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禹贡》是《尚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在历史地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这一研究范式下,学界对它的经学意义较为忽视。因此,有必要重新探讨理解《禹贡》的经学路径。重塑《禹贡》中的"治水"叙事,可以为此提供新的突破。如果将《禹贡》中的"治水"理解为华夏民族历史经验的积累和集体记忆的集中叙事,《禹贡》的成书问题所带来的意义焦虑可以得到化解。《禹贡》的文本内容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也因此得以重新讨论。《禹贡》是一个具有结构性的文本,可以分为《序》《九州》《导山》《导水》《告成》五章,章内各有次序,所讲述的内容包括治水和治水之后的制度设计两个层次。其中,大禹治水之后所确立的九州"田赋"等级制度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集中体现了《禹贡》对华夏民族共同体的文明生活之形成与塑造的理解。
出处
《原道》
2019年第1期36-49,共14页
作者简介
李琪慧,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