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作品数2860被引量9243H指数23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武汉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5年,原名为《武汉钢铁学院学报》、《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以前以季刊形式出版,2006年起以双月刊形式出版。本学报国际...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 主办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4-364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608/N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860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跟驰模型的雾天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风险研究
1
作者 秦严严 肖腾飞 罗钦中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研究雾天环境对高速公路交通流追尾碰撞风险产生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雾天跟驰模型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追尾碰撞风险,并提出基于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的雾天追尾碰撞... 为研究雾天环境对高速公路交通流追尾碰撞风险产生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雾天跟驰模型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追尾碰撞风险,并提出基于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的雾天追尾碰撞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选取根据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描述雾天环境中的车辆跟驰行为。然后,选取碰撞时间暴露时间(time exposed time-to-collision,TET)和碰撞时间整合时间(time integrated time-to-collision,TIT)作为追尾碰撞风险评价指标,通过数值仿真试验分析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对追尾碰撞风险的影响。最后,考虑交通流稳定性与追尾碰撞风险的内在联系,提出基于V2V的跟驰控制策略,以降低雾天追尾碰撞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轻雾场景和浓雾场景分别在限速80 km/h和100 km/h时的追尾碰撞风险最高,均在限速60 km/h时的追尾碰撞风险最低;当限速由40 km/h增至100 km/h时,轻雾场景下的追尾碰撞风险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浓雾场景下的追尾碰撞风险先降低后升高。本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雾天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风险,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的TET和TIT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35.62%和36.52%,置信水平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追尾碰撞风险 跟驰模型 限速 雾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22年总目次
2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致误差建模的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工件位姿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家豪 段现银 +2 位作者 陈晨 张樵 朱泽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3-373,共11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力致误差问题,以工件位姿为优化变量、工件表面法向力致误差为优化目标,构建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力致误差模型及工件位姿优化模型,通过算法设计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最优工件位姿,并在ABB IRB6660工业... 针对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力致误差问题,以工件位姿为优化变量、工件表面法向力致误差为优化目标,构建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力致误差模型及工件位姿优化模型,通过算法设计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确定最优工件位姿,并在ABB IRB6660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平台上对优化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模型求解确定的最优工件位姿处的平均法向力致误差相比优化前降低61.0%,应用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中的力致误差,有利于提高工业机器人铣削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铣削 位姿优化 力致误差 精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沥青自愈合行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汤文 王基双 吕悦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选取12种沥青分子及1种SBS分子分别建立了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分子结构模型,并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沥青自愈合过程中沥青分子的运动规律及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沥青自愈合过程按沥青分子的运动特征可分为自由运动、互相渗透及无序... 选取12种沥青分子及1种SBS分子分别建立了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分子结构模型,并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沥青自愈合过程中沥青分子的运动规律及扩散行为。结果表明,沥青自愈合过程按沥青分子的运动特征可分为自由运动、互相渗透及无序化运动3个阶段;沥青不同组分的扩散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且SBS的添加能显著增大沥青质的扩散系数;在中低温条件下,SBS改性沥青整体扩散系数较大,自愈合性能较基质沥青更佳,但高温时情况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SBS改性沥青 自愈合 分子动力学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板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锡海 傅连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8-212,共5页
