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是漕粮进京的水路要道。元代通惠河以北京西山白浮泉为起点,经瓮山泊人大都城汇于积水潭,再出城东流向通州;明清时期的通惠河则以北京城东便门外大通桥为起点,又称“大通河”。通惠河的开凿标志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元明清三代对通惠河极为重视,多次修浚以保持或恢复其畅通。本文拟对20世纪以来的通惠河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今后的通惠河研究提供参考,亦可为当前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出处
《运河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Canal Studies
基金
2019年度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明代通惠河史料四种”(项目编号:19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石伟楠,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胡克诚,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