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精细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作品数4526被引量13590H指数30
《精细石油化工》创刊于1984年7月,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石化分公司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科学技术刊物。以从事精细石油化工的科技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供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石化分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3-938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2-1179/TQ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526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稠油油田“弱凝胶+驱油剂”交替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凌卿 常振 +3 位作者 王浩颐 李晓伟 贾永康 鞠野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水窜严重、水驱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采用物模方法开展了“弱凝胶+驱油剂”交替调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弱凝胶质量配方为0.3%聚丙烯酰胺+0.35%交联剂+0.15%交联助剂,注入阻力系数2.875~8.000,封堵...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水窜严重、水驱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采用物模方法开展了“弱凝胶+驱油剂”交替调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弱凝胶质量配方为0.3%聚丙烯酰胺+0.35%交联剂+0.15%交联助剂,注入阻力系数2.875~8.000,封堵率88%~90%;优选驱油剂质量分数为0.1%~0.3%,降黏率97%~99%,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9.128×10^(-3) mN/m;“弱凝胶+驱油剂”交替调驱方式提采效果良好,采收率增幅达到17.3%。矿场应用后,井组含水率下降7.5%,增油4.8×10^(4) m^(3),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田 弱凝胶 驱油剂 交替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氧化改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志宇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介绍了聚乙烯亚胺材料的结构、性质、功能、应用领域和改性策略,重点介绍了聚乙烯亚胺氧化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基于不同氧化剂的聚乙烯亚胺氧化方法、氧化后不同结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在纳滤膜、核酸载体、水凝胶领域的应用等,展望了聚... 介绍了聚乙烯亚胺材料的结构、性质、功能、应用领域和改性策略,重点介绍了聚乙烯亚胺氧化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基于不同氧化剂的聚乙烯亚胺氧化方法、氧化后不同结构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在纳滤膜、核酸载体、水凝胶领域的应用等,展望了聚乙烯亚胺行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氧化 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二酸改性Pb(Ⅱ)印迹壳聚糖基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孟辰 陈德军 +2 位作者 邹金池 付广钦 赵梦奇 《精细石油化工》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以戊二酸为改性剂,Pb(Ⅱ)为印迹离子,壳聚糖混合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采用水合法制备了戊二酸改性Pb(Ⅱ)印迹壳聚糖基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印迹壳聚糖基复合膜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印迹壳聚糖基复... 以戊二酸为改性剂,Pb(Ⅱ)为印迹离子,壳聚糖混合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采用水合法制备了戊二酸改性Pb(Ⅱ)印迹壳聚糖基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印迹壳聚糖基复合膜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印迹壳聚糖基复合膜对Pb(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Pb(Ⅱ)印迹技术处理的戊二酸改性膜,在Pb(Ⅱ)吸附能力上展现出显著优势。饱和吸附容量达79.53 mg/g,在pH=4时吸附性能达到顶峰,5次循环后,吸附效能仅下降约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离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性能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压裂液稠化剂的合成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柄男 滕大勇 +2 位作者 丁秋炜 张昕 张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满足压裂作业对压裂液增稠性、耐盐性、地层低伤害和破乳助排一体化的需求,采用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作为稠化剂主体,引入耐盐单体、防膨单体和破乳助排功能性单体,制得多功能型聚合物稠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为满足压裂作业对压裂液增稠性、耐盐性、地层低伤害和破乳助排一体化的需求,采用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作为稠化剂主体,引入耐盐单体、防膨单体和破乳助排功能性单体,制得多功能型聚合物稠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单体质量分数为4.5%时,多功能稠化剂耐盐效果最好;以新疆油田FN区块净化水为水源配制压的裂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在140℃,170 s^(-1)条件下剪切120 min,黏度为80 mPa·s,且压裂液破胶彻底,破乳助排性能显著,可以满足矿场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聚合物 稠化剂 多功能 耐盐防膨破乳助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硅酸钾/石墨烯复合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纪发达 樊昕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了一种硅酸钾/石墨烯复合涂料。