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3426被引量24050H指数45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是浙江大学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性期刊,现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植...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8-920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3-1247/S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3,426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3泛素连接酶BRUTUS及其同源蛋白调控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景湘婷 金崇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4-614,共11页
蛋白质的泛素化途径在植物应答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E3泛素连接酶BRUTUS(BTS)因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及应答多种逆境胁迫的调控过程,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BTS及其同源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 蛋白质的泛素化途径在植物应答生物及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E3泛素连接酶BRUTUS(BTS)因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及应答多种逆境胁迫的调控过程,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BTS及其同源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综述了BTS应对矿质营养胁迫、重金属污染胁迫、干旱胁迫、高光强胁迫及病原菌胁迫等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同时,本文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BTS其他的潜在功能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连接酶 铁营养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龙井茶对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俐泉 屠琳玥 +5 位作者 赵悦伶 谢亨通 徐安安 徐平 周继红 王岳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94,共1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微生态环境在高脂高果糖饮食引起的相关代谢障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首先探究了西湖龙井茶对常规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随后构建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模型,进一步研究西湖龙井对预防高脂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微生态环境在高脂高果糖饮食引起的相关代谢障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首先探究了西湖龙井茶对常规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随后构建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模型,进一步研究西湖龙井对预防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脂质积累、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和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效果。结果表明:西湖龙井茶汤能够抑制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的体质量上升和脂肪积累,有效改善代谢紊乱。进一步探究西湖龙井对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肠道稳态的保护作用时发现,西湖龙井茶汤处理抑制了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及其靶基因烯醇化酶-1(enolase-1, ENO1)和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 LDHA)的表达。此外,西湖龙井茶汤干预可以降低小鼠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菌群丰度的比值,使norank_f_Muribaculaceae等益生菌富集,且高脂高果糖饮食+低浓度茶汤处理下毛螺菌科菌群富集,高脂高果糖饮食+高浓度茶汤处理使颤螺菌属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本研究结果为龙井茶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来调节脂肪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饮茶能够改善肠道健康、发挥降脂减肥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高脂高果糖饮食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免疫和代谢的关联
3
作者 周依帆 张希昭 +5 位作者 周彦锋 徐东坡 王晨赫 郭世越 蒋书伦 尤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为了解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与特征,采集大银鱼胚胎期(心跳期,XT)、内源性营养期(采样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记为H1)、混合性营养期(孵化后第4天,H4)、开口摄食期(孵化后第7天,H7)和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第10天,H10)5... 为了解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与特征,采集大银鱼胚胎期(心跳期,XT)、内源性营养期(采样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记为H1)、混合性营养期(孵化后第4天,H4)、开口摄食期(孵化后第7天,H7)和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第10天,H10)5个发育时期的样本。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观察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尤其是摄食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关键菌属;并结合同批次样品的转录组数据,基于关联网络方法重点分析了与免疫和代谢相关的菌属。结果显示: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各时期的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XT的优势菌群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胚后H1时期的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H4时期的主要菌群为黄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H7和H10时期的主要菌群为弯曲杆菌属(Flecto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在各时期中稳定存在。与多种免疫和代谢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的是弯曲杆菌属等节点菌属。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微生物演替信息,同时,筛选到的优势菌属与节点菌属将为大银鱼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早期发育 微生物 16S rRNA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桃果实采后褐腐病控制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志昊 林斯茵 +3 位作者 高颖 杨灿 蒋丹 张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桃果实在采后贮藏物流过程中易受到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侵染,导致褐腐病发生和果实品质劣变,有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褐腐病的调控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成熟桃果实中主要VOC... 