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0074被引量42257H指数5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中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我们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258-464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21-1227/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0,0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田江雨 郭凌娟 +3 位作者 杨丹丹 高靳 赵正凯 梁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分析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并发心房颤动(AF)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80例HCM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HCM并发AF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得出HCM并发AF的截...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分析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并发心房颤动(AF)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80例HCM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HCM并发AF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得出HCM并发AF的截断值,进一步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CM并发A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壁延迟强化(LGE)类型、无LGE左心室心肌初始T1 mapping值、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LGE心肌节段数及前间隔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下间隔中段LGE在HCM并发AF或不并发AF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心内膜下LGE(P=0.048,OR=5.3,95%CI:0.642~43.311)、无LGE左心室心肌初始T1 mapping值≥1247 ms(P=0.03,OR=5.7,95%CI:0.734~27.41)、左心房前后径≥50 mm(P=0.013,OR=6.9,95%CI:1.489~31.538)在HCM并发AF或不并发AF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室心内膜下LGE、无LGE左心室心肌初始T1 mapping值≥1247 ms、左心房前后径≥50 mm是HCM并发AF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房颤动 心脏磁共振 延迟强化 初始T1 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胆囊管低位汇入1例报道
2
作者 杨加敏 刘艳君 李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胆囊管低位汇入(LICD)属于胆囊管汇入部位异常,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变异类型,目前鲜有超声诊断LICD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超声诊断LICD的病例,旨在提高超声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关键词 胆囊管 胆囊管低位汇入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心一体化超声检测主动脉夹层累及颈动脉1例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佳婧 王永槐 +1 位作者 李光源 马春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3-654,共2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本文报道1例累及颈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分析总结颈心一体化超声检测在鉴别不典型主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壁间血肿中的应用,以及该检测方法在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颈动脉夹层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肿瘤细胞糖酵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煜宁 王亚静 张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4-648,共5页
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氧化磷酸化,而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优先采用糖酵解的方式迅速供能,这一特性称为“Warburg效应”。糖酵解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肿... 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氧化磷酸化,而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优先采用糖酵解的方式迅速供能,这一特性称为“Warburg效应”。糖酵解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肿瘤细胞糖酵解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诱导细胞存活、血管生成、侵袭甚至肿瘤进展。基于HIF-1α的糖酵解通路以及相关调节因子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多种恶性肿瘤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IF-1α在肿瘤细胞糖酵解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表达与各种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肿瘤细胞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不同贴扎方式对髌韧带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磊 王悦曦 +2 位作者 马前程 何宇 周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5-657,共3页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招募的45名我校学生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贴扎方式随机均分为I形组、U形组、I+U形组,每组15名。对各组受试者右膝关节进行肌内效贴贴扎,分别于贴扎前、贴扎后即刻、贴扎1 d后、贴扎解除后评估髌韧带长...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招募的45名我校学生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贴扎方式随机均分为I形组、U形组、I+U形组,每组15名。对各组受试者右膝关节进行肌内效贴贴扎,分别于贴扎前、贴扎后即刻、贴扎1 d后、贴扎解除后评估髌韧带长度。结果显示,与贴扎前比较,3组贴扎后即刻、贴扎1 d、贴扎解除后髌韧带长度均显著增加(均P <0.05);与I形组、U形组比较,I+U形组髌韧带长度均显著增加(均P <0.05),而I形组和U形组髌韧带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因此认为3种肌内效贴贴扎方式均可牵拉髌韧带,增加髌韧带长度,提升髌骨位置,且I+U形贴扎效果优于I形和U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贴扎方式 髌骨位置 髌韧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发生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早期预警指标
6
