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PS-InSAR技术的正安县某滑坡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西南山区滑坡灾害频发,对滑坡灾害进行持续形变监测可以有效减轻其危害。本文采用PS-InSAR技术对2019年5月~2020年9月期间获取的正安县某滑坡及其邻近区域的升轨哨兵一号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获取了研究区雷达视线方向PS点年平均形变速率图与累积形变量图,通过与工程地质调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In SAR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3个形变速率较大的区域,其最大形变速率达到34.79mm/y。
作者
邹江湖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关键词
滑坡
PS-INSAR
形变监测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作者简介
邹江湖(1993-)男,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在读硕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0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吴东霖,葛伟鹏,魏聪敏,张波.
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3):607-614.
被引量:7
2
郭瑞,李素敏,陈娅男,袁利伟.
基于SBAS-InSAR的矿区采空区潜在滑坡综合识别方法[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21(7):1109-1120.
被引量:38
3
朱建军,李志伟,胡俊.
InSAR变形监测方法与研究进展[J]
.测绘学报,2017,46(10):1717-1733.
被引量:569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李珊珊,李志伟,胡俊,孙倩,俞晓莹.
SBAS-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5):1476-1486.
被引量:123
2
李德仁,廖明生,王艳.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8):664-668.
被引量:146
3
周建民,李震,邢强.
基于雷达干涉失相干特性提取冰川边界方法研究[J]
.冰川冻土,2010,32(1):133-138.
被引量:27
4
王桂杰,谢谟文,邱骋,江崎哲郎.
D-INSAR技术在大范围滑坡监测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2010,31(4):1337-1344.
被引量:84
5
张亚利,游扬声,兰敬松.
基线误差、相位误差和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的影响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0,25(3):399-403.
被引量:16
6
尹宏杰,朱建军,李志伟,丁晓利,汪长城.
基于SBAS的矿区形变监测研究[J]
.测绘学报,2011,40(1):52-58.
被引量:114
7
涂鹏飞,岑仲阳,谌华.
应用重轨星载InSAR技术监测三峡库区滑坡形变探讨[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10,25(6):886-890.
被引量:6
8
曹洪洋,郝东恒,白聚波.
区域滑坡灾害地形地貌因子敏感性分析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11):3-7.
被引量:14
9
樊晓一,张友谊,杨建荣.
汶川地震滑坡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灾害学报,2012,21(1):128-134.
被引量:29
10
廖明生,唐婧,王腾,Timo BALZ,张路.
高分辨率SAR数据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42(2):217-229.
被引量:72
共引文献
605
1
高延东,卞正富,张书毕,张艳锁,李世金.
自适应局部梯度估计平滑UKF相位解缠算法[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2,51(5):1007-1015.
被引量:4
2
安博,李本伟.
GNSS与InSAR技术在公路边坡监测领域的融合应用[J]
.运输经理世界,2022(9):61-64.
3
张香凝,贺黎明,刘翠芝,王兴杰,唐永亮,何蓉花.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煤矿开采沉陷监测与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37(4):1021-1028.
被引量:22
4
何原荣,李栋坤,余德清,宋永飞,蔡小樱,崔城玮.
空天地多源数据地表形变分级监测平台构建[J]
.系统仿真技术,2023,19(1):64-72.
被引量:1
5
鄢国权.
山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与监测研究[J]
.西部资源,2022(3):104-105.
被引量:1
6
杨曦璃,陈谦,任光明,吕学海,乔云池.
InSAR应用于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人民长江,2019,0(S02):80-84.
被引量:5
7
汤伏全,孙伟,樊志刚,高智勇,刘世伟,杨倩,薛俊磊,马婷.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西部矿区地表沉陷信息提取方法改进[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S01):334-342.
被引量:4
8
孟祥沛,曾润强,赵淑芬,姚云琦,王鸿,张宗林,孟兴民.
基于光学影像的滑坡位移提取方法及应用[J]
.测绘通报,2021(S01):178-182.
被引量:1
9
杨振,徐佳.
利用Sentinel-1A数据监测南京河西地区地面沉降[J]
.测绘通报,2020(1):61-65.
被引量:15
10
陆展雄,蒋亚楠,廖露,罗沅.
融合双极化Sentinel-1数据监测大型桥梁形变[J]
.测绘科学,2024,49(5):64-74.
1
董传胜,王新田,陈菲,李建光.
鲁西南矿区PS-InSAR沉降监测及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S01):211-214.
被引量:3
2
朱邦彦,唐超,任志忠,马状,张琪,李云.
基于PS-InSAR技术的珠海市地表形变监测与驱动力分析[J]
.测绘通报,2022(6):108-113.
被引量:9
3
李苗裔,黄俐,党安荣.
基于多源数据的建筑综合风险评估与更新优化策略——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22(3):38-45.
被引量:2
4
张凯翔,张占荣,于宪煜.
SBAS-InSAR和PS-InSAR技术在鲁西南某线性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33(4):65-76.
被引量:20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