桃果实在采后贮藏物流过程中易受到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侵染,导致褐腐病发生和果实品质劣变,有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褐腐病的调控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成熟桃果实中主要VOCs对果生链核盘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香芹酚、反-2-己烯醛等12种VOCs可以显著抑制病原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进一步开展上述12种VOCs对桃果实采后褐腐病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OCs熏蒸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果生链核盘菌的生长,延缓褐腐病发生,其中挥发性醛类物质对果实品质的保持效果较好。采用25μL/L反-2-己烯醛熏蒸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果生链核盘菌生长,减轻褐腐病症状,同时不影响果实外观、乙烯释放速率、硬度、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感官品质指标,有效维持桃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商品性。综上所述,反-2-己烯醛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抑菌剂的潜力,可为桃果实供应链提供品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抑菌活性 桃果实 褐腐病 果生链核盘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庆岩 杜弘宇 +3 位作者 王莉萍 张琳琳 吴嘉豪 康佳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是对城市绿度空间监测分析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从遥感数据源和分类方法入手,分析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城市绿度空间研究提供... 城市植被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是对城市绿度空间监测分析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进展,从遥感数据源和分类方法入手,分析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城市绿度空间研究提供参考。首先,概述了光学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及地面传感数据等数据源在城市植被遥感分类领域的应用,对不同数据源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基于阈值分割、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3种分类方法的研究,总结了应用于城市植被遥感分类领域各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城市植被遥感分类研究中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被 城市遥感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编委会
6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条件下高剂量性信息素对二化螟求偶、交配和产卵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前爽 陈立玲 +5 位作者 隋华 杨斌 卓富彦 朱晓明 郭荣 杜永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7-796,共10页
为了探明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的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采用风洞试验模拟交配干扰环境,并结合行为观测和化学方法分析性信息素滴度。结果表明:在风洞中,每次释放3.1 mg高剂量Z11-16:Ald或三元混合... 为了探明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的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采用风洞试验模拟交配干扰环境,并结合行为观测和化学方法分析性信息素滴度。结果表明:在风洞中,每次释放3.1 mg高剂量Z11-16:Ald或三元混合物[m(Z11-16:Ald)∶m(Z9-16:Ald)∶m(Z13-18:Ald)=10∶1∶1.2]会显著抑制雌蛾的交配率和性信息素滴度,但2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且雌雄蛾配对数量、喷射间隔时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喷射或未喷射高剂量Z11-16:Ald环境下,去除触角的雄蛾交配率分别降至(8.3±1.1)%和(10.0±8.9)%。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雌蛾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没有受到影响;雌蛾日龄显著影响与雄蛾的交配率,1、3、5日龄雌蛾与1日龄雄蛾的交配率分别为(60.0±5.2)%、(31.7±6.0)%、(8.3±3.1)%,且雌蛾随日龄增长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下降。综上所述,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会抑制二化螟的交配率和性信息素滴度,但不影响雌蛾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而雌蛾日龄对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有影响;交配率的下降可能与雄蛾嗅觉系统被钝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性信息素 交配干扰 交配 产卵 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蕙兰种质资源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竑哲 李春楠 +1 位作者 傅巧娟 崔海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8,共8页
利用蕙兰(Cymbidium faberi)转录组数据设计了68对微卫星即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标记引物,从中筛选25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引物,并对41个大花蕙兰(C. hybridum)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共扩增... 利用蕙兰(Cymbidium faberi)转录组数据设计了68对微卫星即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标记引物,从中筛选25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引物,并对41个大花蕙兰(C. hybridum)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共扩增出187个条带,其中171条(占91.44%)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6.84条;平均每对SSR标记显示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值和基因型数分别为0.770 3和12.88。41份大花蕙兰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7~0.99,平均值为0.72。利用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建立了聚类图,在遗传相似系数0.71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分类结果与植株大小、花枝类型及花色等性状相关。