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双碳”背景下小清河复航工程碳效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调研小清河腹地货物运输需求,分析小清河腹地主要货种物流通道现状情况,系统梳理小清河航道、沿线港口和集疏运规划建设情况,科学判断小清河复航工程建成后腹地企业货物运输流向,建立内河集疏运网络碳排放经济效益分析模型,计算小清河腹地主要货种物流通道碳排放,得到“双碳”背景下小清河复航工程碳排放经济效益。
出处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3年第7期81-82,88,共3页
作者简介 李照宇(1993-),男,硕士生,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58

  • 1方建华.联邦德国的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与船舶防污染[J].江苏交通,2002(1):18-19. 被引量:2
  • 2许强.德国的水路运输[J].珠江水运,2004(7):18-19. 被引量:3
  • 3魏祥云,王礼春.内河货运航线配船模型与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1):91-95. 被引量:5
  • 4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lEA).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2009 [ M ]. Paris: lEA Publication, 2009: 117-180.
  • 5崔巍,叶佳.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珠江内河集装箱吞吐量预测[R].2011珠江水运(中山)发展大论坛,2011:112-114.
  • 6王字,叶森.内河集装箱码头CFS特点及信息流程分析[J].水运科学研究,2007(2):40-43.
  • 7潘文达.内河集装箱物流园区选址方法及决策[J].水运科学研究,2008(1):21-26.
  • 8JACQUES L, MICHAEL B. CO2 efficiency in 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Status quo, measures and potential[ J ]. Transporta- tion Research Part D, 2004 (9) ~ 451-464.
  • 9CHUNHSIUNG L, POHSING T, KEVIN C, et al. The impact of an emerging port on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of inland container transpor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pei port [J]. Energy Policy, 2010,38 (9) : 5251-5257.
  • 10FARRELL A E, REDMAN D H, CORBETT J J, et al. Comparing air pollution from ferry and landside commuting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2003 (8) : 343-360.

共引文献6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