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言张祥龙先生在谈到《周易》的象的含义时把象分成“几象”“时象”“势象”“意象”等几个维度。关于“时象”,他是这样说的:它“带有内在的时间性,趋向于时机。‘六位时成[组成卦爻的六个爻位都在时机中成就此象],时乘六龙以御天[乾卦的六爻如六条龙,应时而动,以统御天道]。’(《周易·乾·彖》)‘变通者,趣时者也[易象的变通,都是趋向时机的]。’(《周易·系辞下》)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以追究人类认识能力的来源时,被他自己的思路逼迫,发现感性、知性的认知都源于‘先验的想象力’。这种原生的想象力——而非导致象征的‘再生的想象力’——所构造的不是形象,而是他所谓的‘纯象(reinesBild,pureimage)’。经他的考察,最纯粹的象是时间,当然首先不是作为感知形式的时间,而是一种根本的、图几(Schema)化的时间。”
出处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23年第1期188-208,共21页
The Phenomen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Research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