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禽科学》
导出
作品数
7709
被引量
6604
H指数
19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家禽科学》创刊于1979年,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和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家禽专业委员会主办,以宣传禽应用技术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综合性养禽专刊。 家禽科学杂志栏目:动态...
查看详情>>
曾用名
山东家禽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家禽专业委员会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673-10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37-1424/S
出版周期
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7,709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起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1
作者
李莹
《家禽科学》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组织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性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感染,养殖密度高、环境卫生差易诱发。不同品种、年龄均可发生感染。病鸡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泻、鸡冠发黑发紫等症状...
组织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性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感染,养殖密度高、环境卫生差易诱发。不同品种、年龄均可发生感染。病鸡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泻、鸡冠发黑发紫等症状,剖检盲肠肿大、肝坏死。本文结合一养殖场发感染组织滴虫病的案例,从发病、诊断以及治疗方案进行概述,供养殖者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
组织滴虫病
剖检情况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下放养鸡球虫病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2
作者
张万旭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59-162,共4页
林下生态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林下环境复杂,鸡群容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袭。球虫病与新城疫是其中两种常见的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具有发病...
林下生态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林下环境复杂,鸡群容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袭。球虫病与新城疫是其中两种常见的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而新城疫则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鸡群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当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给临床诊治带来了更大难度,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也更为严重。本文探讨林下放养鸡球虫病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新城疫
混合感染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
1
3
作者
南化山
《家禽科学》
2025年第4期59-61,共3页
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新城疫则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在家禽养殖中常常给养殖户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当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
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新城疫则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在家禽养殖中常常给养殖户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当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时,不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还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本文综述了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等,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新城疫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雏鹅常见病毒感染的防控
4
作者
李军文
《家禽科学》
2025年第5期99-102,共4页
我国当前的养鹅模式和养鹅水平相对滞后。雏鹅因身体娇嫩、缺少母源抗体保护而容易染病。其中,星状病毒感染、小鹅瘟和雏鹅副黏病毒病等,不仅能通过粪口进行水平传播,还可经种蛋垂直传播。然而,目前市面上尚无可靠的商品化生物制品,也...
我国当前的养鹅模式和养鹅水平相对滞后。雏鹅因身体娇嫩、缺少母源抗体保护而容易染病。其中,星状病毒感染、小鹅瘟和雏鹅副黏病毒病等,不仅能通过粪口进行水平传播,还可经种蛋垂直传播。然而,目前市面上尚无可靠的商品化生物制品,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导致雏鹅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成为控制雏鹅病毒病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鹅
星状病毒感染
小鹅瘟
雏鹅副黏病毒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黄连口服液稳定性研究及其对蛋鸭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成森
王中杰
+4 位作者
李禹涛
李申华
段鹏
苏丹
沙赛
《家禽科学》
2025年第9期26-30,共5页
为考察双黄连口服液的稳定性及其对蛋鸭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双黄连口服液进行纯化,同时通过动物试验观察纯化后口服液对蛋鸭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膜后的双黄连口服液在室温下及强光条件下...
