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作品数20044被引量122198H指数65
本刊是大型中医药科技刊物,编委会由四名院士级全国最负盛名的26位名中医专家组成(均为博士导、教授、研究员)编委为全国26所中医院校院长、校长担任,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读者为全国各大中医科研...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中医函授通讯;中医药学刊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中医药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3-7717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21-1546/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20,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响应性榄香烯纳米乳温敏水凝胶抗4T1小鼠乳腺癌研究
1
作者 赵梦洁 赵云龙 +5 位作者 王华华 直炜炜 贾永艳 关延彬 韩德恩 祝侠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I0020-I0026,共12页
目的以4T1乳腺癌细胞为模型,结合808 nm近红外光照射,探讨共载吲哚菁绿与榄香烯纳米乳温敏水凝胶(ICG-ELE-NE-gel)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溶血试验评价ICG-ELE-NE-gel的生物安全性。采用MTT法测定ICG-ELE-NE-gel对4T1细胞体... 目的以4T1乳腺癌细胞为模型,结合808 nm近红外光照射,探讨共载吲哚菁绿与榄香烯纳米乳温敏水凝胶(ICG-ELE-NE-gel)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体外溶血试验评价ICG-ELE-NE-gel的生物安全性。采用MTT法测定ICG-ELE-NE-gel对4T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法观察4T1细胞的摄取效果;通过细胞划痕试验探讨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建立BALB/c小鼠荷4T1乳腺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进行红外热成像试验和体内药效学研究,ELISA实验测定荷瘤小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ICG-ELE-NE-gel的生物安全性较高、光热稳定性良好。ICG-ELE-NE-gel对4T1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特征,能被4T1细胞成功摄取,且能明显抑制4T1细胞的水平迁移能力。ICG-ELE-NE-gel及其激光组能够明显控制小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的增长;可有效抑制TNF-α和IL-6的表达,促进IFN-γ的表达;H&E和TUNEL病理组织切片显示ICG-ELE-NE-gel组出现明显的肿瘤细胞凋亡,当结合808 nm激光照射后,小鼠的肿瘤组织出现更大面积的细胞损伤或凋亡。结论ICG-ELE-NE-gel结合近红外光照射后对4T1小鼠乳腺癌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均有所增强,可同时实现肿瘤的光-热-化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响应 榄香烯 吲哚菁绿 纳米乳温敏水凝胶 乳腺癌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炭药历代本草、现代标准及炮制经验辑要 被引量:1
2
作者 曲珍妮 吕畅 +4 位作者 朱娟娟 周巧 卢琪 戴衍朋 石典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3,共13页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药典和炮制规范,系统梳理中药炭药的历史沿革、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全国及各省中药炮制规范、各地中药炮制经验中的收载情况。发现炭药应用历史悠久,在止血及胃肠道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药典和炮制规范,系统梳理中药炭药的历史沿革、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全国及各省中药炮制规范、各地中药炮制经验中的收载情况。发现炭药应用历史悠久,在止血及胃肠道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且炭药在古代应用多以动物类炭药为主,而现代多为植物类炭药,应探索挖掘动物类炭药品种临床应用价值。历版《中国药典》、全国及各省中药炮制规范、各地中药炮制经验中共收载78种炭药,其中《中国药典》收载炭药39种,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收载炭药42种,各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炭药24种,各地中药炮制经验收载炭药56种,其中有12种炭药仅在经验中收载,目前尚未收载于《中国药典》及炮制规范中。另外,同一炭药收载情况存在“一药多法”“各地方法”现象,有的方法虽一致但工艺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应加大炭药挖掘整理力度,规范炭药炮制方法,积极推动更多炭药品种纳入地方、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药典标准,同时也要注重建立炭药临方炮制规范,让炭药发挥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炭药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特色之一,系统总结炭药历史沿革和标准、经验收载情况,可为进一步挖掘炭药品种,扩大其临床应用等的深入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炭药 历史沿革 炮制规范 标准 炮制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展望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乐乐 王哲 +2 位作者 姚克宇 刘丽红 朱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其智能化发展仍需要多种工具支持。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作为其重要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大语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其智能化发展仍需要多种工具支持。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作为其重要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大语言模型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对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思考,以期为中医药领域的智能化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为了探讨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生物医学领域大语言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概述了医学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医学大语言模型的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生物医学领域已开展的大语言模型相关研究,思考并展望了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深入思考了构建及应用中医大语言模型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医药 应用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中医药临床数据共享方法研究:以频数分析和描述性统计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畅 赵冉 +5 位作者 张雯 张泽丹 温宵宵 古欣怡 庄荟瑛 王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共8页
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可以解决数据共享时的安全隐私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的可追溯性,防止恶意节点篡改上传数据;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将互不可信的用户作为参与方整合起来,建立安全可靠的合作机制。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 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可以解决数据共享时的安全隐私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的可追溯性,防止恶意节点篡改上传数据;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将互不可信的用户作为参与方整合起来,建立安全可靠的合作机制。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设计中医药临床数据分布式算法能整合来自多方的临床数据,扩大研究样本量,解决目前中医药临床数据共享存在的“不愿,不敢,不能”问题,促进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的发展。创造性地将频数分析与描述性统计融入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融合了区块链技术增强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为中医药临床数据设计了一套高效且保护隐私的分布式计算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相较于集中式计算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优势,还设计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在计算真实中医临床数据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案为中医药领域的数据共享开创了新方向,既保障了患者隐私,又实现了临床数据的有效聚合,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临床数据 数据共享 区块链 安全多方计算 分布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及其炮制品化学组成及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成骨作用研究
