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216被引量2241H指数14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创刊至今,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以质量特色求生存,以社会效益求发展,在传播新理论、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技术、普及新知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主办单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教研保障中心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7-092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50-122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1,21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特异性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表达以促进单核细胞黏附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祥琼 陈婷 +3 位作者 谢宏晨 杨诚忠 范旭 谭小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EC)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t aortic endothelial cell,rAEC)为细胞模型,分为常氧(21%O2)对照组和缺氧(1%O2或5%O2)处理组。通过分析缺氧8 h HUVEC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差异表达的CADM3。通过细胞黏附实验、siRNA干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ADM3在缺氧HUVEC与单核细胞特异性高黏附中的作用;通过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X)和shRNA干扰调节HIF-1α表达,分析HIF-1转录活性对CADM3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HUVEC中CADM3表达增加,在缺氧6~8 h达到最高,随后下降;靶向CADM3的si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ADM3的表达降低,缺氧HUVEC和U937细胞的黏附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21%O2)溶剂对照组比较,DFX(100μmol/L)处理的HUVEC中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增加;靶向HIF-1α的sh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下降,但CADM3蛋白表达均无变化。缺氧rPEC中CADM3的蛋白水平及其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均增加,与rPEC细胞比较,rAEC细胞中未检测到CADM3的蛋白表达;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μg/mL)处理后,常氧或缺氧培养的rPEC细胞中HIF-1α和CADM3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缺氧rPEC与外周血白细胞中CD11b+细胞的黏附比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ADM3抗体孵育后,与Blank组比较,缺氧rPEC与U937细胞的黏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以特异地非HIF-1依赖的方式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中CADM3的表达,促进缺氧诱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特异性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细胞黏附 肺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真菌多样性及构成改变 被引量:4
2
作者 谢会超 肖卫东 +2 位作者 韩奔 孙力华 陈弈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肠道真菌多样性和组成的差异。方法 收集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8名CKD患者;并招募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名健康对照者。采集CKD患者(n=8)和健康...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肠道真菌多样性和组成的差异。方法 收集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8名CKD患者;并招募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名健康对照者。采集CKD患者(n=8)和健康对照者(n=5)的新鲜粪便样本,利用ITS DNA测序技术确定肠道真菌组成,进而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比较2组间真菌菌群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特征差异。结果 CKD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和BMI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2组肠道真菌的Alpha多样性评估结果表明,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Beta多样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CKD患者中Candida (假丝酵母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1),而Cladosporium (枝孢霉属)和Penicillium (青霉属)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线性判别分析(LEfSe)表明,CKD患者个体中Candida显著富集,而Cladosporium和Penicillium的存在量则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CKD患者的肠道真菌组成与健康人群不同,呈现特定的变化。肠道真菌菌群失调可能促进CKD的进展。调节肠道真菌、恢复肠道微生物稳态可能成为CKD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肠道真菌 ITS DNA 肠道微生物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和衰老
3
作者 王瑞官 王静 +2 位作者 闫茂慧 李新技 孙志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17期2028-2038,共11页
目的探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glutathioneperoxidase7,GPX7)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HCC患者... 目的探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glutathioneperoxidase7,GPX7)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增殖和衰老的影响,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HCC患者的临床和转录组数据,评估GPX7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qRT-PCR、CCK-8实验和EdU染色、SA-β-Gal染色等方法,比较GPX7在HCC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构建稳定敲低GPX7的Hep3B细胞系,通过RNA-seq分析转录组变化,并利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740 Y-P验证GPX7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细胞衰老;体内实验采用18只6周龄雄性裸鼠(体质量18~22 g)构建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肝胆外科56例HCC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样本,评估GPX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GPX7在HCC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1),且高表达GPX7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缩短(P=0.018)。