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导出
作品数
6566
被引量
22438
H指数
38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全国最早的电子类期刊之一。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术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
查看详情>>
主办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001-05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51-1207/TN
出版周期
双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6,566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评分可信推荐模型
1
作者
王永
王淞立
邓江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03,共8页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模型主要致力于提升推荐系统的准确性。然而,除了推荐准确性外,模型的推荐可靠性也备受关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评分可信推荐模型来评估预测结果的有效性,以实现推荐准确性与可靠性间的权衡。该...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模型主要致力于提升推荐系统的准确性。然而,除了推荐准确性外,模型的推荐可靠性也备受关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评分可信推荐模型来评估预测结果的有效性,以实现推荐准确性与可靠性间的权衡。该模型仅利用用户显式评分信息获取预测评分的可信度,并根据设定的可靠性阈值筛选出具有高可信度的预测评分,以保证推荐项目的可靠性。此外,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并确保训练的公平性,设计了正样本填充策略来缓解评分可靠性矩阵中的数据不均衡问题。在3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Recall和NDCG指标上均优于所选的对比方法,有效提高了推荐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填充策略
可靠性
推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16位110 dB无杂散动态范围的低功耗SAR ADC
2
作者
邢向龙
王倩
+3 位作者
康成
彭姜灵
李清
俞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该文设计了一款16位、转换速率为625 kS/s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改进的采样保持电路结构,优化了采样线性度和噪声性能。采用分段结构设计电容型数模转换器并使用混合方式的电容切换方案,减小面积和能耗。利用扰动注...
该文设计了一款16位、转换速率为625 kS/s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改进的采样保持电路结构,优化了采样线性度和噪声性能。采用分段结构设计电容型数模转换器并使用混合方式的电容切换方案,减小面积和能耗。利用扰动注入技术提升ADC的线性度。比较器采用两级积分型预放大器减小噪声,利用输出失调存储技术及优化的电路设计减小了比较器失调电压和失调校准引入的噪声,优化并提升了比较器速度。芯片采用CMOS 0.18μm工艺设计和流片,ADC核心面积为1.15 mm^(2)。测试结果表明,在1 kHz正弦信号输入下,ADC差分输入峰峰值幅度达8.8 V,信纳比为85.9 dB,无杂散动态范围为110 dB,微分非线性为-0.27/+0.32 LSB,积分非线性为-0.58/+0.53 LSB,功耗为4.31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数模转换器
低噪声比较器
失调校准
采样保持
逐次逼近寄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综述
3
作者
刘颖
袁莉
+3 位作者
祖铄迪
范有腾
谢宁
杨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0-731,共12页
情感识别是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提高用户体验和应用的智能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由于其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准确地捕捉个体的情感状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情感...
情感识别是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提高用户体验和应用的智能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由于其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准确地捕捉个体的情感状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情感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情感理论模型。其次总结了基于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方法。再重点介绍了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流程,包括生理数据预处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以及深度学习方法。最后分析了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生理数据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场景化毫米波特征选择和波束预测算法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长印
梁有为
+1 位作者
江帆
王军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9-698,共10页
为减少毫米波波束训练的时间和功耗开销,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场景的波束特征选择和预测算法。首先,根据功率损耗概率最小化准则选择最优特征波束,并利用最优波束概率生成特征波束集(波束索引的子集)。其次,为了获得通信场景的最优波束概...
为减少毫米波波束训练的时间和功耗开销,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场景的波束特征选择和预测算法。首先,根据功率损耗概率最小化准则选择最优特征波束,并利用最优波束概率生成特征波束集(波束索引的子集)。其次,为了获得通信场景的最优波束概率,采用基于局部学习的特征选择聚类算法(LLC-fs)。最后,由于场景化特征波束集与最优波束之间为隐式、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了DNN模型逼近该映射,进而使用离线训练模型实现从特征波束集到最优波束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离线训练场景化DNN模型即可在线预测最优毫米波波束。预测性能可以逼近穷举波束搜索算法,并有效减小波束搜索的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预测
波束训练
深度神经网络
特征选择
毫米波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丽娜
王韬
+4 位作者
周一飞
程志炯
李方硕
张昱航
徐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5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自适应加权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构建了多通道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以电压、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4种采集数据作为各通道的输入数据,通过两层叠加的卷积模块实现特征提取;同时,提出了一种自适...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自适应加权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构建了多通道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以电压、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4种采集数据作为各通道的输入数据,通过两层叠加的卷积模块实现特征提取;同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的特征融合方案,通过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各通道重要性特征。实验采用真实用电数据制作数据集,并针对通道数、数据种类、数据维度等参数进行了多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多种用电数据特征,配网电气拓扑辨识准确率达到99.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加权
深度学习
配网电气拓扑识别
特征融合
多通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模型的股价预测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晓旭
高振涛
+2 位作者
吴磊
李鑫
卢明静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
股票预测本质上是数据挖掘的问题,大盘走势是一个很好的股票买卖时机抉择信号。在量化分析中,常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大盘历史数据进行拟合与特征提取,为股票投资提供决策参考。该文首先训练了一个经典深度神经网络对沪深300的日K量价数据...