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对复合涂料贮存稳定性、涂膜表面水接触角、附着力、分散性能、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添加量为0.8%时,复合涂料耐盐水性可达8650 h,附着力为7.2... 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了一种硅酸钾/石墨烯复合涂料。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对复合涂料贮存稳定性、涂膜表面水接触角、附着力、分散性能、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添加量为0.8%时,复合涂料耐盐水性可达8650 h,附着力为7.2 MPa,耐盐雾性、硬度及耐冲击性符合JG/T 224—2007《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标准,防腐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硅酸钾 石墨烯 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聚合物固化增强剂对水平井封堵剂体系的影响
6
作者 陈鹏 唐凡 +2 位作者 徐春梅 曹欣 陈世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5-10,共6页
针对目前应用于水平井封堵的水泥类封堵剂固化后脆性高、内部容易开裂,粘接强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在堵剂体系中加入有机聚合物增强剂PS-1提高体系整体强度,考察了PS-1增强剂对堵水剂体系固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PS-1在延迟水... 针对目前应用于水平井封堵的水泥类封堵剂固化后脆性高、内部容易开裂,粘接强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在堵剂体系中加入有机聚合物增强剂PS-1提高体系整体强度,考察了PS-1增强剂对堵水剂体系固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PS-1在延迟水泥水化过程的同时,在水泥固化过程中形成的白色膜状缔合结构使堵剂体系在固化后结构更加紧密,显著增强体系的整体强度。利用填砂管物模实验评价了堵剂体系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在封堵剂体系固化28 d时,封堵剂突破压力达到0.92 MPa/cm,封堵率达到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剂 粘接强度 有机聚合物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含量对控制降解丁烯共聚的二元/三元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智瑞 刘艳丽 +1 位作者 马金欣 张得栋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38-42,共5页
研究了丙丁二元聚丙烯粒料DY-W0723和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C5908加入过氧化物降解剂后的结晶性能,对试样的熔融结晶、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晶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0.02%~0.08%的过氧化物后,二元三元PP... 研究了丙丁二元聚丙烯粒料DY-W0723和乙丙丁三元共聚聚丙烯C5908加入过氧化物降解剂后的结晶性能,对试样的熔融结晶、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晶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0.02%~0.08%的过氧化物后,二元三元PP的结晶性能均发生了改变,DY-W0723F结晶度下降范围为0.9%~7.5%,C5908下降范围为1.7%~6.48%;二者的晶型仍然以α晶型为主,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 二元聚丙烯 三元聚丙烯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裂解法合成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宝成 赵臻 +2 位作者 余江 尹红 金一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低温裂解法合成了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反应温度、投料配比、催化剂添加量和添加方式以及引发剂添加量及方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0℃、原料含氢硅油与原甲酸三甲酯的质量比为1∶2.2(含氢硅油质...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低温裂解法合成了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考察了反应温度、投料配比、催化剂添加量和添加方式以及引发剂添加量及方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0℃、原料含氢硅油与原甲酸三甲酯的质量比为1∶2.2(含氢硅油质量为120 g)、催化剂对甲苯磺酸采用分步添加的方式(反应开始时添加0.7 g,反应2 h后再添加0.7 g)和引发剂甲醇采用分步添加方式(反应开始时添加2.4 g,反应2 h后再添加2.4 g)的反应条件下,粗品经过分离纯化后,目的产物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收率可达8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硅油 原甲酸三甲酯 对甲苯磺酸 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低温裂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低温性能研究
9
作者 赵光辉 金书含 +2 位作者 高萌 杨春基 曾群英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以十四醇、十六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苯乙烯-油酸丁酯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以正交实验法确定的最佳聚合条件是:n(甲基丙烯酸混合酯)∶n(油酸丁酯)∶n... 以十四醇、十六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苯乙烯-油酸丁酯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以正交实验法确定的最佳聚合条件是:n(甲基丙烯酸混合酯)∶n(油酸丁酯)∶n(苯乙烯)=8∶1∶1、引发剂加量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评价结果表明,加剂量500μg/g时,对大庆石化0#柴油的凝点降低15℃,冷滤点降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降凝剂 三元共聚 凝点 冷滤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桐油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高晓明 刘利波 +1 位作者 聂卫 高楼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共5页
