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0748被引量73188H指数88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她诞生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初创时期(1958年),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机刊物,她是随着中国...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123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777/TP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0,7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ptune:一种通用网络处理器微结构模拟和性能仿真框架
1
作者 林涵越 吴婧雅 +2 位作者 卢文岩 钟浪辉 鄢贵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107,共17页
网络包处理是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涉及报文修改、校验和与哈希计算、数据包镜像或过滤、统计限速等多项任务.作为网络包处理的重要部件,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基于处理器结构,为网络设备提供线速的性能和充分的可编程能力,... 网络包处理是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涉及报文修改、校验和与哈希计算、数据包镜像或过滤、统计限速等多项任务.作为网络包处理的重要部件,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基于处理器结构,为网络设备提供线速的性能和充分的可编程能力,但其架构多样,可分为单段式架构和多段式架构,现有模拟方法无法同时对二者性能进行模拟仿真.因此,提出一种通用网络处理器的结构模拟和性能仿真框架Neptune,采用多段式架构作为硬件抽象,使用事件链表、核间队列结构为数据通路和多段式架构模拟提供保障,同时满足单段式架构模拟需求.另外,借助同步图计算模式进行准确的并行模拟,并采用混合事件与时间驱动方法保障模拟高效性.实际测试中,Neptune以95%以上准确率支持2种架构的模拟,并以3.31MIPS的性能对网络处理器进行模拟,相较PFPSim取得1个数量级的性能提升.最后,展示了3个运用该框架进行网络处理器优化分析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包处理 网络处理器 可编程数据面 专用处理器 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动代码修复综述
2
作者 许鹏宇 况博裕 +1 位作者 苏铓 付安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0-2057,共18页
软件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载着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但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一直以来困扰着系统的开发者,时刻威胁着系统数据要素的安全.自动代码修复(automated program repair,APR)技术旨在帮助开发者在软件... 软件系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载着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但软件系统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一直以来困扰着系统的开发者,时刻威胁着系统数据要素的安全.自动代码修复(automated program repair,APR)技术旨在帮助开发者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自动地修复代码中存在的缺陷,节约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提高软件系统中数据要素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能力强大的代码大语言模型,并且代码LLM在APR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了强大的修复能力,弥补了传统方案对于代码理解能力、补丁生成能力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代码修复工具的水平.全面调研分析了近年APR相关的高水平论文,总结了APR领域的最新发展,系统归纳了完形填空模式和神经机器翻译模式2类基于LLM的APR技术,并从模型类型、模型规模、修复的缺陷类型、修复的编程语言和修复方案优缺点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与研讨.同时,对APR数据集和评价APR修复能力的指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且对现有的实证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最后,分析了当前APR领域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代码修复 大语言模型 代码大语言模型 软件缺陷 补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振动的IR-UWB超感知范围人体跌倒检测方法
3
作者 王冬子 郭政鑫 +3 位作者 桂林卿 盛碧云 蔡惠 肖甫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21-3738,共18页
