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604被引量7680H指数48
《体育学研究》(原: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创刊,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体育学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体育类学术期刊。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主办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6-565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2-1881/G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实践偏差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夏静 李赞 李鑫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并强调需厘清各级各类赛事的功能定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生成逻辑、特色旨向与现实实践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优化路径。研...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并强调需厘清各级各类赛事的功能定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生成逻辑、特色旨向与现实实践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遵循由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目标逻辑,基于单一到多重制度逻辑转变、政府主导到多方共治治理模式转变的影响,逐步由粗放外生式发展向集约内涵式发展方式迈进。其特色功能旨向是建立以精准对标,助力奥运争光为导向的综合性竞赛体系,建立以分类发展,提升竞技水平为导向的各单项竞赛体系,建立以“一体化”,夯实后备基础为导向的青少年竞赛体系。而实践层面,我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综合性竞赛奥运争光彰显不足使得其对外聚焦能力受阻,各单项竞赛分类治理能力缺乏使得其多元提升路向受限,青少年竞赛二元系统利益壁垒使得其融合衍化进程受束。为此,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竞赛体系应构筑以综合性竞赛体系为核心的精准聚焦发展路径,构架以各单项竞赛体系为支撑的多元治理发展路径和构造以青少年竞赛体系为基础的融合协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竞技体育 竞赛体系 特色旨向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视角下的民俗技艺传承--以席狮舞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鸿 吴琦 +1 位作者 李雪 佛锋义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以席狮舞为个案,从身体视角考察民俗技艺的习得、身体实践与地方社会互动的过程与文化意义。席狮舞传承包括入门、训练、展演等3个阶段:①弟子投师后,经历皈依、小庙日课、香花见习等一系列身心磨砺,并由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转换而得以入门... 以席狮舞为个案,从身体视角考察民俗技艺的习得、身体实践与地方社会互动的过程与文化意义。席狮舞传承包括入门、训练、展演等3个阶段:①弟子投师后,经历皈依、小庙日课、香花见习等一系列身心磨砺,并由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转换而得以入门;②在小庙内部席狮训练中,其身心规训表现为传承人身体之社会性与生理性的互动协商,旨在以技艺娴熟而强化席狮文化认同;③在席狮村落展演中,表演者不仅通过视、听等具身体验展现“刻写”在身体里的孝、义等教化之理,而且也将席狮文化传播于民众并将其转化为地方文化认同,最终指向“俗艺归善”的身体文化理想。民俗技艺传承者的身体既被文化刻写,也是文化认同的载体,还是传递、形塑地方文化的道具。身体视角的研究是未来保护及赓续民俗技艺、丰富本土身体研究话语体系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狮舞 民俗技艺 身心规训 文化传承 文化认同 社会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脱嵌: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实践困境解析--以J省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珺 邹德新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3,共7页
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是运动员实现职业转换的根本制度保障。基于J省退役运动员就业状况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嵌入性经典理论框架研究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实践困境及其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在实践中面临脱离竞技体育... 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是运动员实现职业转换的根本制度保障。基于J省退役运动员就业状况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嵌入性经典理论框架研究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实践困境及其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在实践中面临脱离竞技体育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脱嵌”困局,导致退役运动员由训练单位至安置单位的职业转换过程中,在生计保障、文化教育、社会网络等3个维度产生了结构性断裂。其成因在于退役运动员安置保障的制度设计、责任主体、组织实施、配套政策等存在缺陷。据此提出遵循“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理念、健全多元责任主体体系、注重安置政策效果评价、加强配套政策有序衔接的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运动员 安置政策 双重脱嵌 生计保障 文化教育 人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逻辑、动力与路径 被引量:33
4
作者 任波 戴俊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8,共10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力与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力与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完整的体育产业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前,体育产业形成了"政府—政策—产业—市场—企业"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双循环"支撑动力。鉴于此,通过紧扣更高水平供需平衡,围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抓紧以扩大体育内需、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新型体育消费体系,提出"一个"主线、"两个"改革、"三个"重点、"四个"体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体育市场 体育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参与阶层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5
作者 许玮 朱建勇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6,共10页
基于CGSS2005、CGSS2015两期截面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居民体育参与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5-2015年间,居民体育参与率显著提高,体育参与的群体异质性与阶层分化现象日益凸显;(2)传统社会分层变量对体... 基于CGSS2005、CGSS2015两期截面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居民体育参与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5-2015年间,居民体育参与率显著提高,体育参与的群体异质性与阶层分化现象日益凸显;(2)传统社会分层变量对体育参与的影响呈现多样化特征:随着时间推移,个人受教育程度对体育参与的促进作用递增,职业分层的影响依旧显著,而收入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力在不断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教育资本的作用不断增强。因此,要关注体育参与群体异质性扩大化倾向。建议通过优化政策,降低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体育参与不均衡问题,提高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 体育锻炼 家庭体育 大众体育 体育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消费的内在逻辑拓展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51
