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认为,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和90年代初土地批租制改革的伟大改革。从中央的文件精神出发,本文着重阐释了对新时代土地管理制度的五方面理解。第一,回顾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沿革,本次用地审批权的下放可深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必将对我国城镇化,特别是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产生重要且积极的影响。第二,本次改革再次要求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打破城乡二元壁垒。这一方面的重点是要深化三方面的配套政策,聚焦"谁来入市""入市成本价格"以及"钱怎么分"。第三,本次国家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打破市场化交易地域界限。本文着重介绍了重庆地票在这一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第四,在本次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中央强调要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是从做大做强我国实体经济的高度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第五,当前我国不少城市进入减量发展阶段,盘活存量用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目前我国城市低效闲置土地量仍然巨大,尤其是已出让产业用地盘活难度大。因此,中央在本次改革中再次提出,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税费制度,提高用地整体效率和效益。
出处
《新金融评论》
2020年第2期14-32,共19页
New Finance Review
作者简介
黄奇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