股票预测本质上是数据挖掘的问题,大盘走势是一个很好的股票买卖时机抉择信号。在量化分析中,常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大盘历史数据进行拟合与特征提取,为股票投资提供决策参考。该文首先训练了一个经典深度神经网络对沪深300的日K量价数据进行监督学习,实现了一个输出"涨跌"概率的二分类预测器,并以此制定策略进行模拟交易,利用测试集数据计算累积收益率,从而评估投资策略的优劣。此外,还构造了一种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模型,充分利用量子计算的线路模型特点,构造参数化变分量子线路,实现了量子前馈神经网络。在量子线路学习框架中,将股票的特征因子编码到量子态的振幅上,通过训练量子神经网络U的参数θ,迭代得到一个最优的分类器。量子算法的运行时间比经典算法少了7.7%,预测准确率更高,回报率高出3%,因此证明了量子算法的表达力强、鲁棒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
量子金融
股价预测
技术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乘客站点的选择行为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璞
肖健和
+1 位作者
李明伦
郭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3-629,共7页
采用数据互补的方法,融合智能卡数据和公交车GPS轨迹数据,获取了公交和地铁乘客在地铁新线路开通前后的乘客个体出行信息。利用居民空间行为指标——“出行质心”对地铁乘客的公交出行质心定位,并分析了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
采用数据互补的方法,融合智能卡数据和公交车GPS轨迹数据,获取了公交和地铁乘客在地铁新线路开通前后的乘客个体出行信息。利用居民空间行为指标——“出行质心”对地铁乘客的公交出行质心定位,并分析了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对乘客地铁站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86.15%的乘客选择距离他们公交出行质心更近的地铁站点,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是影响乘客出行站点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发现,建立Logit模型对乘客是否会选择新地铁站点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 84.23%、83.66%和84.09%,预测结果表现良好。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计划新建的地铁站点对邻近既有站点的影响,有助于地铁营运计划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出行特征
地铁新开线
智能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
3
8
作者
黄春跃
赵胜军
+2 位作者
梁颖
匡兵
唐香琼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4,共7页
该文建立了芯片尺寸封装(CSP)焊点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再流焊焊后残余应力应变分析。以焊点直径、焊点高度、焊盘直径和焊点间距为输入参数,焊后残余应力为输出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选取灵敏度分析结果中对残余应力影响显著的...
该文建立了芯片尺寸封装(CSP)焊点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再流焊焊后残余应力应变分析。以焊点直径、焊点高度、焊盘直径和焊点间距为输入参数,焊后残余应力为输出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选取灵敏度分析结果中对残余应力影响显著的因子作为输入,建立了带动量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置信度为95%时,焊点直径、焊盘直径和焊点间距对CSP焊点残余应力影响显著,灵敏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焊点直径>焊盘直径>焊点间距。所建立的带动量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7.93%,平均误差为3.19%,实现了对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尺寸封装
带动量项神经网络
再流焊
残余应力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P-PLL快速入锁集成电路方案设计
被引量:
2
9
作者
赵建明
张宜尧
+4 位作者
刘炜恒
李晓东
徐银森
李建全
徐开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该文基于TSMC 0.18μm RF CMOS工艺实现了一个用于加快CP-PLL锁定时间的数模混合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主要包括两个独立单元——动态环路带宽单元及预置位反馈环。其中,两个单元的控制电路均采用全数字电路实现,并通过DC综合与ICC自动布...
该文基于TSMC 0.18μm RF CMOS工艺实现了一个用于加快CP-PLL锁定时间的数模混合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主要包括两个独立单元——动态环路带宽单元及预置位反馈环。其中,两个单元的控制电路均采用全数字电路实现,并通过DC综合与ICC自动布局布线得到版图信息。经过同一CP-PLL参数环境下的对比分析,比较了包括传统结构的3种方案的锁定时间。在工作电源1.8 V下,优化后的锁定时间为1.12μs,较传统结构锁定时间提升了76.7%;整体相噪在稳态保持-103.1 dBc/Hz@1 MHz,较传统结构仅上升了0.3%。证明该复合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上电启动以及跳频时的锁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路带宽
快速锁定
相位噪声
锁相环
预置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案设计
10
作者
史治平
黄文才
+1 位作者
王臣玺
罗萱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501,共6页
在图像通信中,为了节约网络资源同时保证在多跳网络中的可靠传输,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统计的滑窗BATS码和小波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该方案同基于传统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基于普通滑窗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
在图像通信中,为了节约网络资源同时保证在多跳网络中的可靠传输,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统计的滑窗BATS码和小波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该方案同基于传统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基于普通滑窗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相比,不仅较好地改善了BATS码的编码随机性对传输可靠性的影响,还在保证方案具备渐进传输特性的同时显著地降低了传输时延,从而提高了图像通信的用户体验质量(Q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S码
图像传输
用户体验质量
小波SPIHT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构迁移学习的红外目标分类
被引量:
2
11
作者
毛远宏
贺占庄
马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9-614,共6页
红外图像目标分类在目标识别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卷积神经网络在可见光图像分类方面达到了优异的性能。但对于红外图像来说,由于有标记样本数量少和图像成像差异大,直接使用现有的网络模型来处理红外图像无法取得理想效果。该...