为考察双黄连口服液的稳定性及其对蛋鸭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双黄连口服液进行纯化,同时通过动物试验观察纯化后口服液对蛋鸭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膜后的双黄连口服液在室温下及强光条件下,其性状、相对密度、pH值、鉴别指标都符合《中国兽药典》规定;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1.0 mL/L)蛋鸭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证实,膜分离技术可有效改善双黄连口服液的稳定性,且纯化后的口服液能显著增强蛋鸭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为其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膜分离技术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鸭粪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宋祥彬
王建才
+7 位作者
郭芳坤
汤瑞发
刘光洲
余刚
刘长东
李有志
盛清凯
汤文利
《家禽科学》
2025年第9期38-46,I0007-I0009,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用于鸭粪好氧堆肥的高效微生物菌剂。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法,设置两组堆肥菌剂接种处理组(STG组、SSG组)与空白对照组(SUG组),通过监测堆肥温度、种子发芽指数(GI)、碳氮比(C/N)及有机碳降解率等指标,系统评价菌剂对堆...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用于鸭粪好氧堆肥的高效微生物菌剂。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法,设置两组堆肥菌剂接种处理组(STG组、SSG组)与空白对照组(SUG组),通过监测堆肥温度、种子发芽指数(GI)、碳氮比(C/N)及有机碳降解率等指标,系统评价菌剂对堆肥效率与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STG组、SSG组升温至50℃的时间较SUG组分别提前了2、1 d,且维持超过50℃的时间大于17 d,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的要求;超过55℃维持时间均在15 d以上,达到《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程》(NY/T 3442—2019)的要求;(2)菌剂处理组在12 d时的C/N值稳定在16:1,而SUG组则需38 d;(3)堆肥38 d后粪大肠菌、蛔虫卵和镉、铬、汞、铅、砷含量均达到《有机肥料》(NY/T 525—2021)和《生物有机肥》(NY/T 884—2012)要求;(4)菌剂处理组4 d时的总养分(N+P_(2)O_(5)+K_(2)O)超过4.0%,堆肥后期的pH值为7.96~8.92,有机碳含量保持在30%以上;(5)STG组38 d的种子发芽指数为93.9%,显著优于SSG组(72.0%)与SUG组(80.2%),有机质含量超过56%。综上所述,两种微生物菌剂可使堆肥进程加速1~2 d,其中STG处理组在有机物降解效率与腐熟度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推荐将其应用于本配方的鸭粪堆肥中。为确保堆肥达到无害化标准,建议堆肥周期不低于3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粪
堆肥菌剂
好氧堆肥
发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禽业“防检一体化”动物卫生监管模式创新与实践
7
作者
杨飞
《家禽科学》
2025年第9期106-109,共4页
为提升家禽业重大疫病防控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枣庄市峄城区创新构建家禽业“防检一体化”监管体系。通过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推行家禽规模养殖场风险分级管理、实施全链条智慧监管等举措,在疫病防控、家禽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方面...
为提升家禽业重大疫病防控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枣庄市峄城区创新构建家禽业“防检一体化”监管体系。通过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推行家禽规模养殖场风险分级管理、实施全链条智慧监管等举措,在疫病防控、家禽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实现家禽重大疫病应免群体免疫密度100%、抗体合格率99.5%,无害化处理病死家禽17.99万羽。本文系统总结该模式在家禽规模养殖场监管中的机制建设、技术应用及实践效果,为现代家禽产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检一体化
动物卫生监管
风险分级管理
智慧畜牧
峄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复方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8
作者
王国荣
王国成
李丰耘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69-72,共4页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传染性禽类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家禽业的蓬勃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自配中药复方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从SPF鸡胚孵化后的健康雏鸡中选择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饲养至10日龄后,将其中3组...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传染性禽类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家禽业的蓬勃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自配中药复方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从SPF鸡胚孵化后的健康雏鸡中选择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饲养至10日龄后,将其中3组雏鸡作为试验组,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接种10~5EID50/0.1mLIBV病毒液,每只0.1mL。其中2个试验组雏鸡,分别用中药复方(中药组)和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及另一个试验组(病毒组)在25d试验期内不给与任何药物,正常饮水饮食。结果表明,中药组和盐酸多西环素组试验鸡的日均增重极显著高于病毒组(P<0.0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病毒组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和盐酸多西环素组的免疫器官指数虽低于空白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组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3.3%;盐酸多西环素组的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86.6%。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在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本研究有望为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日增重
免疫器官指数
治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型鸡痘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
9
作者
张恩远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32-134,共3页
近年来,集约化养禽发展迅速,家禽疾病的复杂性与混合感染风险显著上升。其中,混合型鸡痘与致病性大肠杆菌协同感染,已成为威胁养鸡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难题。鸡痘病毒通过破坏皮肤及黏膜屏障,引发免疫抑制,为条件性致病菌大肠杆菌的侵袭创...
近年来,集约化养禽发展迅速,家禽疾病的复杂性与混合感染风险显著上升。其中,混合型鸡痘与致病性大肠杆菌协同感染,已成为威胁养鸡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难题。鸡痘病毒通过破坏皮肤及黏膜屏障,引发免疫抑制,为条件性致病菌大肠杆菌的侵袭创造机会;而大肠杆菌通过释放内毒素和引发系统性感染,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形成“病毒-细菌”恶性循环,导致鸡群死亡率急剧上升、生产性能大幅下降。本文深入探讨混合型鸡痘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鸡痘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专利视角下家禽加工装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10
作者
赵明明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0期59-63,共5页
家禽加工是指对家禽(如鸡、鸭、鹅等)进行屠宰、分割、加工和包装等一系列操作,以满足食品加工和消费的需求。本文聚焦家禽加工,将产业发展信息与专利技术信息相结合,研究家禽加工专利布局情况、国内外主要研究主体等,通过了解该领域的...
