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作品数2169被引量7909H指数25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是广东海洋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主要刊发海洋与水产科学基础理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水产增...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 主办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915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635/N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169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刺参体腔液的细菌凝集活性
1
作者 包莉莉 王心烨 +1 位作者 吴红艳 严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共9页
【目的】研究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的细菌凝集活性,为寻找仿刺参病害生态学防控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玻片法分别考察仿刺参体腔液上清和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对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 【目的】研究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的细菌凝集活性,为寻找仿刺参病害生态学防控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玻片法分别考察仿刺参体腔液上清和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对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埃希菌K12(Escherichia coli K12)的凝集活性,同时研究α-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D-山梨醇、蔗糖、麦芽糖、α-D-乳糖、甘露醇和N-乙酰神经氨酸等9种糖和Ca^(2+)、Zn^(2+)、Mn^(2+)、Mg^(2+)、Cd^(2+)、Fe^(2+)等6种二价金属离子对仿刺参体腔液细菌凝集活性的影响。【结果】仿刺参体腔液上清和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对6种受试菌均有凝集作用,前者凝集比活为14.0~35.0μg/mL,对鳗弧菌和大肠埃希菌K12的凝集作用最大,对溶藻弧菌的凝集作用最小,后者凝集比活为6.0~7.5μg/mL,对灿烂弧菌的凝集作用最大,对其余5种受试菌的凝集作用相同。此外,α-D-葡萄糖可全部抑制体腔液对6种受试菌的凝集活性,麦芽糖、N-乙酰神经氨酸、D-山梨醇和甘露醇能部分抑制其细菌凝集活性,最低凝集抑制浓度范围为100~200 mmol/L,α-D-乳糖、D-半乳糖、D-木糖和蔗糖对其细菌凝集活性无明显影响;Ca^(2+)、Zn^(2+)、Mn^(2+)可促进仿刺参体腔液上清的细菌凝集活性,6种二价金属离子对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的细菌凝集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仿刺参体腔液上清和体腔细胞破碎液上清均具有细菌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能被α-D-葡萄糖全部抑制,被N-乙酰神经氨酸、甘露醇、D-山梨醇和麦芽糖部分抑制,且Ca^(2+)、Zn^(2+)、Mn^(2+)可促进仿刺参体腔液上清的细菌凝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腔液 细菌 凝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鮟鱇鱼皮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HK-2细胞损伤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珂 缪秉陶 +3 位作者 曹洪杰 任祥雨 李航婷 杨最素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目的】为探讨鮟鱇(Lophius litulon)鱼皮活性肽(Monkfish skin peptides,MSP)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损伤保护的作用。【方法】以新鲜鮟鱇鱼皮为材料,选取加酶量、提取时间、pH、温度和料... 【目的】为探讨鮟鱇(Lophius litulon)鱼皮活性肽(Monkfish skin peptides,MSP)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损伤保护的作用。【方法】以新鲜鮟鱇鱼皮为材料,选取加酶量、提取时间、pH、温度和料液比为因子,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鮟鱇鱼皮肽的提取工艺;对得到的鮟鱇鱼皮肽经过超滤、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和全自动高压制备分离纯化得到MSP;利用液相二级质谱和多肽从头(de novo)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筛选抗氧化活性较强的肽段;通过构建PA诱导的HK-2细胞损伤模型,测定MSP对HK-2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确定酸性蛋白酶与胃蛋白酶质量比2∶1的复配比例,加酶量3 800 U/g、pH 3、酶解时间4 h、温度50℃和料液比1 g∶10 mL为鮟鱇鱼皮活性肽的最佳酶解条件,此条件下制备的鮟鱇鱼皮肽对DPPH·的清除率为78.84%;经超滤,酶解多肽中<3 ku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强,收集该组分进行凝胶色谱分离后,得到F1、F2和F3共3个峰,其中F1组分DPPH·清除率最高。F1组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纯化后得到6个吸收峰,其中H2组分吸收峰强度最高,经氨基酸序列鉴定,从中筛选出3种寡肽,分别为Phe-Glu-Ala-Thr-Ser-Gln-Glu-Leu(FEATSQEL,FL-8)、Leu-Val-Ser-Cys-Ser-Ser-Leu(LVSCSSL,LL-7)和Pro-Leu-Glu-Asn-Tyr(PLENY,PY-5)。3条多肽在HK-2细胞脂质损伤模型中的修复作用各不相同:FL-8和PY-5能提高HK-2细胞模型的抗氧化能力,使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降低细胞中活性氧的荧光强度,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水平,而LL-7能降低GSH-Px活性与T-AOC能力,能显著降低MDA的含量;在调节细胞的脂质代谢方面,FL-8与PY-5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并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而LL-7则会加剧细胞内的脂质蓄积;FL-8与PY-5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而LL-7则相反(α=0.05)。【结论】制备的MSP对PA诱导的HK-2具有保护作用,可为鮟鱇鱼皮活性肽的利用和缓解脂质肾毒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鮟鱇鱼皮 活性肽 分离纯化 HK-2细胞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海域沉积物元素组成变化揭示的全新世华南地区风化强度演变
