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民国时期昆曲社的时代特征及其启示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曲社是昆曲传承的重要单元,民国时期曲社林立、遍布南北,并伴随着传统士大夫向近代知识阶层转化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其一,曲社分布由以昆曲"大本营"苏州为中心转变为以沪、京、津、宁等大型都市为中心;其二,曲社组织方式走向规范化道路,挂靠在学校、银行、行业协会等各类机构下的新型曲社蓬勃发展;其三,曲社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显著提高,成为与社会方方面面相互联系的昆曲文化平台。以上时代特征的背后,是知识阶层自觉的文化保存意识。启示着我们:不能仅因职业昆班萧条而将民国昆曲史定性为"衰微史",亦不能忽视曲社在昆曲传承文化生态中的关键性意义。
作者 邹青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80,共9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百年江苏校园昆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YSC006)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江苏校园昆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6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邹青,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戏曲理论。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84

  • 1解玉峰.“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J].文艺研究,2006(5):86-94. 被引量:51
  • 2朱侯.《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文化史料丛刊》第5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
  • 3董健.《陈中凡先生逸事》,见吴新雷编.《学林清晖--文学史家陈中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 4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 5无名氏.南词叙录[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 6孔尚任.桃花扇传奇小引[A].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C].济南:齐鲁书社,1989.
  • 7无名氏.尚书[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79.
  • 8司马迁.史记[C].北京:中华书局,1979.
  • 9沈德符.万历野获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9.
  • 10王克芬.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