家禽加工是指对家禽(如鸡、鸭、鹅等)进行屠宰、分割、加工和包装等一系列操作,以满足食品加工和消费的需求。本文聚焦家禽加工,将产业发展信息与专利技术信息相结合,研究家禽加工专利布局情况、国内外主要研究主体等,通过了解该领域的技术活跃度和创新程度,进一步分析重点技术研发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加工
专利分析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苜草素对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石瑜
史晓峰
+4 位作者
王芳蕊
杨爱华
袁雪涛
刘桐山
李秀梅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0期20-27,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苜草素对不同阶段蛋鸡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选择育成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蛋鸡各288只,每个阶段均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500、1000、1500 mg/L...
本试验旨在探究苜草素对不同阶段蛋鸡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选择育成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蛋鸡各288只,每个阶段均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500、1000、1500 mg/L苜草素,每周每个试验组随机选取30只鸡采血,持续采血10周,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表明:添加1000、1500 mg/L苜草素显著提高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血清中IL-2和TNF-α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血清中IL-6的水平(P<0.05);添加500 mg/L苜草素对以上细胞因子指标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不同生长阶段添加1000 mg/L苜草素即可有效增强蛋鸡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草素
蛋鸡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肉种鸡热应激的诊断与应对方法
12
作者
康艳
《家禽科学》
2024年第6期97-99,I0011,共4页
肉种鸡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生长速度快,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殖中肉种鸡难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如冷热应激、免疫应激、换料、转群分笼应激、天气突变应激等。当夏季遇到罕见的热浪袭击,在此高...
肉种鸡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生长速度快,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殖中肉种鸡难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如冷热应激、免疫应激、换料、转群分笼应激、天气突变应激等。当夏季遇到罕见的热浪袭击,在此高温期间,热应激对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甚至引起大量肉种鸡死亡,给肉种鸡饲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采取环境降温、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有效应对高温对肉种鸡带来的热应激,从而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鸡饲养
肉种鸡
热应激
免疫应激
集约化养殖
应激反应
养殖效益
应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南地区林下鸡的养殖技术要点
13
作者
马朝宇
杨大亮
李陟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很适合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林下放养鸡与圈养不同,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情况,必须做好栏...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很适合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林下放养鸡与圈养不同,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情况,必须做好栏舍布局和鸡群日常饲喂管理、疫病防控等,才能保障鸡群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季风气候
作物生长期
疫病防控
林下养鸡
林下放养
栏舍
饲喂管理
养殖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姜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性腺机能和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袁翠
林晓骏
+3 位作者
陈俊宇
何宝仪
安立龙
吴江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期3-11,I0007,共10页
为探究姜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性腺生理机能及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2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0周龄罗曼粉蛋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常温组(CK组)、高温组(HC组)和高温处理组(HT组),每组公鸡和母鸡各7只。常温组和高温组...
为探究姜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性腺生理机能及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2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0周龄罗曼粉蛋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常温组(CK组)、高温组(HC组)和高温处理组(HT组),每组公鸡和母鸡各7只。常温组和高温组饲喂基础饲粮,高温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mg/kg姜黄素。常温组保持温度在(25±3)℃,高温组和高温处理组在常温组的基础上采用循环高温,保持每天10:00~16:00温度(32±3)℃,各组湿度维持在65%~80%,热应激处理3周。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高温条件对鸡的性腺产生不良影响,其产蛋率或采精量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Sirtuins家族各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而Sirt4、Sirt5和Sirt7在睾丸中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5)。添加姜黄素后,产蛋率或采精量均显著上升(P<0.05),卵巢中Sirt1、Sirt2、Sirt3、Sirt5基因和睾丸中Sirt4和Sirt5的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姜黄素能有效缓解热应激对鸡性腺机能和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Sirtuins基因家族
热应激
姜黄素
卵巢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粪饲料化利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新视角
被引量:
2
15
作者
马继光
马洁秀
+1 位作者
陈涛
马琰
《家禽科学》
202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随着养鸡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鸡粪作为动物饲料的利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鸡粪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鸡粪的营养成分、饲料利用方式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鸡粪饲料化利用的前景和潜在的问题,旨...