3
作者 杨嘉雯 彭诗云 +2 位作者 许嘉莉 冯伟家 孔德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目的】探讨全新世以来华南地区陆地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方法】利用琼东海域沉积柱GH7的XRF扫描元素数据,从主量和微量元素中提取代表陆源输入的主成分PC1,分析华南沿海地区化学风化强度。【结果与结论】风化强度在13.2... 【目的】探讨全新世以来华南地区陆地化学风化强度的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方法】利用琼东海域沉积柱GH7的XRF扫描元素数据,从主量和微量元素中提取代表陆源输入的主成分PC1,分析华南沿海地区化学风化强度。【结果与结论】风化强度在13.2 ka BP以来经历了“强(13.2—7.5 ka BP)—弱(7.5—3.0 ka BP)—强(3.0—0 ka BP)”的变化,并在全球冷事件新仙女木、9.2 ka和8.2 ka时期均有明显减弱。PC1变化显示华南沿海地区风化强度大约在3 ka BP处于最强期,反映此时降雨量处于最大期,可能与热带辐合带(ITCZ)在此时期南移至低纬度有关。PC1频谱分析揭示风化强度存在一个约2 ka的周期,与厄尔尼诺(ENSO)周期一致,说明华南地区风化强度演变在千年尺度上很可能受ITCZ南移和ENSO的共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沉积物 元素 风化强度 琼东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荫 高畅畅 +3 位作者 董喆 牛春雨 孙坤来 林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目的】为促进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的开发利用,研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海南养殖的长茎葡萄蕨藻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和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多糖成分,用高效凝胶渗透... 【目的】为促进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的开发利用,研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对免疫抑制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海南养殖的长茎葡萄蕨藻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和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多糖成分,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多糖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并从动物水平研究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活性。【结果与结论】长茎葡萄蕨藻粗多糖产率为5.04%,粗多糖脱蛋白后,经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得到主要多糖组分CP0。理化性质分析表明,CP0的总糖质量分数为70%,硫酸基质量分数为11%;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比例为4.4∶4.0∶1.4,还含有微量的葡萄糖。表明CP0是硫酸化的木糖半乳甘露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71000。原子力显微镜显示,CP0为直径约100 nm的近球体结构。CP0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对小鼠白介素(IL2、IL4、IL10)、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等6种免疫因子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性等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提高小鼠肠道SIgA含量,发挥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可通过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恢复免疫平衡,并通过增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海藻多糖 分离纯化 硫酸多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55靶向SOCS5对无乳链球菌诱导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祥 黄瑜 +2 位作者 蔡佳 简纪常 王蓓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微小RNA-155(miR-155)和SOCS5(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5)的靶向关系,并研究其对无乳链球菌诱导的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 【目的】探究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微小RNA-155(miR-155)和SOCS5(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5)的靶向关系,并研究其对无乳链球菌诱导的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中miR-155、SOCS5及炎症因子表达变化规律,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55与SOCS5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qRT-PCR方法分析过表达和敲降miR-155对SOCS5基因表达的影响和miR-155对SOCS5的调控机制。【结果】无乳链球菌诱导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中miR-155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01),4 h达到最高值。SOCS5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6 h达到最高值。促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001),抑炎症因子IL-10、TGF-β表达显著下调(P<0.05)。构建尼罗罗非鱼SOCS5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miR-155极显著抑制(P<0.0001)SOCS5野生型质粒表达。突变靶位点后,miR-155对SOCS5的抑制作用极显著降低(P<0.0001),抑制效果减弱53.7%。