跌倒检测在老年人医疗保健中至关重要,传统方案主要依赖于可穿戴设备进行感知.为了避免可穿戴设备带来的负担和不适,采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非接触式方法因其具有的普适性和非侵入性,逐渐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现有的非接... 跌倒检测在老年人医疗保健中至关重要,传统方案主要依赖于可穿戴设备进行感知.为了避免可穿戴设备带来的负担和不适,采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非接触式方法因其具有的普适性和非侵入性,逐渐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现有的非接触式方法主要从无线射频信号中提取人体跌倒产生的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生理特征,通过分析运动时间序列来判断目标是否发生跌倒行为.虽然目前的方法可以在视距状态下获取较高的检测精度,但是其在感知范围和非视距路径下的感知效果仍存在局限性.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利用最先进的商用IR-UWB设备来识别超感知范围外的人体跌倒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通过识别感知范围外人体跌倒引发的环境振动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跌倒事件,并通过设计IQ熵和最远点对距离算法从微小振动中提取人体跌倒产生的信号特征.通过在商用IR-UWB设备上搭建UWFall原型系统并在各种环境下开展大量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单台收发器的UWFall系统识别准确率超过90%.同时,UWFall系统对7 m范围外的目标跌倒检测准确率超过86%,且在非视距场景下依然保持高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射频感知 物联网 IR-UWB雷达 无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态图顶点介数中心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天明 赵杰 +3 位作者 金露 陈璐 曹斌 范菁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83-2393,共11页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介数中心度用于衡量顶点对网络结构的贡献大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顶点重要度衡量指标.该指标主要通过计算经过顶点的最短路径数来表明顶点的重要性.目前研究的介数中心度算法主要聚焦在普通图上,针对时态图的研究工作较...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介数中心度用于衡量顶点对网络结构的贡献大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顶点重要度衡量指标.该指标主要通过计算经过顶点的最短路径数来表明顶点的重要性.目前研究的介数中心度算法主要聚焦在普通图上,针对时态图的研究工作较少.普通图介数中心度计算方法主要依据Brandes算法设计,Brandes算法有效的关键理论是最短路径的子路径依然是最短路径,即最优子结构特性.然而时态图包含时态信息,时态路径类型多样,并且时态最短路径并不满足此特性,因此普通图介数中心度计算理论与方法不再适用于时态图.鉴于此,定义了严格(时态递增)和非严格(时态非递减)2种时态路径类型,并研究了时态图介数中心度计算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消息传播的2阶段迭代计算框架.第1阶段采用自顶向下的广度优先遍历方式计算时态最短路径;第2阶段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计算顶点的后继节点和孩子节点对其介数中心度的贡献值,并设计了基于消息传播机制的迭代累积计算方法.为了提高效率和可扩展性,实现了基于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框架的多线程并行算法FTBC(fast temporal betweenness centrality).基于8个真实的时态图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提出的介数中心度计算方法具有更优的计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图 介数中心度 时态路径 并行处理 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像头域内域间合并的无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利文 叶锋 +4 位作者 黄添强 黄丽清 翁彬 徐超 胡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425,共11页
在刑事侦查、智能监控、图像检索等领域,行人重识别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现有的大部分方法依赖有标注数据集,因此标签的缺乏使得无监督的行人重识别技术变得更具挑战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用于生成可靠伪标签的框架,这些生成... 在刑事侦查、智能监控、图像检索等领域,行人重识别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现有的大部分方法依赖有标注数据集,因此标签的缺乏使得无监督的行人重识别技术变得更具挑战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用于生成可靠伪标签的框架,这些生成标签可以为现有监督行人重识别模型提供监督信号.假设数据集内的大部分图片都满足同一个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差异主要在于前景(行人)、同一个行人被不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片差异主要在于背景.