作者 石晓萌 罗颖 +2 位作者 何庭艳 夏宇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患儿发生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4例sJIA合并MAS患儿作为sJIA-MAS组。选取同期本科室临床资料相对齐全、初次诊断... 目的探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患儿发生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4例sJIA合并MAS患儿作为sJIA-MAS组。选取同期本科室临床资料相对齐全、初次诊断、未使用激素治疗的36例单纯sJIA患者作为对照(sJIA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找出预测sJIA合并MAS各指标的截断值。结果与sJIA组比较,sJIA-MAS组肝脾大,转氨酶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髓嗜血现象,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概率均显著增大(均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均P<0.05);降钙素原、血清铁蛋白(SF)、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铁蛋白/红细胞沉降率(SF/ESR)、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LDH/ESR)、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升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JIA-MAS患儿SF/ESR、LDH、LDH/ESR、S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2、0.988、0.974、0.964;IFN-γ、IL-10的AUC分别为0.891、0.773。结论当sJIA患者出现肝和(或)脾大、转氨酶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骨髓嗜血现象时,需考虑合并MAS。sJIA患儿在IL-6升高时出现IL-10、IFN-γ升高是发生MAS的预警信号。当sJIA患儿SF/ESR≥65.23、LDH≥448.50 U/L、LDH/ESR≥5.22、SF≥6900.00 ng/mL、IFN-γ≥12.32 pg/mL、IL-10≥10.13 pg/mL时应警惕MA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早期预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K4与RCBTB1相互作用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昕博 黄昌伟 +2 位作者 路天琦 袁莹 李晓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p21激活激酶4(PAK4)与RCC1和BTB结构域包含蛋白1(RCBTB1)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胰腺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确定PAK4与RCBTB1在胰腺癌细胞内的相互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实验确定PAK4与RCBTB1在胰腺癌细胞内的... 目的研究p21激活激酶4(PAK4)与RCC1和BTB结构域包含蛋白1(RCBTB1)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胰腺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确定PAK4与RCBTB1在胰腺癌细胞内的相互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实验确定PAK4与RCBTB1在胰腺癌细胞内的定位和共定位位置;采用CCK-8实验探究过表达PAK4、RCBTB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PAK4、RCBTB1对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PAK4、RCBTB1对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PAK4与RCBTB1在胰腺癌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PAK4与RCBTB1共定位于胰腺癌细胞核和核周细胞质内。过表达PAK4、RCBTB1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加速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促进cyclin D1的表达。结论PAK4与RCBTB1相互作用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激活激酶4 RCC1和BTB结构域包含蛋白1 相互作用 胰腺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食欲素A诱导的自噬在人结肠癌细胞HT-29凋亡中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温晶 常晓岑 +1 位作者 郭丹 都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增食欲素A(Orexin A)诱导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自噬性活化,探讨自噬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Orexin A处理培养的HT-29细胞,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情况。用不同浓度Orexin A处理HT-2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 目的研究增食欲素A(Orexin A)诱导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自噬性活化,探讨自噬与凋亡的关系。方法用Orexin A处理培养的HT-29细胞,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情况。用不同浓度Orexin A处理HT-2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测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水平。用氯喹(CQ)和Orexin A共同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的裂解。结果Orexin A处理后,HT-29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升高,电镜下可见细胞内自噬体形成,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与单独Orexin A作用相比,CQ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增殖抑制率降低,Orexin A可裂解前caspase-3至其活性形式。结论Orexin A能够诱导HT-29细胞发生自噬性活化,延缓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食欲素A 自噬 凋亡 HT-2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参方对高渗诱导的干眼模型角膜上皮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磊 杨笑薇 +2 位作者 左韬 姜艳华 周慧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6,22,共6页
目的基于ERK1/p38MAPK通路观察杞参方对高渗诱导的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500 mOsm/L浓度渗透压作用于HCECs制造干眼细胞模型,将空白血清、玻璃酸钠滴眼液、杞参方颗粒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作用于干眼模型HCECs。采... 目的基于ERK1/p38MAPK通路观察杞参方对高渗诱导的角膜上皮细胞(HCECs)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500 mOsm/L浓度渗透压作用于HCECs制造干眼细胞模型,将空白血清、玻璃酸钠滴眼液、杞参方颗粒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作用于干眼模型HCECs。采用CCK-8法检测HCECs的存活率,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8的表达,ICC法检测凋亡因子caspase-3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ECs的ERK1、p38MAPK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各组HCECs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1),各组细胞外液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及HCECs中caspase-3、p-ERK1、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HCECs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各用药组IL-1β和IL-8、西药组和杞参方高、中剂量组caspase-3和p-ERK1及杞参方高、中剂量组p-p38MAPK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西药组相比,杞参方高剂量组HCECs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杞参方高剂量组的IL-1β、IL-8、caspase-3、p-ERK1、p-p38MAPK与杞参方中剂量组的IL-1β、p-ERK1、p-p38MAPK及杞参方低剂量组的IL-8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杞参方颗粒可降低高渗诱导HCECs的ERK1、p38MAP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外液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和HCECs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最终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杞参方 角膜上皮细胞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冷旭 潘伯臣 孙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种类及其与精子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针对12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标签位点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372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并分析对应患者的精子检测结果。