过表达miR-155能显著抑制(P<0.001)SOCS5表达,而抑制miR-155后SOCS5表达显著上升(P<0.05)。转染miR-155抑制物6 h和12 h后,miR-155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12 h表达量最低,而SOCS5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在12 h达到最高值。【结论】miR-155通过靶向负调控SOCS5的表达参与无乳链球菌诱导的尼罗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通过下调SOCS5表达影响炎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 SOCS5 炎症反应 无乳链球菌 罗非鱼脑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马氏珠母贝干露耐受能力及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魏雯璐 刘琪 +4 位作者 张丞澍 郝瑞娟 廖永山 王庆恒 邓岳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5,共7页
【目的】探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对干露胁迫的响应,为马氏珠母贝健康养殖和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对马氏珠母贝进行干露胁迫,探究温度对马氏珠母贝干露耐受的影响;筛选出马氏珠母贝干露胁迫敏... 【目的】探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对干露胁迫的响应,为马氏珠母贝健康养殖和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对马氏珠母贝进行干露胁迫,探究温度对马氏珠母贝干露耐受的影响;筛选出马氏珠母贝干露胁迫敏感组和耐受组,比较两组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和植核后休养期存活率。【结果】(1)22~34℃条件下,马氏珠母贝干露耐受能力随温度升高及干露时间延长而降低;(2)22℃下,S组和T组的脯氨酸羟化酶(PHD)、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髓样分化因子(MYD88)、热休克蛋白(Hsp70、Hsp20)和凋亡抑制因子(cIAP)6个基因在干露过程中表达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3)植核试验结果表明耐受组植核后休养期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结论】马氏珠母贝在高温环境下干露耐受能力降低,在适温条件下耐受组比敏感组表现出较高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干露胁迫 温度 育珠 免疫 耐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短波组网通信自动选频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相成 吉彬 胡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快速、准确地选出海洋短波组网通信的可通频率。【方法】在现有信道设备具有全频段信号捕获与接收处理能力的基础上,以实时频率质量探测结果和网络连通性为选频依据,设计一种全网节点参与的短波全频段自动选频方案。【结果】通... 【目的】快速、准确地选出海洋短波组网通信的可通频率。【方法】在现有信道设备具有全频段信号捕获与接收处理能力的基础上,以实时频率质量探测结果和网络连通性为选频依据,设计一种全网节点参与的短波全频段自动选频方案。【结果】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案可以高效地为所有参与组网的节点选出可用的频率。【结论】该方案可有效解决海洋短波组网通信系统的选频问题,确保短波通信在船舶远洋航行、海洋石油开采以及海难救灾抢险等工作中能够稳定的发挥信息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频率探测 自动选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维氏弧菌PspF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少鸿 黄郁葱 +1 位作者 简纪常 蔡双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目的】对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ZJ0603的PspF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克隆哈维氏弧菌菌株ZJ0603的FspF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分析,构建表达载体pET2... 【目的】对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ZJ0603的PspF基因进行克隆与原核表达分析,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克隆哈维氏弧菌菌株ZJ0603的FspF基因,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分析,构建表达载体pET28a-PspF,经BamHI和XhoI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入表达菌株大肠杆菌BL21,对表达重组菌株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与结论】PspF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179bp,编码33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8.04ku,理论等电点5.27,不稳定系数41.97,总平均亲水性-0.382,PspF蛋白整体表现为亲水性蛋白。成功构建含pET28a-PspF的表达菌株,其最佳诱导条件为37℃下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0.2mmol/L诱导6h,其表达蛋白为38ku。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spF重组蛋白成功获得,蛋白同源性高,具有作为抗弧菌病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PspF基因 原核表达 表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对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德峰 王雅玲 +1 位作者 孙力军 房志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01-107,共7页
