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导出
作品数
3152
被引量
28757
H指数
56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系生态环境部主管、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本刊宗旨是及时报道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创新性成果等。 主要内容 (1)区域环境与发展,包括生态环境变化与全球...
查看详情>>
曾用名
农村生态环境
主办单位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673-483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32-1766/X
出版周期
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3,152
篇文章
<
1
2
…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廊坊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分布及形成机理
1
作者
李堃正
白雪山
+3 位作者
杜垚
张旭虎
朱小龙
靳潇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05,共10页
为查明廊坊地区天然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本研究分别采集廊坊平原区深层和浅层地下水样品76和100个,系统分析了高氟地下水分布、地下水氟来源及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地下水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
为查明廊坊地区天然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本研究分别采集廊坊平原区深层和浅层地下水样品76和100个,系统分析了高氟地下水分布、地下水氟来源及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地下水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65 mg·L^(-1))高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06 mg·L^(-1)),深、浅层地下水氟离子超标率分别为73.7%和40%。地下水中氟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含水层中萤石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沉淀有利于氟在深层地下水中的富集。偏碱性环境中含水层中氟离子解吸附和HCO_(3)^(-)竞争性吸附及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可进一步促进地下水中氟富集。蒸发浓缩作用对部分浅层高含氟地下水具有显著影响。同时,类似含氟矿物质和岩盐的溶解等各种地质过程也是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氟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廊坊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欢迎订阅2025年《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3-1573,共1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系生态环境部主管、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中国科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系生态环境部主管、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评价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
学报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3种典型树种对降水再分配过程及化学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王以劢
张振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805,共7页
以重瓣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松(Juniperus juniper)3种树种为研究对象,自制穿透水、树干茎流收集装置,于2021年7月对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进行收集与分析。NH_(4)^(+)、Ca^(2+)、K^(+)、Cl^(-)...
以重瓣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松(Juniperus juniper)3种树种为研究对象,自制穿透水、树干茎流收集装置,于2021年7月对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进行收集与分析。NH_(4)^(+)、Ca^(2+)、K^(+)、Cl^(-)、NO_(3)^(-)、SO_(4)^(2-)是降水离子的主要组分;降水持续过程中,重瓣榆叶梅的穿透水和树干茎流、刺槐的穿透水以及杜松的茎流离子浓度与持续时间相关。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水中大多数离子的浓度都与空地降水离子浓度有相似的趋势。重瓣榆叶梅的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与滞尘相关的K^(+)、Mg^(2+)、Ca^(2+)离子浓度与其他2种树种有显著差异(P<0.05)。降水淋洗杜松枝干后Ca^(2+)、Mg^(2+)、Cl^(-)、NO_(3)^(-)浓度的变化大于重瓣榆叶梅和刺槐。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的主要离子是Ca^(2+)、K^(+)、NO_(3)^(-),这可能与实验区域的扬尘、汽车尾气污染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再分配
林冠层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滁河南京段环境介质中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评价
4
作者
张伟
古文
+3 位作者
范德玲
张冰
王蕾
石利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1,共9页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38.1%、95.2%、100%,总含量范围为13.66~77.90 ng·L^(-1),平均值为47.82 ng·L^(-1);沉积物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86.7%、100%,总含量范围为0.56~49.74μg·kg^(-1),平均值为13.95μg·kg^(-1);土壤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100%,总含量范围为1.90~7.05μg·kg^(-1),平均值为3.57μg·kg^(-1)。地表水和土壤中D6的检出浓度最高,沉积物中则为D5,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结果,cVMSs处于中低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滁河南京段水体中cVMSs存在中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硅氧烷
生态风险
浓度水平
滁河南京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平原成土母质和农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冉敏
宋靓颖
+4 位作者
薛晶玲
张元媛
张浩
吴德勇
李启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7,共10页
揭示农地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区域氮肥管理和氮素面源污染防治。基于173个土壤剖面的1356个采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成都平原农地土壤剖面氮素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农地利用方式和成土母质对土壤氮素...
揭示农地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区域氮肥管理和氮素面源污染防治。基于173个土壤剖面的1356个采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成都平原农地土壤剖面氮素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农地利用方式和成土母质对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0~10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从1.91 g·kg^(-1)和138.48 mg·kg^(-1)分别显著降低至0.55 g·kg^(-1)和25.39 mg·kg^(-1)。在水平空间上,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一致,总体呈现出由中部向东北部和西南部递增的趋势。稻-蔬轮作地和稻-麦/油轮作地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园林地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稻-麦/油轮作地和稻-蔬轮作地2种方式低11.23%~15.78%(P<0.05)。就不同母质类型而言,与Q4灰色冲积物发育土壤相比,Q3老冲积物发育土壤0~4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为其1.12~1.19倍(P<0.05),而>60~100 cm土层全氮含量仅为其0.89倍(P<0.05);Q4灰棕色冲积物发育土壤0~4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为其1.14~1.21倍(P<0.05)。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在Q3老冲积物发育土壤上4个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别(P>0.05)。园林地的Q4灰色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表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于其他2种用地方式,而>20~40 cm土层土壤整体高于其他2种用地方式。以上结果说明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特征受农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与土壤母质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
土壤剖面
空间分布
农地利用方式
成土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哨兵SAR数据和多光谱数据的水稻识别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张征云
江文渊
+1 位作者
张彦敏
罗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64,共9页
水稻分布范围与面积监测可为水稻产量估算、农业水资源消耗和评价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目前,对华北单季稻稻作区水稻识别的研究尚少,寻找一种适用该区域的水稻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天津为研究范围,以Sentinel-1和Sentinel-2...