结果3720例男性不育患...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种类及其与精子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针对12个Y染色体特异序列标签位点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372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并分析对应患者的精子检测结果。结果372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共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165例,检出率为4.43%;其中,包含AZFa和AZFb主要位点缺失的检出率分别为0.24%和0.99%,均为无精子患者;AZFc和AZFd缺失的检出率为2.66%和0.24%,分别63%和89%为有精子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构成比为AZFabcd 5.45%,AZFa 5.45%,AZFb 6.67%,AZFbcd 16.98%,AZFc 60.00%,AZFd 5.45%。结论AZFc缺失是最常见的Y染色体微缺失,约2/3 AZFc缺失患者有精子存在,经过治疗后有可能找到更多精子。可适当增加微缺失基因检测的位点,但不能过度解读,某些非常规检测位点缺失将被强制传播给雄性后代,部分缺失有可能扩展为完全的缺失而影响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微缺失 无精子症因子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多参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孕期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东 王彧 张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孕期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GDM的中孕期孕妇62例作为GDM组,选择同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健康中孕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孕期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GDM的中孕期孕妇62例作为GDM组,选择同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健康中孕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孕妇均进行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GDM组孕妇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值。采用GE公司的Voluson E10超声诊断仪进行胎儿整体评估,并使用多参数评价胎儿心脏功能变化。结果2组胎儿整体超声评估均未发现明显畸形,2组胎儿胎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GDM组胎儿左、右心室的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心肌性能指数(MPI)增大(均P<0.05)。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比值,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三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比值,左心室射血时间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GDM组胎儿左心室IVCT、右心室IVCT、MPI均与胎龄正相关(均P<0.05)。结论与正常孕妇胎儿比较,GDM孕妇胎儿心室IVCT、IVRT、MPI增大,提示GDM胎儿心脏功能可能受损。组织多普勒超声下测量的IVCT、IVRT、MPI指标能够便捷快速评估胎儿心脏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心脏 心脏功能 心肌性能指数 组织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食欲素A调节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自噬的研究
12
作者 常晓岑 温晶 +3 位作者 索琳娜 白博文 郭丹 赵玉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增食欲素A(orexin-A)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6) mol/L orexin-A和10^(-6) mol/L orexin-A+增食欲素受体1(OX_(1)R)抑制剂作用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通过Western b... 目的探讨增食欲素A(orexin-A)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6) mol/L orexin-A和10^(-6) mol/L orexin-A+增食欲素受体1(OX_(1)R)抑制剂作用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另设1个空白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测定PC12细胞中OX_(1)R、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分泌水平,并在电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和orexin-A组PC12细胞的自噬情况。结果电镜下可见orexin-A组PC12细胞的自噬体较空白对照组增多。orexin-A组OX_(1)R、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和NE的分泌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orexin-A+OX_(1)R抑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xin-A可通过OX_(1)R促进PC12细胞自噬,并能促进PC12细胞分泌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食欲素A 增食欲素受体1 细胞自噬 肾上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元 庄雪莹 陈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促进血管生成、修复组织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旁分泌是MSCs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外泌体是一类由真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微囊泡,是MSCs旁分泌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对MSCs外泌...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促进血管生成、修复组织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旁分泌是MSCs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外泌体是一类由真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微囊泡,是MSCs旁分泌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对MSCs外泌体调控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与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浓度的一致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双宁 毛金媛 李咏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S-K法)检测尿碘浓度(UIC)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856例成人空腹尿液样本,通过标准化ICP-MS和S-K法同时检测UIC,同时根据S-K法测定的UIC值分为3组,进行分层分析。采用Spearman... 