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樵《通志·藝文略》著録有“樂臺注”《墨子》三卷與“樂臺注”《鬼谷子》三卷。考察其實,《鬼谷子》三卷的注者爲樂壹,後世以形近而訛作“樂臺”;《墨子》三卷本在兩宋之際確已出現,但并無樂臺(壹)注本,“樂臺注”係傳抄者涉下文《鬼谷子》條而衍。姚振宗、梁玉繩、畢沅、王闓運、孫詒讓、俞樾、吴毓江等學者皆據信《通志·藝文略》,今人亦普遍沿襲其誤,導致從未存在過的“樂臺舊本”成爲《墨子》注本史上的“學術常識”,從而使最初僅爲“涉下文而衍”的校勘學錯誤,演變成《墨子》注本流傳接受史上的錯誤“共識”。
                
                
    
    
    
    
                出处
                
                    《诸子学刊》
                        
                        
                    
                        2021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基金
                    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遂初堂書目》校證”(編號:1934)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劉碧波(1990-),女,湖南邵東人。現爲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爲中國古典文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