为了消除图片背景带来的差异,首先把数据集中的图片依据摄像头编号分成若干个域,通过计算每个域内的图片间的欧式距离,建立图模型,执行最大团算法寻找最相似的若干个图片并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行人;紧接着计算不同摄像头域间的团的相似度,据此进行合并;最终给出全局伪标签.所提的框架无需人为标注数据,以一种无监督的方式运行,并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发现所提方法比其他相关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无监督学习 最大团算法 伪标签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伪标签自监督学习的跨人脸-语音匹配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明航 柳欣 +2 位作者 于镇宁 徐行 郑书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8-2649,共12页
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感知语音的过程中常常将结合人脸信息进行跨模态交互分析.然而,现有的跨模态人脸-语音关联方法仍面临着对复杂样本敏感、监督信息缺乏以及语义关联不足等挑战,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对潜在共性语义的挖掘.针... 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感知语音的过程中常常将结合人脸信息进行跨模态交互分析.然而,现有的跨模态人脸-语音关联方法仍面临着对复杂样本敏感、监督信息缺乏以及语义关联不足等挑战,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对潜在共性语义的挖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伪标签自监督学习的跨模态学习架构,用于人脸-语音关联学习与匹配任务.首先,构建跨模态加权残差网络来学习人脸-语音的跨模态共享嵌入,然后提出一种新颖的双向伪标签关联的自监督学习方法,旨在通过一种模态的潜在语义信息去监督另一个模态的特征学习,从而基于这种交互式跨模态自监督学习能够挖掘到人脸-语音间更紧密的关联.为增加挖掘监督信息的判别性,进一步构建了2个辅助损失促使来自相同身份的人脸-语音特征更接近,并使来自不同身份的特征更加疏远.基于大量实验验证,相比较于现有方法,在人脸-语音跨模态匹配任务上获得了全面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语音关联 双向伪标签 自监督学习 加权残差网络 潜语义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判别器对抗模型的半监督跨语言词向量表示方法
7
作者 张玉红 植文武 +1 位作者 李培培 胡学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7-2136,共10页
跨语言词向量表示旨在利用语言资源丰富的词向量提高语言资源缺乏的词向量表示.已有方法学习2个词向量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单词对齐,其中生成对抗网络方法能在不使用对齐字典的条件下获得良好性能.然而,在远语言对上,由于缺乏种子字典的... 跨语言词向量表示旨在利用语言资源丰富的词向量提高语言资源缺乏的词向量表示.已有方法学习2个词向量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单词对齐,其中生成对抗网络方法能在不使用对齐字典的条件下获得良好性能.然而,在远语言对上,由于缺乏种子字典的引导,映射关系的学习仅依赖向量空间的全局距离,导致求解的词对存在多种可能,难以准确对齐.为此,提出了基于双判别器对抗的半监督跨语言词向量表示方法.在已有对抗模型基础上,增加一个双向映射共享的、细粒度判别器,形成具有双判别器的对抗模型.此外,引入负样本字典补充预对齐字典,利用细粒度判别器进行半监督对抗学习,消减生成多种词对的可能,提高对齐精度.在2个跨语言数据集上的实验效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升跨语言词向量表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言 词向量表示 对抗训练 双判别器 半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芯指令系统架构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伟武 汪文祥 +5 位作者 吴瑞阳 王焕东 曾露 徐成华 高翔 张福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共15页
介绍了统筹考虑先进性和兼容性要求的龙芯指令系统架构——龙架构(LoongArch).LoongArch吸纳了近年来指令系统设计领域诸多先进的技术发展成果,易于高性能低功耗的实现和编译优化;融合了各种国际主流指令系统的主要功能特性,不仅能够确... 介绍了统筹考虑先进性和兼容性要求的龙芯指令系统架构——龙架构(LoongArch).LoongArch吸纳了近年来指令系统设计领域诸多先进的技术发展成果,易于高性能低功耗的实现和编译优化;融合了各种国际主流指令系统的主要功能特性,不仅能够确保现有龙芯电脑上应用二进制的无损迁移,而且能够实现多种国际主流指令系统的高效二进制翻译.LoongArch已经被实现于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3A5000四核CPU.SPEC CPU2006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微结构下,LoongArch性能比龙芯CPU原指令系统MIPS平均提升超过7%.在硬件辅助支持下,SPEC CPU2000程序从MIPS翻译到LoongArch可以实现无损翻译,其定点程序子集和浮点程序子集从x86翻译到LoongArch的效率分布达QEMU二进制翻译器的3.6倍和47.0倍.LoongArch有望消除指令系统之间的壁垒,使得不同指令集的软件能够融合到统一的LoongArch平台上,不加区别地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芯CPU MIPS架构 龙架构 二进制翻译 兼容 软件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位级遮挡感知的人体姿态估计 被引量:9