目的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S-K法)检测尿碘浓度(UIC)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856例成人空腹尿液样本,通过标准化ICP-MS和S-K法同时检测UIC,同时根据S-K法测定的UIC值分为3组,进行分层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对ICP-MS与S-K法测定的UIC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非参数检验。采用Passing-Bablok相关图和Bland-Altman差异图评估ICP-MS与S-K法测定的UIC的一致性。结果ICP-MS测定的UIC值显著高于S-K法(159.47μg/L和149.85μg/L,P<0.0001)。Bland-Altman图提示,2种方法测定的平均值存在统计学差异(6.08μg/L,95%CI:4.24~7.92μg/L)。分层分析结果显示,UIC<300μg/L组的相关系数高于UIC≥300μg/L组(0.93和0.89,P<0.001)。ICP-MS与S-K法间的平均差异与UIC呈正相关。结论当UIC<300μg/L时,ICP-MS和S-K法具有可比性。当UIC在300~600μg/L时,在考虑研究目的后,应谨慎比较使用ICP-MS和S-K法测定的UIC值。当UIC>600μg/L时,不建议在碘监测研究中对ICP-MS和S-K法测定的UIC进行直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碘浓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差异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泪液对配戴角膜塑形镜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角膜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5
作者 许明林 马立威 石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2,173,174,共3页
选取2019年5月至7月于沈阳市兴齐眼科医院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36例,观察人工泪液对其角膜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配戴膜塑形镜前后1周使用人工泪液能有效减少配戴初期角膜上皮损害的发生,提高角膜塑形镜配戴的依从性及... 选取2019年5月至7月于沈阳市兴齐眼科医院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镜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36例,观察人工泪液对其角膜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配戴膜塑形镜前后1周使用人工泪液能有效减少配戴初期角膜上皮损害的发生,提高角膜塑形镜配戴的依从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塑形镜 人工泪液 角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第3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16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幼儿口腔异物插至颅底的全身麻醉处理
17
作者 赵责吉 龙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6-477,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17个月幼儿不慎将筷子自口腔插至颅底的全身麻醉处理,重点介绍气道处理。术中麻醉过程平稳,患儿术后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生命体征良好,未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 口腔异物 气管插管 幼儿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X2基因表达下调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玉楼 于默 +1 位作者 史娅婕 张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研究OTX2基因对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增殖分化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OTX2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MC3T3-E1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合成情况,... 目的研究OTX2基因对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增殖分化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OTX2基因小干扰RNA(siRNA)转染MC3T3-E1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合成情况,单丹磺酰尸胺(MDC)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自噬体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 <0.05),S期细胞百分比减少,S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的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 <0.05),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LP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可见少量MDC点状荧光,荧光细胞比例降低,阴性对照组点状荧光较多,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荧光细胞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OTX2基因表达下调可以抑制MC3T3-E1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分化水平,引起MC3T3-E1细胞自噬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X2 SIRNA 转染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强化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伴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友成 贾长青 +1 位作者 梁峰 付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探讨椎弓根螺钉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随访完整的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42例,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入院时均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病变,行骨密度检... 探讨椎弓根螺钉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随访完整的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42例,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入院时均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病变,行骨密度检查后按是否有骨质疏松分为2组:A组[伴有骨质疏松,行钉道内注入骨水泥或者使用椎弓根膨胀螺钉(EPS)行椎弓根内固定]、B组(不伴有骨质疏松,行标准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6、9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存质量评分(SF-36)等指标;比较2组椎间植骨后骨性融合时间。结果显示,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2组患者术后下肢VAS、ODI、SF-36、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 <0.05)。而2组术后下肢VAS、ODI、SF-36、椎间融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因此认为对于腰椎退行性变伴骨质疏松患者,在椎管、神经根管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的基础上,采用骨水泥强化或膨胀螺钉的方式增加螺钉把持力,能够使椎体间达到骨性融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强化 腰椎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杜国强 王瑾 柳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回顾1例扁桃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伴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FDCS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扁桃体 转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