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南方水产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2527被引量7223H指数28
《南方水产科学》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渔业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养殖生态与健康养殖、渔业资源监测与养护、生物技术、水产种...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南方水产;水产文摘
  •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5-078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683/S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527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舱增氧氧锥气液两相流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林礼群 张耀明 +2 位作者 刘平 徐志强 崔铭超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共8页
为了解氧锥内部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并提高氧锥增氧性能,以大型工船养殖舱增氧系统中的氧锥为研究对象,基于Euler-Euler模型,对不同进气方式、锥度、孔径尺寸参数下的氧锥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气相体积分数分布、... 为了解氧锥内部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并提高氧锥增氧性能,以大型工船养殖舱增氧系统中的氧锥为研究对象,基于Euler-Euler模型,对不同进气方式、锥度、孔径尺寸参数下的氧锥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气相体积分数分布、内部流场压力及速度分布情况,探究气液两相在氧锥内的流动规律,确定影响氧锥曝气溶氧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进气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当进气与入水从氧锥顶部进入时,气体与水混合程度较大,试验验证了氧锥顶部进气方式的溶氧性能优于左端进气和右端进气2种方式;在氧锥容积相同的情况下,氧锥锥度的变化会引起气液两相的变化。在锥度较小且氧锥较高时,氧气在氧锥内部的运动路径及混合时间较长,有利于充分溶氧;在同一进气方式下,氧锥内部的气液两相分布相似,且氧锥出口气体的体积分数随着进气孔径的减小而增大。当进气孔径减小至10 mm时,氧锥内部的气液混合最为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工船 增氧氧锥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增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径深比条件下养殖舱内流场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帆 崔铭超 +2 位作者 刘晃 姚淳婧 张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3,共9页
养殖工船是拓展深远海养殖的新途径。提高养殖舱的利用效率,确保鱼类在养殖舱中获得最佳生长条件的同时保证舱内颗粒物的高效排出,将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和养殖工船的收益。为探究养殖舱径深比对舱内流场特征及阻力系数的影响,... 养殖工船是拓展深远海养殖的新途径。提高养殖舱的利用效率,确保鱼类在养殖舱中获得最佳生长条件的同时保证舱内颗粒物的高效排出,将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和养殖工船的收益。为探究养殖舱径深比对舱内流场特征及阻力系数的影响,并为工船养殖舱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实船试验方法,对锚泊状态下养殖平台养殖舱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流速、阻力系数与流场均匀性指数等指标,定量评价了径深比对养殖舱适渔性与能量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舱内流速与径深比呈正相关:当径深比小于1.6∶1时,径深比的减小会导致舱内流速大幅降低;当径深比为1.8∶1~2.0∶1时,养殖舱具有更好的流场特性,包括更高的流速、更好的流场均匀性和更低的阻力系数。其中,径深比为1.8∶1的养殖舱在舱内流场特性与经济效益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因此在工船养殖系统中应优先考虑该径深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工船 养殖舱 径深比 流速 适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摇晃荡作用下养殖工船养舱旋涡流场特性分析
3
作者 刘泰金 王银涛 郭晓宇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载有循环水养殖舱,其内部会形成绕垂向中心轴旋转的排水涡(称为“澡盆涡”)。在真实海况作用下,船载养殖舱产生晃荡,而液舱晃荡对澡盆涡流场的影响不明,很可能会破坏流场中的速度分布。由于流场速度分布直接影响鱼类... 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载有循环水养殖舱,其内部会形成绕垂向中心轴旋转的排水涡(称为“澡盆涡”)。在真实海况作用下,船载养殖舱产生晃荡,而液舱晃荡对澡盆涡流场的影响不明,很可能会破坏流场中的速度分布。由于流场速度分布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环境质量,因此液舱晃荡与排水涡流场耦合产生的流场特性,尤其是其流场结构特征与湍流统计特性亟待探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横摇运动对养殖舱流场特性的影响。通过比较3种工况(静止水循环养殖舱、仅晃荡养殖舱及晃荡水循环养殖舱)的流场特性,揭示了漩涡流场与晃荡的耦合作用,包括中心涡结构的扭转、速度场的不对称性和螺旋状表面波的产生。基于不同周期和振幅的晃荡工况模拟,研究发现:1)在小振幅工况下一定频率范围内,晃荡影响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强;2)在长周期工况下,晃荡影响随幅角的增大而增强。这种动态响应的特性最终引发涡结构的破坏。除小振幅长周期激励的一般海况外,进一步考察了高频率/大振幅激励的极端海况,通过平均速度和湍流统计参数等分析,揭示了在这2种晃荡工况下的旋涡破坏机制差异:当晃荡频率接近养殖舱固有频率时,晃荡-水循环强耦合导致液面出现剧烈破碎和翻卷现象,并伴随流动形态从单向波向回旋波发展的趋势;而在大振幅长周期激励下,当晃荡的幅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晃荡逐渐占据流动的主要因素,漩涡流动被破坏,但不存在回旋波趋势或自由面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工船 养殖舱 晃荡 排水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虎杂交斑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分子结构分析及生长相关SNPs筛选