随着养鸡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鸡粪作为动物饲料的利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鸡粪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鸡粪的营养成分、饲料利用方式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鸡粪饲料化利用的前景和潜在的问题,旨在展示鸡粪作为饲料的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鸡粪饲料化利用的优势、挑战和实践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饲料化利用
动物生产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饲料形态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何玉鹏
苏满春
+1 位作者
陈文东
赵炳乐
《家禽科学》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料形对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96只24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2×2交叉设计,2种饲料形态(颗粒料和粉料)和2个产蛋上升时期(25~28周龄和31~3...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料形对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96只24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2×2交叉设计,2种饲料形态(颗粒料和粉料)和2个产蛋上升时期(25~28周龄和31~34周龄)。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颗粒料组增重显著高于粉料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极显著高于饲喂粉料组(P<0.01),但二者在产蛋率、平均蛋重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期14 d时,颗粒料组的周增重显著高于粉料组(P<0.05);在试验期21、28 d时,颗粒料组蛋鸡的周增重极显著高于粉料组(P<0.01)。不同料形对海兰褐蛋鸡的蛋壳评分、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比率、蛋白高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粉料组的蛋黄颜色、哈氏单位显著高于颗粒料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粉料是高峰期海兰褐蛋鸡的适宜料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形
产蛋高峰期
交叉设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规模化肉鸡场疫病防控措施
被引量:
5
17
作者
高正岗
《家禽科学》
2024年第9期53-57,共5页
为了解小百户镇境内肉鸡规模场(户)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现状,2021年通过对小百户镇辖区内的肉鸡规模场(户)进行了走访、调查,截止当年10月,统计年出栏1万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有35个,肉鸡存栏21.2万羽。由于养殖场没有养殖经验,加之...
为了解小百户镇境内肉鸡规模场(户)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现状,2021年通过对小百户镇辖区内的肉鸡规模场(户)进行了走访、调查,截止当年10月,统计年出栏1万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有35个,肉鸡存栏21.2万羽。由于养殖场没有养殖经验,加之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到位、消毒措施滞后、疫病综合防治不科学等因素,导致部分规模养鸡场疫病频发,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通过总结小百户镇疫病防控的实践经验,提出肉鸡规模养殖的疫病防控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可操作性较高,供各规模养鸡场(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防控
规模化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丁酸梭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翟凯旋
李金香
+4 位作者
冷敦鹏
臧学运
于蓬勃
苗越
齐慧东
《家禽科学》
2024年第7期9-17,I0007,共10页
本试验通过厌氧培养法从健康鸡的新鲜粪便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菌株,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面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丁酸梭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株能够产生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
本试验通过厌氧培养法从健康鸡的新鲜粪便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菌株,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面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丁酸梭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株能够产生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对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能力。综上所述,该菌株在生长、抗逆、产酸、抑菌方面表现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抗减抗”背景下的蛋鸡健康养殖要点
被引量:
9
19
作者
任利枢
《家禽科学》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自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提出“无抗减抗”养殖,2018年全国首个蛋鸡无抗养殖联盟在青岛成立,对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及作用机理也逐渐深入,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自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提出“无抗减抗”养殖,2018年全国首个蛋鸡无抗养殖联盟在青岛成立,对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及作用机理也逐渐深入,并相继研发上市。本文从疫病流行特点的角度出发,以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为切入点,探讨“无抗减抗”大背景下的蛋鸡养殖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抗生素替代品的种类和应用,旨在发展蛋鸡绿色健康养殖,提供无抗绿色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抗
减抗
蛋鸡
饲养管理
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科学防治肉鸭维生素缺乏症
20
作者
赵威
《家禽科学》
2023年第8期68-69,共2页
维生素作为鸭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维持肉鸭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及时判断肉鸭是否患有维生素缺乏症,并采取恰当的手段进行防治,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就肉鸭养殖中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
维生素作为鸭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维持肉鸭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及时判断肉鸭是否患有维生素缺乏症,并采取恰当的手段进行防治,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就肉鸭养殖中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为肉鸭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缺乏症