上述分析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大花蕙兰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这些新开发的SSR标记可为大花蕙兰分子育种提供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蕙兰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PsDHN1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涝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慧春 张加强 +3 位作者 马广莹 周江华 许雯婷 朱开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5-346,共12页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牡丹叶片中获得了脱水素基因PsDHN1的中间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转化拟南芥进行功能验证,探讨牡丹脱水素基因PsD...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牡丹叶片中获得了脱水素基因PsDHN1的中间序列,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转化拟南芥进行功能验证,探讨牡丹脱水素基因PsDHN1的特性及其响应涝害胁迫的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sDHN1基因全长cDNA为864 bp,包括471 bp的开放阅读框,104 bp的5′非编码区和289 bp的3′非编码区。PsDHN1蛋白含有156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16.39 kDa,理论等电点为8.87,亲水性指数为-1.274,为亲水性蛋白,不稳定性指数为44.05,为不稳定性蛋白。PsDHN1蛋白包含3个α-螺旋和1个β-折叠,以及2个Y片段、1个S片段和2个K片段,属于典型的Y_(2)SK_(2)型脱水素。牡丹的PsDHN1蛋白与其他9个物种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中与苦瓜、麻风树和胡桃DHN1蛋白的相似度分别达到了58%、54%和53%。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sDHN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耐涝性试验结果显示:从表型上看,转PsDHN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耐涝能力及恢复生长的情况均优于野生型植株;涝害相关的酶如蔗糖合成酶、丙酮酸脱羧酶、α-淀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转基因拟南芥总体高于野生型植株。该研究结果为牡丹耐涝基因的挖掘和进一步研究牡丹耐涝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PsDHN1基因 基因克隆 耐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 被引量:1
10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4-694,共1页
作者:孙崇德主编李鲜刘学波金鹏周春华副主编内容简介:由浙江大学孙崇德教授牵头,组织浙江大学果树科学研究所采后研究团队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共同编写了本书,以期为读者在园艺产品选择和食用时... 作者:孙崇德主编李鲜刘学波金鹏周春华副主编内容简介:由浙江大学孙崇德教授牵头,组织浙江大学果树科学研究所采后研究团队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共同编写了本书,以期为读者在园艺产品选择和食用时提供科学指导,为园艺学科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也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书基于当前国内外园艺产品领域的最新资料和研究成果,阐释园艺产品的品质特性和营养健康价值。该书涉及知识甚广,除了主要的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相关信息的介绍外,也涉及品种分类、栽培育种、产业开发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园艺产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本书也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科普读物,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园艺产业有更好的认识,并有力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园艺产业和学科的发展。本书受到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和浙江大学慕课(MOOC)建设项目“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科学 扬州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园艺产品 营养健康 品种分类 建设项目 科普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总目次
1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I0003-I0010,共8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对酸雨和铝复合处理的生长及铝吸收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倩倩 蔡建国 +1 位作者 王安 刘艳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726,共9页
为探究绣球在酸雨和铝(Al)复合胁迫下的生长及铝吸收响应特征,采用盆栽试验法,以绣球品种‘蓝色妈妈’为材料,研究模拟酸雨(pH 5.0和3.0)和铝(Al3+1和2 g/kg)复合处理下,绣球的生物量积累、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及铝积累与分配... 为探究绣球在酸雨和铝(Al)复合胁迫下的生长及铝吸收响应特征,采用盆栽试验法,以绣球品种‘蓝色妈妈’为材料,研究模拟酸雨(pH 5.0和3.0)和铝(Al3+1和2 g/kg)复合处理下,绣球的生物量积累、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及铝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一酸雨处理下,绣球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反应中心均无明显变化,弱酸(pH 5.0)处理显著增加了根、茎、叶及总生物量积累;单一铝处理下,铝质量分数为2 g/kg的处理组植株总生物量、叶绿素(a/b)值、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lectron transport rate,ETR)均显著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NPQ)显著上升。强酸高铝复合胁迫破坏了植物PSⅡ反应中心,造成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影响其组成,且抑制绣球的生长。单一铝、酸雨和铝复合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植株叶及铝含量积累。在铝含量相同条件下,复合处理后的绣球铝积累量均高于单一铝处理,铝在植株各部位的积累量大小为根>茎>叶。模拟酸雨的强度和铝含量的交互作用对绣球NPQ、叶和总生物量及各部分铝含量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绣球具有较强的耐酸性,铝对绣球的影响作用大于酸雨,高铝强酸复合污染对绣球生长较为不利,酸雨促进了绣球对铝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绣球 生物量 光合色素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藏猪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3
作者 贡嘎 王一飞 +3 位作者 格桑卓玛 索朗斯珠 尼玛央宗 拉巴次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1-617,共7页