红外图像目标分类在目标识别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卷积神经网络在可见光图像分类方面达到了优异的性能。但对于红外图像来说,由于有标记样本数量少和图像成像差异大,直接使用现有的网络模型来处理红外图像无法取得理想效果。该文将可见光图像作为源域,将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域,在深度网络中使用迁移学习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在迁移学习中,目标域网络提取的特征越能体现出本域数据的真实分布,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两个域的分布适配就更加有效,迁移后的目标域网络性能和泛化能力越好。该文首先利用大量无监督的红外样本训练了红外图像深度卷积自编码器,增强了红外图像域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其次,通过减小源域和目标域的特征分布距离,使得两个图像域特征分布相似,从而将源域中深度网络的学习能力迁移到目标域。经过上述改进,相比于可见光图像预训练微调的方法,分类准确率提升了1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自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红外图像
目标分类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FMCW车载雷达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
被引量:
4
12
作者
邹林
黄述康
+2 位作者
钱璐
汪学刚
田晋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1-805,共5页
LFMCW车载雷达采用MIMO虚拟孔径方法提高角度估计性能,通常将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和解速度模糊分成两帧信号处理,这样会降低雷达数据率。该文提出一种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采用TDM方式发射不同时宽、带宽相同的锯齿波信号。在一...
LFMCW车载雷达采用MIMO虚拟孔径方法提高角度估计性能,通常将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和解速度模糊分成两帧信号处理,这样会降低雷达数据率。该文提出一种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采用TDM方式发射不同时宽、带宽相同的锯齿波信号。在一帧信号内先解速度模糊,再进行相位补偿,最后进行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该方法能进行高精度角度估计,减少了信号处理时间,提高了雷达数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估计
多输入多输出
时分复用技术
解速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智能通信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被引量:
20
13
作者
谭俊杰
梁应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81,共13页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无线通信终端的激增导致无线通信网络规模剧增。同时,人们日益提高的通信需求使无线通信网络必须通过精准的按需服务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这二者使得传统人工建模并优化求解的网络管理方法在未来将会遇到瓶颈。...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无线通信终端的激增导致无线通信网络规模剧增。同时,人们日益提高的通信需求使无线通信网络必须通过精准的按需服务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这二者使得传统人工建模并优化求解的网络管理方法在未来将会遇到瓶颈。幸运的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强化学习能够直接学习动态环境规律并得到最优决策。因此,深度强化学习能赋予网络依据自身环境进行自我优化管理的能力,令智能通信将成为可能。本文从资源管理、接入控制以及网络维护三方面介绍了深度强化学习在无线通信上的应用,以此说明深度强化学习是实现智能通信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异构网络
智能通信
智能网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用于智能球机的高鲁棒性侵入跟踪方法
被引量:
3
14
作者
易诗
陈鑫凯
+2 位作者
宋瑞源
常锦鹏
周卓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4-758,共5页
智能监控球机广泛应用于家居室内智能监控。针对智能球机无法长时间检测、识别、跟踪侵入目标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结合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算法的闭环结构,并采用控制算法控制球机云台转向自动跟随侵入目标。在运动目标检测方面采用v...
智能监控球机广泛应用于家居室内智能监控。针对智能球机无法长时间检测、识别、跟踪侵入目标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结合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算法的闭环结构,并采用控制算法控制球机云台转向自动跟随侵入目标。在运动目标检测方面采用vibe算法,在目标识别上采用神经网络识别目标,其中采用ssd网络检测人脸,使用yolov3网络识别人体,识别出跟踪目标后,采用csr-dcf目标跟踪算法进行目标跟踪,跟踪模式下启动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云台跟随目标转动,锁定目标后由跟踪模式再度切换到目标识别模式,形成一个检测、识别、跟踪、控制的闭环。经过测试,该方法提高了侵入跟踪功能的鲁棒性,在侵入目标快速运动、存在遮挡、暂时消失的情况下均可长期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算法
智能监控球机
运动目标检测
目标识别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不安全行为识别
被引量:
17
15
作者
田文洪
曾柯铭
+1 位作者
莫中勤
吝博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1-38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违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定卷积神经网络对驾驶员的实时图像提取特征,然后并行对多种行为分别进行二分类。建立了一个真实场景下的驾驶员违规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的测试说明了该方法的高效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违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定卷积神经网络对驾驶员的实时图像提取特征,然后并行对多种行为分别进行二分类。建立了一个真实场景下的驾驶员违规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的测试说明了该方法的高效和良好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约10万张图像的数据集中对打电话、吸烟、不系安全带3种行为分别达到了99.85%、99.62%、98.68%的识别率,同时使用当前较先进的Inception-v3和Xception模型测试,也获得了类似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模式识别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高吞吐率的系统Raptor码并行译码方法
被引量:
1
16
作者
任雁鹏
管武
梁利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4-818,共5页
在系统Raptor码译码中,针对高复杂度的高斯消元运算导致译码延时大、吞吐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延时高吞吐率的降维并行译码方案。该方案采用仅对少量丢包译码的低复杂度降维运算,替换对全部源数据包译码的高斯消元运算,降低译码延时;...