以天然桐油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天然桐油基咪唑啉季铵盐。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天然桐油基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当缓蚀剂的浓度为2.0 g/L时,在pH值为3.5的盐酸溶液中最大缓释效率达到86.30%。桐... 以天然桐油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天然桐油基咪唑啉季铵盐。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天然桐油基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当缓蚀剂的浓度为2.0 g/L时,在pH值为3.5的盐酸溶液中最大缓释效率达到86.30%。桐油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A3钢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并且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对A3钢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基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性能 物理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蓖麻油皮革加脂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亚芳 张钧涵 +1 位作者 王菊英 盛正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57,共3页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反应合成马来酸蓖麻油酯,再经有机硅单体(D_4)接枝得到有机硅改性蓖麻油皮革加脂剂,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蓖麻油皮革加脂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较高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冻融...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反应合成马来酸蓖麻油酯,再经有机硅单体(D_4)接枝得到有机硅改性蓖麻油皮革加脂剂,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蓖麻油皮革加脂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较高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固含量达80%以上,可以满足皮革加脂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蓖麻油 酯交换 加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辛基二苯胺的结构组成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意 徐瑞峰 +1 位作者 汤仲平 薛卫国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74,共4页
在一种负载酸性膨润土的催化剂体系下制备了液体丁辛基二苯胺抗氧剂,其碱值和抗氧化性能优于同类市场产品,使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物理蒸馏方法将产物各组分分离,得到二苯胺、单C4取代基二苯胺(Ⅰ)、双C4(单C8)... 在一种负载酸性膨润土的催化剂体系下制备了液体丁辛基二苯胺抗氧剂,其碱值和抗氧化性能优于同类市场产品,使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物理蒸馏方法将产物各组分分离,得到二苯胺、单C4取代基二苯胺(Ⅰ)、双C4(单C8)取代基(Ⅱ)、C4、C8取代基二苯胺(Ⅲ)和双C8取代基二苯胺(Ⅳ)5种组分。用旋转氧弹、PDSC、氧化烘箱等实验考察了各组分在Yu-base6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热重温度随着取代基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旋转氧弹时间二苯胺>Ⅳ>Ⅲ>Ⅰ>Ⅱ,PDSC氧化诱导期时间顺序为Ⅳ>Ⅲ>Ⅰ>Ⅱ>二苯胺,与酚类抗氧剂复配后抗氧化性能提高30%以上,其中组分Ⅲ和组分Ⅳ在抑制油品黏度增长和氧化后酸值增长方面的性能突出,可保持油品氧化超过3d后黏度基本不变,酸值增长减缓80以上,是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组成 性能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在合成碳酸甘油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松 郝鹏飞 李三喜 《精细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8,共7页
介绍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离子液体、酶等催化剂在合成碳酸甘油酯中的应用,对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总结了相应的催化机理以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等。同时,对各类催化剂在催化合成碳酸甘油酯的过程中,存在的难分... 介绍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离子液体、酶等催化剂在合成碳酸甘油酯中的应用,对这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总结了相应的催化机理以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等。同时,对各类催化剂在催化合成碳酸甘油酯的过程中,存在的难分离、制备工艺复杂、易失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甘油酯 催化剂 甘油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2-吡咯烷酮焦油回收ASPEN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锐 郭晓俊 吴兴龙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在1,4-丁二醇(BDO)路线制N-甲基-2-吡咯烷酮(NMP)过程中,通过气质联用(GC-MS)定量分析了NMP焦油的组成,结果显示焦油中含有39.5%的NMP以及其他副反应产物。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该NMP焦油回收方案进行了稳态模拟,结果显示,通过脱焦塔和... 在1,4-丁二醇(BDO)路线制N-甲基-2-吡咯烷酮(NMP)过程中,通过气质联用(GC-MS)定量分析了NMP焦油的组成,结果显示焦油中含有39.5%的NMP以及其他副反应产物。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该NMP焦油回收方案进行了稳态模拟,结果显示,通过脱焦塔和精制塔的双塔系统可以实现NMP回收率95%,纯度99%的回收效果,对双塔的操作变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到适宜的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和回流比,脱焦塔分别是22,15,0.59,精制塔是17,10,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2-吡咯烷酮焦油 回收系统 稳态模拟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Cl复合盐酸改性木质素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加飞 陈明强 +2 位作者 杨忠连 张晔 沈朝萍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增加木质素分子中羟基的含量,采用3mL 0.2mol/L的盐酸和3mL[BMIm]Cl离子液体混合溶剂对木质素进行改性得到再生木质素。