水稻分布范围与面积监测可为水稻产量估算、农业水资源消耗和评价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目前,对华北单季稻稻作区水稻识别的研究尚少,寻找一种适用该区域的水稻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天津为研究范围,以Sentinel-1和Sentinel-2为数据源,基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时序变化特征和水稻不同生长期光谱特征,分别对研究区水稻进行了提取,并对两者的提取精度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Sentinel-1移栽期、拔节期、抽穗期影像组合可识别水稻,水稻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在90%以上;(2)在水稻移栽期和成熟期,Sentinel-2近红外、短波红外和可见光红光等波段组合易识别水稻,水稻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在96%以上,成熟期B12+B8+B4波段组合效果最优;(3)基于水稻成熟期的Sentinel-2 B12+B8+B4波段组合,采用支持向量机法提取水稻是一种适用于华北单季稻的识别方法。运用该方法计算出研究区2016、2018和2021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399.04、586.67和764.55 km^(2),5 a增加365.51 km^(2),符合天津市实际情况。该方法在技术上简单易行,可为提高我国北方稻作区水稻监测效率与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
SAR
光学影像
天津
水稻
阈值
最大似然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湖泊底泥的植物种植基对牧草生长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菡庭
田美荣
+3 位作者
霍晓君
尤春赫
聂华月
高吉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0-757,共8页
为揭示湖泊底泥资源化利用在生态修复领域的效果,以呼伦湖底泥作为主要基质,通过添加牛粪、羊粪、秸秆制作植物种植基用于草原牧草恢复。试验设置7个处理,从牧草发芽率和成活率、株高、平均根长等物理性状,以及牧草与种植基的有机质、...
为揭示湖泊底泥资源化利用在生态修复领域的效果,以呼伦湖底泥作为主要基质,通过添加牛粪、羊粪、秸秆制作植物种植基用于草原牧草恢复。试验设置7个处理,从牧草发芽率和成活率、株高、平均根长等物理性状,以及牧草与种植基的有机质、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化学性状方面,探究不同原料配比下种植基对草原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TN3(底泥、牛粪、秸秆体积比为2∶3.25∶2)与TY6(底泥、羊粪、秸秆体积比为2∶3.25∶2)处理牧草生长状况最好,且冰草生长状况优于羊草;TN3与TY6处理的冰草发芽率分别为73.00%和72.00%,羊草发芽率分别为19.00%和28.00%;对于牧草其他物理性状指标以及牧草与种植基化学性状指标,TN3与TY6处理均高于其余处理,表明底泥与秸秆含量越高,牧草生长状况越好,且TY6优于TN3,即相同配比下添加羊粪的种植基更有利于牧草生长。研究结果可为呼伦湖底泥资源化利用以及沙化草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植基
湖泊底泥
草原牧草
生态环境
呼伦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桂华
王德美
+3 位作者
秦松
柴冠群
罗沐欣键
范成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3,共8页
为探究岩溶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中重金属Cd的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和红托竹荪样品,分析了土壤中Cd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及富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壤...
为探究岩溶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中重金属Cd的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和红托竹荪样品,分析了土壤中Cd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及富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壤中Cd迁移累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总Cd含量为0.24~4.23 mg·kg^(-1),平均值为0.96 mg·kg^(-1),是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3.2倍,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1.45倍。土壤Cd形态以可还原态为主,其含量占比为20.87%~63.81%,平均值为41.64%,Cd各形态占比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弱酸可溶态>可氧化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为0.07~0.39 mg·kg^(-1)(以鲜样计),平均值为0.18 mg·kg^(-1),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0.20 mg·kg^(-1))。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50~21.91和0.31~8.89。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pH值与弱酸可溶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35,P<0.05,n=26),与可还原态Cd含量(r=0.469,P<0.05)、土壤总Cd含量(r=0.392,P<0.05)呈显著正相关。红托竹荪中Cd含量(r=-0.670,P<0.01)、Cd的富集系数(r=-0.724,P<0.01)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K、Ca、Fe、Cu含量是红托竹荪富集Cd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红托竹荪
CD
迁移累积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微塑料对微生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9
作者
陈冠霖
王兰
唐景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3-660,共8页
由于塑料制品被大量使用,微塑料已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因其具有尺寸小、难降解、可随食物链转移等特性,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基于已有研究,讨论了微塑料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酶活性和基因功能等方式影响微生物多样...
由于塑料制品被大量使用,微塑料已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因其具有尺寸小、难降解、可随食物链转移等特性,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基于已有研究,讨论了微塑料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酶活性和基因功能等方式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微塑料降解和代谢活性,并针对土壤微塑料影响CO_(2)、N_(2)O和CH_(4)这3种典型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进行详细论述。在综合现有研究进展后针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不同微塑料种类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实际土壤条件下微塑料认知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环境
微生物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徐斌
付超
+2 位作者
何斐
张栩涵
刘剑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4-721,共8页
微塑料来源广泛,老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与原生微塑料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该文概述了老化微塑料的来源及老化特征,综述了关于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微...
微塑料来源广泛,老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与原生微塑料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该文概述了老化微塑料的来源及老化特征,综述了关于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微塑料老化后表面形貌、官能团、结晶度的改变会影响其比表面积、内部高分子链排列、润湿性、表面电荷、与污染物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等,进而影响其对环境中有机物、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同时,微塑料光老化产生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和活性氧化物会影响微塑料的自氧化过程,也会对有机物的光敏行为产生影响。最后该文着眼于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老化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老化
吸附
光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源Zn对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及细菌群落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统一
李静
+2 位作者
唐国腾
杨芬
唐玉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3,共8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基于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Zn浓度对土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基于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Zn浓度对土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氨基糖苷类ARGs及MGEs影响不同。1000 mg·kg^(-1)Zn处理60 d时,acc、aacC1和整合子int11的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对照的4.1、9.7和3.7倍;800 mg·kg^(-1)Zn处理60 d时,aac(6′)-II的相对丰度最大,为对照的13.7倍。Zn处理显著提高了转座子Tp614的相对丰度,100 mg·kg^(-1)Zn处理时最高,为对照的4.6倍。Zn处理降低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提高了优势度指数,说明Zn的毒性使敏感菌群消失,抗性菌群增加。冗余分析表明Zn胁迫的时长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浓度;胁迫时长相同时,较低浓度的Zn(100~400 mg·kg^(-1))与较高浓度的Zn(800~1000 mg·kg^(-1))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差异明显;Zn胁迫与Nocardioides、Adhaeribacter及Arthrobacter等的丰度负相关,而与Flavisolibacter、Sphingomonas及Solirubrobacter的丰度正相关。网络共存分析显示,Zn胁迫压力下,acc、aac(6′)-II、aacC1和int11、IS613连接数较高;Steroidobacter与Tp614存在连接,可能是Tp614的潜在宿主菌。研究表明,高浓度Zn污染能加速土壤ARGs传播扩散,即使低浓度的Zn长时间作用也能诱导部分ARGs和MGEs,提高水平转移的风险,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水平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启事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2-1622,共1页
为了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本刊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简称电子杂志社)签署《CAJ-N网络首发学术期刊合作出版协议》,通过《中...