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偏转板伺服阀前置级流场模型,运用ICEM和Fluent软件计算分析前置级接收孔处圆角大小、偏转板厚度以及偏转板位置对偏转板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前置级接收孔处圆角半径,有利于提高偏转... 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偏转板伺服阀前置级流场模型,运用ICEM和Fluent软件计算分析前置级接收孔处圆角大小、偏转板厚度以及偏转板位置对偏转板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前置级接收孔处圆角半径,有利于提高偏转板伺服阀的灵敏度,当接收孔处圆角半径为0.05 mm时,前置级恢复压力曲线和压力差曲线的线性度最好,偏转板伺服阀的灵敏度最高;适当增加偏转板厚度,有利于提高偏转板伺服阀前置级的恢复压力,但会降低偏转板伺服阀的灵敏度;偏转板向左上偏转一定角度时,偏转板伺服阀前置级左右接收孔存在压力差,会导致作用于滑阀的合力不为零,不利于阀芯运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转板伺服阀 前置级 压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铁生物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康宁 毛磊 +2 位作者 张宇 梁文懂 马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5-193,共9页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分别用FeSO4/FeCl3和FeCl3对生物炭进行表面改性。表征结果显示,改性生物炭表面存在磁性颗粒和Fe—O基团,负载铁后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增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生物炭吸附Cr(Ⅵ)的吸...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分别用FeSO4/FeCl3和FeCl3对生物炭进行表面改性。表征结果显示,改性生物炭表面存在磁性颗粒和Fe—O基团,负载铁后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增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生物炭吸附Cr(Ⅵ)的吸附性能优于未改性生物炭,且以FeSO4/FeCl3改性的生物炭吸附性能更佳,在Cr(Ⅵ)溶液初始pH为2、初始浓度为100 mg·L^-1、温度为30℃、振荡速率为150 r·min-1、生物炭投加量为4 g·L^-1、吸附时间为48 h的条件下,FeSO4/FeCl3改性的生物炭对Cr(Ⅵ)的去除率达93.9%;负载铁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铁生物炭 小麦秸秆 表面改性 Cr(Ⅵ)吸附 吸附动力学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晓乐 李擎宇 +4 位作者 郝浩 刘晨音 雷佳文 于帆 胡军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二者相互作用时的热力学参数及检测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硒...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二者相互作用时的热力学参数及检测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猝灭效应,二者反应形成复合物,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方式属于静态猝灭;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靠静电相互作用力结合,且相互作用是自发进行的,二者的结合位点约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法 热力学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gI_3·H_2O:一种潜在的宽波段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8
作者 丁宇寻 李艳军 +3 位作者 李雅明 袁观明 董志军 李轩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0-194,共5页
以HgI_2和KI为原料,通过溶液法合成了KHgI_3·H_2O。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测试、Kurtz-Perry粉末倍频技术、热重分析等方法对KHgI_3·H_2O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热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HgI_3·H... 以HgI_2和KI为原料,通过溶液法合成了KHgI_3·H_2O。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测试、Kurtz-Perry粉末倍频技术、热重分析等方法对KHgI_3·H_2O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热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HgI_3·H_2O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No.33),晶胞参数为a=0.866 08(17)nm、b=0.933 71(18)nm、c=1.1487(2)nm、α=β=γ=90°、Z=4;KHgI_3·H_2O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约为磷酸二氢钾(KDP)的6倍,且能实现相位匹配;KHgI_3·H_2O在中远红外波段具有较宽的透光范围,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不会潮解,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材料 晶体结构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倍频效应 红外波段 KHgI3·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执行器能量消耗的并联机器人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珂 柯文德 +1 位作者 刘美 张良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9-454,共6页