5
作者 成光宇 李盼 +6 位作者 宋来辉 梁金玲 曹文轩 于澎 戴雨霖 刘佳 许天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4,I0050,I0051,共9页
目的分析淫羊藿(Epimedii folium)及其炮制品化学组成,并探究其提取物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nic preosteoblast cells,MC3T3-E1 cells)的增殖及成骨作用。方法取10批淫羊藿,分别加工炮制成羊脂油炙淫羊藿和盐炙淫羊藿... 目的分析淫羊藿(Epimedii folium)及其炮制品化学组成,并探究其提取物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nic preosteoblast cells,MC3T3-E1 cells)的增殖及成骨作用。方法取10批淫羊藿,分别加工炮制成羊脂油炙淫羊藿和盐炙淫羊藿各10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并结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炮制前后变化规律;建立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的成骨抑制模型,通过测定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量来评价淫羊藿及其炮制品的抗骨质疏松效果,进一步探讨淫羊藿及其炮制品抗骨质疏松作用不同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建立淫羊藿及其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识别出共有峰16个;聚类分析结果将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归为一类,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归为一类;各黄酮含量的极坐标气泡图显示初级黄酮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含量在炮制后整体减少,次级黄酮苷(淫羊藿苷和宝藿苷I)含量在炮制后整体增加;抗骨质疏松活性数据表明,淫羊藿不同炮制品均具有一定的成骨增殖作用,其中淫羊藿盐炙品对DEX抑制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强作用最为明显。结论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初步探索了淫羊藿炮制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合其提取物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发现淫羊藿经盐炙后淫羊藿苷含量增加,对DEX引起的MC3T3-E1细胞成骨抑制的增殖作用显著增强,提示淫羊藿苷可能是淫羊藿不同炮制品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不同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探索淫羊藿炮制原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黄酮类化合物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联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临床疗效及血清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唐宇 程为平 +2 位作者 周佳 田叶 郎笑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目的 分析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联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 目的 分析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联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6例偏头痛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联合组(n=63)、对照组(n=63)。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口服,并给予疏肝调神针法针灸治疗,联合组加用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持续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生活质量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血清指标变化,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头痛症状方面,两组治疗1个月后头痛发作频率、每月无头痛天数、发作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单次头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头痛发作频率、每月无头痛天数、发作时VAS评分、单次头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治疗1个月后偏头痛生活品质问卷(Migraine-SpecificQualityLifeQuestionnaire, MS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MS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治疗1个月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MCA、BA、PCA、ACA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指标方面,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TNF-α、ICAM-1、CGRP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TNF-α、ICAM-1、CG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疏肝调神针法的基础上,将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应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头痛症状、脑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也能够改善血清TNF-α、ICAM-1、CGRP,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甘麦大枣汤 疏肝调神针法 偏头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药理作用及其在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韩瑾 宋研博 +1 位作者 孙永康 王新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0,共4页
水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历史悠久,为破血消癥、活血祛瘀要药,是脑系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根据目前研究总结发现,水蛭药理作用包括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纤维化、抗细胞凋亡、抑制血脂等方面。随着对水蛭临床疗效的... 水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历史悠久,为破血消癥、活血祛瘀要药,是脑系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根据目前研究总结发现,水蛭药理作用包括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纤维化、抗细胞凋亡、抑制血脂等方面。随着对水蛭临床疗效的逐步认识,运用中医药治疗脑病也愈加常见。水蛭在治疗脑病中的优势逐渐显现,运用水蛭治疗卒中、头痛、眩晕、痴呆、颤证等脑系疾病常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药理作用 脑病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智能诊疗机器人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艳秋 燕燕 李思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研究立足于各类人工智能算法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主要介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近年来新兴的深度学习算法与中医四诊相契合的场景;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医诊断过程,以进一步推动中医的客观化、定量化发展的智能诊疗机器... 