为了解西藏地区病死藏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对无菌采集的60份病死猪样品(肺和扁桃体各30份)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后,对菌株进行荚膜分型及常见毒力基因的鉴定。结果表明,从藏猪肺病料中成功获得了1株与伊朗家禽... 为了解西藏地区病死藏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对无菌采集的60份病死猪样品(肺和扁桃体各30份)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后,对菌株进行荚膜分型及常见毒力基因的鉴定。结果表明,从藏猪肺病料中成功获得了1株与伊朗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Y225343)亲缘关系较近的D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率达3.33%(1/30),但没有在扁桃体中分离到该菌株。经鉴定,该菌株携带16种毒力基因,且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具有耐药性,对卡那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较敏感。本研究结果为西藏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荚膜血清D型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藏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排放测试循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旭东 吴锋 +2 位作者 姚栋伟 郑高安 吕成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518,共7页
针对国内现行实施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中规定的ISO 8178 C1八工况稳态排放测试循环在保有量巨大的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上的适用性有待商榷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柴油机工况记录仪,并采集记录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的实际... 针对国内现行实施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中规定的ISO 8178 C1八工况稳态排放测试循环在保有量巨大的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上的适用性有待商榷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柴油机工况记录仪,并采集记录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的实际运行工况信息,通过数据分析与提炼,提出适用于国内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的六工况稳态排放测试循环,并进行台架试验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典型运行工况与全球统一的ISO 8178 C1八工况存在明显差异;台架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在拟定六工况下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水平与ISO 8178 C1八工况下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水平差异明显,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六工况比八工况下的排放水平更加恶劣。该结果可为后续相关排放标准的制(修)订与小型农业机械柴油机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柴油机 排放控制 测试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CD133胞外结构域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5
作者 章乔艳 邵冯金 +1 位作者 俞向前 谭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3-747,共5页
为构建禽CD133胞外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抗CD133多克隆抗体,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禽CD133蛋白N端胞外区一段由8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肽段作为候选抗原,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其编码基因,亚克隆... 为构建禽CD133胞外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抗CD133多克隆抗体,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禽CD133蛋白N端胞外区一段由8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肽段作为候选抗原,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其编码基因,亚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结果表明,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可高效表达CD133重组蛋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证实鼠抗禽CD133血清可特异性识别CD133重组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该抗血清可用于检测组织中的CD133阳性细胞。上述结果表明,利用禽CD133蛋白N端胞外结构域重组蛋白为抗原成功制备出了抗禽CD133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蛋白 多克隆抗体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知识挖掘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水稻种植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华锋 苏程 +3 位作者 冯存均 李玉琴 黄智才 章孝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5-774,共10页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水稻种植信息实际是水稻、泥土、水、杂草、浮萍等多种地物混合信息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知识挖掘的水稻种植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以构成水稻种植信息的各种地物信息为分析的基本单元,依据空间自相关性理论...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水稻种植信息实际是水稻、泥土、水、杂草、浮萍等多种地物混合信息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知识挖掘的水稻种植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以构成水稻种植信息的各种地物信息为分析的基本单元,依据空间自相关性理论,挖掘基于各种基本单元的水稻种植信息的组合特征,进而提出了一种水稻种植信息提取策略:首先,分割图像得到各类混合地物信息的基本单元;其次,通过分析水稻样本图斑所包含的基本单元种类确定构成水稻的基本单元类型,将相应类型的基本单元均归入初始水稻种植区;最后,通过分析矢量化的初始水稻种植区图斑内的基本单元的组合特征与水稻样本图斑内的基本单元的组合特征的相似性,剔除不符合水稻种植信息基本单元组合规律的初始水稻种植区图斑。实际的水稻种植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良好的提取效果,水稻提取总体精度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信息提取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样本知识挖掘 空间自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RIG-1启动子克隆、序列分析及在鸭胚胎期发育性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俊 刘贺贺 +3 位作者 刘俊莹 张涛 王郁石 韩春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RIG-1属于细胞内蛋白,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天然抗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为研究RIG-1在鸭胚胎期免疫器官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鸭RIG-1启动子并做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IG-1基因以及预测得到的多个转录因子在鸭... RIG-1属于细胞内蛋白,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天然抗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为研究RIG-1在鸭胚胎期免疫器官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鸭RIG-1启动子并做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IG-1基因以及预测得到的多个转录因子在鸭胚胎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鸭RIG-1基因启动子4 372bp。