在系统Raptor码译码中,针对高复杂度的高斯消元运算导致译码延时大、吞吐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延时高吞吐率的降维并行译码方案。该方案采用仅对少量丢包译码的低复杂度降维运算,替换对全部源数据包译码的高斯消元运算,降低译码延时;并针对降维译码采用全并行的硬件结构实现,提高译码吞吐率。依此方案,在Xilinx FPGA XC7K410T平台上实现系统Raptor译码器。测试结果表明,当网络丢包率在10-2以下时,译码数据吞吐率达到3.5Gbps,是相同硬件下采用高斯消元译码实现的8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喷泉码
降维译码
并行译码
系统Raptor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线传感器网络流量重分配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
6
17
作者
温怀玉
霍伟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7-411,共5页
基于流量分配与重分配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拥塞流量分配(ECOTA)和有效的拥塞检测和缓解(ECODEM)算法。在衡量了所有路径的能耗与传输延迟之后,选出若干条能耗低、延时短的路径,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成功率。通过设定阈值与预测的方法对...
基于流量分配与重分配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拥塞流量分配(ECOTA)和有效的拥塞检测和缓解(ECODEM)算法。在衡量了所有路径的能耗与传输延迟之后,选出若干条能耗低、延时短的路径,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成功率。通过设定阈值与预测的方法对网络中的拥塞区域进行检测,一旦拥塞发生,采用合理重分配流量的方式,使节点能够更快地从拥塞状况中恢复出来,并保证拥塞区域的数据能尽快被转移到非拥塞区域。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提高分组成功递交率,降低端到端延时,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数据转移
量重分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氢分子在Cu(111)表面吸附与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作者
孙庆强
杨莉
+4 位作者
范开敏
彭述明
龙兴贵
周晓松
祖小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5-379,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氢分子与Cu(111)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氢分子是否解离取决于氢分子距表面的初始距离和其初始构型。当氢分子垂直于Cu(111)表面放置时,在距离表面0.37~4.0?范围内,氢分子与Cu(11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氢分子与Cu(111)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氢分子是否解离取决于氢分子距表面的初始距离和其初始构型。当氢分子垂直于Cu(111)表面放置时,在距离表面0.37~4.0?范围内,氢分子与Cu(111)表面相互作用后均不会解离,物理吸附在Cu(111)表面;当氢分子平行于Cu(111)表面放置时,有的氢分子解离成氢原子后化学吸附于表面六角(hcp)或面心(fcc)位。氢分子在桥位(bri)并沿[211]方向平行靠近Cu(111)表面时,氢分子解离的临界距离约为1.35?,其他情况下在0.65~0.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Cu(111)表面
解离
第一性原理
氢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相位提取基函数的高效区域分解方法
19
作者
韩奎
聂在平
阙肖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0-524,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大导体目标电磁散射问题的计算能力,给出了一种高效的区域分解方法。该方法采用定义在曲面三角形单元上的相位提取基函数来展开目标表面的感应电流,大幅减少了待求未知量的数目;同时结合区域分解方法,将原问题分解为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大导体目标电磁散射问题的计算能力,给出了一种高效的区域分解方法。该方法采用定义在曲面三角形单元上的相位提取基函数来展开目标表面的感应电流,大幅减少了待求未知量的数目;同时结合区域分解方法,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重叠的子问题并逐个进行求解,进一步降低了峰值内存需求。此外,为了简化缓冲区的构造过程,采用了仅一层锯齿状的边长约为0.5个波长的三角形单元作为缓冲区,取得了良好的收敛效果。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被用于加速矩矢相乘运算。数值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方法
电大尺寸
电磁散射
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
相位提取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仿视皮层机制的随机点视频序列运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
1
20
作者
许悦雷
吕超
+4 位作者
马时平
李帅
邹洪中
张文达
辛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0-635,共6页
为了探索视皮层对多方向刺激的运动信息处理机制,依据生物实验中部分中颞叶区(MT)细胞对随机点视频刺激运动感知的侧偏特性,提出了一种仿视皮层机制的随机点视频序列运动特征提取模型。首先,采用Von Mises函数拟合初级视皮层(V1)简单细...