并联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特别严重,为此本文以其3个主动执行器的电能消耗最小化为目标对3-RRR平面并联机器人进行尺度优化。在3-RRR机构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机构的逆运动学方程,分析了3-RRR机构常见的4种工作模式。... 并联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特别严重,为此本文以其3个主动执行器的电能消耗最小化为目标对3-RRR平面并联机器人进行尺度优化。在3-RRR机构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机构的逆运动学方程,分析了3-RRR机构常见的4种工作模式。采用粒子群算法确定3-RRR机构的连杆和平台质量的最优值。根据优化结果进行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工作模式下,优化后执行器的力矩值均较小,消耗的电能得以降低,其中工作模式2的性能最佳,在执行相同的轨迹跟踪任务时,其执行器跟踪误差收敛较快,消耗的能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并联机器人 3-RRR机构 逆运动学 执行器 能耗 粒子群优化算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褐煤二硫化碳和甲醇萃取物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曼 赵云鹏 +1 位作者 窦有权 魏贤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分别以CS2和甲醇为溶剂,辅以超声波对先锋褐煤进行常温萃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 S )分析萃取物的组成及结构。结果表明,两种萃取物中共检测到124种有机化合物;CS2萃取物中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 分别以CS2和甲醇为溶剂,辅以超声波对先锋褐煤进行常温萃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 S )分析萃取物的组成及结构。结果表明,两种萃取物中共检测到124种有机化合物;CS2萃取物中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占CS2萃取物总量的52.08%,从C14~C30(除C23外)烷连续分布;甲醇萃取物中含氧和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甲醇萃取物总量的39.28%和20.95%;此外还检测到多种生物标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CS2萃取物 甲醇萃取物 GC MS 生物标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60CrNi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丽媛 吴开明 +2 位作者 陈思思 胡锋 汪兴隆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研究采用多步低温等温贝氏体转变工艺处理后60CrNi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60CrNiMo钢相组织,并进行硬度、拉伸和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淬火+亚温淬火+高温回火处理的60CrNiMo钢可得到细小... 研究采用多步低温等温贝氏体转变工艺处理后60CrNi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60CrNiMo钢相组织,并进行硬度、拉伸和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淬火+亚温淬火+高温回火处理的60CrNiMo钢可得到细小均匀的二次回火马氏体+铁素体混合组织,其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采用三步低温等温贝氏体转变工艺可有效减少材料块状残余奥氏体和细化贝氏体晶粒,从而提高60CrNiMo钢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rNiMo 亚温淬火 多步低温贝氏体转变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斜率估计与Mann-Kendall法在设备运行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2
作者 汪攀 刘毅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54-457,472,共5页
基于某企业设备运行时轴承状态自上次检修以来的历史数据,采用Sen’s斜率估计与Mann-Kendall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并与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Sen’s斜率估计与Mann-Kendall法相结合,适用于设备运行... 基于某企业设备运行时轴承状态自上次检修以来的历史数据,采用Sen’s斜率估计与Mann-Kendall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并与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Sen’s斜率估计与Mann-Kendall法相结合,适用于设备运行状态的趋势分析,可在基于状态监测的预防性维修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检修 预防性维修 状态监测 Sen’s斜率估计 MANN-KENDAL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Al和TiO_2对低碳镁碳砖基质物相组成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夏忠锋 王周福 +1 位作者 王玺堂 刘浩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5-48,58,共5页
以电熔镁砂、超细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添加Al和TiO2制备低碳镁碳砖,研究复合引入Al粉和TiO2对低碳镁碳砖基质物相组成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埋炭热处理后,添加剂与基质反应生成新相MgAl2O4和TiN或Ti(C,N),... 以电熔镁砂、超细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添加Al和TiO2制备低碳镁碳砖,研究复合引入Al粉和TiO2对低碳镁碳砖基质物相组成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埋炭热处理后,添加剂与基质反应生成新相MgAl2O4和TiN或Ti(C,N),使低碳镁碳砖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显著增加;此外,添加剂的复合引入有利于改善单独引入Al粉时镁碳砖埋炭处理后易水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镁碳砖 添加剂 TIN TI(C N) 镁铝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氨吹脱工艺中氨扩散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铁军 王光华 +1 位作者 李文兵 王倩萍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研究低气速下的氨吹脱系统,建立了定量的氨扩散传质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温度对氨扩散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吹脱过程中,在废水pH值大于12的条件下,氨分子大部分通过气泡扩散,只有极少量通过液相表面扩散;氨的气液传质阻力主要来自于气... 研究低气速下的氨吹脱系统,建立了定量的氨扩散传质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温度对氨扩散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吹脱过程中,在废水pH值大于12的条件下,氨分子大部分通过气泡扩散,只有极少量通过液相表面扩散;氨的气液传质阻力主要来自于气膜;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气泡直径略微减小,气泡上升时间基本稳定,液相总传质系数迅速增大,气液传质阻力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废水 吹脱系统 气泡 气液传质系数 扩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车间布局重构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秋华 陈立 王雪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以车间设备的多行布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以设备序列和间距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车间物流总费用为目标的车间布局重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对染色体编码和遗传算子进行了改进。