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GPX7在HCC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P均<0.01)。敲低GPX7后,HCC细胞的CCK-8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1),EdU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1),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均<0.01)。RNA-seq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在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富集(P<0.05)。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显著增强敲低GPX7对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P<0.01),而PI3K激活剂740 Y-P则部分逆转此效应(P<0.05)。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敲低GPX7显著抑制裸鼠肿瘤生长(P<0.01),PI3K激活剂740 Y-P能部分逆转这一效应(P<0.01)。临床样本分析显示,GPX7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负相关(P<0.05),且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缩短(HR=2.61,95%CI:1.26~5.39,P=0.005)。结论GPX7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和衰老,可能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 细胞增殖 细胞衰老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岳永超 章利彬 +4 位作者 周文奇 王俊仁 吴鹏飞 吴广延 马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17期2071-2078,共8页
目的对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的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进行比较,并对其损伤特点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选取体质量为200~250 g的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低温对照组、5.0 MPa冲击对照组、低温+4.0... 目的对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的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进行比较,并对其损伤特点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选取体质量为200~250 g的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低温对照组、5.0 MPa冲击对照组、低温+4.0 MPa冲击组、低温+4.5 MPa冲击组和低温+5.0 MPa冲击组。低温+冲击组在-10℃低温环境预处理30 min后,立即采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以不同驱动压冲击大鼠腹部致肠道损伤。检测致伤后3、8、24 h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并记录大鼠24 h存活情况。实验24 h后,麻醉处死大鼠并解剖,观察肠道损伤特点并行病理学检测。通过比较各组差异,研究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特点。结果较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肠道损伤,且低温+冲击伤组大鼠肠道更易出现水肿及损伤,低温+5.0 MPa冲击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病理学及血清学研究发现,低温+冲击组大鼠肠黏膜在高寒环境和冲击伤双重作用下,表现出肠黏膜出血、水肿、黏膜固有层崩解等;肠黏膜损伤指标及肠道炎症因子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冲击强度增加,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暴露叠加腹部冲击波损伤后,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肠道损伤表现为血清学指标及肠道炎症因子升高,不同程度的肠壁水肿、黏膜下出血等,且损伤严重程度与冲击强度相关,随冲击强度增加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暴露 肠道损伤 冲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精准诊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9-310,共12页
目的 随着对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断和分层治疗逐年优化提升。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血液肿瘤诊断由人工化、经验化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在未来有望实现高效、高准确率的智能诊断;同时,小分子药物、抗... 目的 随着对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断和分层治疗逐年优化提升。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血液肿瘤诊断由人工化、经验化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在未来有望实现高效、高准确率的智能诊断;同时,小分子药物、抗体类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新疗法在不断完善,新药不断涌现,为血液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从血液肿瘤的精准/智能诊断、药物治疗和细胞治疗等3个方面探讨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精准诊断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若梅 刘玉双 +9 位作者 江南 张和轩 周晴 杨莉琴 李强 杨华 赵志钢 何洪波 祝之明 闫振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38-2144,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390例T2DM患者资料,根据T2DM...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390例T2DM患者资料,根据T2DM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分为T2DM有下肢血管病变组(n=158)和无下肢血管病变对照组(n=232),分析2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采用Row Mean Scores和Cochran-Armitage Trend检验研究SII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向前:LR”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II对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相比,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较大,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SII水平较高,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比例增加,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占比增加。下肢血管病变与SII/100(r=0.429,P<0.001)、年龄(r=0.517,P<0.001)、TC(r=0.161,P=0.001)、LDL-C(r=0.117,P=0.021)、颈动脉病变(r=0.101,P=0.047)、未服用他汀类药物(r=0.266,P<0.001)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年龄、LDL-C、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1)。SII联合年龄、LDL-C和未服用他汀类药物预测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结论SII不仅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也是反映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简便标志物,提示炎症反应对T2DM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外泌体miRNA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段贤 郑庆 +1 位作者 梁力晖 周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03-1810,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外泌体中miRNAs的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s。