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存在典型的TATA-box、CAAT-box调控元件,有IRF-1、RXR、RAR、AP1、NF-κB、SP1、IL6及Pax-2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此外,RIG-1启动子预测发现了一个CpG岛,GC含量65.8%。定量结果发现,RIG-1在鸭胚胎免疫器官中表达呈动态性,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并在法氏囊中的表达量高于脾脏和胸腺。聚类热图显示,只有在法氏囊中RIG-1与IRF-1、RXR、AP1、NF-κB、IL6的mRNA表达量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这可能是由于在鸭胚胎期法氏囊具有较为完整的结构与功能,暗示它们可能为RIG-1的转录因子;而在法氏囊、脾脏和胸腺中,RIG-1与IRF-1、NF-κB基因都有较为相似的表达模式,在3个组织当中均被聚类在一起,说明IRF-1和NF-κB可能参与调控RIG-1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探索鸭RIG-1基因转录调控、表达,与在细胞增殖、分化、天然抗病毒免疫方面的功能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G-1 启动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强 马晓君 +5 位作者 程秋博 豆攀 余东海 罗延宏 袁继超 孔凡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7-536,共10页
选用前期筛选出的玉米耐低氮品种正红311和低氮敏感品种先玉50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在6个氮水平下研究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正红311各阶段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各时期... 选用前期筛选出的玉米耐低氮品种正红311和低氮敏感品种先玉50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在6个氮水平下研究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正红311各阶段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各时期茎鞘和叶片干物质及氮素分配比例均高于先玉508,而先玉508雌穗干物质及氮素分配比例更高。与先玉508相比,正红311提高了各主要生育时期叶片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降低了雌穗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正红311营养器官较高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比例有利于其保持较高的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生产能力,延缓叶片的衰老和延长高光合速率使其产量显著高于先玉508。施氮可显著提高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产量及产量构成,而对干物质和氮素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过量施氮不仅不利于玉米生长发育,还会使玉米收获指数显著降低,从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正红311施氮量在180kg/hm2时产量最佳,而先玉508需要氮肥360kg/hm2才能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因此对于耐低氮品种正红311可适当降低施氮量或在土壤贫瘠的丘陵山区种植以充分发挥其低氮条件下的产量优势,而低氮敏感品种先玉508则应适当增加施氮量或种植在肥沃土壤的地区以保证其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玉米 干物质 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茶园集水区稻田排水沟渠底泥磷的吸附特性
19
作者 杨少慧 杨京平 +1 位作者 汪华 赵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8-464,共7页
以南方丘陵茶园集水区水塘和稻田排水沟渠为研究对象,探讨沿着排水方向,沟渠底泥属性及磷吸附特性的变化。从靠近水塘一端开始取样,每隔100 m取混合样作为样品,分别标记为渠1、渠2、渠3、渠4。结果表明:从渠1到渠4,底泥总磷(tota... 以南方丘陵茶园集水区水塘和稻田排水沟渠为研究对象,探讨沿着排水方向,沟渠底泥属性及磷吸附特性的变化。从靠近水塘一端开始取样,每隔100 m取混合样作为样品,分别标记为渠1、渠2、渠3、渠4。结果表明:从渠1到渠4,底泥总磷(total phosphorus,TP)、草酸提取态的活性铁(oxalate-extractable ferric iron,Feox)、活性铝(Alox)和活性磷(Pox)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底泥磷含量与相关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表明:底泥TP及Pox含量与Alox及总有机质(total organic matters,TOM)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磷(Olsen-P)含量主要受TOM的影响。朗格缪尔(Langmuir)和弗罗因德利奇(Freudlich)拟合方程参数表明,底泥最大磷吸附量(Smax)在646.62~754.17 mg/kg之间,Freudlich方程吸附能参数(Kf)范围为271.81~338.74 L/kg。渠4底泥的〖Kf和Smax最大,分别为338.74 L/kg和754.17 mg/kg,对磷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强。底泥磷释放风险低,零平衡磷质量浓度(zero equilibrium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EPC0)在0.000~0.004 mg/L范围内,磷饱和度(degree of phosphorus saturation,DPSox)范围为1.50%~2.69%;且沟渠底泥在等温吸附实验中对磷的吸附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彼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茶园集水区的稻田排水沟渠能够承担起削减排水中磷的功能,没有改造的必要性,但具有改造成生态沟渠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排水沟渠 底泥 磷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和性别对身体质量指数遗传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斌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联分析方法,检测了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吸烟和性别对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研究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取自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数据库.结果检测到与身体质量指数有关的20个基因以及2对上... 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联分析方法,检测了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了吸烟和性别对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研究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取自慢性阻塞性肺病研究数据库.结果检测到与身体质量指数有关的20个基因以及2对上位性基因,并发现了受吸烟影响及与性别有关的特定基因及其作用方式.检测到与吸烟无关的9个基因,对BMI有较大影响(遗传率为31.23%),并且影响肥胖、糖尿病等7种疾病.吸烟导致的5个基因都能增加BMI,但并不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与身体质量指数相关的基因存在复杂的遗传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等生活行为的个性化检测对肥胖等复杂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混合线性模型 条件分析 数量性状单岳苷酸多态性 身体质量指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