4
作者 曹柳 马军 +5 位作者 卢艳 武雅彤 王钧 钟立静 苏珊珊 黄海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84,共14页
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参与鱼类肌纤维肥大和增生过程,在肌肉生长和收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海水经济养殖鱼类—... 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参与鱼类肌纤维肥大和增生过程,在肌肉生长和收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海水经济养殖鱼类——杉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的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全长,并基于相关性分析筛选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位点。结果表明,杉虎杂交斑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全长为12129 bp,包含36个外显子和35个内含子,可编码1934个氨基酸。该基因包含4种类型的蛋白结构域:Myosin_N、MYSc、IQ和Myosin_tail_1。经比对分析发现,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蛋白结构域在鲈形目、鲀形目和鲽形目鱼类中均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在肌球蛋白重链基因中检测到62个SNPs位点,其中8个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有12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且均与体质量、全长等多个生长表型性状显著相关(p<0.05)。在这12个SNPs位点中仅有g5417 C>G为错义突变,导致丙氨酸变成甘氨酸;其余位点均为同义突变。这些与生长相关的SNPs位点可作为杉虎杂交斑生长分子标记开发的候选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虎杂交斑 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生长性状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产物差异
5
作者 赵阳 邓建朝 +5 位作者 张思蓉 李春生 相欢 王迪 赵永强 陈胜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6,共13页
开盖后的蚝油在常温条件下容易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的污染而发生变质。为探究蚝油霉变的详细过程,对模拟变质的蚝油样品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 开盖后的蚝油在常温条件下容易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的污染而发生变质。为探究蚝油霉变的详细过程,对模拟变质的蚝油样品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质过程中的蚝油总蛋白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水分、总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呈上升趋势,而糖类、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从蚝油样品中共鉴定出618种代谢物,主要分为脂类和类似脂类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氧化合物及有机杂环化合物等14类。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为: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1,p<0.05,且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需满足>2或<1/2,在该条件下共筛选出2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代谢物有10种,下调代谢物有11种。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淀粉和蔗糖代谢、脂质代谢、赖氨酸降解、核苷酸代谢等相关通路,这说明蚝油变质过程中各营养物质的消耗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蚝油变质 非靶向代谢组学 谢瓦曲霉 差异代谢物 OPLS-DA分析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硕 陈静妮 +4 位作者 赵立宁 黄春萍 黄锦炉 王贵平 仲颖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是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中的常发病原,主要引起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制约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究卵黄抗体在防控LMBV中的潜在作用,利用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是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中的常发病原,主要引起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制约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究卵黄抗体在防控LMBV中的潜在作用,利用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制备了抗LMBV卵黄抗体;通过筛选捕获物浓度、包被条件和封闭条件,建立了抗LMBV卵黄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方法;使用构建的方法,评估了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后卵黄抗体的效价消减规律。结果表明,1‰(φ)β-丙内酯4℃作用72 h可完全灭活LMBV。间接ELISA反应中,每孔包被105 TCID50灭活病毒,37℃孵育2 h后,使用5%(φ)牛血清白蛋白37℃封闭2 h,可有效降低阴性对照组卵黄抗体的背景值;此外,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与杂交醴弹状病毒卵黄抗体、未免疫的蛋黄提取物和空白细胞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较高。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约48 d可产生特异性卵黄抗体,免疫后58 d效价升高至峰值(1∶12800),峰值水平可持续至免疫后128 d。所构建的LMBV卵黄抗体检测方法,可实时监测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后的特异性卵黄抗体效价水平的变化规律,确定LMBV卵黄抗体的高效免疫程序及高免蛋收集持续期,为LMBV卵黄抗体产品的开发、应用及LMBV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蛙虹彩病毒 卵黄抗体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雪 戴小杰 +1 位作者 范江涛 陈丕茂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38,共7页
