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跨文化影像研究:建构当代中国视觉形象及启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视觉影像是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和接受的重要载体,跨文化影像则成为这一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跨文化影像产生了大量中国形象,应重视研究跨文化视角下优秀影像的创作经验,凝聚全球优质作品的文化共识。综合来看,这些跨文化影像资源具有三种表征:中国功夫形象、古典与现代建筑交融的中国形象、当代中国的大国形象。当今国内视觉形象创作应充分利用跨文化作品资源库,加强与国外跨文化视觉形象创作者合作,共筑"中国梦"价值体系。
作者 陈之凡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40,共7页 Study and Practice
作者简介 陈之凡,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9

  • 1孟华.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J].中国比较文学,2000(4):1-20. 被引量:37
  • 2狄泽林克,方维规.比较文学形象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7(3):152-167. 被引量:73
  • 3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 4《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 5《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
  • 6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 7陈犀禾《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 8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 9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宋金品、尤舒、杨隽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 10房宁:《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朱佳木编:《当代中国与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393页.

共引文献46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