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戏曲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北京曲剧《茶馆》对艺术经典的再演绎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北京曲剧《茶馆》根据老舍先生的三幕剧本《茶馆》改编而成,1998年在京首演,创造了连演100场、累计观众10万余人的佳绩。与话剧《茶馆》相比,北京曲剧《茶馆》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一是体现在朴实凝练的语言及曲艺铺就戏剧厚重的生命底色,二是体现在多样艺术语汇交织呈现立体且多面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由“数来宝”到“卖唱人”所体现的地域特征和京腔京味的演唱特色,使该剧成为戏曲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
作者 景俊美
出处 《中华艺术论丛》 2022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北京卷)”(19ZD06) 北京市文联基础理论课题研究项目“北京地区戏曲传播创新研究”(BJWLYJB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景俊美(198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专业方向:戏剧史与戏剧评论。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贺键.记欧阳予倩和罗常培、老舍谈话剧台词课[J].文艺研究,1982(1):63-69. 被引量:4
  • 2马云.老舍的话剧创作与舞台视野[J].文艺研究,2006(11):106-111. 被引量:6
  • 3梁秉垫.曹禺老师的后半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 4北京人艺.北京人艺大事记(第二集).内部参考(未公开出版).
  • 5刘章春.于是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2.
  • 6梁秉垄.史家胡同56号-我亲历的人艺往事[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 7梨花白.也谈《茶馆》[J].戏剧报,1958,(11).
  • 8老舍.我怎么写《春华秋实》剧本[A].克莹等.老舍的话剧艺术[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 9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A].克莹等.老舍的话剧艺术[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 10曹禺.读剧一得[A].曹禺.论戏剧[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共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