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通化”之境:钱谷融的鲁迅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伟大的鲁迅的同辈和后辈”①,钱谷融的鲁迅研究时间纵贯20世纪60—90年代,文章数量不少,篇幅也不短,范围涵盖鲁迅创作和研究—关于创作的涉及多个文体,杂文有《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1961),散文有《鲁迅<秋夜>讲析》(1981),小说方面的综合性阐释有《鲁迅的小说》(1982),细读单篇小说的有《论<祝福>的思想锋芒——祥林嫂是怎样死的?》(1981)、《“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重读鲁迅小说<风波>》(1986)、《谈<伤逝>》(1990);关于研究的有《纪念鲁迅话研究》(1981)、《<鲁迅创作心理>序》(1993)等。
作者 李红霞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2年第3期394-406,共13页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90

  • 1张梦阳.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回顾(六)[J].鲁迅研究月刊,2000(8):51-55. 被引量:6
  • 2《致汤梅笑(某年某月27日)》,《闲斋书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页.
  • 3《致鲁枢元(1985年8月13日)》,《闲斋书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 4《致陈炳熙(1996年10月25日)》,《闲斋书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页.
  • 5《致万燕(1996年4月10日)》,《闲斋书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6页.
  • 6《致万燕(1999年1月16日)》,《闲斋书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7页.
  • 7《致万燕(2002年10月5日)》,《闲斋书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5页.
  • 81992年12月25日写给尤今的那封信,见《闲斋书简》350-351页.
  • 9《樊骏参与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
  • 10钱谷融.《致唐韧(2001年12月26日)》,《闲斋书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

共引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