6
作者 黄海燕 朱启莹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
体育消费政策对扩大体育消费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对现阶段影响体育消费发展条件、机制等进行研究,并对体育消费发展面临政策选择展开讨论,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发展整体处在发展动力格局演变、城市化发展持续深入、新技术应用... 体育消费政策对扩大体育消费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对现阶段影响体育消费发展条件、机制等进行研究,并对体育消费发展面临政策选择展开讨论,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发展整体处在发展动力格局演变、城市化发展持续深入、新技术应用和金融科技发展影响加深、市场化机制深度拓展、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变迁逐步显现、产业发展与金融经济政策支持明显加强等有关外部形势约束之下;在广泛人群需要层次提升、体育消费有效需求转化、体育消费内容空间扩大、潜在体育消费人口发展以及体育消费理性预期改善中,体育消费发展显示出越发清晰而有力的内在逻辑;面对体育消费发展形势与条件的变化及影响,体育消费政策的功能取向应突出缓解体育消费发展制度约束、激发体育消费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体育消费发展稳固性以及保证体育消费发展可持续,并以改善体育相关领域治理、强化市场化机制作用、重视体育消费文化效应以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为着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 体育旅游 体育金融 体育健身休闲 消费文化和心理 体育人才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朱传耿 郭修金 +4 位作者 王凯 王建 刘红建 刘莉 车冰清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篇章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通过自身发展及其外溢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通过政策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理念演进、发展模式、价值功能...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篇章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通过自身发展及其外溢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通过政策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理念演进、发展模式、价值功能及实现路径。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历经“体育救国”初始萌芽、“体育兴国”积极探索、“体育报国”持续拓展、“体育强国”创新突破等4个阶段;发展模式亦呈现从“单核心”到“双核心”,再到“多核心网络融合”演进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5大领域发挥独特功能;在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5大特色上呈现重要价值。基于此,从增强制度生命力、彰显大众亲和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夯实经济贡献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世界影响力等6个方面,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推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体育救国 体育兴国 体育报国 体育强国 多核心网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树明 卜宏波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3,共10页
目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学正在经历由认知向情感的转向。体育作为教育的核心载体,对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功能。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中... 目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学正在经历由认知向情感的转向。体育作为教育的核心载体,对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功能。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社会情感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对539名高中阶段青少年进行团体心理测量,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对社会支持、心理韧性进行中介作用检验与效应分析。结果:(1)体育锻炼与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对社会情感能力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2)体育锻炼可以正向预测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和社会情感能力,心理韧性可以正向预测社会情感能力;(3)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和社会情感能力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三条中介效应路径:体育锻炼→社会支持→社会情感能力(路径1)、体育锻炼→心理韧性→社会情感能力(路径2)和体育锻炼→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社会情感能力(路径3)。结论:(1)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社会情感能力;(2)体育锻炼可以分别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对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产生简单中介效应;(3)体育锻炼可能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链式地对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体育锻炼 社会情感能力 社会支持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剂案件中程序偏离证明规则的变化与检视
9
作者 熊英灼 曹绍芳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9,共11页
在兴奋剂案件中,面对兴奋剂违规指控,运动员常以兴奋剂检查行为中存在程序不合规为由进行抗辩。2021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对这一抗辩的证明规则作出了较大的修改,主要表现为程序偏离行为举证责任的类型化、重大程序偏离的宽容化、... 在兴奋剂案件中,面对兴奋剂违规指控,运动员常以兴奋剂检查行为中存在程序不合规为由进行抗辩。2021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对这一抗辩的证明规则作出了较大的修改,主要表现为程序偏离行为举证责任的类型化、重大程序偏离的宽容化、因果关系证明标准的具体化。通过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研究发现,这一系列的修改依然会引发诸多法律适用的分歧。为了更好地平衡程序安定和程序正当的关系,应取消目前规则中对程序偏离行为的分类,承认“严格遵守标准”的独立性,确定重大程序偏离的识别标准,明确程序偏离和阳性检测结果因果关系的较低的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反兴奋剂案件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 程序偏离 举证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与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赛事组合的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东锋 李昆恒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3,共11页