为了探索视皮层对多方向刺激的运动信息处理机制,依据生物实验中部分中颞叶区(MT)细胞对随机点视频刺激运动感知的侧偏特性,提出了一种仿视皮层机制的随机点视频序列运动特征提取模型。首先,采用Von Mises函数拟合初级视皮层(V1)简单细胞的感受野,再结合非线性的能量模型、调谐和非调谐正则化方法等模拟实现V1复杂细胞对运动信息的方向感知;其次,提出了级联前馈方法对V1复杂细胞响应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得到MT细胞的响应输出;最后,利用生物实测MT细胞响应数据对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的输出结果与恒河猴的运动感知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能够较好地模拟视皮层对不同夹角的多方向随机点视频序列的运动感知机制,为提取复杂运动序列的特征提供新的方法,进而为视觉类脑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颞叶区
运动特征
运动感知
侧偏
视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评分可信推荐模型
1
作者
王永
王淞立
邓江洲
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0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72077,72301050)
重庆市自然科学面上基金(cstc2021jcyj-msxmX0557)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300605)。
文摘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模型主要致力于提升推荐系统的准确性。然而,除了推荐准确性外,模型的推荐可靠性也备受关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评分可信推荐模型来评估预测结果的有效性,以实现推荐准确性与可靠性间的权衡。该模型仅利用用户显式评分信息获取预测评分的可信度,并根据设定的可靠性阈值筛选出具有高可信度的预测评分,以保证推荐项目的可靠性。此外,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并确保训练的公平性,设计了正样本填充策略来缓解评分可靠性矩阵中的数据不均衡问题。在3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Recall和NDCG指标上均优于所选的对比方法,有效提高了推荐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填充策略
可靠性
推荐系统
Keyword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filling strategy
reliability
recommender systems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16位110 dB无杂散动态范围的低功耗SAR ADC
2
作者
邢向龙
王倩
康成
彭姜灵
李清
俞军
机构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文摘
该文设计了一款16位、转换速率为625 kS/s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改进的采样保持电路结构,优化了采样线性度和噪声性能。采用分段结构设计电容型数模转换器并使用混合方式的电容切换方案,减小面积和能耗。利用扰动注入技术提升ADC的线性度。比较器采用两级积分型预放大器减小噪声,利用输出失调存储技术及优化的电路设计减小了比较器失调电压和失调校准引入的噪声,优化并提升了比较器速度。芯片采用CMOS 0.18μm工艺设计和流片,ADC核心面积为1.15 mm^(2)。测试结果表明,在1 kHz正弦信号输入下,ADC差分输入峰峰值幅度达8.8 V,信纳比为85.9 dB,无杂散动态范围为110 dB,微分非线性为-0.27/+0.32 LSB,积分非线性为-0.58/+0.53 LSB,功耗为4.31 mW。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数模转换器
低噪声比较器
失调校准
采样保持
逐次逼近寄存器
Keyword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
low noise comparator
offset calibration
sample and hold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SAR)
分类号
TN432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综述
3
作者
刘颖
袁莉
祖铄迪
范有腾
谢宁
杨阳
机构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0-73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306067)。
文摘
情感识别是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提高用户体验和应用的智能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由于其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和多样性,能够更准确地捕捉个体的情感状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情感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情感理论模型。其次总结了基于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方法。再重点介绍了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流程,包括生理数据预处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以及深度学习方法。最后分析了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
情感识别
生理数据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Keywords
emotional recognition
physiological data
deep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场景化毫米波特征选择和波束预测算法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长印
梁有为
江帆
王军选
机构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省信息通信网络及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9-6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1321,62071377)。
文摘
为减少毫米波波束训练的时间和功耗开销,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场景的波束特征选择和预测算法。首先,根据功率损耗概率最小化准则选择最优特征波束,并利用最优波束概率生成特征波束集(波束索引的子集)。其次,为了获得通信场景的最优波束概率,采用基于局部学习的特征选择聚类算法(LLC-fs)。最后,由于场景化特征波束集与最优波束之间为隐式、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了DNN模型逼近该映射,进而使用离线训练模型实现从特征波束集到最优波束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离线训练场景化DNN模型即可在线预测最优毫米波波束。预测性能可以逼近穷举波束搜索算法,并有效减小波束搜索的开销。
关键词
波束预测
波束训练
深度神经网络
特征选择
毫米波通信
Keywords
beam prediction
beam training
deep neural network
feature selection
mmWave communications
分类号
TN928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丽娜
王韬
周一飞
程志炯
李方硕
张昱航
徐杰
机构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53,共7页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自适应加权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构建了多通道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以电压、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4种采集数据作为各通道的输入数据,通过两层叠加的卷积模块实现特征提取;同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的特征融合方案,通过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各通道重要性特征。实验采用真实用电数据制作数据集,并针对通道数、数据种类、数据维度等参数进行了多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多种用电数据特征,配网电气拓扑辨识准确率达到99.772%。
关键词
自适应加权
深度学习
配网电气拓扑识别
特征融合
多通道模型
Keywords
adaptive weight
deep learn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electrical topology identification
feature fusion
multi-channel model
分类号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模型的股价预测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晓旭