珠江口外伶仃海域是重要的传统渔场和渔业资源洄游通道,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深入了解渔业资源的季节变动规律,根据珠江口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2020和2021年的调查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 珠江口外伶仃海域是重要的传统渔场和渔业资源洄游通道,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深入了解渔业资源的季节变动规律,根据珠江口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2020和2021年的调查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不同渔获种类的季节动态变化和特征分布,并对渔场重心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表明,总体资源密度春季高于秋季,呈斑点状分布,春季渔场重心分布集中于南部海域,秋季渔场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鱼类资源密度分布与总资源密度相似,春季鱼类资源重心位于西南方向,秋季向西北方向移动;蟹类春季资源密度整体分布均匀,秋季资源密度有所提高,高密度海域有所增加,呈片状分布,资源重心由西部向东北方向移动;虾类春季资源密度低于秋季,资源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虾蛄类整体资源密度较低,资源重心春季位于西部海域,秋季向东北方向移动;头足类春季资源密度高于秋季,均呈片状分布,资源重心从东向西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季节变动 渔场重心 空间分析方法 外伶仃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黄质关键前体新黄质的代谢工程合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桂林 张亚亭 +2 位作者 姜宏 刘振 毛相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5,共9页
岩藻黄质是海洋藻类中常见的叶黄素之一,尤其在褐藻中含量较高,具有抑菌、抗炎、抗肥胖、抗糖尿病、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和抗器官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活性。新黄质是岩藻黄质的可能前体物质,首次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构建新黄... 岩藻黄质是海洋藻类中常见的叶黄素之一,尤其在褐藻中含量较高,具有抑菌、抗炎、抗肥胖、抗糖尿病、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和抗器官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活性。新黄质是岩藻黄质的可能前体物质,首次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构建新黄质合成途径,首先构建了pTrc99a-crt EBIYZ质粒,该质粒携带5个来自于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的基因crt E、crt B、crt I、crt Y和crt Z,编码的蛋白分别是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番茄红素环化酶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将该质粒转入大肠杆菌中,得到了产玉米黄质的工程菌E.coli BL21 pTrc99a-crt EBIYZ,玉米黄质产量(细胞干质量,下同)为0.70 mg·g^(-1)。以产玉米黄质工程菌为宿主,将来自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ZEP3基因去信号肽之后转入,得到产紫黄质的工程菌E.coli BL21 pTrc99a-crt EBIYZ p ACYCDuet-1-QZEP3。在紫黄质工程菌E.coli BL21 p Trc99a-crt EBIYZ p ACYCDuet-1-QZEP3的基础上转入新黄质合酶基因NSY,成功获得了产新黄质的工程菌E.coli BL21 NEO,新黄质产量为99.27μg·g^(-1),紫黄质产量为150.30μg·g^(-1),玉米黄质产量为119.77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岩藻黄质 玉米黄质 紫黄质 新黄质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产科学》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9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扑草净残留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丽莎 尹怡 +9 位作者 田斐 谢文平 单奇 郑光明 李丽春 刘书贵 戴晓欣 赵城 魏琳婷 林嘉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0-176,共7页
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建立测定水产品中扑草净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样品以乙腈-二氯甲烷(V∶V=8∶2)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液经吸附剂中性氧化铝、N-丙基乙二胺(PSA)、纳米二氧化锆结合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后上机检测,... 以QuEChERS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建立测定水产品中扑草净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样品以乙腈-二氯甲烷(V∶V=8∶2)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液经吸附剂中性氧化铝、N-丙基乙二胺(PSA)、纳米二氧化锆结合石墨化炭黑(GCB)净化后上机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扑草净质量浓度介于5~200μ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9。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海参(Holothuria sp.)