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言學術界普遍認爲《老子》思想的一個主要特色是相因相反、對立轉化,其實這個説法難以成立。即使書中個别文字可以斷章取義,作如此詮釋,但這並不表示相反相因的辯證思維貫徹全書。以偏概全,誇大其在書中的實際意義,容易妨礙我們對《老子》思想的正確理解。如果戴着“相因相反”辯證思維的有色眼鏡去讀《老子》,我們甚至會誤解其中不少章節。《老子》第二章便是一個最爲人誤讀的例子。
作者简介
勞悦强(1957—),男,廣東開平人。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現爲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研究,涉及先秦以降儒道釋三家及其互融。學術撰著發表於東亞、南亞、歐美等多個地區,其中中文著作有《文内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經典詮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初版,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1簡體字版)、《劍橋中國史》第二册六朝卷《清談與玄學》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