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神经内科的AD患者71例为研究组(AD),健康体检者71... 目的通过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外泌体中miRNAs的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s。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神经内科的AD患者71例为研究组(AD),健康体检者71例为对照组(HC)。各组选取4例样本行血清外泌体miRNAs高通量二代测序,检测、分析2组间差异表达的miRNAs,筛选出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达量最高的前4种miRNAs,在71例AD患者和71例健康体检者样本中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其相对浓度。结果高通量二代测序共检测到775种miRNAs,其中有44种miRNAs在2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AD组中有34种miRNAs表达上调,10种miRNAs表达下调,其中表达量最高的前4种miRNAs为miRNA-148a-3p、miRNA-16-5p、miRNA-19b-3p、miRNA-483-5p。MiRNA-148a-3p表达在AD组中较HC组显著上调(P<0.01),但miRNA-16-5p、miRNA-19b-3p、miRNA-483-5p在2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miRNA-148a-3p的AUC为0.7113(95%CI:0.622~0.801),灵感度为71.6%,特异度为69.7%。结论血清外泌体miRNA-148a-3p可望作为A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外泌体 MIRNAS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死亡或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曾竟 何小龙 +5 位作者 胡华娟 罗晓宇 郭志念 陈运龙 王敏 王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8-745,共8页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易损期死亡或再入院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51例AHF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易损期死亡或再入院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51例A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院生命体征、合并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复合终点事件定义为AHF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全因死亡或心衰加重再入院。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研究对象按8∶2拆分为训练集(521例)和测试集(130例),基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决策树(decision tree,DT)、轻量梯度提升(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GBM)、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6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模型的预测性能和临床获益进行评价,使用Shapley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算法评估不同临床特征对模型的影响。结果651例AHF患者中发生复合终点事件203例(31.2%)。ROC曲线分析显示,LR、RF、DT、LGBM、XGBoost和NN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依次为0.707、0.756、0.616、0.677、0.768、0.681,XGBoost模型的AUC最高,DCA曲线中XGBoost模型的临床决策净获益也更大,整体预测效能最佳。SHAP算法分析得出,影响XGBoost模型输出结果的重要临床特征分别为血清尿酸、D-二聚体、平均动脉压、B型利钠肽、左房前后径、体质量指数和NYHA分级。结论XGBoost模型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死亡或再入院风险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易损期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Shapley加性解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侧前额叶皮质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CD1小鼠攻击行为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加欣 黄露 +5 位作者 龙宗泓 张敏 温惠中 熊鹰 李洪 白福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6-1343,共8页
目的研究CD1小鼠发动攻击行为的内在神经机制。方法通过驻地入侵实验筛选出具有攻击行为的CD1小鼠,攻击配对偏好进一步验证后使用c-Fos标记全脑激活的脑区,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分析攻击行为激活了哪种类型的神经元,最后使用光遗传学调... 目的研究CD1小鼠发动攻击行为的内在神经机制。方法通过驻地入侵实验筛选出具有攻击行为的CD1小鼠,攻击配对偏好进一步验证后使用c-Fos标记全脑激活的脑区,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分析攻击行为激活了哪种类型的神经元,最后使用光遗传学调控该类神经元的活性,观察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通过c-Fos筛选,约82%的CD1小鼠表现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发生后主要激活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mPFC脑区c-Fos阳性神经元主要是谷氨酸能神经元;最后,我们通过光遗传激活mPFC脑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发现其能够抑制CD1小鼠的攻击行为;相反,光遗传抑制mPFC脑区谷氨酸能神经元,能够促进CD1小鼠的攻击行为。结论mPFC脑区谷氨酸能神经元是调控CD1小鼠发动攻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FC 谷氨酸能神经元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华茜 王海东 +3 位作者 聂丽 魏亚男 张曌 刘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94-2001,共8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肺癌胸腔镜手术的354例住院患者。采用LASSO回归筛选潜在因素后...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肺癌胸腔镜手术的354例住院患者。采用LASSO回归筛选潜在因素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校准度曲线、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灵敏度、特异度及临床有效性。使用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比较本研究构建模型与Caprini模型对于结局事件的预测性能优劣。结果LASSO回归筛选出17个潜在的影响因素,以此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和下肢静脉曲张为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拟优度良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2和0.963,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2(95%CI:0.840~0.983),而Caprini模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25和0.860,AUC为0.752(95%CI:0.657~0.846),建模组相较于Caprini模型的NRI为0.709,IDI为0.431。DCA结果显示,应用本研究模型的净收益高于Caprini模型。