9
作者 褚真 米庆 +2 位作者 马伟 徐士彪 张晓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60-2769,共10页
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人体姿态估计技术近年来取得显著进步,但是现有方法仍难以较好地处理普遍存在的遮挡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部位级遮挡感知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首先,采用基准人体姿态估计网络从含遮挡噪声的图像中获得各人体... 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人体姿态估计技术近年来取得显著进步,但是现有方法仍难以较好地处理普遍存在的遮挡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部位级遮挡感知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首先,采用基准人体姿态估计网络从含遮挡噪声的图像中获得各人体部位的带噪声特征表达.然后,通过遮挡部位预测模块估计人体被遮挡部位,从而获得可见性向量.遮挡部位预测模块由遮挡部位分类网络和可见性编码器组成,前者预测关节点的遮挡状态,后者利用注意力机制将遮挡状态转换为一组权重.最后,通过通道重加权方式融合可见性向量和带噪声特征,获得部位级遮挡感知的人体部位相关特征,用于计算关节点热图.在MPII和LSP(leeds sports pos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准姿态估计网络,该方法能够在较小的额外计算代价下更好地应对遮挡问题,并且取得了比目前先进方法更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人体关节点检测 遮挡推理 通道注意力机制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d-MDD的时序图紧凑表示
10
作者 李凤英 申会强 董荣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6-1296,共11页
时序图是顶点之间的连通性随时间变化的图,大规模时序图的紧凑表示和高效操作是分析和处理时序图数据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图的时序图数据紧凑表示方法——k^(d)-MDD.k^(d)-MDD是对k^(d)-tree的改进,该方法对时序图的邻接矩阵进行k... 时序图是顶点之间的连通性随时间变化的图,大规模时序图的紧凑表示和高效操作是分析和处理时序图数据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图的时序图数据紧凑表示方法——k^(d)-MDD.k^(d)-MDD是对k^(d)-tree的改进,该方法对时序图的邻接矩阵进行k^(d)划分,通过引入多值决策图来合并相同子矩阵,即k^(d)-tree图数据表示中存在的同构子树,存储结构更加紧凑.在k^(d)-MDD紧凑表示基础上,提供了基于k^(d)-MDD的时序图的基本操作(如顶点正向反向邻居的检索、边是否处于活动状态的检查、边的添加和删除等).在真实的时序图数据集上(Flickr-growth,YouTube-growth,Wikipedia等)的实验结果表明,k^(d)-MDD表示中的节点数仅为k^(d)-tree表示中节点数的1.58%~4.65%,与c k^(d)-tree和bc k^(d)-tree相比,其节点数为c k^(d)-tree中节点数的11.13%~20.39%,为bc k^(d)-tree(bucket c k^(d)-tree)中节点数的23.17%~41.95%.实验结果验证了k^(d)-MDD表示时序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图 紧凑表示 决策图 k^(d)-tree k^(d)-M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名数据网络中的视频传输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晓艳 童钟奇 +5 位作者 徐恪 张国强 郑少琦 赵丽侠 程光 龚俭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36,共21页
互联网目前已经发展为一个由实时视频和视频点播等内容分发服务主导的网络.传统IP网络对于视频分发类任务的支持存在组播的部署复杂且开销大,不能有效利用多路径获取内容、对移动性的支持差和难以同时满足可靠性以及低延时需求等问题.... 互联网目前已经发展为一个由实时视频和视频点播等内容分发服务主导的网络.传统IP网络对于视频分发类任务的支持存在组播的部署复杂且开销大,不能有效利用多路径获取内容、对移动性的支持差和难以同时满足可靠性以及低延时需求等问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作为新型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支持网络内缓存和多路径传输,而且由消费者驱动的传输模式使其天然地支持消费者端移动性.以上特点使NDN具有高效传输视频内容的潜力.首先介绍了视频传输和NDN的基础背景,然后阐述了一些利用NDN中优势实现视频传输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已有方案的总结与比较,最后指出了在NDN中传输视频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输 命名数据网络 网络内缓存 多路径传输 动态自适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tinaNet的自然环境中蝴蝶种类识别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娟英 鲁银圆 +1 位作者 孔维轩 许升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86-1704,共19页