【目的】确定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流通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通过观察明确休眠临界温度,计时测定,确定降温程序、氧气含量及生态冰温保藏温度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生态冰温区为-2~10℃。设定4种降温方式,其梯度降温... 【目的】确定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流通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通过观察明确休眠临界温度,计时测定,确定降温程序、氧气含量及生态冰温保藏温度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生态冰温区为-2~10℃。设定4种降温方式,其梯度降温均为≥18、18~15、15~10℃等3个区段,第Ⅰ种方式对应区段的降温速率为4、1、0.5℃/h,第Ⅱ种为4、2、0.5℃/h,第Ⅲ种为4、1、1℃/h,第Ⅳ种为4、4、4℃/h。第Ⅰ种方式下的存活时间(12.48±0.56)h,显著大于第Ⅱ种(8.75±0.77)h、第Ⅲ种(8.29±0.58)h和第Ⅳ种(6.19±0.62)h(P<0.05)。在99.9%氧气含量且维持生态冰温5℃的无水条件下可使存活时间进一步延至(23.82±0.77)h,之后常温新鲜海水中5 min可复苏至鲜活状态,成活率在98.5%以上。【结论】通过调整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可显著延长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生态冰温 无水存活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港水体夏季后向散射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大召 余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0-76,共7页
【目的】研究湛江港水体夏季后向散射特性。【方法】利用2017年夏季湛江港海域的航次数据,采用实验与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湛江港海域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的光谱特性、空间分布,分析后向散射系数与悬浮泥沙浓度的关系。【结果】湛江港海... 【目的】研究湛江港水体夏季后向散射特性。【方法】利用2017年夏季湛江港海域的航次数据,采用实验与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湛江港海域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的光谱特性、空间分布,分析后向散射系数与悬浮泥沙浓度的关系。【结果】湛江港海域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的光谱模型符合乘幂的形式,波长指数(n)为1.61。后向散射系数的空间分布呈现近岸高值,外海低值的特点。后向散射系数与悬浮泥沙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决定系数(R2)为0.707 2。【结论】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可用于水体悬浮泥沙浓度的遥感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港 后向散射系数 悬浮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盐度和照度对北方娄氏藻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永胜 李长玲 +1 位作者 黄翔鹄 黎春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8-33,共6页
通过单因子与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温度、盐度和照度对北方娄氏藻(Lauderia borealis)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盐度和照度对北方娄氏藻的比增长率μ和叶绿素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温度为20~30℃,盐度为... 通过单因子与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温度、盐度和照度对北方娄氏藻(Lauderia borealis)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盐度和照度对北方娄氏藻的比增长率μ和叶绿素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温度为20~30℃,盐度为25~35,照度为2 500~3 500 lx时,北方娄氏藻比增长率较大,叶绿素a含量较高,适宜北方娄氏藻的生长。温度和盐度分别是影响北方娄氏藻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温度25℃、盐度35、照度2 500~3 000 lx是北方娄氏藻生长的最优组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娄氏藻 比增长率 叶绿素A 温度 盐度 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BP神经网络的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场预报模型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娜 陆化杰 陈新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5-71,共7页
根据2003-2011年渔汛期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SSH)等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作业次数作为中心渔场指标,以月份、经度、纬度、SST和SSH为输入因子,利用B... 根据2003-2011年渔汛期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SSH)等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作业次数作为中心渔场指标,以月份、经度、纬度、SST和SSH为输入因子,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比较14种不同结构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CPUE作为中心渔场预报指标的BP模型均较佳,其拟合残差范围为0.004 0~0.005 5,平均值为0.004 7;而以作业次数作为中心渔场预报指标的BP模型,其拟合残差范围为0.009 3~0.011 6,平均值为0.010 4。输入因子为月份、经度、纬度、SST和SSH,输出因子为初值化后的CPUE,网络结构为5-4-1时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最佳,其拟合残差为0.004 025,该模型可用于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的预报。BP神经网络方法可为准确渔场预报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大西洋 阿根廷滑柔鱼 BP神经网络 渔场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港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遥感反演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城飞 廖珊 +5 位作者 付东洋 王文芳 李薛 刘大召 张莹 黄雄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07-113,共7页