为了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本刊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简称电子杂志社)签署《CAJ-N网络首发学术期刊合作出版协议》,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本刊网络版。凡经本刊审定录用的稿件(录用定稿)均将首先以本刊网络版形式首发,后视编排情况发布排版定稿和整期汇编定稿,最后以本刊印刷版形式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出版
印刷版
传播效率
科研成果
中国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
网络版
首发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及迁移行为
被引量:
19
13
作者
桑文静
王晓霞
+3 位作者
王夏妹
肖璐睿
许士洪
李登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1367,共7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析总结了土壤中微塑料负载污染物的迁移机制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最后针对治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和控制其迁移行为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为未来的微塑料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环境
污染物
赋存特征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氨氮弱吸附滤料筛选与基于氮素资源化的沼液悬浮物过滤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李鹏
王鹏超
+4 位作者
马东
张成军
郭旋
赵同科
王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2-1199,共8页
在去除沼液悬浮物(SS)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氮素养分是提高沼液资源化利用价值的关键。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弱吸附氨氮的过滤介质,然后利用滤料填充柱动态过滤试验分析筛选滤料填充柱对沼液SS和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在去除沼液悬浮物(SS)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氮素养分是提高沼液资源化利用价值的关键。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弱吸附氨氮的过滤介质,然后利用滤料填充柱动态过滤试验分析筛选滤料填充柱对沼液SS和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砂(SSD)、沸石(ZLT)、石英砂(QSD)和氧化铝废渣(GRM)4种供试滤料中,QSD对溶液氨氮的吸附能力最低,脱附率接近SSD,且远小于ZLT和GRM。按2.4 L·h-1流量进水,沼液经QSD滤料填充柱动态过滤处理后,SS去除率最高可达86.1%,0.5~1 mm粒径QSD填充柱对SS去除率普遍高于3~5 mm粒径QSD填充柱,两种粒径QSD填充柱对沼液氨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区别;运行24 h时滤料填充柱自进水端开始出现堵塞现象,32 h后3~5 mm粒径QSD填充柱堵塞严重;若要达到沼液SS相同去除效果,0.5~1 mm粒径QSD填充柱较3~5 mm粒径QSD填充柱具有运行时间更持久和滤料层填充高度更小的优势;0.5~1 mm粒径QSD填充柱对SS去除率超过80%,且未显著吸附截留沼液氨氮,适合作为沼液SS过滤预处理单元且有利于后续氮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污
沼液
滤料
悬浮物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老山景区地类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
10
15
作者
孙敏
周春国
+2 位作者
邹长新
张峥男
刘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219,共9页
老山景区是南京市的生态屏障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以森林为主体,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以研究该景区近17 a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为目的,运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法和C5.0决策树分类法以及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
老山景区是南京市的生态屏障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以森林为主体,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以研究该景区近17 a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为目的,运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法和C5.0决策树分类法以及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对研究区2001、2005、2009、2013和2017年5期Landsat影像进行地类信息提取,并运用Fragstats 4.2软件提取多种景观格局指数,对老山景区2001-2017年景观格局动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法精度最高,分类总体精度为91.79%,Kappa系数为0.83。随着景区生态公园的建设与改革,景区内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2001-2017年斑块数量(NP)呈上升趋势,2017年景区NP达653块,斑块密度(PD)为5.928 1块·km-2;2017年蔓延度指数(CONTAG)比2001年有所增加,达59.41%,优势斑块类型连通度提高;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上下窄幅波动,2009年达到最大值0.725 5。随着景区建设逐渐成熟,总体开发进程缓慢进入有序状态,老山景区逐步向均衡性、稳定性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地类信息提取
面向对象
景观格局
LAND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拉萨周边繁殖鸟类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刘艳超
刘善思
杨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1-1387,共7页
为掌握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物种资源及分布情况,于2016—2019年5和6月,采用样线法对拉萨周边8个区域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繁殖鸟类15目35科103种,占西藏鸟类总种数的20.94%,其中雀形目鸟类18科60种,占比为58.25%。在不同生境中,灌丛草原生...
为掌握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物种资源及分布情况,于2016—2019年5和6月,采用样线法对拉萨周边8个区域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繁殖鸟类15目35科103种,占西藏鸟类总种数的20.94%,其中雀形目鸟类18科60种,占比为58.25%。在不同生境中,灌丛草原生境鸟类种数最多,共74种,而临河生境鸟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在不同区域中,大佛岛繁殖鸟类种类最多,拉萨河曲水段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研究区繁殖前期鸟类物种数、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繁殖后期。Jaccard指数结果表明,栖息地环境相似的区域,繁殖鸟类相似性指数也较高。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种类在2016—2018年逐渐升高,2019年则明显下降,同时2019年鸟类种数最少。开展拉萨繁殖鸟类种群调查对西藏繁殖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周边
繁殖鸟类
多样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GTA/TSP联合修复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
2
17
作者
王彩彩
张金永
+2 位作者
肖扬
王世泽
王明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97-1205,共9页
针对淋洗可能导致土壤残留重金属活化问题,研究淋洗/钝化联合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的削减作用。以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bis(oxyethylenenitrilo)tetraacetic cid,EGTA〕为淋洗剂,以重过磷酸钙(triple sper phosph...
