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夏时期的西夏文碑刻《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和西夏陵残碑的西夏文书法与北魏碑刻有着密切关系;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党项祖先崇拜都对装饰图案产生重要影响;西夏图案的云纹、龙纹、卷草纹形式多样,西夏碑的伎乐菩萨造型源于凉州乐舞世俗人物形象;西夏陵碑座力士人物的夸张造型烙上了党项族世代流传祖先崇拜的"人心营构之像"之印记,体现了民族精神,成为西夏艺术的标志性符号。西夏碑刻的制作工艺技法在传承中原的基础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出处
《西夏学》
2020年第1期263-277,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西夏多元文化及其历史地位研究”(项目编号:16JZDW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汤晓芳(1945-),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审,主要从事北方民族史、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研究;郭海鹏(1984-),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宁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雕塑艺术研究;周胤君(1987-),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宁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雕塑创作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