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6597被引量18975H指数40
《淡水渔业》创刊于1971年, 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淡水渔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也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被多种国内外权威文献库收录。曾荣获全国优秀学术期刊、全...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690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138/S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6,5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大鳞副泥鳅免疫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黄梅 吴梦晓 +4 位作者 商泽昊 尤昆 米笛 王光毅 张云龙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3,共10页
为探究气呼吸型鱼类在养殖运输中常遭遇的短时干旱胁迫对其免疫应答的影响,本实验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于空气中12、24、48、72、96 h后检测血清和肝脏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空气暴露显著增加... 为探究气呼吸型鱼类在养殖运输中常遭遇的短时干旱胁迫对其免疫应答的影响,本实验以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于空气中12、24、48、72、96 h后检测血清和肝脏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空气暴露显著增加了大鳞副泥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但对血清和肝脏溶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补体C3和补体C4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血清热休克蛋白70和热休克蛋白90含量在暴露48 h分别升高至基础水平的3.3倍和2.0倍。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空气暴露12 h,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上升至基础水平的1.4倍,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2上升至1.5倍。上升的免疫指标表明短期(0~48 h)的干旱胁迫对大鳞副泥鳅有明显的免疫刺激作用,随后多数免疫指标在实验后期(48~96 h)下降,表明持续的干旱胁迫导致免疫刺激转为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暴露 干旱胁迫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气呼吸型鱼类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两种鲤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龑 姜晓娜 +8 位作者 葛彦龙 任婉莹 田景文 田立静 李池陶 胡雪松 程磊 石连玉 贾智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68,共8页
为了揭示温度对鲤呼吸代谢影响,采用密闭流水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两种规格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与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密封进出水口测定窒息点。结果显示:两种鲤的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 为了揭示温度对鲤呼吸代谢影响,采用密闭流水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两种规格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与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密封进出水口测定窒息点。结果显示:两种鲤的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1龄松浦镜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显著高于1龄松浦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2龄松浦镜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低于2龄松浦鲤,但差异不显著。两种鲤的昼夜耗氧率与排氨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龄松浦鲤与1龄松浦镜鲤的窒息点为0.38~0.60 mg/L,2龄松浦鲤与2龄松浦镜鲤的窒息点为0.11~0.37 mg/L,且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鲤的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影响较大,且1龄时期松浦镜鲤比1龄松浦鲤代谢旺盛,2龄时期两种鲤代谢程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3
作者 郑菲菲 单宇峰 +5 位作者 祝东梅 杨禧文 陈菲 叶可 马帅 王玉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虾塘散养、蟹塘散养、网箱投喂鱼浆和网箱投喂水蚯蚓4种养殖模式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和Ven...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黄鳝(Monopterus albus)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实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虾塘散养、蟹塘散养、网箱投喂鱼浆和网箱投喂水蚯蚓4种养殖模式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Alpha多样性分析和Venn图结果显示,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而蟹塘散养组最低。除蟹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其余3种养殖模式黄鳝胃肠道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推测黄鳝胃肠道微生物的核心菌群为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网箱投喂水蚯蚓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为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其余3种养殖模式中黄鳝胃的优势菌群都为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而虾塘散养组黄鳝肠道的优势菌群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其余3种养殖模式的优势菌群中都有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结果表明:网箱投喂水蚯蚓组黄鳝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较高,且益生菌群占比高,潜在致病菌较少,是比较健康的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 养殖模式 胃肠道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4
作者 罗相忠 时乐 +4 位作者 沙航 李晓晖 梁宏伟 邹桂伟 崔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5,共9页
为分析湘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长丰鲢(H.molitri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筛选与其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应用96对微卫星引物,使用普通PCR扩增与毛细血管电泳技术,在湘江鲢和长丰鲢2个群体中共筛选到13个多态性较高的... 为分析湘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长丰鲢(H.molitri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筛选与其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应用96对微卫星引物,使用普通PCR扩增与毛细血管电泳技术,在湘江鲢和长丰鲢2个群体中共筛选到13个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基于这些微卫星标记并对湘江鲢和长丰鲢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湘江鲢和长丰鲢的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处于中度多态,PIC均值分别为0.422、0.440,表明两个鲢群体均具有中等多态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湘江鲢筛选出8个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长丰鲢筛选出2个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位于染色体LG5上的位点P086和位于染色体LG23上的位点P041均在两个鲢群体中找到显著相关的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长丰鲢(H.molitrix)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生长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上游支流堵河宽鳍鱲的年龄与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孟子豪 李学梅 +4 位作者 王旭歌 胡飞飞 吴兴兵 李佳荫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61,共7页
