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弼的体用观念集中体现在《老子注》第三十八章“虽贵以无为用,不能捨无以为体”这句注文中。关于此句注文,目前学者所给出的解释都存在一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结合《老子》各章经文及注释揭示出其中的一些特殊表达。“虽贵以无为用,不能捨无以为体”是对《老子》“失道而后德”一句的解释,意在描述天、地、圣王不能如道一般周遍而只能“各得其德”。“虽贵以无为用”一语之前的“万物”二字当属上读,读为“人不能赡万物”。“贵以无为用”的表述来自《老子》中的“尊道而贵德”,指万物能够重视自身之德,根据“无”的原则去行动;“不能捨无以为体”则可联系王弼对“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注释来理解,意谓天、地、圣王不能像道本身那样不拘执于道体,而是都对道有所依赖。此句注文中的“体”指的不是形体,而是“道”及其落实于个体层面的“德”,“用”则是指天、地、人的具体行动。前者可对应于“无”,后者则兼有“无”与“有”两方面的意义。
                
                
    
    
    
    
    
    
    
                作者简介
祁博贤,男,辽宁鞍山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