针对淋洗可能导致土壤残留重金属活化问题,研究淋洗/钝化联合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的削减作用。以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bis(oxyethylenenitrilo)tetraacetic cid,EGTA〕为淋洗剂,以重过磷酸钙(triple sper phosphate,TSP)为钝化剂,研究了EGTA投加量、液固比、淋洗时间和TSP投加量等对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中Cu、Zn、Pb和Cd4种重金属洗脱率和浸出浓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设计多因素实验,拟合了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削减率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涵盖土壤重金属含量、浸出浓度和毒性的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GTA对Cu和Cd的洗脱率较高,可显著降低Zn和Cd浸出浓度。增加淋洗时间有助于提高Cu、Zn和Cd洗脱率并降低其浸出浓度,但提高了Pb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Zn和Pb洗脱率呈上升趋势,Cd洗脱率呈下降趋势,Cu洗脱率先提高后下降;Cu、Zn和Cd浸出浓度呈下降趋势,而Pb浸出浓度呈上升趋势。TSP钝化大幅度削减了Pb浸出浓度。总环境风险削减率(β)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呈二次方关系,当EGTA投加量为1.0g·L^-1,液固比为10,TSP投加量w为2%时,β为62.80%,与验证实验结果相近,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测能力。提高EGTA投加量和液固比可以大幅度降低Cu、Zn和Cd的环境风险,TSP钝化处理对Pb环境风险的削减作用较好,EGTA投加量与液固比以及EGTA投加量与TSP投加量对β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淋洗
钝化
环境风险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伤流液与稻米镉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5
18
作者
彭鸥
李丹阳
+6 位作者
刘寿涛
罗海艳
魏祥东
叶长城
刘孝利
铁柏清
陈文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2,共7页
立足于我国水稻受镉污染的实际情况,研究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伤流液镉含量与稻米镉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镉污染地区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采用营养液培育试验方法,选择中嘉早17和泰优390两个水稻品种,设置CK(...
立足于我国水稻受镉污染的实际情况,研究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伤流液镉含量与稻米镉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镉污染地区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采用营养液培育试验方法,选择中嘉早17和泰优390两个水稻品种,设置CK(0μg·L^(-1))、Cd10(10μg·L^(-1))、Cd50(50μg·L^(-1))、Cd200(200μg·L^(-1))、Cd500(500μg·L^(-1))和Cd1000(1 000μg·L^(-1)) 6个Cd浓度处理,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各部位镉含量与糙米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ρ(Cd)≤10μg·L^(-1)处理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未达显著水平(P>0. 05),当ρ(Cd)>10μg·L^(-1)时有抑制作用,Cd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伤流液中镉含量增加幅度与各部位变化趋于一致。伤流液镉含量与糙米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 01),且在分蘖期伤流液镉含量能较好地用于预测水稻镉毒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
水稻
生育期
营养液培育
伤流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融作用特征
被引量:
10
19
作者
魏卫东
刘育红
+1 位作者
马辉
李积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2-359,共8页
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设置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连续观测,利用不同退化程度草地、不同土层一个完整冻融周期的土壤温度数据,探讨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结和消融的发生时间、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以及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等规律。结果表...
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设置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连续观测,利用不同退化程度草地、不同土层一个完整冻融周期的土壤温度数据,探讨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结和消融的发生时间、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以及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等规律。结果表明:在一个冻融周期内,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冻结至消融历时179~196 d,土温总体呈近似正弦曲线的变化趋势;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0~40 cm各土层土壤更早冻结和消融,与未退化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各土层冻结、消融起始日期分别提前7~23和18~38 d,土壤冻结锋面自地表向较深土层下移速度更快,土温梯度和变化速率更大,土壤更易升温和降温;从未退化到重度退化,土温对气温的响应增强,各土层土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6~0.876、0.751~0.901、0.821~0.930和0.854~0.951;9月和3月是不同土层土温的过渡交替期。在退化高寒草甸研究样地,退化程度、土层深度和气温是影响浅层土壤冻融过程的因素,由退化导致的土壤冻融作用特征的改变,不利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和冻土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土壤
冻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应
20
作者
马丽丽
高雨轩
+4 位作者
陈微秋
武灵瑶
张贤胜
余大洋
王国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0-1056,共7页
3种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OFRs-Cl)指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和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采用加标于水法研究3种新型环境污染物OFRs对伸展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四龄幼虫的毒性效应。结果表...
3种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OFRs-Cl)指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和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采用加标于水法研究3种新型环境污染物OFRs对伸展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四龄幼虫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ρ(TDCPP)和ρ(TCEP)为5. 0 mg·L-1时能促进摇蚊幼虫羽化,且TDCPP的促进效果更强。3种OFRs-Cl暴露对摇蚊幼虫抗氧化酶产生较大影响,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浓度增加均被诱导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在5. 0 mg·L-1条件下均增加。热休克蛋白同源物(HSC70基因)分别在ρ(TDCPP)和ρ(TCEP)为5. 0 mg·L-1时显著上调,ρ(TCPP)为5. 0 mg·L-1时显著下调(P<0. 05)。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4G基因)在3种OFRs-Cl胁迫下均下调,而TDCPP胁迫的下调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TDCPP对幼虫SOD和MDA有剂量-效应关系,不同酶和基因对3种OFRs-Cl的敏感性不同,解毒酶和相关基因未呈显著相关性,故可选择不同指标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OFRs-Cl对摇蚊幼虫的毒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
伸展摇蚊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廊坊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分布及形成机理
1
作者
李堃正
白雪山
杜垚
张旭虎
朱小龙
靳潇锐
机构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05,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405)
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CYKT202202)。
文摘
为查明廊坊地区天然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本研究分别采集廊坊平原区深层和浅层地下水样品76和100个,系统分析了高氟地下水分布、地下水氟来源及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地下水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65 mg·L^(-1))高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06 mg·L^(-1)),深、浅层地下水氟离子超标率分别为73.7%和40%。地下水中氟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含水层中萤石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沉淀有利于氟在深层地下水中的富集。偏碱性环境中含水层中氟离子解吸附和HCO_(3)^(-)竞争性吸附及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可进一步促进地下水中氟富集。蒸发浓缩作用对部分浅层高含氟地下水具有显著影响。同时,类似含氟矿物质和岩盐的溶解等各种地质过程也是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地下水