蝴蝶是一种对栖息地敏感的昆虫,自然环境中的蝴蝶种类分布反映了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专家鉴别蝴蝶种类耗时耗力,计算机视觉技术为野外环境中蝴蝶种类自动识别提供了可能.针对野外环境下的蝴蝶图像特征,提出2种新的硬注意力机... 蝴蝶是一种对栖息地敏感的昆虫,自然环境中的蝴蝶种类分布反映了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专家鉴别蝴蝶种类耗时耗力,计算机视觉技术为野外环境中蝴蝶种类自动识别提供了可能.针对野外环境下的蝴蝶图像特征,提出2种新的硬注意力机制,DSEA(direct squeeze-and-excitation with global average pooling)和DSEM(direct squeeze-and-excitation with global max pooling),改进经典目标检测算法RetinaNet,并引入可变形卷积增强RetinaNet对蝴蝶形变的建模能力,实现野外环境下蝴蝶种类自动识别.以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目标检测指标评价模型性能,通过实验结果可视化,分析影响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改进RetinaNet对自然环境下的蝴蝶识别任务具有很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基于DSEM的RetinaNet;分布平衡的训练集可以提升提出模型的泛化性能;样本的结构相异性是影响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检测 蝴蝶识别 注意力机制 可变形卷积 Retin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付章杰 李恩露 +2 位作者 程旭 黄永峰 胡雨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8-568,共21页
图像隐写是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早期隐写方法通过修改载体图像获得含密图像,导致图像统计特性发生变化,因此难以抵抗基于高维统计特征分析的检测.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方法,使像素修改... 图像隐写是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早期隐写方法通过修改载体图像获得含密图像,导致图像统计特性发生变化,因此难以抵抗基于高维统计特征分析的检测.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方法,使像素修改更隐蔽、隐写过程更智能.为了更好地研究图像隐写技术,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方法进行综述.首先根据图像隐写过程,从3个方面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方法:1)从生成对抗网络和对抗样本2个角度介绍载体图像获取方法;2)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失真设计方法;3)阐述基于编码解码网络的含密图像生成方法.然后,分析和总结了无载体图像隐写方法的优缺点,该类方法无需载体图像即可实现图像隐写,因此在对抗统计分析方面存在天然优势.最后,在深入分析与总结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与无载体图像隐写2类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图像隐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隐写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对抗样本 无载体图像隐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用户兴趣偏好与影响力的目标社区发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海姣 马慧芳 +1 位作者 赵琪琪 李志欣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82,共13页
目标社区检测旨在找到符合用户偏好的有凝聚力的社区.然而,所有现有工作要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社区的外部影响,要么不是"基于目标的",即不适合目标请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面向属性网络的融合用户兴趣偏好与社区影响力的目... 目标社区检测旨在找到符合用户偏好的有凝聚力的社区.然而,所有现有工作要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社区的外部影响,要么不是"基于目标的",即不适合目标请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面向属性网络的融合用户兴趣偏好与社区影响力的目标社区发现方法,挖掘与用户偏好相关且最具一定影响力的高质量社区.首先,综合节点结构与属性信息,挖掘包含样例节点的极大k-团作为潜在目标社区核心,并设计熵加权属性权重计算方法来捕获潜在目标社区属性子空间权重,挖掘用户偏好;其次,融合社区内部紧密性和外部可分离性定义社区质量函数,以极大k-团为核心扩展得到高质量的潜在目标社区;最后,定义社区的外部影响分数量化办法,并结合社区质量函数值及外部影响分数对所有潜在目标社区排序,输出综合质量较高的社区为目标社区.此外,在计算极大k-团的属性子空间权重时,设计了2重剪枝策略提升方法的性能和效率.在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印证了所提方法的效率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兴趣偏好 极大k-团 属性子空间 社区影响力 目标社区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群计数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余鹰 朱慧琳 +2 位作者 钱进 潘诚 苗夺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24-2747,共24页