高振涛
吴磊
李鑫
卢明静
机构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元匠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金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性课题(KT2000050)
成都市重点研发支撑计划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2021-YF09-00114-GX)的资助。
文摘
股票预测本质上是数据挖掘的问题,大盘走势是一个很好的股票买卖时机抉择信号。在量化分析中,常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大盘历史数据进行拟合与特征提取,为股票投资提供决策参考。该文首先训练了一个经典深度神经网络对沪深300的日K量价数据进行监督学习,实现了一个输出"涨跌"概率的二分类预测器,并以此制定策略进行模拟交易,利用测试集数据计算累积收益率,从而评估投资策略的优劣。此外,还构造了一种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模型,充分利用量子计算的线路模型特点,构造参数化变分量子线路,实现了量子前馈神经网络。在量子线路学习框架中,将股票的特征因子编码到量子态的振幅上,通过训练量子神经网络U的参数θ,迭代得到一个最优的分类器。量子算法的运行时间比经典算法少了7.7%,预测准确率更高,回报率高出3%,因此证明了量子算法的表达力强、鲁棒性高的特点。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
量子金融
股价预测
技术面因子
Keywords
deep learning
hybrid quantum-classical neural network
quantum finance
stock market prediction
technical indicators
分类号
TP38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乘客站点的选择行为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璞
肖健和
李明伦
郭宝
机构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轨道交通大数据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3-62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871224)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212102)。
文摘
采用数据互补的方法,融合智能卡数据和公交车GPS轨迹数据,获取了公交和地铁乘客在地铁新线路开通前后的乘客个体出行信息。利用居民空间行为指标——“出行质心”对地铁乘客的公交出行质心定位,并分析了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对乘客地铁站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86.15%的乘客选择距离他们公交出行质心更近的地铁站点,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是影响乘客出行站点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发现,建立Logit模型对乘客是否会选择新地铁站点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 84.23%、83.66%和84.09%,预测结果表现良好。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计划新建的地铁站点对邻近既有站点的影响,有助于地铁营运计划的设计。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出行特征
地铁新开线
智能卡数据
Keywords
data fusion
mobility patterns
new subway lines
smart card data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U121 [交通运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
3
8
作者
黄春跃
赵胜军
梁颖
匡兵
唐香琼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JJA160101)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9046004)
+1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2018JY0292)
军委装备发展部“十三五”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项目。
文摘
该文建立了芯片尺寸封装(CSP)焊点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再流焊焊后残余应力应变分析。以焊点直径、焊点高度、焊盘直径和焊点间距为输入参数,焊后残余应力为输出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选取灵敏度分析结果中对残余应力影响显著的因子作为输入,建立了带动量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置信度为95%时,焊点直径、焊盘直径和焊点间距对CSP焊点残余应力影响显著,灵敏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焊点直径>焊盘直径>焊点间距。所建立的带动量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7.93%,平均误差为3.19%,实现了对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准确预测。
关键词
芯片尺寸封装
带动量项神经网络
再流焊
残余应力
灵敏度分析
Keywords
chip scale package
neural network with momentum term
reflow soldering
residual stress
sensi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TG40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P-PLL快速入锁集成电路方案设计
被引量:
2
9
作者
赵建明
张宜尧
刘炜恒
李晓东
徐银森
李建全
徐开凯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遂宁市利普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四川芯合利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9YFG0091,2020ZHCG0008)。
文摘
该文基于TSMC 0.18μm RF CMOS工艺实现了一个用于加快CP-PLL锁定时间的数模混合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主要包括两个独立单元——动态环路带宽单元及预置位反馈环。其中,两个单元的控制电路均采用全数字电路实现,并通过DC综合与ICC自动布局布线得到版图信息。经过同一CP-PLL参数环境下的对比分析,比较了包括传统结构的3种方案的锁定时间。在工作电源1.8 V下,优化后的锁定时间为1.12μs,较传统结构锁定时间提升了76.7%;整体相噪在稳态保持-103.1 dBc/Hz@1 MHz,较传统结构仅上升了0.3%。证明该复合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上电启动以及跳频时的锁定时间。
关键词
动态环路带宽
快速锁定
相位噪声
锁相环
预置位
Keywords
dynamic loop bandwidth
fast lock
phase noise
PLL
preset
分类号
TN432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案设计
10
作者
史治平
黄文才
王臣玺
罗萱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501,共6页
文摘
在图像通信中,为了节约网络资源同时保证在多跳网络中的可靠传输,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统计的滑窗BATS码和小波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该方案同基于传统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基于普通滑窗BATS码和SPIHT编码的图像传输方案相比,不仅较好地改善了BATS码的编码随机性对传输可靠性的影响,还在保证方案具备渐进传输特性的同时显著地降低了传输时延,从而提高了图像通信的用户体验质量(QoE)。
关键词
BATS码
图像传输
用户体验质量
小波SPIHT编码
Keywords
BATS codes
image transmission
QoE
wavelet SPIHT image coding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迁移学习的红外目标分类
被引量:
2
11
作者
毛远宏
贺占庄
马钟
机构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9-6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61702413)。
文摘
红外图像目标分类在目标识别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卷积神经网络在可见光图像分类方面达到了优异的性能。但对于红外图像来说,由于有标记样本数量少和图像成像差异大,直接使用现有的网络模型来处理红外图像无法取得理想效果。该文将可见光图像作为源域,将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域,在深度网络中使用迁移学习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在迁移学习中,目标域网络提取的特征越能体现出本域数据的真实分布,那么在此基础上进行两个域的分布适配就更加有效,迁移后的目标域网络性能和泛化能力越好。该文首先利用大量无监督的红外样本训练了红外图像深度卷积自编码器,增强了红外图像域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其次,通过减小源域和目标域的特征分布距离,使得两个图像域特征分布相似,从而将源域中深度网络的学习能力迁移到目标域。经过上述改进,相比于可见光图像预训练微调的方法,分类准确率提升了11.27%。
