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 leep a pnea s yndrome,OSA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发生卒中、卒中后功能恢复不良及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0%~70%的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OSAS最常见。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 leep a pnea s yndrome,OSA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发生卒中、卒中后功能恢复不良及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0%~70%的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OSAS最常见。目前多导睡眠监测是OSAS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过程烦琐,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检查费用较高,易致OSAS患者诊疗延迟。目前已经研发出一些OSAS的院外筛查设备,但其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定期筛查潜在OSAS患者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OSAS血清诊断标志物筛查可能成为一个理想的筛查OSAS的方法并为预测卒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OSAS在卒中发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指导卒中伴OSAS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展开更多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可出现卒中、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症状或其他功能损害表现。脑小血管病国际影像标准1(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 1,STRIVE-1)对结构MRI上...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可出现卒中、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症状或其他功能损害表现。脑小血管病国际影像标准1(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 1,STRIVE-1)对结构MRI上所见的SVD不同影像特征,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微出血、近期皮质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腔隙和脑萎缩,进行了分类和标准化。随着对SVD影像特征认识的逐渐清晰,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的迅速兴起,新的SVD研究的神经影像学标准——STRIVE-2已发布。为更全面地反映SVD对大脑的影响,STRIVE-2新增加了脑皮质的微梗死、偶发DWI阳性病灶等影像学特征,同时提出了当前SVD相关研究的困境和未来科研发展的希望。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新的基底动脉影像学评分方法——基于MRA评估基底动脉闭塞预后评分(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prognosis score 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BAOPS-MRA)及其对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方法提出基于MRA的...目的探索新的基底动脉影像学评分方法——基于MRA评估基底动脉闭塞预后评分(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prognosis score 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BAOPS-MRA)及其对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方法提出基于MRA的新型基底动脉评分方法——BAOPS-MRA及其动脉节段评分标准。前瞻性连续入组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经头颅MRA诊断为基底动脉闭塞且NIHSS≤15分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该患者群体中评估BAOPS-MRA预测发病3个月功能预后的效能。根据发病3个月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2分)组,基于患者入院时的MRA结果,评定BAOPS-MRA,同时评定既往研究者提出的基于MRA的基底动脉和侧支循环的评分(basilar artery and collateration score 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BACS-MRA)。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BAOPS-MRA、BACS-MRA与3个月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BAOPS-MRA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并与BACS-MRA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对BAOPS-MRA、BACS-MRA与发病3个月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9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65例,预后不良组34例。预后良好组的BAOPS-MRA评分为7.0(2.0~16.0)分,预后不良组为2.5(0~12.0)分。多因素分析显示,BAOPS-MRA(OR 1.577,95%CI1.238~2.008,P=0.001)、BACS-MRA(OR 1.488,95%CI 1.193~1.857,P=0.001)、NIHSS(OR 0.786,95%CI 0.670~0.923,P=0.003)是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AOPSMRA评分预测3个月预后的截断值为5分,AUC为0.850(95%CI 0.765~0.936),敏感度为0.794,特异度为0.754;BACS-MRA预测3个月预后的截断值为4分,AUC为0.747(95%CI 0.641~0.852),敏感度为0.765,特异度为0.585,BAOPS-MRA较BACS-MRA的预测效能更佳。BAOPS-MRA(rs=0.580,P<0.001)、BACS-MRA(rs=0.409,P<0.001)与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呈正相关性。结论BAOPS-MRA评分可独立预测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3个月功能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展开更多