结论D-二聚体、CVC和下肢静脉曲张为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深静脉血栓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A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闵文蛟 孙学礼 +3 位作者 邹志礼 张旭 陈樾馨 周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246-2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节律基因BMAL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易感性及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及四川省... 目的探讨节律基因BMAL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易感性及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及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门诊及住院就诊的BD患者136例和正常对照者130例,分为BD组与对照组。采用SNapShot分型技术进行外周血BMAL1基因的16个SNP位点基因分型,TT3、TT4、FT3、FT4和COR使用电化学发光定量分析进行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使用ELISA法进行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 ticotropic hormone,ACTH)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节律基因BMAL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双相情感障碍易感性及临床特征的关联性。结果BMAL1基因的rs11022765 C、rs10832022 A和rs6486116 C等位基因携带者在BD组的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9,0.005,0.010)。rs6486116-rs10832020的CT单倍型在BD组(57.4%)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48.5%)(P=0.040);rs10832022-rs11022765-rs11022762的GAT单倍型在BD组(30.1%)分布显著低于对照组(42.7%)(P=0.003)。rs11022765不同基因型患者的NEO-FFI外倾性因子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1)。rs10832022、rs11022765不同基因型患者的HPT轴异常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3,P=0.012)。结论节律基因BMAL1的SNP变异可能与BD易感性有关,且与BD特定临床表型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AL1基因 双相情感障碍 单核苷酸多态性 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黄祎 夏莉 +3 位作者 雷青松 张长江 刘华宝 李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10-1420,共11页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与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获得SSD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与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获得SSD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SSD干预后ELISA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1β和IL-18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GSDMD、TLR4、Myd88、p65及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筛选获得SSD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潜在靶点177个,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免疫系统相关的通路主要包括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获得潜在靶点在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富集情况。实验研究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SSD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5);病理组织学检测显示SSD可显著改善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减轻肝脏损伤;ELISA检测显示中、高剂量SSD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8的水平(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SD可明显下调NLRP3、ASC、Caspase-1、GSDMD、TLR4、Myd88和p65蛋白的水平,并抑制p65的磷酸化。结论SSD能减少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释放、减轻肝脏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NF-κB和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肝纤维化 炎症反应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觉压力对重症监护室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正念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何伟 王宗华 +4 位作者 王蕾 杜欣 李琴 陈雨露 宋彩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4-731,共8页
目的研究正念和心理弹性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知觉压力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目的研究正念和心理弹性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知觉压力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对2021年4-7月重庆市15所医院的56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5.99±10.10)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8.62±11.4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和收入是ICU护士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职称、收入和现患疾病是ICU护士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与知觉压力呈正相关(r=0.578,P<0.01),与心理弹性和正念呈负相关(r=-0.487、-0.525,P<0.01),抑郁与知觉压力呈正相关(r=0.591,P<0.01),与心理弹性和正念呈负相关(r=-0.569、-0.552,P<0.01);中介效应分析提示正念和心理弹性在ICU护士知觉压力与焦虑、抑郁情绪中起链式中介作用(P<0.01)。结论ICU护士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情绪,正念和心理弹性在ICU护士知觉压力与焦虑、抑郁情绪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正念 知觉压力 心理弹性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战而生,向战而行——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创伤医学发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建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共6页