关键词
卷积自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红外图像
目标分类
迁移学习
Keywords
convolutional autoencode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infrared images
target classification
transfer learning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FMCW车载雷达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
被引量:
4
12
作者
邹林
黄述康
钱璐
汪学刚
田晋川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1-8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61806046)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A03017023701103)。
文摘
LFMCW车载雷达采用MIMO虚拟孔径方法提高角度估计性能,通常将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和解速度模糊分成两帧信号处理,这样会降低雷达数据率。该文提出一种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采用TDM方式发射不同时宽、带宽相同的锯齿波信号。在一帧信号内先解速度模糊,再进行相位补偿,最后进行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该方法能进行高精度角度估计,减少了信号处理时间,提高了雷达数据率。
关键词
角度估计
多输入多输出
时分复用技术
解速度模糊
Keywords
angle estimation
MIMO
TDM
velocity ambiguity resolution
分类号
TN9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智能通信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被引量:
20
13
作者
谭俊杰
梁应敞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8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31005,U180126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801105)。
文摘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无线通信终端的激增导致无线通信网络规模剧增。同时,人们日益提高的通信需求使无线通信网络必须通过精准的按需服务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这二者使得传统人工建模并优化求解的网络管理方法在未来将会遇到瓶颈。幸运的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强化学习能够直接学习动态环境规律并得到最优决策。因此,深度强化学习能赋予网络依据自身环境进行自我优化管理的能力,令智能通信将成为可能。本文从资源管理、接入控制以及网络维护三方面介绍了深度强化学习在无线通信上的应用,以此说明深度强化学习是实现智能通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异构网络
智能通信
智能网络管理
Keywords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t network management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用于智能球机的高鲁棒性侵入跟踪方法
被引量:
3
14
作者
易诗
陈鑫凯
宋瑞源
常锦鹏
周卓勋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4-758,共5页
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10616150)
文摘
智能监控球机广泛应用于家居室内智能监控。针对智能球机无法长时间检测、识别、跟踪侵入目标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结合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算法的闭环结构,并采用控制算法控制球机云台转向自动跟随侵入目标。在运动目标检测方面采用vibe算法,在目标识别上采用神经网络识别目标,其中采用ssd网络检测人脸,使用yolov3网络识别人体,识别出跟踪目标后,采用csr-dcf目标跟踪算法进行目标跟踪,跟踪模式下启动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云台跟随目标转动,锁定目标后由跟踪模式再度切换到目标识别模式,形成一个检测、识别、跟踪、控制的闭环。经过测试,该方法提高了侵入跟踪功能的鲁棒性,在侵入目标快速运动、存在遮挡、暂时消失的情况下均可长期跟踪。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算法
智能监控球机
运动目标检测
目标识别
目标跟踪
Keywords
fuzzy pid control algorithm
intelligent monitoring ball machine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target recognition
target tracking
分类号
TN91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不安全行为识别
被引量:
17
15
作者
田文洪
曾柯铭
莫中勤
吝博强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1-38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72136
61828202)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6GZ0322)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违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定卷积神经网络对驾驶员的实时图像提取特征,然后并行对多种行为分别进行二分类。建立了一个真实场景下的驾驶员违规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的测试说明了该方法的高效和良好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约10万张图像的数据集中对打电话、吸烟、不系安全带3种行为分别达到了99.85%、99.62%、98.68%的识别率,同时使用当前较先进的Inception-v3和Xception模型测试,也获得了类似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模式识别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识别
Keyword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deep learning
pattern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of unsafe driving behaviors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高吞吐率的系统Raptor码并行译码方法
被引量:
1
16
作者
任雁鹏
管武
梁利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4-8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471354)
文摘
在系统Raptor码译码中,针对高复杂度的高斯消元运算导致译码延时大、吞吐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延时高吞吐率的降维并行译码方案。该方案采用仅对少量丢包译码的低复杂度降维运算,替换对全部源数据包译码的高斯消元运算,降低译码延时;并针对降维译码采用全并行的硬件结构实现,提高译码吞吐率。依此方案,在Xilinx FPGA XC7K410T平台上实现系统Raptor译码器。测试结果表明,当网络丢包率在10-2以下时,译码数据吞吐率达到3.5Gbps,是相同硬件下采用高斯消元译码实现的80倍以上。
关键词
数字喷泉码
降维译码
并行译码
系统Raptor码
Keywords
digital fountain code
dimensionality-reduction decoding
parallel decoding
systematic raptor codes
分类号
TN919.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线传感器网络流量重分配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
6
17
作者
温怀玉
霍伟东
机构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7-411,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GZ 0283
2015GZ0284)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计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CR1627)
文摘