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进行4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10、20、40和200μg·kg^(−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5.8%~111.8%,相对标准偏差为1.2%~8.8%,满足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中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扑草净的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5和10μg·kg^(−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净化效果好,能满足水产品中扑草净残留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扑草净 水产品 QUECHERS 稳定同位素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对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形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小冬 刘兴国 +3 位作者 顾兆俊 曾宪磊 李月 魏布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研究曝气是否会促进池塘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水华的发生,于夏季在温室内用玻璃缸进行了实验。实验设1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均不添加沉积物,各组3个重复。对照组不曝气,处理组进行水产养殖池塘中常见强度的曝气,对照组和处理... 为研究曝气是否会促进池塘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水华的发生,于夏季在温室内用玻璃缸进行了实验。实验设1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均不添加沉积物,各组3个重复。对照组不曝气,处理组进行水产养殖池塘中常见强度的曝气,对照组和处理组均添加2次相同的无机氮(N)、磷(P)营养盐。初始时浮游植物以绿藻为优势,随后对照组和处理组中均逐渐形成微囊藻属优势,其在实验后期成为优势最大的种类(平均湿质量浓度为36.28~75.81 mg·L^(-1))。对照组的溶解氧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叶绿素a、浮游植物总湿质量浓度、蓝藻湿质量浓度、绿藻湿质量浓度、微囊藻占藻类总湿质量的比例以及浮游动物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曝气对浮游植物由绿藻门优势向微囊藻优势的转变,即微囊藻水华的形成过程无直接影响;曝气是否存在均可以形成微囊藻优势;曝气主要改变了微囊藻在水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 微囊藻水华 蓝藻 绿藻 养殖池塘 富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体外消化产物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仇超颖 荣婧 +3 位作者 胡晓 杨贤庆 李来好 黄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112,共8页
将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进行糖基化反应,并采用胃蛋白酶和胰酶对蛋白进行体外消化,分析糖基化改性对蛋白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在反应过程中... 将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进行糖基化反应,并采用胃蛋白酶和胰酶对蛋白进行体外消化,分析糖基化改性对蛋白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在反应过程中自由氨基浓度显著降低,且反应前12 h降低更为明显,表明二者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接枝反应。糖基化肌原纤维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在模拟消化前后均显著高于未接枝肌原纤维蛋白(P<0.05),因此接枝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消化后蛋白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降低。SDSPAGE电泳图谱表明,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接枝反应促使高分子量蛋白接枝物的生成。酶解后糖基化肌原纤维蛋白的小分子蛋白、多肽的产生量明显增多,表明糖基化促进了蛋白水解反应。氨基酸分析显示,肌原纤维蛋白接枝物酶解液中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肌原纤维蛋白 糖基化 体外消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Chitinase-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蜕皮和幼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凯敏 江世贵 +5 位作者 黄建华 杨其彬 姜松 邱丽华 杨丽诗 周发林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8,共10页
研究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转录组获得的几丁质酶基因(Pm Chi)片段,运用RACE技术克隆了PmChi基因c DNA全长,命名为PmChi-2。PmChi-2基因c DNA全长2 050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144 bp、3'-UTR 319 bp和开放阅读框... 研究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转录组获得的几丁质酶基因(Pm Chi)片段,运用RACE技术克隆了PmChi基因c DNA全长,命名为PmChi-2。PmChi-2基因c DNA全长2 050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144 bp、3'-UTR 319 bp和开放阅读框(ORF)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mChi-2与其他甲壳动物Chi-2的相似性为78%~9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mChi-2在蜕皮前期(D期)表皮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胃、鳃、腹神经节和眼柄中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在其他组织(肝胰腺、肠、肌肉、心脏)中几乎不表达。不同蜕皮阶段,PmChi-2在鳃、胃和表皮3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模式基本一致,均在蜕皮期(E期)表达量最低,而最高表达量在鳃中出现在蜕皮后期(A期),在胃和表皮中为D期。幼体不同发育阶段分析揭示PmChi-2 mRNA在幼体发育阶段的无节幼体到糠虾幼体第二期表达量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在糠虾幼体第三期PmChi-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仔虾期又显著下降,推测PmChi-2 mRNA可能与斑节对虾幼体发育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PmChi-2基因可能在斑节对虾蜕皮以及幼体的变态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斑节对虾几丁质酶发育调控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几丁质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蜕皮 变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段亚飞 黄忠 +2 位作者 林黑着 董宏标 张家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100,共8页