2018年6月-2019年5月开展湖北堵河水系宽鳍鱲(Zacco platypus)种群资源调查,首次描述了堵河宽鳍鱲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并与其他水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堵河水系宽鳍鱲由3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比55.2%。体长(L)、... 2018年6月-2019年5月开展湖北堵河水系宽鳍鱲(Zacco platypus)种群资源调查,首次描述了堵河宽鳍鱲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并与其他水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堵河水系宽鳍鱲由3个年龄组组成,其中2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比55.2%。体长(L)、体重(W)分布区间分别为6.4~20.3 cm、4.0~106.8 g,优势体长、体重范围分别为8.2~15.4 cm、14.4~45.7 g,占种群的87.1%和70.3%。雌雄群体和种群的W-L方程分别为W♀=0.0285L^2.7466、W♂=0.0526L^2.5445和W=0.0306L^2.7421,Von Bertalanffy拟合的体长和体重生长、生长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拟合方程分别为:雌性:Lt♀=18.31×[1-e^-0.3973(t+0.6843)]、Wt♀=81.62×[1-e^-0.3973(t+0.6843)]2.7466、dL♀/dt=7.2746e^-0.3973(t+0.6843)、d^2L♀/dt^2=-2.8902e^-0.3973(t+0.6843);雄性:Lt♂=17.85×[1-e-0.3875(t+0.7448)]、Wt♂=61.47×[1-e-0.3875(t+0.7448)]2.5445、dL♂/dt=6.9169e-0.3875(t+0.7448)、d^2L♂/dt^2=-2.6803e^-0.3875(t+0.7448),雌雄群体的极限体长、体重分别为183.1 mm/81.62 g和178.5 mm/61.47 g,拐点年龄分别为1.86龄和1.67龄,拐点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35.5 mm/25.2 g、108.3 mm/17.3 g。与其他水域相比,堵河宽鳍鱲年龄结构比较简单,但其具有更大极限体长、体重和更低的拐点年龄,而且生长速度更快,是发展山区特色淡水鱼产业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堵河 宽鳍鱲(Zacco platypus) 年龄结构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漂浮湿地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异位处理效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陶玲 李晓莉 +3 位作者 彭亮 代梨梨 孙瑞萌 李谷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9,共8页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蔬菜漂浮湿地对池塘养殖尾水进行异位生态处理,通过考察漂浮湿地蔬菜根系表面胞外酶活性和蔬菜直接吸收氮磷含量,分析了蔬菜漂浮湿地的净化机理和营养物质循环利用效率... 为探索高效可行的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蔬菜漂浮湿地对池塘养殖尾水进行异位生态处理,通过考察漂浮湿地蔬菜根系表面胞外酶活性和蔬菜直接吸收氮磷含量,分析了蔬菜漂浮湿地的净化机理和营养物质循环利用效率,并通过测定水生蔬菜可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判定漂浮湿地种植蔬菜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蔬菜漂浮湿地对池塘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和悬浮物(TSS)的去除率分别为42.6%~58.5%、44.6%~59.9%、57.8%~70.0%以及49.7%~74.9%,处理后出水可满足《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一级或二级排放要求。蔬菜根系表面生物膜检测到分属磷酸酶类、酯酶类、肽酶类、蛋白酶类和糖苷酶类等19种胞外酶类活性。漂浮湿地中蔬菜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磷分别占系统净化氮磷总量的20.9%和27.6%。蔬菜漂浮湿地种植的空心菜和水芹可食用部分中Pb(铅)、Cd(镉)、Cu(铜)、Hg(汞)、As(砷)和Cr(铬)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量值。结果表明,该漂浮湿地系统可作为池塘养殖尾水减排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 漂浮湿地 胞外酶 减排 养殖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司凯歌 江南 +5 位作者 张海耿 周勇 刘文枝 曾令兵 倪琦 范玉顶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6,共7页
实验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热休克蛋白hsp 30基因cDNA的全长、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特征,并研究了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鲟hsp 3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03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636 bp,5′端非编码区(5′UT... 实验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热休克蛋白hsp 30基因cDNA的全长、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特征,并研究了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鲟hsp 3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03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636 bp,5′端非编码区(5′UTR)38 bp,3′端非编码区(3′UTR)363 bp,共编码211个氨基酸。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含有一个保守的α晶状体结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鲟HSP30与鱼类HSP30聚为一支,与小体鲟HSP3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9%。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中华鲟hsp 30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在肠中的表达量最低。高温胁迫后,心脏、脾脏、肾脏和皮肤中hsp 3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表明这些器官在中华鲟应对高温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热休克蛋白 HSP30 表达特征 温度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源致病性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英 吴荣华 +4 位作者 申君宇 李伟平 何滔 李云 丁诗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1,共6页