研究立足于各类人工智能算法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主要介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近年来新兴的深度学习算法与中医四诊相契合的场景;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医诊断过程,以进一步推动中医的客观化、定量化发展的智能诊疗机器人设计。针对中国目前中医诊疗仪器在临床领域研发应用现状,引入机器人技术,以促进中医诊疗仪器创新发展,推动中医理论研究与诊疗技术的协同发展,使中医诊疗技术在提高人民健康和生活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人工智能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康复片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朱井俊 王建 +3 位作者 卫霞 张翠 黄霄璇 谷玉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e,CKD)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KD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口服复方α-酮酸片,5片/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e,CKD)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KD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口服复方α-酮酸片,5片/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两组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肾脏疾病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T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32/44);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P<0.05);两组KDT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血清TG、TC和LDL-C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采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CK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多重机制保护肾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康复片 复方Α-酮酸片 慢性肾脏病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自噬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久术 周明阳 +3 位作者 王雪茹 黄苏苏 高泓 杜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0,I0036,共7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病程长且预后差,以轴突变性坏死、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雪旺细胞凋亡等神经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自噬是神经细胞的清洁机制,通过清除多余的代谢物来消除细胞压力源造成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病程长且预后差,以轴突变性坏死、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雪旺细胞凋亡等神经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自噬是神经细胞的清洁机制,通过清除多余的代谢物来消除细胞压力源造成的伤害,从而维持细胞内稳态平衡。持续的高糖环境改变了机体自噬水平,自噬被抑制或过度激活均会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加速DPN进展,恢复自噬平衡,从而减轻神经损伤对于DPN的治疗尤为关键。DPN的治疗目前尚无满意方案,中医药在防治DPN的进程中以多靶点、多效应、多成分等独特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大量中医药治疗DPN的动物及临床研究均显示自噬是中医药治疗DPN的重要靶点,恢复自噬平衡可以减轻神经损伤、延缓神经细胞死亡进程,起到防治DPN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不明,基于此,对自噬的调控及其在DP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单味中药或复方有效成分对自噬干预作用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DPN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自噬的潜在治疗靶点,为进一步提升中医治疗DPN的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雪旺细胞 中医药 调控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被反复错引的重要针灸文献及60年代初的穴位解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明 陈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4,共3页
一篇重要的针灸解剖研究文献被反复错引了60余年。此文发表于196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学报》首期,6位作者用人体解剖学方法研究发现经络和穴位与神经和血管系统关系密切,其结论清晰,影响广泛。但此文在当代文献库中被以多种方式错引,目... 一篇重要的针灸解剖研究文献被反复错引了60余年。此文发表于196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学报》首期,6位作者用人体解剖学方法研究发现经络和穴位与神经和血管系统关系密切,其结论清晰,影响广泛。但此文在当代文献库中被以多种方式错引,目前尚无原文可查。错引埋没了部分原作者的贡献,对文章题目和页数表达有误,建议尽快纠正。同时简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多所医学院发表的穴位解剖学研究报道及文章索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解剖 针灸文献 错引 穴位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琦 田小刚 +4 位作者 黄继升 窦旭辉 王琦 吴佳 陈红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68,共4页
目的 分析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3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3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 目的 分析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3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3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61/63),远高于对照组的80.96%(57/6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血浆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 TM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苯丙氨酸、溶血卵磷脂、焦谷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确,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调节其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水平及氨基酸、磷脂代谢障碍等,使紊乱的代谢趋于正常,以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肠同调针刺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力衰竭“脾-线粒体-心”轴探讨“心受气于脾”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抗 李春 +2 位作者 王勇 王伟 王俊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2,共5页
