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27年夏季沈雁冰滞留牯岭的时期,是作家"茅盾"诞生的历史性时刻。这一"牯岭时刻"不只包含沈雁冰在大革命失败后充满政治意味的"滞留"选择,也是其走向文学创作的最初阶段。包括佚文《上牯岭去》在内的牯岭时期的诗文创作,反映了沈雁冰"牯岭时刻"的双重基调——"幻灭"和"留别"。在"留别"了因幻灭而疏离现实的自我之后,沈雁冰以作家"茅盾"的身份开始重新探索介入现实的方式。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9-184,共16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