人群计数旨在估计图像或视频中人群的数量、密度或分布,属于目标计数(object counting)领域的研究范畴,广泛应用于人群行为分析、公共安全管理之中,以便及时发现人群拥挤或异常行为,避免事故发生.鉴于人群计数系统强大的实用性,自21世... 人群计数旨在估计图像或视频中人群的数量、密度或分布,属于目标计数(object counting)领域的研究范畴,广泛应用于人群行为分析、公共安全管理之中,以便及时发现人群拥挤或异常行为,避免事故发生.鉴于人群计数系统强大的实用性,自21世纪以来,研究者对其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发展迅猛,很多工作发现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人群计数系统存在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例如跨场景计数、透视畸变、尺度变化等.因此,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群计数这一研究领域进行回顾、分析和展望.具体地,首先从概念、步骤、方法等维度详细介绍人群计数模型,分析基于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这2类人群计数模型的差异.然后,从计数网络结构、ground-truth生成、损失函数、评价指标这4个方面阐述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群计数模型的研究现状.最后,比较分析了各种人群计数数据集的特点,并探讨和展望人群计数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密度图估计 多尺度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联邦学习后门攻击方案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大卫 付安民 +1 位作者 周纯毅 陈珍珠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64-2373,共10页
联邦学习使用户在数据不出本地的情形下参与协作式的模型训练,降低了用户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广泛地应用于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领域.但联邦学习对后门攻击表现出固有的脆弱性,攻击者通过上传模型参数植入后门,一旦全局模型识别带有触发... 联邦学习使用户在数据不出本地的情形下参与协作式的模型训练,降低了用户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广泛地应用于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领域.但联邦学习对后门攻击表现出固有的脆弱性,攻击者通过上传模型参数植入后门,一旦全局模型识别带有触发器的输入时,会按照攻击者指定的标签进行误分类.因此针对联邦学习提出了一种新型后门攻击方案Bac_GAN,通过结合生成式对抗网络技术将触发器以水印的形式植入干净样本,降低了触发器特征与干净样本特征之间的差异,提升了触发器的隐蔽性,并通过缩放后门模型,避免了参数聚合过程中后门贡献被抵消的问题,使得后门模型在短时间内达到收敛,从而显著提升了后门攻击成功率.此外,论文对触发器生成、水印系数、缩放系数等后门攻击核心要素进行了实验测试,给出了影响后门攻击性能的最佳参数,并在MNIST,CIFAR-10等数据集上验证了Bac_GAN方案的攻击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生成式对抗网络 后门攻击 触发器 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技术改进大规模分布式机器学习性能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艳 李念爽 +1 位作者 王希龄 钟凤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2-561,共20页
由于分布式计算系统能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大规模的计算能力,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分布式计算系统中,存在某些计算节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计算速度会以某种随机的方式变慢,从而使运行在集群上的机器学习算法执行时间增加,这种节... 由于分布式计算系统能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大规模的计算能力,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分布式计算系统中,存在某些计算节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计算速度会以某种随机的方式变慢,从而使运行在集群上的机器学习算法执行时间增加,这种节点叫作掉队节点(straggler).介绍了基于编码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和改进大规模机器学习集群性能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编码技术和大规模机器学习集群的相关背景;其次将相关研究按照应用场景分成了应用于矩阵乘法、梯度计算、数据洗牌和一些其他应用,并分别进行了介绍分析;最后总结讨论了相关编码技术存在的困难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技术 机器学习 分布式计算 掉队节点容忍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驱动的大规模真实感海洋场景实时渲染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颖 唐勇 +3 位作者 张浩然 刘丁 周升腾 王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5-384,共10页