氟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廊坊平原区
Keywords
groundwater
fluoride
hydrological geochemistr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Langfang Plain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欢迎订阅2025年《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3-1573,共1页
文摘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系生态环境部主管、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关键词
学术期刊评价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
学报
生态环境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3种典型树种对降水再分配过程及化学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王以劢
张振明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8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535)。
文摘
以重瓣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松(Juniperus juniper)3种树种为研究对象,自制穿透水、树干茎流收集装置,于2021年7月对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进行收集与分析。NH_(4)^(+)、Ca^(2+)、K^(+)、Cl^(-)、NO_(3)^(-)、SO_(4)^(2-)是降水离子的主要组分;降水持续过程中,重瓣榆叶梅的穿透水和树干茎流、刺槐的穿透水以及杜松的茎流离子浓度与持续时间相关。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水中大多数离子的浓度都与空地降水离子浓度有相似的趋势。重瓣榆叶梅的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与滞尘相关的K^(+)、Mg^(2+)、Ca^(2+)离子浓度与其他2种树种有显著差异(P<0.05)。降水淋洗杜松枝干后Ca^(2+)、Mg^(2+)、Cl^(-)、NO_(3)^(-)浓度的变化大于重瓣榆叶梅和刺槐。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的主要离子是Ca^(2+)、K^(+)、NO_(3)^(-),这可能与实验区域的扬尘、汽车尾气污染等有关。
关键词
降水再分配
林冠层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化学特征
Keywords
precipitation redistribution
forest canopy
through fall
stem flow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8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滁河南京段环境介质中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评价
4
作者
张伟
古文
范德玲
张冰
王蕾
石利利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1,共9页
基金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ZX2023QT0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801601)。
文摘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38.1%、95.2%、100%,总含量范围为13.66~77.90 ng·L^(-1),平均值为47.82 ng·L^(-1);沉积物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86.7%、100%,总含量范围为0.56~49.74μg·kg^(-1),平均值为13.95μg·kg^(-1);土壤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100%,总含量范围为1.90~7.05μg·kg^(-1),平均值为3.57μg·kg^(-1)。地表水和土壤中D6的检出浓度最高,沉积物中则为D5,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结果,cVMSs处于中低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滁河南京段水体中cVMSs存在中高风险。
关键词
甲基硅氧烷
生态风险
浓度水平
滁河南京段
Keywords
methylsiloxanes
ecological risk
concentration level
Nanjing section of Chuhe River
分类号
X5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平原成土母质和农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冉敏
宋靓颖
薛晶玲
张元媛
张浩
吴德勇
李启权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7,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104)。
文摘
揭示农地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区域氮肥管理和氮素面源污染防治。基于173个土壤剖面的1356个采样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成都平原农地土壤剖面氮素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农地利用方式和成土母质对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0~10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从1.91 g·kg^(-1)和138.48 mg·kg^(-1)分别显著降低至0.55 g·kg^(-1)和25.39 mg·kg^(-1)。在水平空间上,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一致,总体呈现出由中部向东北部和西南部递增的趋势。稻-蔬轮作地和稻-麦/油轮作地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园林地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稻-麦/油轮作地和稻-蔬轮作地2种方式低11.23%~15.78%(P<0.05)。就不同母质类型而言,与Q4灰色冲积物发育土壤相比,Q3老冲积物发育土壤0~4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为其1.12~1.19倍(P<0.05),而>60~100 cm土层全氮含量仅为其0.89倍(P<0.05);Q4灰棕色冲积物发育土壤0~40 cm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为其1.14~1.21倍(P<0.05)。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在Q3老冲积物发育土壤上4个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别(P>0.05)。园林地的Q4灰色冲积物和Q4灰棕冲积物发育表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于其他2种用地方式,而>20~40 cm土层土壤整体高于其他2种用地方式。以上结果说明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特征受农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与土壤母质类型有关。
关键词
土壤氮素
土壤剖面
空间分布
农地利用方式
成土母质
Keywords
soil nitrogen
soil profile
spatial distributi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mode
soil parent material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哨兵SAR数据和多光谱数据的水稻识别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张征云
江文渊
张彦敏
罗航
机构
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天津环科环境规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64,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7)
天津市2021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TGPC-2021-D-0336)。
文摘
水稻分布范围与面积监测可为水稻产量估算、农业水资源消耗和评价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目前,对华北单季稻稻作区水稻识别的研究尚少,寻找一种适用该区域的水稻识别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天津为研究范围,以Sentinel-1和Sentinel-2为数据源,基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时序变化特征和水稻不同生长期光谱特征,分别对研究区水稻进行了提取,并对两者的提取精度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Sentinel-1移栽期、拔节期、抽穗期影像组合可识别水稻,水稻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在90%以上;(2)在水稻移栽期和成熟期,Sentinel-2近红外、短波红外和可见光红光等波段组合易识别水稻,水稻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在96%以上,成熟期B12+B8+B4波段组合效果最优;(3)基于水稻成熟期的Sentinel-2 B12+B8+B4波段组合,采用支持向量机法提取水稻是一种适用于华北单季稻的识别方法。运用该方法计算出研究区2016、2018和2021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399.04、586.67和764.55 km^(2),5 a增加365.51 km^(2),符合天津市实际情况。该方法在技术上简单易行,可为提高我国北方稻作区水稻监测效率与精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
SENTINEL
SAR
光学影像
天津
水稻
阈值
最大似然
支持向量机
Keywords
Sentinel
SAR
optical image
Tianjin
rice
threshold
maximum likelihood
SVM
分类号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湖泊底泥的植物种植基对牧草生长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菡庭
田美荣
霍晓君
尤春赫
聂华月
高吉喜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0-75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3901104)。
文摘