肉鸭
防治策略
养殖效益
科学防治
营养元素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起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1
作者
李莹
机构
营口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文摘
组织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性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感染,养殖密度高、环境卫生差易诱发。不同品种、年龄均可发生感染。病鸡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泻、鸡冠发黑发紫等症状,剖检盲肠肿大、肝坏死。本文结合一养殖场发感染组织滴虫病的案例,从发病、诊断以及治疗方案进行概述,供养殖者人员参考。
关键词
鸡
组织滴虫病
剖检情况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下放养鸡球虫病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2
作者
张万旭
机构
绥阳县洋川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59-162,共4页
文摘
林下生态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林下环境复杂,鸡群容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侵袭。球虫病与新城疫是其中两种常见的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球虫病主要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而新城疫则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鸡群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当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时,给临床诊治带来了更大难度,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也更为严重。本文探讨林下放养鸡球虫病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鸡球虫病
新城疫
混合感染
诊治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
1
3
作者
南化山
机构
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宁远畜牧兽医站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4期59-61,共3页
文摘
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主要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新城疫则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在家禽养殖中常常给养殖户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当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时,不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还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本文综述了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等,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新城疫
诊断
治疗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雏鹅常见病毒感染的防控
4
作者
李军文
机构
沂水县龙家圈兽医站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5期99-102,共4页
文摘
我国当前的养鹅模式和养鹅水平相对滞后。雏鹅因身体娇嫩、缺少母源抗体保护而容易染病。其中,星状病毒感染、小鹅瘟和雏鹅副黏病毒病等,不仅能通过粪口进行水平传播,还可经种蛋垂直传播。然而,目前市面上尚无可靠的商品化生物制品,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导致雏鹅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成为控制雏鹅病毒病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雏鹅
星状病毒感染
小鹅瘟
雏鹅副黏病毒病
防控
分类号
S858.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黄连口服液稳定性研究及其对蛋鸭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成森
王中杰
李禹涛
李申华
段鹏
苏丹
沙赛
机构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9期26-30,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3TSGC0789)
潍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3TS1045)。
文摘
为考察双黄连口服液的稳定性及其对蛋鸭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双黄连口服液进行纯化,同时通过动物试验观察纯化后口服液对蛋鸭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膜后的双黄连口服液在室温下及强光条件下,其性状、相对密度、pH值、鉴别指标都符合《中国兽药典》规定;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1.0 mL/L)蛋鸭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证实,膜分离技术可有效改善双黄连口服液的稳定性,且纯化后的口服液能显著增强蛋鸭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为其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膜分离技术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鸭粪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宋祥彬
王建才
郭芳坤
汤瑞发
刘光洲
余刚
刘长东
李有志
盛清凯
汤文利
机构
山东省饲料兽药质量检验中心/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与新兽药创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9期38-46,I0007-I0009,共12页
基金
济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工程专项(TSCX202211023)。
文摘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用于鸭粪好氧堆肥的高效微生物菌剂。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法,设置两组堆肥菌剂接种处理组(STG组、SSG组)与空白对照组(SUG组),通过监测堆肥温度、种子发芽指数(GI)、碳氮比(C/N)及有机碳降解率等指标,系统评价菌剂对堆肥效率与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STG组、SSG组升温至50℃的时间较SUG组分别提前了2、1 d,且维持超过50℃的时间大于17 d,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的要求;超过55℃维持时间均在15 d以上,达到《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程》(NY/T 3442—2019)的要求;(2)菌剂处理组在12 d时的C/N值稳定在16:1,而SUG组则需38 d;(3)堆肥38 d后粪大肠菌、蛔虫卵和镉、铬、汞、铅、砷含量均达到《有机肥料》(NY/T 525—2021)和《生物有机肥》(NY/T 884—2012)要求;(4)菌剂处理组4 d时的总养分(N+P_(2)O_(5)+K_(2)O)超过4.0%,堆肥后期的pH值为7.96~8.92,有机碳含量保持在30%以上;(5)STG组38 d的种子发芽指数为93.9%,显著优于SSG组(72.0%)与SUG组(80.2%),有机质含量超过56%。综上所述,两种微生物菌剂可使堆肥进程加速1~2 d,其中STG处理组在有机物降解效率与腐熟度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推荐将其应用于本配方的鸭粪堆肥中。为确保堆肥达到无害化标准,建议堆肥周期不低于38 d。
