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论艺术作品的尊严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史哲学美学与艺术批评美学作为现代美学的一对矛盾受到布达佩斯学派的关注。在重构美学的语境下,阿格妮丝·赫勒对美学产生的根源与美学的合法性进行了考察,并以艺术作品的自律为理论根基提出了"艺术作品的尊严"概念。这一概念具有自指性、自我性、与审美主体的联系性,强调艺术作品的主体性生命,具有强烈的主体间性意义,指向审美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对"尊严"的关注中,"尊严"的产生、审美活动中爱与情感的作用、现代美学的根本矛盾3个问题需首先得到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主体间性的审美活动对共通感的实现作用、爱与情感对于"尊严"的人道主义价值,成为当代美学发展不得不思考的重要美学话语。
作者 秦佳阳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年第1期287-298,共12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秦佳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9、3、261、319、190.
  •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04.
  • 3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 4伽达默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 5.[A]..[C].,..
  • 6.论文"大屠杀之后能够写诗吗?"[M].,.(393-401).
  • 7赫勒.《羞耻的权力》[M].,.(125-127).
  • 8.[Z].,..
  • 9费赫.《超越艺术是什么?论后现代性理论》[M].,.(60-76).
  • 10赫勒在.《现代性理论》[M].,..

共引文献8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