结合某凸轮轴加工车间实例,剖析该车间现有布局存... 以车间设备的多行布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以设备序列和间距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车间物流总费用为目标的车间布局重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对染色体编码和遗传算子进行了改进。结合某凸轮轴加工车间实例,剖析该车间现有布局存在的问题以及重构的必要性,比较布局重构前后的物流费用,验证了车间布局重构数学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布局 重构 遗传算法 物流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四边形内点与边界点的平均距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寿贵 韩汇芳 杨佩佩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76-380,共5页
针对平面凸域的内点与边界点的平均距离问题,通过对运动公式的特别变形,将平均距离转化为弦幂积分,进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平均弦长以及平行四边形内点与边界点的平均距离计算公式。
关键词 平均距离 广义支持函数 平行四边形 平均弦长 凸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煤焦结构及其高温气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洁 宗志敏 +5 位作者 谢瑞伦 姚子硕 魏晴 郄丽曼 芦海云 魏贤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91-195,共5页
采用FTIR、TG/DTA和比表面分析对淮南煤焦进行研究,考察了成焦条件对淮南煤焦的物理、化学结构及其CO2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焦中的碳含量增加、氢含量降低、孔容减小,煤焦与CO2的气化反应性降低;在热解温... 采用FTIR、TG/DTA和比表面分析对淮南煤焦进行研究,考察了成焦条件对淮南煤焦的物理、化学结构及其CO2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焦中的碳含量增加、氢含量降低、孔容减小,煤焦与CO2的气化反应性降低;在热解温度相同的条件下,与快速热解煤焦相比,慢速热解煤焦的碳含量较高、氢含量较低、孔容和比表面积较小、与CO2的气化反应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热解温度 升温速率 煤焦结构 气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微合金化高强度耐候钢成分设计及熔炼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诚意 谢军 +2 位作者 柯昌明 李光强 宋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16-521,共6页
在普通耐候钢Q450NQR1成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一种钛含量为0.04%~0.10%、屈服强度为520~750 MPa的高强度耐候钢。按照成分设计要求,采用高频真空感应炉在1 873 K条件下熔炼钢样,并对不同钛加入量的钢样进行成分和组织结构... 在普通耐候钢Q450NQR1成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设计出一种钛含量为0.04%~0.10%、屈服强度为520~750 MPa的高强度耐候钢。按照成分设计要求,采用高频真空感应炉在1 873 K条件下熔炼钢样,并对不同钛加入量的钢样进行成分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熔炼的钢样中氧含量为(17~26)×10-6,氮含量为(12~66)×10-6,钛含量为0.006 1%~0.059 0%;钢样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随着钢中钛含量的增加,晶粒明显细化,钢组织渐趋均匀。SEM分析表明,钢中长方体的TiN夹杂,是以球形的Al2O3、MgO和钛氧化物夹杂为核心生长的,必要时在微合金化处理之前将钢中的氧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钛微合金化 成分设计 细化晶粒 沉淀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团矿回转窑内结圈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聂建华 张子洋 +4 位作者 乔婉 孙吉瑶 陈俊峰 周潜 梁永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27-531,共5页
采用XRD、SEM和EDS等测试方法研究球团矿回转窑内结圈物的基本特性和显微结构及其对结圈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圈物主要以赤铁矿为主,含有部分磁铁矿,其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其他少量成分以Al2O3、SiO2为主,还有极少量的CaO、K2O、N... 采用XRD、SEM和EDS等测试方法研究球团矿回转窑内结圈物的基本特性和显微结构及其对结圈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圈物主要以赤铁矿为主,含有部分磁铁矿,其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其他少量成分以Al2O3、SiO2为主,还有极少量的CaO、K2O、Na2O等碱金属氧化物,它们主要以玻璃相的形式分布在晶界和气孔中。回转窑结圈的生长主要依靠铁氧化物的固相烧结反应,杂质形成的液相对固相烧结反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矿回转窑 结圈 耐火材料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移动Agent的钢材运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张涛 朱琳琳 +1 位作者 尹朝万 于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22-627,共6页
为解决钢材运输系统中品种众多、运输和信息资源分散一类问题,提出基于多移动Agent的钢材运输系统的应用服务代理体系结构,给出应用服务代理结构中多移动Agent的实现机制和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买、竞卖原则的资源分配优化策略和算法,结合... 为解决钢材运输系统中品种众多、运输和信息资源分散一类问题,提出基于多移动Agent的钢材运输系统的应用服务代理体系结构,给出应用服务代理结构中多移动Agent的实现机制和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买、竞卖原则的资源分配优化策略和算法,结合实例给出系统的验证,证明了该钢材运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移动AGENT JADE 应用服务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