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赛艇运动是以有氧为主,强调力量耐力及爆发力素质,划船时躯干和上肢起到传导和支撑作用,下肢肌力被视为赛艇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对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开展测试,探究下肢力量素质特征及其与专项体能成绩的相关性,从而为有效提高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我国男子高水平赛艇运动员(年龄24.8±3.5岁,身高194.2±4.4 cm,体重94.5±6.6 kg,国家健将级及以上)共32人,使用测力台测试纵跳(CMJ),等长大腿中段硬拉(IMTP),采集受试者体成分、2 km赛艇测功仪成绩、1RM深蹲、1RM卧推、1RM卧拉、引体向上最大个数、3 km跑步等成绩。结果CMJ-峰值功率与2km测功仪成绩呈负相关(r=-0.488,P<0.05),与2 km每桨功率呈显著性正相关(r=0.687,P<0.01)。2 km测功仪每桨功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模型为y=241.143+1.634(身高)-0.184(3 km跑步)+0.180(CMJ-向心阶段冲量),拟合度R2为0.452。结论我国男子高水平赛艇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在CMJ-平均功率上仍存在差距(差约为20%),这可能会影响运动员在启航和冲刺阶段的运动表现。CMJ和IMTP测试结果指标(如峰值功率、相对最大力值、动态力量指数)能够科学评估赛艇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特征,其测试指标对运动员2 km测功仪成绩有预测作用。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26-526,共1页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作者简介
孙宇亮,E-mail:ysun@s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