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与行为意愿的作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包括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在内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厘清。研究从城市宏观赛事组合的层次与外地受众的视角,借鉴认知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础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以上... 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与行为意愿的作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包括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在内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厘清。研究从城市宏观赛事组合的层次与外地受众的视角,借鉴认知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础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以上海为例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探讨赛事对城市形象与行为意愿的可能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赛事组合形象会对行为意愿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证实了经济学的信号理论对于阐释赛事与行为意愿作用关系的适用性;赛事组合还会通过城市形象为中介对行为意愿产生间接影响,确认了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的品牌形象转移理论在赛事组合层面解释赛事对城市形象影响作用的有效性。研究有助于增进关于赛事对城市形象与行为意愿影响作用机制的理解,并有望为城市赛事整体战略的规划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营销 体育赛事组合 城市形象 形象转移 信号理论 图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强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凯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局做出的战略部署。体育强省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构成,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体育强国的实现必然要求体育强省来支撑。体育强国相关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而对于作为体育强国重要支撑的体育强省的研究还稍显薄弱。本期“体育强省”研究专栏旨在就“体育强省”进行一次聚焦,以更好地丰富体育强省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凝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强省 国务院办公厅 民族振兴 伟大复兴 战略部署 加快推进 构建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慎独与索隐:中国武术生命格调的书写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玉柱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7,共7页
武术伦理研究囿于既有的研究范式与窠臼,道德理论理解与关注较多,内在心理动机与行为理智的逻辑阐释较少,使得相关研究是抽象理论命题而非切身生命智慧。以生命哲学理论中的行动、实践与存在关系为逻辑出发点,依据刘宗周"慎独之外... 武术伦理研究囿于既有的研究范式与窠臼,道德理论理解与关注较多,内在心理动机与行为理智的逻辑阐释较少,使得相关研究是抽象理论命题而非切身生命智慧。以生命哲学理论中的行动、实践与存在关系为逻辑出发点,依据刘宗周"慎独之外,别无工夫"之说,从"慎独"的视角,试图解读并开显武术道德修身工夫的独特内涵。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慎独"为一种"见性知命"、"体用兼备"、"检身之谨"、"律己之严"、"是非之几"的修身工夫。这种修身工夫充分地彰显出了武术人以"合内外之道"为其生命之要旨,以"大写的人之生成"为其生命之皈依,他们在自省与体认之中不断地探索着生命之隐秘与生命之智慧。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到中国武术"慎独"的道德修身工夫,既是对中国武术文化面貌的真实还原,又可以为武术伦理思想的经典阐释提供新的理论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武术文化 武术伦理 修身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与指向: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6
13
作者 孙科 杨国庆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4,共8页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事关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年以来,体育文化历史被体育界看作是无用之学,长期... 竞技运动项目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事关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年以来,体育文化历史被体育界看作是无用之学,长期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存在体育灵魂与体育"生命机体"没有同时发育、体育规划与体育文化建设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诸多问题。为此,研究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探讨运动项目文化的生成逻辑,揭示不同国家、地区对运动项目文化的不同认知和理解,明确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指向,提出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路,应是体育文化高质量大发展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运动项目文化 竞技体育 游戏 文化积淀 文化生成 文化建设 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状态下男子自由跤运动员的肌力衰减特征及训练启示
14
作者 袁雷 孙卓 俞大伟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5,共17页
目的: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的主要关节肌群进行动态肌力衰减诊断,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认识。方法: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进行VO2max测试、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产生疲劳)以及关节肌力测试。结果:①无论疲劳与否,运动员肩、肘及膝... 目的: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的主要关节肌群进行动态肌力衰减诊断,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认识。方法:对男子自由跤运动员进行VO2max测试、WinGate无氧功率试验(产生疲劳)以及关节肌力测试。结果:①无论疲劳与否,运动员肩、肘及膝关节肌群均表现出右侧优于左侧,伸肌优于屈肌的特征;②疲劳状态下的肩、肘及膝关节肌群肌力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显著性,导致F/E、L/R明显降低,超出合理范围;③高VO2max组运动员的肌群肌力衰减指标、衰减幅度小于低VO2max组运动员;④高水平运动员的肌群肌力衰减指标、衰减幅度小于低水平运动员。启示: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应实施不同部位针对性训练,弥补运动员不同肌群在动态变化下的“薄弱力量”形式;重视身体肌群的对称性发展,提高运动员在高强度技术进攻时的“力量防守”能力;强化多因素关系规律下的“动态转换”模式,形成合理的有氧、无氧训练比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功率 自由式摔跤 关节肌群 肌力衰减 力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运动训练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建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力 高玉花 +1 位作者 谢云 熊焰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8,共11页
核心概念是话语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表达工具和最小的分析单位,代表着一门学科、一种学说或一个学派的身份、思想与价值。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中国运动训练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对核心概念的逻辑筛选、话语... 核心概念是话语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表达工具和最小的分析单位,代表着一门学科、一种学说或一个学派的身份、思想与价值。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中国运动训练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对核心概念的逻辑筛选、话语特征、话语现状以及建构路径进行系统梳理和科学探索。研究认为:中国《运动训练学》教材历经40年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话语表述,中国运动训练学者们围绕3W2H等问题建立了以“运动成绩”“竞技能力”“项群训练”“训练原则”“训练方法”“训练负荷”“训练计划”“竞技状态”为主体内容的核心概念集,呈现出原创性、逻辑性、相对性、扩展性等话语特征。面对欧美运动训练理论实证概念的引进和传播,受历史之情、现实之需、未来之势影响,中国运动训练学核心概念需要持续回应概念引用的适应性不高、概念转化的价值性不强、概念融通的对话性不足等话语难点;亟需从历史资源中梳理、运动实践中挖掘、学科融合中提炼、科学技术中创新,立足中国本土化,以此实现中国运动训练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建构以及内涵的新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话语体系 核心概念 竞技能力 训练方法 训练计划 运动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的体系构建、运行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汝雷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6,共12页