对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网箱养殖对虾肌肉粗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 对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网箱养殖对虾肌肉粗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2)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网箱养殖对虾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天门冬氨酸(Asp)、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HEAA)、鲜味氨基酸(DAA)和虾味氨基酸(PFAA)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3)肌肉中检测到30种常见脂肪酸,两者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以网箱养殖对虾较高;两者的棕榈酸(C16∶0)质量分数最高,且网箱养殖对虾EPA+DHA质量分数是池塘养殖的1.90倍。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对虾营养成分要优于池塘养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深水网箱 池塘养殖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南沙海域秋季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7
15
作者 袁梦 汤勇 +3 位作者 徐姗楠 陈作志 杨玉滔 江艳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5,共8页
根据2015年11月珠江口南沙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秋季渔业资源群落组成、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出现渔业生物40种,以鱼类和甲壳类为主。其中,底层鱼类21种,中上层鱼类3种,甲壳... 根据2015年11月珠江口南沙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秋季渔业资源群落组成、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出现渔业生物40种,以鱼类和甲壳类为主。其中,底层鱼类21种,中上层鱼类3种,甲壳类16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可用来度量物种的生态优势度,秋季优势种类有亨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ungerfordi)和锐齿(Charybdis acuta)2种(IRI≥1 000)。该区域内各站位质量渔获率为0.63~11.15 kg·h^(-1),平均为4.23 kg·h^(-1);尾数渔获率为84~885尾·h^(-1),平均为433尾·h^(-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07,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1.64,Peilou均匀度指数(J')为0.59。分析表明,该海域渔获物以小型经济甲壳动物和经济幼鱼为主,渔获个体偏小,总体上多样性空间差异不大。与该区域2002年同月份的调查数据相比,目前渔获物多样性下降明显,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秋季 珠江口南沙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亮根 杜飞雁 +2 位作者 李亚芳 宁加佳 郭伟龙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5,共9页
根据2013年3月-4月与6月-7月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态类群、优势种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研究海域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87种,其中大型的127种,中型的152种。浮游桡足... 根据2013年3月-4月与6月-7月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南季风暴发前后南沙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态类群、优势种与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研究海域内共鉴定浮游桡足类187种,其中大型的127种,中型的152种。浮游桡足类属于典型热带大洋群落结构,大多数种类属于外海生态类群,其次是广盐生态类群、沿岸生态类群与深水生态类群。大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不明显,而中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随季风转换更替显著。大型浮游桡足类平均栖息密度为4.87个·m^-3,中型的为19.2个·m^-3,为大型的4倍。浮游桡足类多样性水平为丰富或非常丰富。浮游桡足类生态学特征受季风转换引起表层环流结构变化与水团运动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分布趋势,其中大型浮游桡足类对水团垂直运动反应较敏感,而中型浮游生物对海区表层环流改变的响应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密度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环流 水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主要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谭才钢 刘宝锁 +9 位作者 张东玲 牛志凯 张博 陈明强 范嗣刚 姜松 黄桂菊 李有宁 陈素文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12个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12个家系的平均体质量、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分别为35.96 g、57.36 mm...