外。广额丰耳,两目奕奕生奇光。言论风生,往往一语惊四座,声震星宇"2。丘逢甲幼时善学,为光绪进士,曾担任台中衡文书院主讲,兼任台南罗山书院主讲,善诗文,有诗文集《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1900年,丘逢甲在汕头积极筹办"岭东同文学堂"后,又被广东保商局3委派到南洋考察,了解我国侨民情况4。1900年3月初,他从汕头到香港,经过越南,3月18日抵达新加坡,6月返粤,历时3个月的南洋旅程由此结束。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0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百年台湾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叙事研究”(19ZDA27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