为揭示湖泊底泥资源化利用在生态修复领域的效果,以呼伦湖底泥作为主要基质,通过添加牛粪、羊粪、秸秆制作植物种植基用于草原牧草恢复。试验设置7个处理,从牧草发芽率和成活率、株高、平均根长等物理性状,以及牧草与种植基的有机质、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化学性状方面,探究不同原料配比下种植基对草原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TN3(底泥、牛粪、秸秆体积比为2∶3.25∶2)与TY6(底泥、羊粪、秸秆体积比为2∶3.25∶2)处理牧草生长状况最好,且冰草生长状况优于羊草;TN3与TY6处理的冰草发芽率分别为73.00%和72.00%,羊草发芽率分别为19.00%和28.00%;对于牧草其他物理性状指标以及牧草与种植基化学性状指标,TN3与TY6处理均高于其余处理,表明底泥与秸秆含量越高,牧草生长状况越好,且TY6优于TN3,即相同配比下添加羊粪的种植基更有利于牧草生长。研究结果可为呼伦湖底泥资源化利用以及沙化草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植物种植基
湖泊底泥
草原牧草
生态环境
呼伦湖
Keywords
planting substrate
lake sediment
steppe for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ulun lake
分类号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桂华
王德美
秦松
柴冠群
罗沐欣键
范成五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368号)。
文摘
为探究岩溶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中重金属Cd的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和红托竹荪样品,分析了土壤中Cd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及富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壤中Cd迁移累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总Cd含量为0.24~4.23 mg·kg^(-1),平均值为0.96 mg·kg^(-1),是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3.2倍,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1.45倍。土壤Cd形态以可还原态为主,其含量占比为20.87%~63.81%,平均值为41.64%,Cd各形态占比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弱酸可溶态>可氧化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为0.07~0.39 mg·kg^(-1)(以鲜样计),平均值为0.18 mg·kg^(-1),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0.20 mg·kg^(-1))。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50~21.91和0.31~8.89。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pH值与弱酸可溶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35,P<0.05,n=26),与可还原态Cd含量(r=0.469,P<0.05)、土壤总Cd含量(r=0.392,P<0.05)呈显著正相关。红托竹荪中Cd含量(r=-0.670,P<0.01)、Cd的富集系数(r=-0.724,P<0.01)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K、Ca、Fe、Cu含量是红托竹荪富集Cd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岩溶区
红托竹荪
CD
迁移累积
形态
Keywords
karst area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Cd
translocation and accumulation
occurrence form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微塑料对微生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9
作者
陈冠霖
王兰
唐景春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3-66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806216)。
文摘
由于塑料制品被大量使用,微塑料已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因其具有尺寸小、难降解、可随食物链转移等特性,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基于已有研究,讨论了微塑料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酶活性和基因功能等方式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微塑料降解和代谢活性,并针对土壤微塑料影响CO_(2)、N_(2)O和CH_(4)这3种典型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进行详细论述。在综合现有研究进展后针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不同微塑料种类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实际土壤条件下微塑料认知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环境
微生物
温室气体
Keywords
microplastics
soil environment
microbes
greenhouse gas(GHG)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徐斌
付超
何斐
张栩涵
刘剑辉
机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4-7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825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GYZX201517)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301006)。
文摘
微塑料来源广泛,老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与原生微塑料不同的行为特征,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风险。该文概述了老化微塑料的来源及老化特征,综述了关于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微塑料老化后表面形貌、官能团、结晶度的改变会影响其比表面积、内部高分子链排列、润湿性、表面电荷、与污染物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等,进而影响其对环境中有机物、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同时,微塑料光老化产生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和活性氧化物会影响微塑料的自氧化过程,也会对有机物的光敏行为产生影响。最后该文着眼于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老化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塑料
老化
吸附
光敏
Keywords
microplastics
aging
adsorption
photosensitivity
分类号
X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Zn对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及细菌群落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统一
李静
唐国腾
杨芬
唐玉斌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镇江海关综合技术中心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448)
镇江市现代农业项目(NY2019022)。
文摘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基于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Zn浓度对土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氨基糖苷类ARGs及MGEs影响不同。1000 mg·kg^(-1)Zn处理60 d时,acc、aacC1和整合子int11的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对照的4.1、9.7和3.7倍;800 mg·kg^(-1)Zn处理60 d时,aac(6′)-II的相对丰度最大,为对照的13.7倍。Zn处理显著提高了转座子Tp614的相对丰度,100 mg·kg^(-1)Zn处理时最高,为对照的4.6倍。Zn处理降低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提高了优势度指数,说明Zn的毒性使敏感菌群消失,抗性菌群增加。冗余分析表明Zn胁迫的时长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浓度;胁迫时长相同时,较低浓度的Zn(100~400 mg·kg^(-1))与较高浓度的Zn(800~1000 mg·kg^(-1))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差异明显;Zn胁迫与Nocardioides、Adhaeribacter及Arthrobacter等的丰度负相关,而与Flavisolibacter、Sphingomonas及Solirubrobacter的丰度正相关。网络共存分析显示,Zn胁迫压力下,acc、aac(6′)-II、aacC1和int11、IS613连接数较高;Steroidobacter与Tp614存在连接,可能是Tp614的潜在宿主菌。研究表明,高浓度Zn污染能加速土壤ARGs传播扩散,即使低浓度的Zn长时间作用也能诱导部分ARGs和MGEs,提高水平转移的风险,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水平基因转移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mobile genetic elements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分类号
X5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启事
1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2-1622,共1页
文摘
为了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本刊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简称电子杂志社)签署《CAJ-N网络首发学术期刊合作出版协议》,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本刊网络版。凡经本刊审定录用的稿件(录用定稿)均将首先以本刊网络版形式首发,后视编排情况发布排版定稿和整期汇编定稿,最后以本刊印刷版形式出版。
关键词
期刊出版
印刷版
传播效率
科研成果
中国学术期刊
学术论文
网络版
首发权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X-5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及迁移行为
被引量:
19
13
作者
桑文静
王晓霞
王夏妹
肖璐睿
许士洪
李登新
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1367,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232018D3-15)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PCRRF19001)