我军野战外科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历经奠基起步、积累充实、成熟发展和战略提升4个阶段,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及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第三军医大学老一辈军事医学专家本着寓军于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家国情... 我军野战外科始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历经奠基起步、积累充实、成熟发展和战略提升4个阶段,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及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第三军医大学老一辈军事医学专家本着寓军于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家国情怀,将战时创伤与平时创伤相结合,由此推动了我国创伤医学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来,我国战创伤医学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医学中心,成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科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创伤医学 野战外科 军事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调控因子对结直肠癌预后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宁 江帆 +2 位作者 陈之巨 王葆春 吕云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6-1135,共10页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相关基因对结直肠癌预后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21个M6A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数据,R软...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相关基因对结直肠癌预后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21个M6A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数据,R软件分析差异基因;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M6A相关基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M6A基因,LASSO算法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筛选结直肠癌相关差异lnc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与M6A相关基因建立共表达网络。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M6A reader脆性X智力低下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中敲除FMR1基因,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情况。结果21个M6A相关基因中有15个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差异表达。聚类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肿瘤分成2种亚型;从建立的风险模型得出烷基化修复同源蛋白5(a-ket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 alk B homolog 5,ALKBH5)、YTH结构域蛋白2(YT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YTHDC2)和FMR1可能是独立的预后因子。随后,筛选出1784个DElncRNA,构建包含3个预后因子和18个DElncRNAs的共表达网络。网络图中发现FMR1基因占主导地位,RT-qPCR实验发现FM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上调;FMR1基因的敲除能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结论M6A甲基化调控因子ALKBH5、YTHDC2和FMR1可能是结直肠癌中的独立预后因子,FMR1基因的敲除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 预后 LASSO风险模型 FM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娜 皮红英 +2 位作者 高娜 孙瑜泽 王天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60-1669,共10页
目的 调查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预防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在京津冀地区22家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或胃肠外科行直肠癌保肛手术... 目的 调查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预防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在京津冀地区22家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或胃肠外科行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成功行预防性造口还纳手术的2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ARS知信行及需求问卷、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量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变量,LASSO回归与随机森林重要性排序进行特征变量选择,再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47例患者预防LARS盆底肌训练依从性总体均分为(14.52±4.18)分,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当λ值为2.293时误差最小,对应的影响因素数目为7个,重要性排序居前7位的自变量为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知信行总分、文化程度、主要照护者、肿瘤位置、造口还纳时间、放化疗。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P<0.001,β=0.007, 95%CI:0.004~0.009)、知信行总分(P<0.001,β=0.052,95%CI:0.035~0.070)、造口还纳时间(P<0.030,β=-0.539, 95%CI:-1.025~-0.053)、放化疗(P<0.045,β=-0.451,95%CI:0.010~0.892)是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知信行总分、造口还纳时间、放化疗与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预防性造口 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 盆底肌训练 依从性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联合控制营养状态评分与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陈代亮 李勇坤 +5 位作者 刘磊 尤楠 王梁 王峥 郑璐 李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17期2061-2070,共10页
目的探究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5-factor modified frailty index,mFI-5)联合控制营养状况评分(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 score,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aples prognostic score,NPS)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nresectable hepatocell... 目的探究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5-factor modified frailty index,mFI-5)联合控制营养状况评分(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 score,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aples prognostic score,NPS)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HCC)患者介入治疗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9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uHCC患者。根据mFI-5(≥1分)、NPS(≥3分)和CONUT(≥4分)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基线特征(匹配后n=186)。主要观察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联合指标预测效能进行评价,并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结果PSM后2组在年龄、肿瘤指标、治疗相关指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FI-5+NPS高危组死亡风险增加2.252倍(95%CI:1.60~3.18,P<0.001)。