基于流量分配与重分配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拥塞流量分配(ECOTA)和有效的拥塞检测和缓解(ECODEM)算法。在衡量了所有路径的能耗与传输延迟之后,选出若干条能耗低、延时短的路径,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成功率。通过设定阈值与预测的方法对网络中的拥塞区域进行检测,一旦拥塞发生,采用合理重分配流量的方式,使节点能够更快地从拥塞状况中恢复出来,并保证拥塞区域的数据能尽快被转移到非拥塞区域。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提高分组成功递交率,降低端到端延时,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数据转移
量重分配
无线传感器网络
Keywords
congestion control
data transfer
traffic reallocati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氢分子在Cu(111)表面吸附与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作者
孙庆强
杨莉
范开敏
彭述明
龙兴贵
周晓松
祖小涛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淮海工学院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5-37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U1430109)
文摘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氢分子与Cu(111)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氢分子是否解离取决于氢分子距表面的初始距离和其初始构型。当氢分子垂直于Cu(111)表面放置时,在距离表面0.37~4.0?范围内,氢分子与Cu(111)表面相互作用后均不会解离,物理吸附在Cu(111)表面;当氢分子平行于Cu(111)表面放置时,有的氢分子解离成氢原子后化学吸附于表面六角(hcp)或面心(fcc)位。氢分子在桥位(bri)并沿[211]方向平行靠近Cu(111)表面时,氢分子解离的临界距离约为1.35?,其他情况下在0.65~0.85?之间。
关键词
吸附
Cu(111)表面
解离
第一性原理
氢分子
Keywords
adsorption
Cu(111) surface
dissociation
first-principles
hydrogen molecule
分类号
O48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相位提取基函数的高效区域分解方法
19
作者
韩奎
聂在平
阙肖峰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0-5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31001
61490695)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大导体目标电磁散射问题的计算能力,给出了一种高效的区域分解方法。该方法采用定义在曲面三角形单元上的相位提取基函数来展开目标表面的感应电流,大幅减少了待求未知量的数目;同时结合区域分解方法,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重叠的子问题并逐个进行求解,进一步降低了峰值内存需求。此外,为了简化缓冲区的构造过程,采用了仅一层锯齿状的边长约为0.5个波长的三角形单元作为缓冲区,取得了良好的收敛效果。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被用于加速矩矢相乘运算。数值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稳健性。
关键词
区域分解方法
电大尺寸
电磁散射
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
相位提取基函数
Keywords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
electrically large object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multilevelfast multipole algorithm
phase-extracted basis function
分类号
TN95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视皮层机制的随机点视频序列运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
1
20
作者
许悦雷
吕超
马时平
李帅
邹洪中
张文达
辛鹏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0-6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2167
61379104)
文摘
为了探索视皮层对多方向刺激的运动信息处理机制,依据生物实验中部分中颞叶区(MT)细胞对随机点视频刺激运动感知的侧偏特性,提出了一种仿视皮层机制的随机点视频序列运动特征提取模型。首先,采用Von Mises函数拟合初级视皮层(V1)简单细胞的感受野,再结合非线性的能量模型、调谐和非调谐正则化方法等模拟实现V1复杂细胞对运动信息的方向感知;其次,提出了级联前馈方法对V1复杂细胞响应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得到MT细胞的响应输出;最后,利用生物实测MT细胞响应数据对新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的输出结果与恒河猴的运动感知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能够较好地模拟视皮层对不同夹角的多方向随机点视频序列的运动感知机制,为提取复杂运动序列的特征提供新的方法,进而为视觉类脑计算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颞叶区
运动特征
运动感知
侧偏
视皮层
Keywords
middle temporal cortex (MT)
motion feature
motion perception
side-bias
visual cortex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评分可信推荐模型
王永
王淞立
邓江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16位110 dB无杂散动态范围的低功耗SAR ADC
邢向龙
王倩
康成
彭姜灵
李清
俞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多模态生理数据的情感识别综述
刘颖
袁莉
祖铄迪
范有腾
谢宁
杨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场景化毫米波特征选择和波束预测算法
孙长印
梁有为
江帆
王军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网电气拓扑识别算法
刘丽娜
王韬
周一飞
程志炯
李方硕
张昱航
徐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混合量子-经典神经网络模型的股价预测
张晓旭
高振涛
吴磊
李鑫
卢明静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地铁乘客站点的选择行为分析及预测
王璞
肖健和
李明伦
郭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CSP焊点焊后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黄春跃
赵胜军
梁颖
匡兵
唐香琼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CP-PLL快速入锁集成电路方案设计
赵建明
张宜尧
刘炜恒
李晓东
徐银森
李建全
徐开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滑窗BATS码的低时延图像渐进传输方案设计
史治平
黄文才
王臣玺
罗萱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重构迁移学习的红外目标分类
毛远宏
贺占庄
马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LFMCW车载雷达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
邹林
黄述康
钱璐
汪学刚
田晋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面向智能通信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谭俊杰
梁应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适用于智能球机的高鲁棒性侵入跟踪方法
易诗
陈鑫凯
宋瑞源
常锦鹏
周卓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驾驶员不安全行为识别
田文洪
曾柯铭
莫中勤
吝博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一种高吞吐率的系统Raptor码并行译码方法
任雁鹏
管武
梁利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流量重分配拥塞控制算法
温怀玉
霍伟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氢分子在Cu(111)表面吸附与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孙庆强
杨莉
范开敏
彭述明
龙兴贵
周晓松
祖小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相位提取基函数的高效区域分解方法
韩奎
聂在平
阙肖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仿视皮层机制的随机点视频序列运动特征提取
许悦雷
吕超
马时平
李帅
邹洪中
张文达
辛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