基于表观光学法研究冬季湛江港海域高光谱遥感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模型构建,结果表明,该海域单波段遥感反射率与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低,波段比值和遥感反射率的一阶微分法可提高叶绿素a浓度反演精度。665nm处的遥感反射率一阶微分值与叶绿素... 基于表观光学法研究冬季湛江港海域高光谱遥感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模型构建,结果表明,该海域单波段遥感反射率与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低,波段比值和遥感反射率的一阶微分法可提高叶绿素a浓度反演精度。665nm处的遥感反射率一阶微分值与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可达0.84。一阶微分相关系数大于0.8的波段大部分处于叶绿素a红光强烈吸收区域,对于富营养化的湛江港海域采用一阶微分方法构建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港海域 叶绿素a浓度 高光谱遥感 定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风影响下北部湾颗粒无机碳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淑平 王静 赵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8-86,共9页
以北部湾1999年7月至2009年6月11年的Sea Wi FS卫星遥感颗粒无机碳度资料为基础,研究北部湾颗粒无机碳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海洋动力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季节变化上,整个冬季北部湾颗粒无机碳浓度普遍较高,表现出季... 以北部湾1999年7月至2009年6月11年的Sea Wi FS卫星遥感颗粒无机碳度资料为基础,研究北部湾颗粒无机碳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海洋动力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季节变化上,整个冬季北部湾颗粒无机碳浓度普遍较高,表现出季节平均最大值(0.012 mol·m-3),春季普遍较低(<0.004 mol·m-3),表现出全年最低水平;不同区域的最高水平出现的季节却有所不同:北部湾北部沿岸区域颗粒无机碳浓度在秋季较高,海南岛西部大部分海域在冬季较高,北部湾西北部沿岸则在夏季较高;在空间分布上,近岸海区的颗粒无机碳浓度明显高于海湾中央区域,北部湾北部海域普遍高于南部海域,东部海域高于西部海域。综合相关分析表明,北部湾颗粒无机碳浓度的这一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同季风的强弱及风向有关,同时也可能与海表温度、流场(如沿岸上升流等)及陆地径流量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浮游植物 颗石藻 季风 颗粒无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藻弧菌双组分调控系统PhoR/PhoB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燕飞 庞欢瑛 +2 位作者 吴灶和 简纪常 鲁义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22-30,共9页
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在致病菌的生长及毒力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克隆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HY9901株组氨酸激酶PhoR和反应调控因子PhoB的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ho ... 双组分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在致病菌的生长及毒力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克隆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HY9901株组氨酸激酶PhoR和反应调控因子PhoB的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ho R(Gen Bank登录号:KJ958404)全长1 299 bp,共编码432个氨基酸;pho B(Gen Bank登录号:KJ863646)全长690 bp,编码229个氨基酸。构建PhoR/PhoB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溶藻弧菌PhoR/PhoB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有较近亲缘关系。利用SWISS-MODEL软件,对PhoR/PhoB中两个相对保守的功能域HATPase_c和REC进行同源建模,发现HATPase_c具有1个ATP结合位点,REC具有4个天冬氨酸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双组分调控系统 PhoR/PhoB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净化高盐度养殖废水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永士 施永海 +3 位作者 张根玉 张海明 邓平平 张宗锋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70-75,共6页
研究了人工湿地循环处理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高盐度(21.1-23.3)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对高盐度养殖废水中各水质指标去除率为:总氨氮66.7%,亚硝酸盐80.0%,化学需氧量12.5%,浊度69.1%,硝酸盐-12.1%,总氮3.5%,总... 研究了人工湿地循环处理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高盐度(21.1-23.3)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对高盐度养殖废水中各水质指标去除率为:总氨氮66.7%,亚硝酸盐80.0%,化学需氧量12.5%,浊度69.1%,硝酸盐-12.1%,总氮3.5%,总磷0.0%。养殖池水质状况良好。在试验负载范围内,湿地对总氨氮、亚硝酸盐、浊度的去除量随进水污染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持续有效降低哈氏仿对虾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水质因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养殖废水 净化效果 去除率 高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孔鲍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杂交一代生长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湘 刘建勇 赖志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22-27,共6页