为鉴定患病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病原菌,从大鲵肠、胃、脾脏中分离得到菌株int1705,分离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RNA和aspC管家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经... 为鉴定患病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病原菌,从大鲵肠、胃、脾脏中分离得到菌株int1705,分离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RNA和aspC管家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经人工感染,结果显示:菌株int1705能使健康大鲵发病并致死,半致死浓度(LD50)为3.16×10 6 CFU/mL,且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int1705对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0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 致病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淡水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Cu污染的修复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梅 原居林 +2 位作者 倪蒙 张雷鸣 顾志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了解沉水植物对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Cu的修复效果,采用室内盆栽实验方法,以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 )、轮叶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和伊乐藻( Elodea nuttallii )三种沉水植物在底泥Cu浓度分别为28.34 mg/kg (背景值)和112.... 为了解沉水植物对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Cu的修复效果,采用室内盆栽实验方法,以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 )、轮叶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和伊乐藻( Elodea nuttallii )三种沉水植物在底泥Cu浓度分别为28.34 mg/kg (背景值)和112.42 mg/kg (处理组)培养120 d,通过定期采集根际土壤和收割根茎叶部位测定各相关指标,研究了沉水植物对淡水养殖塘底泥重金属Cu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显示:( 1)这3种沉水植物对Cu胁迫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不同植物对Cu的富集差异很大,富集能力顺序依次为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且差异显著;( 2)试验结束时,Cu处理组中三种沉水植物对底泥Cu去除率依次为55.72%、48.62%和39.27%,对照组底泥中去除率分别为19.90%、21.88%和16.23%;( 3)通过进一步分析三种沉水植物SOD和POD活性及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表明苦草对重金属Cu胁迫具有更高的耐受适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养殖塘底泥 CU污染 SOD POD 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弱毒疫苗候选株筛选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蕾 刘礼辉 +6 位作者 杨圆圆 方伟 林强 付小哲 梁红茹 刘山桂 李宁求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获得一种安全、高效的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anas schubertii)弱毒疫苗候选株,通过鱼体攻毒实验筛选天然弱毒株,用筛选的弱毒株制备弱毒疫苗,对杂交鳢进行免疫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价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强毒株攻毒... 为获得一种安全、高效的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anas schubertii)弱毒疫苗候选株,通过鱼体攻毒实验筛选天然弱毒株,用筛选的弱毒株制备弱毒疫苗,对杂交鳢进行免疫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价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强毒株攻毒免疫的杂交鳢测定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age survival,RPS),综合评价弱毒株作为活疫苗侯选株的潜力。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舒伯特气单胞菌天然弱毒株OM170701,其对靶动物杂交鳢与非靶动物大口黑鲈均无明显致病性;该弱毒疫苗候选株能诱导杂交鳢肝脏中IL-8、IL-1β、补体C3表达量上调,免疫后72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的4.95倍、5.57倍、3.94倍;免疫组IgM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第28天时免疫组IgM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7.26倍;攻毒后免疫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RPS为65%。结果表明,该弱毒株通过注射免疫能引发杂交鳢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并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anas schubertii) 弱毒疫苗 免疫基因 相对免疫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调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杏伟 熊鹰 +7 位作者 郭超 张堂林 李为 李林 宋立荣 杜观超 高旭 刘家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5,共7页
为探明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对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多网目复合刺网和电捕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盐龙湖现有鱼类6目9科36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为27... 为探明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对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多网目复合刺网和电捕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盐龙湖现有鱼类6目9科36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为27种,占物种总数的75%。群落优势种均为小型鱼类,分别占总渔获量和渔获物个体总数的65.87%和76.67%。主要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y)、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eucisculu)、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代表物种多样性特征的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H_N)为2.08,Wilhm改进指数(H_W)为2.30,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21,Piesous均匀度指数(J)为0.59,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4.49;相对稀有种数(R)为63.89%。这些结果表明: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简单、小型化形势严峻,且食鱼性鱼类鳜(Siniperca chuatsi)、翘嘴鲌(Channa argus)和乌鳢(Culter alburnus)等密度和生物量偏低,无法对小型鱼类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水源地湖泊中应采用提高食鱼性鱼类生物量的经典生物操纵手段对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利于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调控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水质保护 水源地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六种鱼类营养级估算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挺兵 杨德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49,共4页
