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德性认识论视角下孟子“求放心”新解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代西方德性认识论重点关注理智德性,并从品质和能力等方面展开。以此为参照,孟子“心之官则思”的说法蕴含了理智德性的内涵,“思”即为心之官能的表现。在此视域下,“良心”所寓意的“心的良好功能或状态”,不仅指向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心灵之善,也指向一般意义上的功能之好。因此,德性认识论视域中的“良心”兼含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从字源学和时代背景来看,孟子“求放心”意为希冀主体“诉诸放置未用之心”,即勿使心搁置或闲置不用,以此鼓励主体在日常活动中“用心做事”,以及在认知或实践活动中“专心求知”等。正是在“良心”和“求放心”的共同作用下,良知良能在现实中得以践履。由此申发,以德性认识论为参照,可以丰富以孟子为中心的先秦儒家心性论思想,拓展其在道德提升、认知活动和实践行动等领域的思想维度。
作者 耿芳朝
出处 《原道》 2021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9JZD011)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先秦儒家‘仁智统一’思想研究”(21DZXJ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耿芳朝,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讲师,哲学博士。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2

  • 1米建国.智德与道德:德性知识论的当代发展[J].伦理学术,2019,0(2):242-255. 被引量:3
  • 2山东临胸发现齐、、曾诸国铜器[J].文物,1983(12):1-6. 被引量:15
  • 3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 4[英]尼古拉斯·布宁 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3.
  • 6[英]亚当·斯密 蒋自强等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1.
  • 7[美]弗兰克·梯利 何意.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76-177.
  • 8[德]费尔巴哈 荣震华 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 9Friedrich Paulsen, System of Ethics, Translated By Frank Thilly , Charles Scribner's Sons, New York, 1908, p. 363.
  • 10John Locke,An E.ssay Concerning HuTnan Understand- ing,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75,p. 71.

共引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