2010年,全世界首次卒中的绝对人数为1690万,卒中相关死亡人数为590万,因此,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应优先考虑。血压升高是卒中最相关、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是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在心血管事件(包括卒中)的一级预防试...2010年,全世界首次卒中的绝对人数为1690万,卒中相关死亡人数为590万,因此,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应优先考虑。血压升高是卒中最相关、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是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在心血管事件(包括卒中)的一级预防试验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越低,卒中预防效果越好,并且有研究发现血压<115 m m Hg是最佳的收缩压目标水平。培哚普利预防复发性卒中研究(Perindopril Protection Against Recurrent Stroke Study,PROGRESS)显示,无论是否存在高血压,卒中慢性期降压治疗能够降低复发性卒中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 leep a pnea s yndrome,OSA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发生卒中、卒中后功能恢复不良及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0%~70%的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OSAS最常见。目前多导睡眠监测是OSAS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过程烦琐,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检查费用较高,易致OSAS患者诊疗延迟。目前已经研发出一些OSAS的院外筛查设备,但其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定期筛查潜在OSAS患者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OSAS血清诊断标志物筛查可能成为一个理想的筛查OSAS的方法并为预测卒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OSAS在卒中发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指导卒中伴OSAS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
文摘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可出现卒中、认知障碍、神经心理症状或其他功能损害表现。脑小血管病国际影像标准1(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 1,STRIVE-1)对结构MRI上所见的SVD不同影像特征,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微出血、近期皮质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腔隙和脑萎缩,进行了分类和标准化。随着对SVD影像特征认识的逐渐清晰,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的迅速兴起,新的SVD研究的神经影像学标准——STRIVE-2已发布。为更全面地反映SVD对大脑的影响,STRIVE-2新增加了脑皮质的微梗死、偶发DWI阳性病灶等影像学特征,同时提出了当前SVD相关研究的困境和未来科研发展的希望。
文摘目的探索新的基底动脉影像学评分方法——基于MRA评估基底动脉闭塞预后评分(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prognosis score 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BAOPS-MRA)及其对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方法提出基于MRA的新型基底动脉评分方法——BAOPS-MRA及其动脉节段评分标准。前瞻性连续入组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经头颅MRA诊断为基底动脉闭塞且NIHSS≤15分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该患者群体中评估BAOPS-MRA预测发病3个月功能预后的效能。根据发病3个月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2分)组,基于患者入院时的MRA结果,评定BAOPS-MRA,同时评定既往研究者提出的基于MRA的基底动脉和侧支循环的评分(basilar artery and collateration score 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BACS-MRA)。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BAOPS-MRA、BACS-MRA与3个月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BAOPS-MRA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并与BACS-MRA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对BAOPS-MRA、BACS-MRA与发病3个月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9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65例,预后不良组34例。预后良好组的BAOPS-MRA评分为7.0(2.0~16.0)分,预后不良组为2.5(0~12.0)分。多因素分析显示,BAOPS-MRA(OR 1.577,95%CI1.238~2.008,P=0.001)、BACS-MRA(OR 1.488,95%CI 1.193~1.857,P=0.001)、NIHSS(OR 0.786,95%CI 0.670~0.923,P=0.003)是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AOPSMRA评分预测3个月预后的截断值为5分,AUC为0.850(95%CI 0.765~0.936),敏感度为0.794,特异度为0.754;BACS-MRA预测3个月预后的截断值为4分,AUC为0.747(95%CI 0.641~0.852),敏感度为0.765,特异度为0.585,BAOPS-MRA较BACS-MRA的预测效能更佳。BAOPS-MRA(rs=0.580,P<0.001)、BACS-MRA(rs=0.409,P<0.001)与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呈正相关性。结论BAOPS-MRA评分可独立预测非重症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3个月功能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文摘2010年,全世界首次卒中的绝对人数为1690万,卒中相关死亡人数为590万,因此,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应优先考虑。血压升高是卒中最相关、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是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在心血管事件(包括卒中)的一级预防试验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越低,卒中预防效果越好,并且有研究发现血压<115 m m Hg是最佳的收缩压目标水平。培哚普利预防复发性卒中研究(Perindopril Protection Against Recurrent Stroke Study,PROGRESS)显示,无论是否存在高血压,卒中慢性期降压治疗能够降低复发性卒中风险。
文摘随着全球预期寿命的延长,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病率不断增加。最近研究显示,深穿支动脉病(deep perforating arteriopathy,DPA)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均属于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spectrum of age-related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疾病,两者存在重叠性,且相互作用。增龄相关性CSVD治疗包括特异性及非特异性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包括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及静脉溶栓等。特异性治疗方面,最近研究提示抗炎治疗对增龄相关性CSVD或许有效;而针对CAA相关性炎症,已显示其对类固醇和(或)环磷酰胺有良好的反应。随着对增龄相关性CSV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特异性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