mFI-5与NPS评分联合预测3年O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18,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07)。多因素Cox回归证实,mFI-5+NPS双阳性(HR=1.46,95%CI:1.01~2.11,P=0.044)、门静脉癌栓(HR=1.49,95%CI:1.03~2.16,P=0.035)、肿瘤直径>5 cm(HR=2.01,95%CI:1.27~3.17,P=0.003)、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C期(HR=2.05,95%CI:1.37~3.07,P<0.001)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术后靶向-免疫联合治疗显著降低死亡风险(HR=0.57,95%CI:0.39~0.81,P=0.002)。结论mFI-5与NPS联合评估与uHCC患者介入治疗后OS显著相关,为临床风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切除肝癌 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那不勒斯预后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的食管癌智能分割与分期诊断模型构建
18
作者 熊铃焰 王润媛 +4 位作者 张方红 杨有 吴毅 吴蔚 武书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35-1144,共10页
目的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通过迁移学习策略构建食管癌智能分割和T分期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共126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Dicom原始数据,其中100例来源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6例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胸... 目的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通过迁移学习策略构建食管癌智能分割和T分期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共126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Dicom原始数据,其中100例来源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6例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数据增强后共计60275张,搭建DAEUnet食管癌智能分割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ConvNeXt、Swin Transfoemr以及ResNet 3个分类网络进行食管癌T分期诊断。结果基于DAEUnet网络食管癌智能分割Dice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为0.82,食管癌、主动脉、正常食管、纵隔淋巴结、心脏各个部位DSC分别为72.4%、87.5%、79.3%、60.5%、96.8%;在3个食管癌T分期诊断模型中,ConvNeXt模型效果最好,T1~T4期的精确度分别为0.65、0.727、0.889、0.92,曲线下面积(AUC)=0.892,优于ResNet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结论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的食管癌智能分割与T分期诊断模型,能够提高食管癌T分期的准确性与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增强CT 智能分割 ConvNeXt T分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及化疗在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19
作者 赵文思 宋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12-1521,共10页
目的评估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及化疗在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三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 目的评估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及化疗在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三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三线免疫治疗联合靶向及化疗的MSS型mCR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曲线,统计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等指标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以评估安全性。结果共8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免疫+靶向组55例,免疫+靶向+化疗组25例。与免疫+靶向组相比,免疫+靶向+化疗组的中位PFS(6.3 vs 4.4个月,HR=0.58,95%CI:0.35~0.96,P=0.031)和OS(15.5 vs 10.1个月,HR=0.47,95%CI:0.27~0.81;P=0.006)均更长,ORR(32.0%vs 10.9%,OR=0.26,95%CI:0.07~0.79;P=0.021)和DCR(92.0%vs 78.2%,OR=0.31,95%CI:0.07~1.52,P=0.132)也相对更高。所有级别和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免疫+靶向组为96.4%和32.7%,在免疫+靶向+化疗组为100.0%和36.0%,主要包括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手足皮肤反应、肝功能损害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论免疫联合靶向及化疗的三联疗法相比于免疫联合靶向二联疗法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年人脉络丛体积在自然衰老中的改变
20
作者 庞慧琳 甄志铭 +4 位作者 曾梦 周素伊 刘赫 陈炜 陈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547-2553,共7页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脉络丛(choroid plexus,CP)体积与年龄、性别的相关变化规律以及与其他脑区体积的关联,探讨脉络丛体积(choroid plexus volume,CPV)变化与大脑退行性改变的关系。方法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脉络丛(choroid plexus,CP)体积与年龄、性别的相关变化规律以及与其他脑区体积的关联,探讨脉络丛体积(choroid plexus volume,CPV)变化与大脑退行性改变的关系。方法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招募320例18~85岁健康受试者,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将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7.0T组和3.0T组(每组各160例),分别进行3.0T和7.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矢状位三维结构MPRAGE序列扫描,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获得CP及其他脑区的体积,Spearman相关性分析CPV与年龄的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之间CPV的差异;偏相关分析CPV与其他脑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11例受试者。3.0T和7.0T MRI扫描结果均显示,CPV与年龄呈正相关(3.0T:r=0.462,P<0.001;7.0T:r=0.539,P<0.001);男性的CPV均显著大于女性[3.0T:(1.40±0.47)vs(1.08±0.39)mL,P<0.001;7.0T:(2.43±0.68)vs(1.98±0.38)mL,P<0.001]。此外,3.0T MRI结果显示,CPV与白质高信号、脑脊液的体积呈正相关(P<0.001),与全脑灰质、全脑白质、海马、丘脑等体积呈负相关(P<0.05)。结论CPV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存在性别差异,不受场强及分辨率限制。CPV与白质高信号、海马等脑区结构具有相关性,提示CPV增大参与大脑退行性改变的过程。CPV变化可作为大脑退行性改变的新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脉络丛 年龄 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