基于鱼类营养级统计软件TrophLab,对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6种高原土著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athorax oconnori)、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基于鱼类营养级统计软件TrophLab,对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6种高原土著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athorax oconnori)、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和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进行了营养级估算。结果显示:6种研究对象的营养级范围为2.28~4.30,其中尖裸鲤营养级水平最高,异齿裂腹鱼营养级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中游 高原鱼类 食性 营养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甲噁唑与吉富罗非鱼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赛赛 宋怿 程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60,共8页
为建立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与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实验研究了体外平衡透析法测定SMZ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最佳测定条件,从而推断出体内超滤法的最佳测定条件,最后进行了两种测定方法... 为建立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与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实验研究了体外平衡透析法测定SMZ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最佳测定条件,从而推断出体内超滤法的最佳测定条件,最后进行了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SMZ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受温度影响,但具有p H依赖性和药物浓度依赖性。在4℃、p H 7. 4条件下,体内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结果如下:0. 5~10. 0μg SMZ/m L透析液范围内,体外SMZ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 48%~25. 12%,10. 0~60. 0μg SMZ/m L透析液内,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维持在14. 65%~15. 48%内;在血浆含药浓度为1~5μg/m L内,体内SMZ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 34%~20. 1%;在10~20μg/m L内,体内结合率趋于稳定,维持在12. 7%~14. 9%内,与体外测定结果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通过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确定体内超滤法为SMZ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血浆蛋白结合率 体外平衡透析法 体内超滤法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及调控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国芝 陈晓庆 谭洪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水体中的碱度水平能通过改变水体中某些物质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养殖对象,也会通过影响养殖水体的自养硝化、异养反硝化和氨氮异养同化过程的效率进而对养殖对象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水产养殖水体中碱度的标准,根据水体中微生物学过... 水体中的碱度水平能通过改变水体中某些物质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养殖对象,也会通过影响养殖水体的自养硝化、异养反硝化和氨氮异养同化过程的效率进而对养殖对象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水产养殖水体中碱度的标准,根据水体中微生物学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对碱度的影响及碱度与pH、CO_2、硬度等水质指标的紧密联系,对循环利用的养殖水体中碱度的变化规律和调控策略进行总结。养殖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会明显降低,通过补充碱度或者替换新水的方式提高养殖水体中碱度到一定的水平,以满足自养硝化和氨氮的同化过程所消耗的碱度从而实现养殖水体的原位净化。关于养殖用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机制和规律需开展大量基础的研究,为实现循环利用水体碱度控制和维持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系统pH的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养殖水循环利用 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单体养殖试验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坚 陈义培 +5 位作者 岳武成 陈晓雯 刘庆华 彭智文 王军 王成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100,共7页
为了解水中添加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单体养殖的效果,利用自行开发的"个体养殖系统"设施进行了成蟹30 d的单体暂养试验。暂养A组为自来水中添加1‰的葡萄糖和1‰的谷氨酸钠作为营养液,暂养B组为不添加... 为了解水中添加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单体养殖的效果,利用自行开发的"个体养殖系统"设施进行了成蟹30 d的单体暂养试验。暂养A组为自来水中添加1‰的葡萄糖和1‰的谷氨酸钠作为营养液,暂养B组为不添加营养液的自来水。结果显示:暂养期间的成活率为71. 43%~73. 21%;与暂养前相比,体重、肥满度和水煮前的背甲颜色色度值均有极显著增加(P <0. 01),且暂养A组的肝胰腺甜度也有极显著提高。"个体养殖系统"暂养前、后的肝胰腺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暂养后的性腺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提高,其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暂养前提高31. 10%~49. 11%、51. 75%~89. 99%和50. 70%~80. 71%。在暂养方式方面,A组的增重率和甜度均极显著高于B组(P <0. 01); A组性腺的饱和脂肪酸总量(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著高于B组(P <0. 05)。研究表明,在"个体养殖系统"水体中添加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的成熟个体体重、甜度,以及性腺的脂肪酸营养品质是有明显提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个体养殖系统 肥满度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LIP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鸿艳 张耀光 +2 位作者 张松林 沈志强 马永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2,共8页
