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闻传播从“受众”到“用户”身份变迁的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播学研究历史上,关于积极受众观与消极受众观的争论一直存在,争论的焦点在于受众群体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传播学进入中国伊始,受众问题便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主体性与能动性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高度的肯定。近年来,"用户"概念被广泛使用,其实质依然是具有能动性的受众,诸多"赋权"形同幻象,不可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
作者
徐泽城
机构地区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5期76-77,共2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受众
用户
主体性
能动性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作者简介
徐泽城(1986-),男,江苏泰州人,硕士,记者,研究方向: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9
1
曹宏亮.
受众——新闻学的基本范畴[J]
.新闻知识,1986,0(10):39-40.
被引量:1
2
陈韵昭.
传学浅谈[J]
.新闻大学,1981(1):29-33.
被引量:6
3
陈韵昭.
传的回馈[J]
.新闻大学,1982(4):17-19.
被引量:1
4
朱光烈.
关于“以受众为中心”观念的讨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3,18(3):193-196.
被引量:1
5
樊炳武.
需要——新闻受众的深层次心理[J]
.新闻知识,1992(7):10-11.
被引量:1
6
安岗.
受众和市场[J]
.新闻记者,1992(7):22-23.
被引量:3
7
宋小卫.
受众需要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2,17(5):26-37.
被引量:1
8
李盛之.
受众:一个过时的概念[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5,20(2):9-12.
被引量:3
9
宦晓渝.
新媒体与弱势群体的话语表达[J]
.新闻爱好者,2011(8):19-2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托马斯J.约翰逊,芭芭拉K.凯,谭辛鹏.
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的比较[J]
.国际新闻界,1999,21(5):56-59.
被引量:36
2
张涛甫.
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表达[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5):12-15.
被引量:22
3
付晓静.
弱势群体的传媒失语探析[J]
.当代传播,2006(6):86-88.
被引量:6
4
张明新,曾宪明.
网络使用、网络依赖与网络信息可信度之相关性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111-115.
被引量:17
5
李晓静.
西方“媒介可信度”研究述评(下)[J]
.新闻大学,2007(2):52-60.
被引量:15
6
孙立平.《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与特征》2010年9月2日,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2004032927044.html.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15日):《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10年9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79173730d2350.html.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22日):《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09年9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5053573d634.html.
9
JamesW.Dearing,EverettM.Rogers 倪建平.《传播概念Agenda-Set.tin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
Werner J.Severin,James W.Tankard,Jr著,郭镇之、徐培喜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原著于2001年出版).
共引文献
16
1
陶长春.
非理性网络话语的舆论力量——以个体的视角[J]
.新闻界,2012(6):55-59.
被引量:3
2
王海燕,宦晓渝.
新媒体格局下自贡市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J]
.新闻世界,2013(3):124-125.
3
龙海波.
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的作用探析[J]
.大陆桥视野,2013(16):59-60.
4
白雪岩.
数字媒体在户外广告中的应用[J]
.艺术教育,2014(6):163-163.
5
王国华,陈静,钟声扬.
微博热门话题及其线下行为转化研究[J]
.电子政务,2015(11):59-71.
6
朱宸良.
Web2.0环境下UGC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分析[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9):88-91.
被引量:1
7
胡翼青,张婧妍.
中国传播学40年:基于学科化进程的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18,40(1):72-89.
被引量:32
8
贺军.
浅谈学习新媒体专题课的感受[J]
.报刊荟萃(下),2018,0(9):212-213.
9
黄雅兰.
以communication的汉译看传播研究在中文世界的知识旅行[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9):57-74.
被引量:8
10
黄旦,李晓荣.
领风气之先,开多源以用,探新径——复旦大学的传播学研究[J]
.新闻大学,2019,0(10):69-80.
同被引文献
15
1
翁家若,徐玉红.
自媒体时代的全民传播现状与舆论困境[J]
.天涯,2011(4):179-191.
被引量:6
2
孟建,赵元珂.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
.国际新闻界,2006,28(7):24-27.
被引量:319
3
蔡雯,王学文.
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31(11):87-91.
被引量:288
4
梅晓敏,吴晨倩.
“智媒”时代新闻业态的再造与重构[J]
.新闻战线,2018(12):125-127.
被引量:12
5
杨保军.
“脱媒主体”:结构新闻传播图景的新主体[J]
.国际新闻界,2015,37(7):72-84.
被引量:29
6
郑子艺.
新闻推荐算法的局限与优化[J]
.声屏世界,2017,0(5):19-20.
被引量:4
7
汪文斌.
以短见长——国内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电视研究,2017(5):18-21.
被引量:125
8
卢小红.
对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创新与转型的探讨[J]
.传播力研究,2019,0(17):103-103.
被引量:13
9
贺逸群,刘黎明.
蜜糖或砒霜: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J]
.编辑之友,2018(11):11-15.
被引量:18
10
晋铭铭,罗迅.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浅析[J]
.管理观察,2019,0(16):77-79.
被引量:89
引证文献
2
1
辛鹏.
新闻编辑的融合创新能力提升路径[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4):191-193.
被引量:5
2
罗曼,Mohamedou Cheibany B’Neijeck.
智媒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主体的嬗变[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5(3):70-7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赛知草.
新闻编辑加工中如何注意“度”的把握[J]
.采写编,2022(2):62-63.
被引量:1
2
胡茂春.
新闻编辑的融合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7):158-160.
被引量:1
3
耿珊珊.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记者创新能力提升探讨[J]
.环球首映,2022(6):200-202.
4
陈晨.
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
.传播力研究,2022,6(24):106-108.
被引量:1
5
陈倩.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记者自我建设的思考[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12):124-126.
被引量:3
1
杨润聪,洪向华.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9,0(12):188-192.
被引量:6
2
王唯滢,李本乾.
中国重大主题新闻对外传播的受众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海外受众调查的SEM模型建构[J]
.新闻大学,2020(6):49-62.
被引量:6
3
胡伟.
边缘的困境:也论陶渊明拒迎督邮事[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1,37(1):21-28.
4
刘婷坤,胡阿菁,仪德刚.
蒙古族弓弦乐器匠作身份的时代变迁与文化趋同[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11):105-110.
被引量:1
5
许以冠.
革命者与画家——李铁夫的身份变迁及其困境[J]
.美术,2021(3):92-100.
被引量:2
6
李彦雯.
受众观念的变革:基于现有传播受众观的重新审视[J]
.东南传播,2019,0(10):101-106.
被引量:1
7
郑子青.
就近城镇化应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J]
.人民论坛,2021(9):82-84.
被引量:2
8
王潇,许庆红.
反乌托邦与女性主体性的消解——里奇“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视角下的《一个人的战争》和《说吧,房间》[J]
.临沂大学学报,2021,43(1):79-86.
9
诸廉.
论影视创作中人工智能预测技术的应用[J]
.中州学刊,2021(3):167-172.
被引量:5
10
王心彤.
从“主动”到“共享”——技术时代重提“受众角色”[J]
.视听,2021(4):148-149.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