利用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汕尾养殖群体(BD)和深圳野生群体(YS)进行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YS♀×BD♂、BD♀×YS♂、BD♀×BD♂和YS♀×YS♂4个组合的F1代,对其卵径、受精率、幼体附着率、... 利用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汕尾养殖群体(BD)和深圳野生群体(YS)进行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YS♀×BD♂、BD♀×YS♂、BD♀×BD♂和YS♀×YS♂4个组合的F1代,对其卵径、受精率、幼体附着率、幼体变态率,以及40、70、100、160、220、280日龄幼鲍的存活率及壳长、壳宽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卵径比养殖群体大12.14%,差异极显著(p值<0.01);受精率、附着率、变态率,杂交组显著大于自繁组(p值<0.05);杂交组在幼体存活率、稚贝主要生长性状与自繁组相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幼鲍存活率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14.89±3.60)%~(43.00±2.15)%,壳长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5.18±1.46)%~(18.52±2.12)%,壳宽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6.17±1.09)%~(16.72±1.26)%,体质量平均杂种优势变化范围为(9.86±1.25)%~(12.55±1.26)%;通过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杂交育苗能提高九孔鲍的经济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杂交 杂种优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近海域沉积物含氯多环芳烃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吉榛 罗显桥 +6 位作者 林红英 刘寒 马驿 巨向红 陈进军 陆长青 岳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探究湛江近海域海洋沉积物中含氯多环芳烃的生物学毒性效应,选取湛江近海域2个地点(TS和JSW)采集样品,以含氯多环芳烃为目标,制备沉积物提取物,将斑马鱼胚胎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沉积物提取物中,观测供试斑马鱼胚胎的死亡和畸形情况... 为探究湛江近海域海洋沉积物中含氯多环芳烃的生物学毒性效应,选取湛江近海域2个地点(TS和JSW)采集样品,以含氯多环芳烃为目标,制备沉积物提取物,将斑马鱼胚胎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沉积物提取物中,观测供试斑马鱼胚胎的死亡和畸形情况。结果表明:TS采样点沉积物提取物的LC50为15.98 mg/mL(48 h)和14.41mg/mL(96 h),JSW采样点沉积物提取物的LC50为19.89 mg/mL(48 h)和16.36 mg/mL(96 h),且致死效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TS和JSW 2个采样点沉积物中含氯多环芳烃能导致斑马鱼胚胎卵黄囊水肿、心包水肿、脊椎弯曲等致畸效应,其致畸效应与暴露浓度基本呈浓度依赖关系。湛江近海域沉积含氯多环芳烃物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和致畸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近海域 含氯多环芳烃 半数致死浓度 致畸性 斑马鱼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海域总氮遥感反演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大召 付东洋 丁又专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总氮质量浓度是衡量水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以粤西海域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总氮质量浓度和水体高光谱遥感反射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波段,还是波段因子,总氮质量浓度与水体高光谱遥感反射率的相关性仅达到0.593;研... 总氮质量浓度是衡量水环境的主要指标之一。以粤西海域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总氮质量浓度和水体高光谱遥感反射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波段,还是波段因子,总氮质量浓度与水体高光谱遥感反射率的相关性仅达到0.593;研究区域的总氮和悬浮物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可以达到0.76。通过悬浮物间接的遥感监测粤西海域的总氮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氮 粤西海域 悬浮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柄粗提物对凡纳滨对虾性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春华 赵光凤 李广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生化方法制备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Penaeus)vannamei)]眼柄粗提物,用活体注射法研究不同粗提物剂量对去眼柄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直径大小的影响,以检验其性腺抑制素(Gonadinhibiting hormone,GIH)的生物活性;在凡纳滨对虾仔虾后17... 采用生化方法制备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Penaeus)vannamei)]眼柄粗提物,用活体注射法研究不同粗提物剂量对去眼柄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直径大小的影响,以检验其性腺抑制素(Gonadinhibiting hormone,GIH)的生物活性;在凡纳滨对虾仔虾后17、22和27 d,分别以不同浓度眼柄粗提物浸泡24 h,结果显示:除0.001个眼柄/mL的GIH浓度外,0.01、0.1和1个眼柄/mL组均显著降低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直径(P﹤0.05);浸泡处理后,仔虾后17 d GIH处理组凡纳滨对虾雌性率达70.1%~80.1%;仔虾后22 d GIH处理组雌性率达65.8%~71.7%,各浓度GIH处理组雌性率比对照组(雌雄比例约为1:1)显著提高(P﹤0.05);仔虾后27 d,0.01和1个眼柄/mL处理组雌性率(约58%)略高于对照组,但0.1个眼柄/mL处理组雌性率(73.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眼柄粗提物可明显诱导凡纳滨对虾雌性化,在仔虾后22 d前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眼柄粗提物 性分化 性腺抑制素(GIH) 雄性腺激素(A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