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文化进化与传播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势文化模因并在中国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其自身具有科学性的内因特质,更是因为其符合了中国发展与建设的现实需求。在不同时期,结合不同的社会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作出合理改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生命力得以维持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新时期应当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代实践的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化传播媒介,以保持马克思主义长久强劲的生命力,从而有力指导中国当前与未来的社会实践。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65,共3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作者简介
陈梅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陈新仁,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