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对比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对比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7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内镜血肿清除组(n=60)和改良开颅组(n=57)。内镜血肿清除组行内镜血肿清除术,改良开颅组行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脑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双侧颈内动脉搏动指数、平均血流流速)、神经功能损伤状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生化指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血乳酸、S-100β蛋白(S-100 β protein,S-100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两组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平均血流流速均上升,双侧颈内动脉搏动指数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NIHSS评分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碎吸组的血清IL-2、IL-4、TNF-α水平均低于改良开颅组(P<0.05);术后,两组的S-100β蛋白、血乳酸、MBP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血肿清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与改良开颅组(5.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生化指标水平,减少对神经功能损伤,其中,内镜血肿清除术对机体炎性反应较轻。
作者 柳泽彬 李力
出处 《慢性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98-901,共4页 Chronic Pathematology Journal
作者简介 柳泽彬,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外科学;通信作者:李力,E-mail:279783446@qq.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15

共引文献187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