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核心要素、治理原则、体制机制三个方面。我国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运行框架主要包括:通过数字认知,映射老年体育... 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核心要素、治理原则、体制机制三个方面。我国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运行框架主要包括:通过数字认知,映射老年体育服务治理场域;通过数字链接,聚合老年体育服务治理主体;通过数字驱动,转换老年体育服务治理结构;通过数字适配,优化老年体育服务治理机制。我国老年体育服务数字治理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优化数字生态,规范老年体育服务治理场域;搭建数字平台,促进老年体育服务治理主体互动合作;完善数字规则,推进老年体育服务治理结构转型;驾驭数字技术,形塑需求导向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服务 数字生态 数字认知 数字平台 数字治理 数据元素 健康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力活动在城市建成环境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亮 吴志建 +1 位作者 王厚雷 李江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25,共11页
目的: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建成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研究主要探究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建成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的499名老年人,采用... 目的:老年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关注,改善建成环境被视为改善健康的一项战略方案。研究主要探究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以期改善建成环境特征,促进老年人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32个社区的499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三维加速度计和GPS测量老年人户外活动强度、时间和活动轨迹,利用GIS提取客观建成环境因素,使用AMOS 22.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人口密度和街道连通性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100、0.121;人口密度、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通过体力活动对老年人健康产生间接影响,效应量分别为0.041、0.067、0.086。研究还发现体力活动的中介作用在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建成环境诸因素之间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建成环境诸因素中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交通站点数和至商业场所距离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程度为:人口密度>街道连通性>至商业场所距离>交通站点数;建成环境诸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体力活动 老年人健康 人口老龄化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 被引量:160
18
作者 李彦龙 常凤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0,共8页
在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及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做出最新部署。体育作为课后服务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发挥其应有之效。以“主体—客体—内容—手段”为逻辑主线,分析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形成的多重... 在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及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做出最新部署。体育作为课后服务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发挥其应有之效。以“主体—客体—内容—手段”为逻辑主线,分析我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形成的多重逻辑及现实困境。研究认为,师资力量薄弱遏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主体供给、运动安全顾虑制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客体参与、内容单一阻滞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全面均衡发展、支持手段有限阻碍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社会联结。研究提出,实现多元主体支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扫清障碍;提升客体主观能动,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参与提供行为动力;丰富内容体系,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均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改善支持手段,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实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等保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中小学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师资 学生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研究》投稿须知
19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一、在线投稿指南1.登录网站:http://ntxb.nipes.cn/njtyxyxbzk/ch/index.aspx,2.注册:点击“作者投稿查稿”,还未注册的用户先点击“注册”并输入相关信息,请谨记用户名和口令,以便下次登录使用。重复注册,可能导致稿件查询时,信息不... 一、在线投稿指南1.登录网站:http://ntxb.nipes.cn/njtyxyxbzk/ch/index.aspx,2.注册:点击“作者投稿查稿”,还未注册的用户先点击“注册”并输入相关信息,请谨记用户名和口令,以便下次登录使用。重复注册,可能导致稿件查询时,信息不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稿须知 体育学 投稿指南 作者投稿 稿件查询 用户名 注册 登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型体育消费理论审视:国外解析与中国镜鉴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林 李刚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8,共8页
参与型体育消费是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完善健身休闲产业理论体系,亦可丰富体育消费市场,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通过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参与型体育消费相关理论研究,系统介绍体育参与、参与型体育消费的内涵,... 参与型体育消费是健身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完善健身休闲产业理论体系,亦可丰富体育消费市场,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通过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参与型体育消费相关理论研究,系统介绍体育参与、参与型体育消费的内涵,从心理学、消费行为学和经济学三个视角分析国外研究参与型体育消费的常用基础理论模型,然后审视我国参与型体育消费理论研究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参与型体育消费理论研究的发展理路,为国内体育消费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 健身休闲产业 自我决定理论 运动承诺模型 理性行为理论 价值观-态度-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