2018年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8YFZCSF00640)。
文摘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颗粒粒径小、在环境中难降解、吸附有毒污染物等特点,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近年来,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形势愈发严峻,该文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检测方法和迁移行为。分析总结了土壤中微塑料负载污染物的迁移机制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最后针对治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和控制其迁移行为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为未来的微塑料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环境
污染物
赋存特征
迁移
Keywords
microplastics
soil environment
pollutants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氨氮弱吸附滤料筛选与基于氮素资源化的沼液悬浮物过滤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李鹏
王鹏超
马东
张成军
郭旋
赵同科
王萱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新西兰水环境研究联合实验室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2-119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010980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QNJJ201706)
+1 种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8070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科技能力提升专项。
文摘
在去除沼液悬浮物(SS)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氮素养分是提高沼液资源化利用价值的关键。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弱吸附氨氮的过滤介质,然后利用滤料填充柱动态过滤试验分析筛选滤料填充柱对沼液SS和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砂(SSD)、沸石(ZLT)、石英砂(QSD)和氧化铝废渣(GRM)4种供试滤料中,QSD对溶液氨氮的吸附能力最低,脱附率接近SSD,且远小于ZLT和GRM。按2.4 L·h-1流量进水,沼液经QSD滤料填充柱动态过滤处理后,SS去除率最高可达86.1%,0.5~1 mm粒径QSD填充柱对SS去除率普遍高于3~5 mm粒径QSD填充柱,两种粒径QSD填充柱对沼液氨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区别;运行24 h时滤料填充柱自进水端开始出现堵塞现象,32 h后3~5 mm粒径QSD填充柱堵塞严重;若要达到沼液SS相同去除效果,0.5~1 mm粒径QSD填充柱较3~5 mm粒径QSD填充柱具有运行时间更持久和滤料层填充高度更小的优势;0.5~1 mm粒径QSD填充柱对SS去除率超过80%,且未显著吸附截留沼液氨氮,适合作为沼液SS过滤预处理单元且有利于后续氮回收。
关键词
猪粪污
沼液
滤料
悬浮物
氨氮
Keywords
swine manure wastewater
biogas slurry
filter material
suspended solid
ammonia nitrogen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老山景区地类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
10
15
作者
孙敏
周春国
邹长新
张峥男
刘冬
机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219,共9页
基金
生态环境部预算项目
文摘
老山景区是南京市的生态屏障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以森林为主体,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以研究该景区近17 a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为目的,运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法和C5.0决策树分类法以及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对研究区2001、2005、2009、2013和2017年5期Landsat影像进行地类信息提取,并运用Fragstats 4.2软件提取多种景观格局指数,对老山景区2001-2017年景观格局动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法精度最高,分类总体精度为91.79%,Kappa系数为0.83。随着景区生态公园的建设与改革,景区内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2001-2017年斑块数量(NP)呈上升趋势,2017年景区NP达653块,斑块密度(PD)为5.928 1块·km-2;2017年蔓延度指数(CONTAG)比2001年有所增加,达59.41%,优势斑块类型连通度提高;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上下窄幅波动,2009年达到最大值0.725 5。随着景区建设逐渐成熟,总体开发进程缓慢进入有序状态,老山景区逐步向均衡性、稳定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地类信息提取
面向对象
景观格局
LANDSAT
Keywords
forest resource
land typ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bject oriented
landscape pattern
Landsat
分类号
S771.8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拉萨周边繁殖鸟类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刘艳超
刘善思
杨乐
机构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1-1387,共7页
基金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项目
西藏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XZ201901-GA-06)。
文摘
为掌握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物种资源及分布情况,于2016—2019年5和6月,采用样线法对拉萨周边8个区域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繁殖鸟类15目35科103种,占西藏鸟类总种数的20.94%,其中雀形目鸟类18科60种,占比为58.25%。在不同生境中,灌丛草原生境鸟类种数最多,共74种,而临河生境鸟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在不同区域中,大佛岛繁殖鸟类种类最多,拉萨河曲水段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研究区繁殖前期鸟类物种数、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繁殖后期。Jaccard指数结果表明,栖息地环境相似的区域,繁殖鸟类相似性指数也较高。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种类在2016—2018年逐渐升高,2019年则明显下降,同时2019年鸟类种数最少。开展拉萨繁殖鸟类种群调查对西藏繁殖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拉萨周边
繁殖鸟类
多样性
分布
Keywords
surrounding areas of Lhasa
breeding bird
diversity
distribution
分类号
X17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GTA/TSP联合修复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
2
17
作者
王彩彩
张金永
肖扬
王世泽
王明新
机构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97-120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41032,41772240)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项目(JNHB-003)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
文摘
针对淋洗可能导致土壤残留重金属活化问题,研究淋洗/钝化联合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的削减作用。以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thylenebis(oxyethylenenitrilo)tetraacetic cid,EGTA〕为淋洗剂,以重过磷酸钙(triple sper phosphate,TSP)为钝化剂,研究了EGTA投加量、液固比、淋洗时间和TSP投加量等对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中Cu、Zn、Pb和Cd4种重金属洗脱率和浸出浓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设计多因素实验,拟合了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削减率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涵盖土壤重金属含量、浸出浓度和毒性的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GTA对Cu和Cd的洗脱率较高,可显著降低Zn和Cd浸出浓度。增加淋洗时间有助于提高Cu、Zn和Cd洗脱率并降低其浸出浓度,但提高了Pb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Zn和Pb洗脱率呈上升趋势,Cd洗脱率呈下降趋势,Cu洗脱率先提高后下降;Cu、Zn和Cd浸出浓度呈下降趋势,而Pb浸出浓度呈上升趋势。TSP钝化大幅度削减了Pb浸出浓度。总环境风险削减率(β)与EGTA投加量、液固比及TSP投加量呈二次方关系,当EGTA投加量为1.0g·L^-1,液固比为10,TSP投加量w为2%时,β为62.80%,与验证实验结果相近,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和预测能力。提高EGTA投加量和液固比可以大幅度降低Cu、Zn和Cd的环境风险,TSP钝化处理对Pb环境风险的削减作用较好,EGTA投加量与液固比以及EGTA投加量与TSP投加量对β表现为协同作用。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淋洗
钝化
环境风险
响应面法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washing
immobilization
environmental risk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伤流液与稻米镉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5
18
作者
彭鸥
李丹阳
刘寿涛
罗海艳
魏祥东
叶长城
刘孝利
铁柏清