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12个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12个家系的平均体质量、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分别为35.96 g、57.36 mm、59.24 mm、23.55 mm和56.93 mm。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8.30%-21.30%),其中壳高和壳宽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而体质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灰色关联系数之和以壳高为最大(8.950 8),且家系间较均一,壳长为最小(8.189 8),但家系间变化幅度较大。体质量与4个形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趋势为壳高(0.745 9)〉绞合线长(0.714 8)〉壳宽(0.705 9)〉壳长(0.682 5)。根据上述结果,可将壳高作为间接选育合浦珠母贝体质量性状的重要评价指标,以提高体质量的选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形态性状 灰色关联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泛素结合酶PmUb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傅明骏 赵超 +2 位作者 周发林 邱丽华 江世贵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8,共8页
以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肝胰腺转录组数据中筛选的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Pm Ubc)基因片段为基础,利用SMART-RACE技术获得Pm Ubc的c DNA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了分析。Pm Ubc基因c DNA全长598 bp,包... 以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肝胰腺转录组数据中筛选的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Pm Ubc)基因片段为基础,利用SMART-RACE技术获得Pm Ubc的c DNA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了分析。Pm Ubc基因c DNA全长598 bp,包括编码154个氨基酸的46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17 bp的5'非编码区(UTR)和116 bp的3'UTR。Blast分析显示,Pm Ubc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物种的Ubc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 Ubc mRNA在不同组织和卵巢发育各时期的相对表达量和变化模式。结果表明,Pm Ubc mRNA在斑节对虾的脑、胸神经、心脏、肝胰腺、卵巢、肌肉、血淋巴中均有表达;Pm Ubc基因在卵巢发育Ⅲ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Ⅰ和Ⅳ期。结果显示,Pm Ubc基因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该实验结果为斑节对虾卵巢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泛素结合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卵巢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麒麟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 被引量:9
19
作者 戚勃 李来好 +3 位作者 杨贤庆 陈胜军 刘刚 李占东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26-34,共9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麒麟菜(Eucheuma)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碱液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凝胶强度和产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结果显示,碱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碱液质量浓度250 g.L-1、浸泡时间3.5 d和浸泡温度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麒麟菜卡拉胶凝胶强度为721 g.cm-2(质量浓度10 g.L-1),产率为3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麒麟菜 响应曲面 凝胶强度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角螺稚贝对亚硝酸盐耐受力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罗杰 陈加辉 刘楚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42-48,共7页
水温29℃时研究了管角螺(Hem ifusus tuba)稚贝[壳高(1.22±0.14)mm]在不同盐度和pH下对亚硝酸盐毒性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pH和盐度越低,亚硝酸盐对稚贝的毒害作用越大。水体pH为6.7、7.3、8.0和8.8时,亚硝酸盐对管角螺稚贝的96 ... 水温29℃时研究了管角螺(Hem ifusus tuba)稚贝[壳高(1.22±0.14)mm]在不同盐度和pH下对亚硝酸盐毒性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pH和盐度越低,亚硝酸盐对稚贝的毒害作用越大。水体pH为6.7、7.3、8.0和8.8时,亚硝酸盐对管角螺稚贝的96 h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188 mg.L-1(167~213 m.gL-1)、213 m.gL-1(195~231 m.gL-1)、254 m.gL-1(231~271 m.gL-1)和304 m.gL-1(284~321 m.gL-1),相对应的安全质量浓度(SC)为18.8 mg.L-1、21.3 m.gL-1、25.4 mg.L-1和30.4 m.gL-1,pH8.8时亚硝酸盐对稚贝的SC是pH 6.7时的1.6倍;盐度在16、19、23和28时,亚硝酸盐对管角螺稚贝的96 hLC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1 m.gL-1(138~178 m.gL-1)、171 mg.L-1(159~192 mg.L-1)、265 mg.L-1(246~282 m.gL-1)和296 m.gL-1(278~323 m.gL-1),相对应的SC分别为15.1 m.gL-1、17.1 m.gL-1、26.5mg.L-1和29.6 m.gL-1,盐度28时亚硝酸盐对稚贝的SC是盐度16时的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角螺 稚贝 亚硝酸盐 耐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