为评价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X2012株脂蛋白(lipoprotein)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保护效果,以无乳链球菌脂蛋白基因序列(GenBank序列号:CP000114.1... 为评价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BX2012株脂蛋白(lipoprotein)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保护效果,以无乳链球菌脂蛋白基因序列(GenBank序列号:CP000114.1,SAK_0321)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区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截短表达的脂蛋白制备成亚单位疫苗,同时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比对。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载体p ET-32a-LIP342在BL21(DE3)中获得了良好的可溶性表达,分子质量约为30 kDa,纯化使LIP342纯度由41.75%提至87.23%;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LIP342可被兔抗无乳链球菌高免血清特异性识别;LIP342在目前已知不同种属来源或不同血清型的无乳链球菌分离株中同源性为90.35%~100%,在罗非鱼源分离株中同源性为100%;无乳链球菌LIP342蛋白和灭活疫苗均可显著提升奥利亚罗非鱼和大菱鲆血清抗体水平,而LIP342诱导的血清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经0.1 mL 1×10~9cfu/mL的无乳链球菌攻毒后,LIP342蛋白和灭活疫苗对供试鱼的累积存活率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结果表明,高度保守的LIP342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无乳链球菌亚单位疫苗候选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脂蛋白 截短表达 免疫保护 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醇对胭脂鱼生长、体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明 张志强 +5 位作者 文华 杨长庚 吴凡 刘伟 田娟 周梦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8,共6页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6组实验饲料,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75、150、300、600和1 200mg/kg的肌醇,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1±0.24)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8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肌...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6组实验饲料,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75、150、300、600和1 200mg/kg的肌醇,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10.01±0.24)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8周,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肌醇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全鱼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饲料中肌醇的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肌醇含量增加,胭脂鱼幼鱼增重率、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均在300 mg/kg组时达到稳定;饲料肌醇对全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肌肉脂肪含量在300 mg/kg组时显著低于未添加组;饲料中肌醇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显著性影响;饲料中肌醇(<150 mg/kg)不足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饲料中补充310.3 mg/kg的肌醇时,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肌醇 生长性能 体成分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鳙放养对水体微生物碳源利用影响的围隔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其根 孙宇 +3 位作者 赵良杰 吴杰洋 张真 胡忠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0,共7页
利用Biolog技术就滆湖原位围隔内鲢鳙放养密度和比例对水体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阶段后期不同围隔内水体微生物对碳源总量的利用相对于试验中期有较明显的变化。未放养鲢鳙的对照组(A0)在试验后期对于碳源... 利用Biolog技术就滆湖原位围隔内鲢鳙放养密度和比例对水体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阶段后期不同围隔内水体微生物对碳源总量的利用相对于试验中期有较明显的变化。未放养鲢鳙的对照组(A0)在试验后期对于碳源总量的利用低于各实验组(A_1:鱼密度40 g/m^3、鲢鳙比7∶3;A_2∶40 g/m^3、3∶7、A_3∶80 g/m^3、7∶3和A_4∶80 g/m^3、3∶7)。试验中期和后期,利用比例较高的碳源类型均为聚合物。主成分分析表明,试验后期不同围隔水体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方式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与主成分1显著相关的碳源主要有16种,分别属于聚合物、糖类、羧酸、氨基酸。实验中期和后期围隔水体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指数Shannon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代谢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实验组A1,实验组A4碳代谢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根据鳙的绝对生物量、多样性指标以及对碳源的总量利用,可以得出以鲢鳙主导的微型生态系统中,鳙的绝对生物量对于水体微生物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鳙 围隔 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BIO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阳地区五个湖泊沉水植物分布及富营养化现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红艳 熊飞 +1 位作者 宋丽香 杨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2,共6页
2011年7月—2012年4月对武汉市汉阳地区五个湖泊(后官湖,三角湖,南太子湖,墨水湖和龙阳湖)的水质及沉水植物进行了季节性调查,以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后官湖为中营养,而三角湖、南太子湖、墨水湖和龙阳... 2011年7月—2012年4月对武汉市汉阳地区五个湖泊(后官湖,三角湖,南太子湖,墨水湖和龙阳湖)的水质及沉水植物进行了季节性调查,以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后官湖为中营养,而三角湖、南太子湖、墨水湖和龙阳湖为重度富营养,其中龙阳湖污染最重。共采集沉水植物7种,隶属于5科5属,主要种类为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沉水植物主要分布在后官湖沿岸带,其它四个湖泊中沉水植物已严重退化,仅在部分水域偶见。后官湖沉水植物盖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10月,分别为67.5%和5.58 kg/m^2,1月份较低,分别为29.3%和1.88 kg/m^2,优势种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结果表明,汉阳地区湖泊沉水植物退化与富营养化引起的水下光照下降和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沉水植物 水质 后官湖 城市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DB01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移斌 董靖 +3 位作者 胥宁 刘永涛 杨秋红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8,共6页
从患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DB01,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DB01为发病黄鳝的病原菌。菌株DB0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从患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DB01,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DB01为发病黄鳝的病原菌。菌株DB0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和荚膜,在兔血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序列分析显示,菌株DB01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B01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氟苯尼考等抗生素高度敏感,五倍子、黄柏、地榆及乌梅等中草药对菌株DB01抑菌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黄鳝(Monopterus albus) 药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