关键词
鸭粪
堆肥菌剂
好氧堆肥
发芽指数
Keywords
Duck manure
Composting microbial agent
Aerobic composting
Germination index
分类号
X713 [环境科学与工程]
S14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禽业“防检一体化”动物卫生监管模式创新与实践
7
作者
杨飞
机构
峄城区畜牧渔业事业发展中心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9期106-109,共4页
文摘
为提升家禽业重大疫病防控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枣庄市峄城区创新构建家禽业“防检一体化”监管体系。通过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推行家禽规模养殖场风险分级管理、实施全链条智慧监管等举措,在疫病防控、家禽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实现家禽重大疫病应免群体免疫密度100%、抗体合格率99.5%,无害化处理病死家禽17.99万羽。本文系统总结该模式在家禽规模养殖场监管中的机制建设、技术应用及实践效果,为现代家禽产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防检一体化
动物卫生监管
风险分级管理
智慧畜牧
峄城区
分类号
S851.347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复方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8
作者
王国荣
王国成
李丰耘
机构
勐腊县勐满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畜牧兽医站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69-72,共4页
文摘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传染性禽类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家禽业的蓬勃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自配中药复方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从SPF鸡胚孵化后的健康雏鸡中选择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饲养至10日龄后,将其中3组雏鸡作为试验组,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接种10~5EID50/0.1mLIBV病毒液,每只0.1mL。其中2个试验组雏鸡,分别用中药复方(中药组)和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及另一个试验组(病毒组)在25d试验期内不给与任何药物,正常饮水饮食。结果表明,中药组和盐酸多西环素组试验鸡的日均增重极显著高于病毒组(P<0.0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病毒组的免疫器官指数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和盐酸多西环素组的免疫器官指数虽低于空白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组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3.3%;盐酸多西环素组的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86.6%。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在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本研究有望为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日增重
免疫器官指数
治愈率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型鸡痘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
9
作者
张恩远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家禽科学》
2025年第6期132-134,共3页
文摘
近年来,集约化养禽发展迅速,家禽疾病的复杂性与混合感染风险显著上升。其中,混合型鸡痘与致病性大肠杆菌协同感染,已成为威胁养鸡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难题。鸡痘病毒通过破坏皮肤及黏膜屏障,引发免疫抑制,为条件性致病菌大肠杆菌的侵袭创造机会;而大肠杆菌通过释放内毒素和引发系统性感染,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形成“病毒-细菌”恶性循环,导致鸡群死亡率急剧上升、生产性能大幅下降。本文深入探讨混合型鸡痘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导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混合型鸡痘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诊断
防治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专利视角下家禽加工装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10
作者
赵明明
机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0期59-63,共5页
文摘
家禽加工是指对家禽(如鸡、鸭、鹅等)进行屠宰、分割、加工和包装等一系列操作,以满足食品加工和消费的需求。本文聚焦家禽加工,将产业发展信息与专利技术信息相结合,研究家禽加工专利布局情况、国内外主要研究主体等,通过了解该领域的技术活跃度和创新程度,进一步分析重点技术研发热点。
关键词
家禽加工
专利分析
技术改进
Keywords
Poultry Processing
Patent Analysis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分类号
F4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苜草素对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石瑜
史晓峰
王芳蕊
杨爱华
袁雪涛
刘桐山
李秀梅
机构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0期20-27,共8页
文摘
本试验旨在探究苜草素对不同阶段蛋鸡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选择育成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蛋鸡各288只,每个阶段均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500、1000、1500 mg/L苜草素,每周每个试验组随机选取30只鸡采血,持续采血10周,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表明:添加1000、1500 mg/L苜草素显著提高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血清中IL-2和TNF-α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血清中IL-6的水平(P<0.05);添加500 mg/L苜草素对以上细胞因子指标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不同生长阶段添加1000 mg/L苜草素即可有效增强蛋鸡的细胞免疫应答。
关键词
苜草素
蛋鸡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Keywords
Polysavone
Laying hens
Cytokines
Immune function
分类号
S816.701.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种鸡热应激的诊断与应对方法
12
作者
康艳
机构
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政府农业农村办公室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6期97-99,I0011,共4页
文摘