《内经》中载“心受气于脾”,心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脾脏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室”,为心脏和人体提供能量,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功能相似。多项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脾虚证患者中线粒体形态、结构、功能等出现异常,且心力衰... 《内经》中载“心受气于脾”,心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脾脏功能密切相关。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室”,为心脏和人体提供能量,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功能相似。多项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脾虚证患者中线粒体形态、结构、功能等出现异常,且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中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脾-线粒体-心”轴之间交叉相关,轴系失衡则影响心衰等心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恢复“脾-线粒体-心”轴平衡在心衰防治中至关重要。运用中医疗法心脾同调,从平衡“脾-线粒体-心”轴入手,调控线粒体功能,可以显著改善心衰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的心脏功能,恢复心脏能量代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基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对“脾-线粒体-心”轴进行阐释,进一步探讨了“心受气于脾”的理论内涵,为今后从脾及线粒体功能论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证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线粒体-心”轴 心受气于脾 心力衰竭 “脾-线粒体”轴 “线粒体-心”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冰 贺璇 +5 位作者 余意 刘蓉芳 王敏 李园 李亮 毛以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2,I0022-I0024,共8页
目的探讨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46只SD大鼠,其中随机取6只大鼠为空白组,余40只经腹腔注射阿霉素药物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模型成功后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心康冲剂组10只、缬沙坦组10只。... 目的探讨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46只SD大鼠,其中随机取6只大鼠为空白组,余40只经腹腔注射阿霉素药物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模型成功后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心康冲剂组10只、缬沙坦组10只。缬沙坦组以等效剂量0.03 g/(kg·d)灌胃、心康冲剂组给予0.5 g/(kg·d)等效剂量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每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实验结束后,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焦亡底物消皮素D-N端片段(GasderminD-N,GSDMD-N)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通路各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通路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均明显降低(P<0.01),染色结果显示心肌细胞死亡增多、纤维化严重,且GSDMD-N焦亡蛋白表达在胞膜和胞浆,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中心肌细胞膜有破裂,有孔隙形成,线粒体肿胀严重,血液中炎症因子IL-18、IL-1β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1,Caspase-1)、GSDMD mRNA及GSDMD-N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心康冲剂、缬沙坦干预后心肌细胞焦亡减轻,LVEF、LVFS都不同程度地增加(P<0.01);染色及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炎症因子IL-18、IL-1β及细胞焦亡通路NLRP3、Caspase-1、GSDMD/GSDMD-N的mRNA及蛋白都有所降低(P<0.01)。结论心康冲剂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抑制NLRP3细胞焦亡通路及下游产物,从而减轻心肌炎症,防止慢性心衰中的心肌细胞死亡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康冲剂 慢性心力衰竭 NLRP3 心肌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亦菲 刘兆薇 +1 位作者 任一冉 刘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41,I0033,共11页
蒲公英始载于《新修本草》,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在综述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蒲公英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 蒲公英始载于《新修本草》,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在综述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蒲公英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化学成分有效性和可测性等的关系,对蒲公英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分析,并预测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咖啡酸、绿原酸、菊苣酸、蒲公英甾醇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以期为蒲公英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讨暖心康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玄 林祉均 +8 位作者 陈梓欣 董鑫 江佳林 关卓骥 黎欢 李志芳 王陵军 陈洁 冼绍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78,I0027-I0029,共7页
目的探讨暖心康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暖心康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暖心康组,模型组与暖心康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性心衰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暖心康组给予暖心康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持续4周。对每组小鼠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结构及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MPO在心脏中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室壁运动幅度减弱,LVEF、LVFS显著降低(P<0.01),心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心衰标志物BNP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心脏组织中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多,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外周血CitH3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暖心康组小鼠室壁运动幅度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升高(P<0.05),心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细胞结构与排列改善,心衰标志物BNP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CitH3含量显著减少(P<0.001)。结论暖心康可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进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炎症因子 缺血性心力衰竭 暖心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炎症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17