陈文艳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高效利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部南方产地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茶陵县农业局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801505)
农业部
+1 种基金
财政部专项(20160418)
湖南省科技计划(2016NK2107)
文摘
立足于我国水稻受镉污染的实际情况,研究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伤流液镉含量与稻米镉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镉污染地区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采用营养液培育试验方法,选择中嘉早17和泰优390两个水稻品种,设置CK(0μg·L^(-1))、Cd10(10μg·L^(-1))、Cd50(50μg·L^(-1))、Cd200(200μg·L^(-1))、Cd500(500μg·L^(-1))和Cd1000(1 000μg·L^(-1)) 6个Cd浓度处理,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各部位镉含量与糙米镉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ρ(Cd)≤10μg·L^(-1)处理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未达显著水平(P>0. 05),当ρ(Cd)>10μg·L^(-1)时有抑制作用,Cd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伤流液中镉含量增加幅度与各部位变化趋于一致。伤流液镉含量与糙米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 01),且在分蘖期伤流液镉含量能较好地用于预测水稻镉毒害程度。
关键词
镉
水稻
生育期
营养液培育
伤流液
Keywords
Cd
rice
growth stage
hydroponics
bleeding sap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融作用特征
被引量:
10
19
作者
魏卫东
刘育红
马辉
李积兰
机构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2-35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167
31460151)
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5-ZJ-715)
文摘
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设置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连续观测,利用不同退化程度草地、不同土层一个完整冻融周期的土壤温度数据,探讨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结和消融的发生时间、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以及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等规律。结果表明:在一个冻融周期内,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冻结至消融历时179~196 d,土温总体呈近似正弦曲线的变化趋势;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0~40 cm各土层土壤更早冻结和消融,与未退化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各土层冻结、消融起始日期分别提前7~23和18~38 d,土壤冻结锋面自地表向较深土层下移速度更快,土温梯度和变化速率更大,土壤更易升温和降温;从未退化到重度退化,土温对气温的响应增强,各土层土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6~0.876、0.751~0.901、0.821~0.930和0.854~0.951;9月和3月是不同土层土温的过渡交替期。在退化高寒草甸研究样地,退化程度、土层深度和气温是影响浅层土壤冻融过程的因素,由退化导致的土壤冻融作用特征的改变,不利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和冻土环境的稳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土壤
冻融作用
Keywords
alpine meadow
grassland degradation
soil
freezing and thawing
分类号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应
20
作者
马丽丽
高雨轩
陈微秋
武灵瑶
张贤胜
余大洋
王国祥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0-10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311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1017)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5KJD610004)
文摘
3种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OFRs-Cl)指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和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采用加标于水法研究3种新型环境污染物OFRs对伸展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四龄幼虫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ρ(TDCPP)和ρ(TCEP)为5. 0 mg·L-1时能促进摇蚊幼虫羽化,且TDCPP的促进效果更强。3种OFRs-Cl暴露对摇蚊幼虫抗氧化酶产生较大影响,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浓度增加均被诱导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在5. 0 mg·L-1条件下均增加。热休克蛋白同源物(HSC70基因)分别在ρ(TDCPP)和ρ(TCEP)为5. 0 mg·L-1时显著上调,ρ(TCPP)为5. 0 mg·L-1时显著下调(P<0. 05)。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4G基因)在3种OFRs-Cl胁迫下均下调,而TDCPP胁迫的下调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TDCPP对幼虫SOD和MDA有剂量-效应关系,不同酶和基因对3种OFRs-Cl的敏感性不同,解毒酶和相关基因未呈显著相关性,故可选择不同指标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OFRs-Cl对摇蚊幼虫的毒性大小。
关键词
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
伸展摇蚊
毒性效应
Keywords
chlorinated alkyl 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
Chironomus riparius
toxicity effect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廊坊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分布及形成机理
李堃正
白雪山
杜垚
张旭虎
朱小龙
靳潇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欢迎订阅2025年《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本刊编辑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3种典型树种对降水再分配过程及化学特征的影响
王以劢
张振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滁河南京段环境介质中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评价
张伟
古文
范德玲
张冰
王蕾
石利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成都平原成土母质和农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的影响
冉敏
宋靓颖
薛晶玲
张元媛
张浩
吴德勇
李启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哨兵SAR数据和多光谱数据的水稻识别研究
张征云
江文渊
张彦敏
罗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湖泊底泥的植物种植基对牧草生长的影响试验
李菡庭
田美荣
霍晓君
尤春赫
聂华月
高吉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桂华
王德美
秦松
柴冠群
罗沐欣键
范成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土壤微塑料对微生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进展
陈冠霖
王兰
唐景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微塑料老化对其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光敏行为的影响
徐斌
付超
何斐
张栩涵
刘剑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外源Zn对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及细菌群落的诱导作用
杨统一
李静
唐国腾
杨芬
唐玉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启事
本刊编辑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赋存特征及迁移行为
桑文静
王晓霞
王夏妹
肖璐睿
许士洪
李登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氨氮弱吸附滤料筛选与基于氮素资源化的沼液悬浮物过滤预处理研究
李鹏
王鹏超
马东
张成军
郭旋
赵同科
王萱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老山景区地类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孙敏
周春国
邹长新
张峥男
刘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西藏拉萨周边繁殖鸟类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刘艳超
刘善思
杨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EGTA/TSP联合修复模拟重金属污染黄棕壤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王彩彩
张金永
肖扬
王世泽
王明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伤流液与稻米镉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彭鸥
李丹阳
刘寿涛
罗海艳
魏祥东
叶长城
刘孝利
铁柏清
陈文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融作用特征
魏卫东
刘育红
马辉
李积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3种氯代烷基有机磷阻燃剂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应
马丽丽
高雨轩
陈微秋
武灵瑶
张贤胜
余大洋
王国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5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