针对目前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对于精确的时间和空间条件驱动下大规模海洋场景的研究匮乏的现状,提出一个时空驱动的大规模真实感海洋场景实时渲染框架.首先,采用天空球代替传统天空盒进行天空背景建模,弥补天空盒灵活性和真实性上的不足;... 针对目前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对于精确的时间和空间条件驱动下大规模海洋场景的研究匮乏的现状,提出一个时空驱动的大规模真实感海洋场景实时渲染框架.首先,采用天空球代替传统天空盒进行天空背景建模,弥补天空盒灵活性和真实性上的不足;引入简化天文模型进行天体位置计算,真实展现天体运行规律;其次,引入风力驱动的统一方向谱进行海浪绘制,弥补目前图形学领域利用海浪谱建模在短波绘制效果上的不足;最后,将大气散射、海洋表面以及海下光线传播作为整体考虑,构建海面综合光照渲染模型.实验表明:该框架不仅能够真实地展现在精确的时空条件下大规模海洋场景的波浪运动以及光学效果的变化,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实时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散射 海浪绘制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次表面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探测器自主安全着陆区确定及精确避障的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涛 章登义 蔡波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49-2659,共11页
目标星球表面障碍自主检测技术和安全着陆点的选择是实现探测器深空探测安全着陆的关键.针对探测动力下降段自主安全着陆进行仿真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探测器自主安全着陆仿真算法.该算法首先确定探测器所携带的电荷耦合器件相机... 目标星球表面障碍自主检测技术和安全着陆点的选择是实现探测器深空探测安全着陆的关键.针对探测动力下降段自主安全着陆进行仿真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探测器自主安全着陆仿真算法.该算法首先确定探测器所携带的电荷耦合器件相机拍摄的表面区域,利用基于光线跟踪算法以及高程数据对月球遥感影像进行仿真.然后基于边缘检测获取探测器目标表面的岩石及陨石坑等障碍,并对这些障碍进行椭圆拟合从而确定障碍区域.在确定障碍区的基础上,利用图像的形态学操作,采用高斯图像金字塔获取各层表面遥感影像,对多帧图像进行实时处理,精确地确定安全着陆区.在着陆区域基本确定之后的精避障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重构的探测器精避障螺旋搜索策略.该算法在传统图像匹配识别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探测器所携带的激光三维成像仪对初选着陆区域进行高精度三维重构,然后对重构后的区域进行螺旋搜索,从而选定更精确、更安全的软着陆目标着陆点.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椭圆拟合 障碍检测 安全着陆 精确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环境下支持可更新加密的分布式数据编码存储方案 被引量:25
20
作者 严新成 陈越 +2 位作者 巴阳 贾洪勇 朱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70-2182,共13页
由于云存储密文的静态性特征,密钥泄露成为影响存储数据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数据重加密是应对密钥泄露的有效手段,但相应的计算开销以及上传下载的通信开销增加了用户和存储系统的负担.此外,对基于分布式编码的数据存储而言,密文更新需要... 由于云存储密文的静态性特征,密钥泄露成为影响存储数据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数据重加密是应对密钥泄露的有效手段,但相应的计算开销以及上传下载的通信开销增加了用户和存储系统的负担.此外,对基于分布式编码的数据存储而言,密文更新需要在解密密文的基础上进行,密文合并过程同样增加了系统的通信及计算开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支持可更新加密的分布式数据编码存储方案(distributed data encoding storage scheme supporting updatable encryption,DDES-UE).通过利用密钥同态伪随机函数构造可更新加密方案,可避免密文更新的计算与通信开销过大问题;基于密文分割与改进FMSR编码实现数据分布式存储,保证存储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各存储节点的直接数据更新.安全性证明及性能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在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支持部分存储节点损坏时安全高效的数据可恢复性以及解密数据的完整性验证.与传统的数据重加密相比,DDES-UE能够避免数据重加密及数据上传、下载、解码、合并带来的计算和通信开销,对于构建支持直接数据更新的安全高效云存储系统有重要意义.此外,周期性密钥更新可有效增加攻击者通过获取密钥破解密文的时间成本,从而增强了系统的主动安全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云存储 密钥泄露 可更新加密 FMSR编码 周期性密钥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