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方戏剧所指及其美学特点浅探
被引量:
1
On the Significance of Oriental Drama and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东方戏剧是从戏剧审美的视角参照西方戏剧而划分出的戏剧类型,其所指主要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域内各国的传统戏剧,并不包括移植西方的话剧、歌剧和舞剧。总体而言,东方戏剧所表现出来的、与西方戏剧不同的美学特点为综合美、形式美、类型美和抒情美。
作者
李志远
詹怡萍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9年第1期403-40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17ZDA017)阶段成果
关键词
东方戏剧
传统戏剧
戏剧美学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作者简介
李志远,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戏曲理论、戏曲文献;詹怡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戏曲文献、戏曲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阿甲.
无穷物化时空过 不断人流上下场——虚拟的时空,严格的程式,写意的境界[J]
.文艺研究,1987(4):31-43.
被引量:17
2
邱紫华.
印度古典主义戏剧的美学特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45-51.
被引量:4
3
廖奔.
东方戏剧的佛缘与性格同异[J]
.戏剧艺术,1997(1):48-55.
被引量:1
4
蒲逊.
论东方演剧体系存在的可能性——“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专题研讨纪要[J]
.戏剧艺术,1992(1):23-28.
被引量:2
5
曹雷雨.
阿尔托与“东方戏剧”[J]
.文艺研究,2008(5):94-10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张玉安.
罗摩戏剧与东南亚民族表演艺术[J]
.东南亚研究,2004(5):85-88.
被引量:2
2
米古尔.科瓦鲁比亚斯,韩纪扬.
巴厘戏剧[J]
.戏剧艺术,2001(2):63-80.
被引量:5
3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齐文泽译.印度的发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369.
4
黑格尔 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5
泰戈尔.民族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A·A·麦克唐纳.印度文化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7
A·L·巴沙姆.印度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刘安武.泰戈尔全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A].东方的遗产:下[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10
G·T·加勒特.印度的遗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22
1
吴民.
再论“梅兰芳体系”与“戏改模式”——就戏曲生态嬗变问题与邹元江、李伟先生讨论[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3):365-379.
2
李伟.
看似平易实艰辛——五四反思与王元化京剧观的形成[J]
.文艺理论研究,2021(2):26-32.
3
涂元济.
论“特犯不犯”[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37-45.
被引量:2
4
李春熹.
阿甲戏曲理论初探[J]
.艺术百家,2004,20(6):22-28.
被引量:1
5
林克欢.
历史·舞台·表演——评林兆华的文化意向与表演探索[J]
.艺术评论,2005(7):53-57.
被引量:6
6
黄璇.
穿上中国戏服的“沙恭达罗”——从译本看印度古典戏剧与中国戏曲之异同[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101-105.
被引量:2
7
郭克俭.
美育视野中的戏曲鉴赏[J]
.中国音乐,2012(4):129-132.
被引量:4
8
邹元江.
布莱希特在中国戏曲演艺界和理论界的接受情况[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4):68-76.
被引量:3
9
胡鹏林.
阿尔托戏剧理论研究述评[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4):12-21.
被引量:3
10
李小菊.
极简主义的《尘埃落定》[J]
.四川戏剧,2016(11):7-9.
同被引文献
2
1
朱万曙.
明代戏曲评点中的真实论--兼谈评点作为文学思想研究资源问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4):9-18.
被引量:3
2
张勇敢,周姝岐.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J]
.戏曲研究,2022(2):284-2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周姝岐,张勇敢.
论《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中的关目评点——以“真”为阐述中心[J]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2(1):212-2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关钥,李志远.
多维度推进戏曲理论批评研究与体系建构——2023—2024年戏曲理论批评研究述论[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5(2):42-56.
1
王彦.
二人转表演的艺术特征[J]
.剧作家,2020(3):119-119.
2
张琪.
浅谈交响乐队中小提琴的运弓技巧[J]
.女人坊,2020,0(7):00266-00266.
3
王雅宁.
古诗词歌曲《鬲溪梅令》的音乐及演唱审美透视[J]
.艺术教育,2019,0(11):219-220.
4
宫宝荣.
科尔泰斯戏剧美学思想初探[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4):24-35.
5
朱佳瑞.
从形式美谈中国线条的审美意蕴[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0(3):163-164.
6
李维岩.
中国古代戏曲“戏中戏”结构审美功能[J]
.艺术大观,2019(18):0017-0018.
7
张旭.
从《闲情偶记》看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及现代价值[J]
.中国航班,2020(13):211-211.
8
高音.
戏剧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以近年主流原创话剧为例[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4):107-117.
被引量:2
9
刘宇颂.
诗词审美结构与读者感受层次的对应关系——以辛弃疾的《水龙吟》和《青玉案》为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7):92-93.
被引量:2
10
何贞吉,苑辉.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
.海外文摘,2020(6):0017-0019.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