利用FT-IR、SEM和TGA对制备的再生木质素进行表征分析。FT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上烷基取代的苯环转变为带... 为了增加木质素分子中羟基的含量,采用3mL 0.2mol/L的盐酸和3mL[BMIm]Cl离子液体混合溶剂对木质素进行改性得到再生木质素。利用FT-IR、SEM和TGA对制备的再生木质素进行表征分析。FT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上烷基取代的苯环转变为带有孤对电子基团取代的苯环,且木质素上的羧基含量减少,而羟基含量增加;SEM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的形貌发生变化,由无规则、非晶体型转变为规则的、块状晶体型结构;TGA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氯离子液体中,经盐酸改性的木质素的热稳定性明显降低,并且增加了再生木质素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离子液体 改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促进剂M提纯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阳福生 张倩云 李朝达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70,共7页
通过文献和利用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了一系列MBT精制溶剂及MBT产品体系中各物质的溶解度参数,初选出甲苯、二甲苯、环状类HHS-1、HHS-2溶剂和芳香醇SL等5种有机溶剂,考察了这些溶剂对MBT体系各物质的溶解度及对MBT粗品的提纯效果。初步... 通过文献和利用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了一系列MBT精制溶剂及MBT产品体系中各物质的溶解度参数,初选出甲苯、二甲苯、环状类HHS-1、HHS-2溶剂和芳香醇SL等5种有机溶剂,考察了这些溶剂对MBT体系各物质的溶解度及对MBT粗品的提纯效果。初步研究表明:HHS-1作为萃取剂对MBT提纯的效果优于目前工业上采用的甲苯溶剂,其适宜的萃取工艺条件为:采用固液萃取方式,溶剂比2∶1(2次以上)、萃取温度100℃下萃取30min、1℃/min降温至20~35℃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促进剂M 溶剂萃取 溶解度 溶解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硫酸盐的制备
17
作者 李洁 杨效益 +2 位作者 孙永强 智丽飞 李全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2,共4页
采用气体三氧化硫法在ballestra多管降膜式磺化器中对蓖麻油甲酯乙氧基化物先磺化/硫酸化,再用3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制备了蓖麻油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硫酸盐。适宜的磺化工艺条件为:三氧化硫与有机物的摩尔比约1.05,老化时间0.75... 采用气体三氧化硫法在ballestra多管降膜式磺化器中对蓖麻油甲酯乙氧基化物先磺化/硫酸化,再用3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制备了蓖麻油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硫酸盐。适宜的磺化工艺条件为:三氧化硫与有机物的摩尔比约1.05,老化时间0.75~1h,产物的阴离子活性物、二钠盐含量分别是0.4697~1.1846mmol/g和0.3951~O.2693mmol/g,聚乙二醇分数是4.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甲酯乙氧基化物 磺酸/硫酸盐 制备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对乙醛C—C键激发脱羰基反应的量化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红飞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2,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了Cr+3对乙醛脱羰反应中反应路径进行了研究。反应中所有静态点的几何结构和相应能量均是在B3LYP(Cr原子使用Lanl2dz基组,C、H、O使用6-31+G*基组)理论水平上计算得到,优化了势能面[Cr,O,C2,H4]上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了Cr+3对乙醛脱羰反应中反应路径进行了研究。反应中所有静态点的几何结构和相应能量均是在B3LYP(Cr原子使用Lanl2dz基组,C、H、O使用6-31+G*基组)理论水平上计算得到,优化了势能面[Cr,O,C2,H4]上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和频率参数,得到了该反应的势能面以及基元反应过程的详细信息。计算表明反应经历开始吸附结合、C—C激发、H原子转移和分子解离四个阶段完成,脱羰基过程主要是由C—C激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羰基反应 过渡态 能量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胶泡沫体系调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巍 李松岩 +3 位作者 张东 李兆敏 李宾飞 林珊珊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优选的冻胶泡沫体系配方AP-P4(0.3%)+YG107(0.3%)+DY-1(0.6%),利用一维人工岩心模型,研究了渗透率级差、注入方式、段塞大小对冻胶泡沫调剖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冻胶泡沫的调剖效果先增加后减小,当... 针对优选的冻胶泡沫体系配方AP-P4(0.3%)+YG107(0.3%)+DY-1(0.6%),利用一维人工岩心模型,研究了渗透率级差、注入方式、段塞大小对冻胶泡沫调剖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冻胶泡沫的调剖效果先增加后减小,当级差为7.00时调剖效果最好;不同注入方式中,气液经过泡沫发生器形成稳定泡沫后注入调剖效果最佳;注入段塞1PV时非均质岩心调剖效果最佳;实验比较的调驱方式中,冻胶泡沫体系高低渗岩心发生吸液剖面反转,调驱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胶泡沫 调剖能力 渗透率 注入方式 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洪 雷斌 李本高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70,共5页
介绍了稠油中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各种测量方法的原理、特点、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指出了各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措施,从而为更深入的研究稠油沥青质结构性能提供指导。
关键词 稠油 沥青质 相对分子质量 蒸汽压渗透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 质谱法 冰点降低法 小角中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