肉种鸡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生长速度快,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殖中肉种鸡难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如冷热应激、免疫应激、换料、转群分笼应激、天气突变应激等。当夏季遇到罕见的热浪袭击,在此高温期间,热应激对肉种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甚至引起大量肉种鸡死亡,给肉种鸡饲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采取环境降温、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有效应对高温对肉种鸡带来的热应激,从而促进养殖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
种鸡饲养
肉种鸡
热应激
免疫应激
集约化养殖
应激反应
养殖效益
应对方法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地区林下鸡的养殖技术要点
13
作者
马朝宇
杨大亮
李陟
机构
百色市农牧渔技术推广中心
凌云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文摘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很适合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林下放养鸡与圈养不同,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等情况,必须做好栏舍布局和鸡群日常饲喂管理、疫病防控等,才能保障鸡群健康生长。
关键词
亚热带季风气候
作物生长期
疫病防控
林下养鸡
林下放养
栏舍
饲喂管理
养殖技术要点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姜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性腺机能和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袁翠
林晓骏
陈俊宇
何宝仪
安立龙
吴江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期3-11,I0007,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110362)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2021E05028)
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310566023)。
文摘
为探究姜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性腺生理机能及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2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0周龄罗曼粉蛋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常温组(CK组)、高温组(HC组)和高温处理组(HT组),每组公鸡和母鸡各7只。常温组和高温组饲喂基础饲粮,高温处理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mg/kg姜黄素。常温组保持温度在(25±3)℃,高温组和高温处理组在常温组的基础上采用循环高温,保持每天10:00~16:00温度(32±3)℃,各组湿度维持在65%~80%,热应激处理3周。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高温条件对鸡的性腺产生不良影响,其产蛋率或采精量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Sirtuins家族各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而Sirt4、Sirt5和Sirt7在睾丸中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5)。添加姜黄素后,产蛋率或采精量均显著上升(P<0.05),卵巢中Sirt1、Sirt2、Sirt3、Sirt5基因和睾丸中Sirt4和Sirt5的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姜黄素能有效缓解热应激对鸡性腺机能和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量的影响。
关键词
蛋鸡
Sirtuins基因家族
热应激
姜黄素
卵巢
睾丸
Keywords
Laying hens
Sirtuins family
Heat stress
Curcumin
Ovary
Testis
分类号
S834.5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粪饲料化利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新视角
被引量:
2
15
作者
马继光
马洁秀
陈涛
马琰
机构
临夏回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临夏回族自治州动物卫生监督所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文摘
随着养鸡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鸡粪作为动物饲料的利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以鸡粪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鸡粪的营养成分、饲料利用方式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鸡粪饲料化利用的前景和潜在的问题,旨在展示鸡粪作为饲料的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鸡粪饲料化利用的优势、挑战和实践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鸡粪
饲料化利用
动物生产
营养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饲料形态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16
作者
何玉鹏
苏满春
陈文东
赵炳乐
机构
陇南师范学院/陇南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研发中心
两当县合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基金
陇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12)
陇南市强科技奖补资金项目(2023-S-QKJ-26)
+1 种基金
两当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强科技奖补项目(2023142)
两当县西坡镇横向项目(LDHX2023-01,LDHX2023-02)。
文摘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料形对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96只24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2×2交叉设计,2种饲料形态(颗粒料和粉料)和2个产蛋上升时期(25~28周龄和31~34周龄)。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颗粒料组增重显著高于粉料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极显著高于饲喂粉料组(P<0.01),但二者在产蛋率、平均蛋重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期14 d时,颗粒料组的周增重显著高于粉料组(P<0.05);在试验期21、28 d时,颗粒料组蛋鸡的周增重极显著高于粉料组(P<0.01)。不同料形对海兰褐蛋鸡的蛋壳评分、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比率、蛋白高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粉料组的蛋黄颜色、哈氏单位显著高于颗粒料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粉料是高峰期海兰褐蛋鸡的适宜料形。
关键词
料形
产蛋高峰期
交叉设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Keywords
Feed form
Peak laying hens
Cross over desig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模化肉鸡场疫病防控措施
被引量:
5
17
作者
高正岗
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9期53-57,共5页
文摘