作者 刘烨 任艳玲 +1 位作者 郭玲 李志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79,I0015-I0019,共10页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整合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思路寻找肾衰饮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RIF)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肾衰饮的活性成分;NCBI-GEO数据库寻找疾病靶点,构...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整合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思路寻找肾衰饮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RIF)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肾衰饮的活性成分;NCBI-GEO数据库寻找疾病靶点,构建病药重合靶点网络及相互作用关系,然后对重合靶点进行KEGG及GO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大鼠肾脏组织对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肾衰饮活性成分共计207个及7个关键重合靶点:重合靶点核转录因子-κB p65(RELA)、胞核癌基因(FO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YP1B1酶(CYP1B1)、2型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醛酮还原酶(AKR1C3)、螺旋环螺旋结构域扩散激酶(CHUK)。动物实验表明肾衰饮能够有效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肾衰饮能够显著下调小鼠肾脏组织RELA(P<0.01)、FOS(P<0.05)、MMP9(P<0.01)、PCNA(P<0.01)、CYP1B1(P<0.01)mRNA表达,上调AKR1C3(P<0.05)mRNA表达。结论 肾衰饮通过调节炎症、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治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饮 肾间质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炎症 氧化应激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静 朱为康 +4 位作者 陈旻 郭鹏 陆俊骏 滕文静 郑诗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BCRL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迈之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蠲饮方... 目的探讨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BCRL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迈之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臂周径差值、上肢功能指数评定量表(upper limb function index,UEFI)评分、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主要证候评分、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变化。结果观察组BCRL患者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上臂周径差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上臂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UEFI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UE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和上肢水肿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和上肢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BCRL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和生存质量,及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饮方 逐水方 乳腺癌 术后上肢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中药黄芩和栀子对大鼠不同肠段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晨 段学清 +3 位作者 段智璇 谢鑫 张其 田维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黄芩和栀子对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为清热解毒中药基于肠道菌群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中、低剂量黄芩和栀子灌胃大鼠,连续给药3周后收集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肠段及内容物样本;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黄芩和栀子对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为清热解毒中药基于肠道菌群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中、低剂量黄芩和栀子灌胃大鼠,连续给药3周后收集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肠段及内容物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各肠段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和梭菌的起始拷贝数,进而探讨这5种肠道主要优势菌的数量变化。结果在十二指肠:黄芩促进肠球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拟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对梭菌双向调节;栀子抑制大肠杆菌、乳酸菌和梭菌的生长,对肠球菌和拟杆菌双向调节。在空肠:黄芩促进肠球菌和乳酸菌生长,抑制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对大肠杆菌双向调节;栀子促进肠球菌和乳酸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在回肠:黄芩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和梭菌的生长;栀子: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乳酸菌和梭菌的生长。在结肠:黄芩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促进乳酸菌的生长;栀子抑制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对乳酸菌双向调节。结论黄芩和栀子对5种肠道优势菌的干预作用具有明显的共性和特征性,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 黄芩 栀子 5种肠道优势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止颤方调控miR-296-5p/GSDMD通路抑制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元焦亡机制研究
20
作者 胡玉英 李伦甘 +6 位作者 刘永辉 宋曦 钟洁 张志伟 王晋平 罗荣卿 黄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19,I0032,共7页
目的从焦亡角度探讨补肾止颤方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15 g·kg-1)、中(30 g·kg-1)、高(60 g·kg-1... 目的从焦亡角度探讨补肾止颤方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15 g·kg-1)、中(30 g·kg-1)、高(60 g·kg-1)剂量组,美多芭组(0.2 g·kg-1)。除正常组外,余各组予背部皮下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因子I(proteasome inhibitors I,PSI)溶液构建慢性PD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余各组予对应药物剂量灌胃,连续干预3周。采用行为学观察爬杆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予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细胞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大鼠中脑黑质区miR-296-5P及Gasdermin D(GSDMD)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测定miR-296-5p与GSDMD上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余各组大鼠出现自主活动减少、全身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等症状,悬挂实验评分下降(P<0.05);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水肿,部分细胞膜结构模糊,细胞核呈不规则形,细胞中α-syn、Caspase-1、IL-1β、GSDMD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H及miR-296-5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止颤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全身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等症状改善,悬挂实验评分升高(P<0.05),细胞水肿减轻,细胞中α-syn、Caspase-1、IL-1β、GSDMD mRNA表达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TH及miR-296-5p表达水平升高(P<0.05),以补肾止颤方高剂量组改变显著;荧光素酶报告显示miR-296-5p可靶向调控GSDMD的表达。结论补肾止颤方能改善PD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及受损的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96-5p/GSDMD通路,下调Caspase-1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抑制PD大鼠神经元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止颤方 帕金森病 miR-296-5p/GSDMD 细胞焦亡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