为了解小百户镇境内肉鸡规模场(户)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现状,2021年通过对小百户镇辖区内的肉鸡规模场(户)进行了走访、调查,截止当年10月,统计年出栏1万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有35个,肉鸡存栏21.2万羽。由于养殖场没有养殖经验,加之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到位、消毒措施滞后、疫病综合防治不科学等因素,导致部分规模养鸡场疫病频发,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通过总结小百户镇疫病防控的实践经验,提出肉鸡规模养殖的疫病防控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可操作性较高,供各规模养鸡场(户)参考。
关键词
疫病防控
规模化
肉鸡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丁酸梭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翟凯旋
李金香
冷敦鹏
臧学运
于蓬勃
苗越
齐慧东
机构
青岛中仁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威海市文登区米山畜牧兽医工作站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7期9-17,I0007,共10页
文摘
本试验通过厌氧培养法从健康鸡的新鲜粪便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菌株,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面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丁酸梭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株能够产生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对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能力。综上所述,该菌株在生长、抗逆、产酸、抑菌方面表现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丁酸梭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lostridium butyricum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抗减抗”背景下的蛋鸡健康养殖要点
被引量:
9
19
作者
任利枢
机构
大连市旅顺口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文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自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提出“无抗减抗”养殖,2018年全国首个蛋鸡无抗养殖联盟在青岛成立,对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及作用机理也逐渐深入,并相继研发上市。本文从疫病流行特点的角度出发,以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为切入点,探讨“无抗减抗”大背景下的蛋鸡养殖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抗生素替代品的种类和应用,旨在发展蛋鸡绿色健康养殖,提供无抗绿色蛋品。
关键词
无抗
减抗
蛋鸡
饲养管理
替代品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科学防治肉鸭维生素缺乏症
20
作者
赵威
机构
驿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出处
《家禽科学》
2023年第8期68-69,共2页
文摘
维生素作为鸭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维持肉鸭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及时判断肉鸭是否患有维生素缺乏症,并采取恰当的手段进行防治,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就肉鸭养殖中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为肉鸭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维生素缺乏症
肉鸭
防治策略
养殖效益
科学防治
营养元素
健康
分类号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起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李莹
《家禽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下放养鸡球虫病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张万旭
《家禽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鸡毒支原体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
南化山
《家禽科学》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雏鹅常见病毒感染的防控
李军文
《家禽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黄连口服液稳定性研究及其对蛋鸭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王成森
王中杰
李禹涛
李申华
段鹏
苏丹
沙赛
《家禽科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鸭粪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研究
宋祥彬
王建才
郭芳坤
汤瑞发
刘光洲
余刚
刘长东
李有志
盛清凯
汤文利
《家禽科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家禽业“防检一体化”动物卫生监管模式创新与实践
杨飞
《家禽科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药复方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王国荣
王国成
李丰耘
《家禽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混合型鸡痘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
张恩远
《家禽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专利视角下家禽加工装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赵明明
《家禽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苜草素对不同生长阶段蛋鸡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石瑜
史晓峰
王芳蕊
杨爱华
袁雪涛
刘桐山
李秀梅
《家禽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肉种鸡热应激的诊断与应对方法
康艳
《家禽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西南地区林下鸡的养殖技术要点
马朝宇
杨大亮
李陟
《家禽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姜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蛋鸡性腺机能和Sirtuins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
袁翠
林晓骏
陈俊宇
何宝仪
安立龙
吴江
《家禽科学》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鸡粪饲料化利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新视角
马继光
马洁秀
陈涛
马琰
《家禽科学》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饲料形态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何玉鹏
苏满春
陈文东
赵炳乐
《家禽科学》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规模化肉鸡场疫病防控措施
高正岗
《家禽科学》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一株丁酸梭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翟凯旋
李金香
冷敦鹏
臧学运
于蓬勃
苗越
齐慧东
《家禽科学》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无抗减抗”背景下的蛋鸡健康养殖要点
任利枢
《家禽科学》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如何科学防治肉鸭维生素缺乏症
赵威
《家禽科学》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