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1570被引量52468H指数52
《中国免疫学杂志》为中国免疫学会会刊,1985年创刊,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并行”。刊载内容: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484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22-1126/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1,5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红素氧化酶1调控自噬对脓肿分枝杆菌胞内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刘爱凤 罗海军 +1 位作者 谢仁峰 马小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3-87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O-1)调控自噬对脓肿分枝杆菌(M.abs)胞内生长的影响。方法:M.abs标准株ATCC19977按照指定的感染复数(MOI)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特定时间,Western blot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和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Ⅱ、p62...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O-1)调控自噬对脓肿分枝杆菌(M.abs)胞内生长的影响。方法:M.abs标准株ATCC19977按照指定的感染复数(MOI)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特定时间,Western blot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和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Ⅱ、p6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O-1特异性诱导剂CoPP和酶活性抑制剂SnPP预处理巨噬细胞12 h,加入M.abs共孵育2 h,阿米卡星去除胞外菌后继续培养至指定时间,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LysoTracker Red检测HO-1蛋白与自噬相关蛋白的调节关系;菌落计数、ELISA分别检测细胞内细菌存活情况和TNF-α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abs能诱导HO-1和Atg5、LC3Ⅱ、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HO-1过表达和抑制能有效调控M.abs诱导的Atg5、LC3Ⅱ和p62表达。LysoTracker Red、菌落计数和ELISA结果显示,SnPP促进细胞内溶酶体增加,显著抑制M.abs胞内繁殖并减少TNF-α分泌。结论:抑制HO-1能增强M.abs诱导的自噬流,减少M.abs胞内生长,为研发以抑制HO-1为靶点的靶向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菌 血红素氧化酶1 自噬 菌落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曾明哲 杜嘉辉 +4 位作者 胡嘉豪 贺子芊 乐泽铭 黄静怡 李志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0-1496,共7页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 T细胞应答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T细胞应答的研究离不开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本文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经体外抗原刺激再活化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活化分子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技术和活化诱导标记(AIM)技术,以及基于已知表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限制性的多聚体检测技术和最新发展的单细胞转录组和T细胞抗原受体(TCR)联合测序技术。利用上述方法,研究者能够全面和深入研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包括:应答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亚群信息、识别的表位及其HLA-限制性、TCR克隆信息及转录组特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特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活化诱导标志物 四聚体技术 T细胞抗原受体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与米非司酮结合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赵月明 姬霞 +2 位作者 李艳青 刘晓利 邵艳社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6-1191,共6页
目的:分析黄芪与米非司酮结合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进行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米非司酮单... 目的:分析黄芪与米非司酮结合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进行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米非司酮单药组41例,黄芪和米非司酮联合组45例。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_(2))、抗缪勒管激素(AM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8、TNF-α、CD4^(+)T、CD8^(+)T、CD4^(+)T/CD8^(+)T水平及窦卵泡计数(AFC)数量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腹痛、性交痛、形寒肢冷积分、LH、FSH、E_2、hs-CRP、IL-6、IL-8、TNF-α、CD8^(+)T水平、AMH水平均低于米非司酮组(P<0.05);CD4^(+)T、CD4^(+)T/CD8^(+)T、AFC个数均高于米非司酮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通过黄芪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性激素及卵巢功能得到改善,炎症反应减轻,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黄芪 米非司酮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皂苷E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改善肺纤维化的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芸芸 李雅茹 +3 位作者 李霄 金宁一 李一权 朱光泽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3-807,共5页
目的:从抑制JAK/STAT信号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途径阐述桔梗皂苷E(PE)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将40只BALB/c小鼠划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非尼酮(PDF)实验组、PE高剂量组、P... 目的:从抑制JAK/STAT信号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途径阐述桔梗皂苷E(PE)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将40只BALB/c小鼠划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非尼酮(PDF)实验组、PE高剂量组、PE低剂量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实验组小鼠采用BLM鼻滴法诱导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采用HE和Masson染色研究小鼠肺部组织的病理性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10、IL-4、IL-17A、TNF-α浓度;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肺组织中CD206、CD11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AK1、p-JAK1、STAT6、p-STAT6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组织结构扭曲,肺泡壁变厚,形成纤维化灶,其肺泡炎性分数和胶原体积分数显著升高(P<0.01)。ELISA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IL-4、IL-6、IL-10、TNF-α浓度有所降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表明,经PE处理的CD11b和CD206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模型小鼠肺部组织中JAK1、p-JAK、STAT6、p-STAT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经PE处理后,以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PE能有效改善BLM引起的小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通路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 桔梗皂苷E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调控TLR4/NF-κB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5
作者 张林 徐厚平 +2 位作者 刘代群 汪思嘉 李光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BA)调控TLR4/NF-κB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56只)及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大鼠通过烟熏及气管滴注LPS建立COPD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COPD组、BA低剂量(BA-L,100... 目的:探讨黄芩素(BA)调控TLR4/NF-κB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56只)及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大鼠通过烟熏及气管滴注LPS建立COPD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COPD组、BA低剂量(BA-L,100 mg/kg)组、BA高剂量(BA-H,200 mg/kg)组、TLR4激活剂LPS组(0.1 mg/kg)、BA-H+LPS组(0.1 mg/kg LPS+200 mg/kg BA)。干预结束2 h后检测大鼠呼气峰流速(PEF)、1秒用力呼气体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IL-8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析细胞数目及分类;分离肺组织分析其病理学变化及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OPD组病理损伤严重,PEF、FEV1、FVC显著降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COPD组相比,LPS组病理损伤进一步加重,PEF、FEV1、FVC显著降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显著升高(P<0.05),BA-L组、BA-H组病理损伤逐渐改善,PEF、FEV1、FVC显著升高,血清IL-6、IL-8、TNF-α水平、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TLR4、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显著降低(P<0.05);LPS逆转了BA-H对COPD大鼠的保护作用。结论:BA可改善COPD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TLR4/NF-κB通路 气道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芸芸 赵明 +5 位作者 秦诗越 郑斯纯 张皓翔 马晓丹 李肖梁 徐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8,194,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长梗黄精多糖,表征其初级结构,研究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从长梗黄精根茎中提取粗多糖,利用木瓜蛋白酶联合Sevag法除蛋白后获得黄精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目的:分离纯化长梗黄精多糖,表征其初级结构,研究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从长梗黄精根茎中提取粗多糖,利用木瓜蛋白酶联合Sevag法除蛋白后获得黄精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黄精多糖进行结构分析;采用MTT、中性红、ELISA和Western blot等试验技术分别研究黄精多糖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胞饮活性、TNF-α分泌、MAPK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提取法的黄精多糖得率为41.61%,总糖含量为94.00%,M_(w)为3125 Da,由阿拉伯糖(1.85%)、半乳糖(6.14%)、葡萄糖(56.41%)和甘露糖(35.60%)组成;体外试验表明,黄精多糖在2.5~200μg/ml浓度下对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胞饮活性,促进TNF-α的产生,提高p38、ERK、JNK、p65、IκB和IKK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激活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结论:超声辅助法可以高效提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长梗黄精多糖,为黄精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分离纯化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a-3p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中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孙蕾 赵瑞 +4 位作者 李倩如 轩小燕 王鹏 杜英 刘萍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980-198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miRNAs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MG患者差异miRNA表达并进行功能聚类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荧光技术验证miR-19a-3p在胸腺组织的表达;...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miRNAs的表达及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MG患者差异miRNA表达并进行功能聚类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荧光技术验证miR-19a-3p在胸腺组织的表达;采用miR-19a-3p mimics转染TALL-104细胞系,观察miR-19a-3p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分子(BCL2、SOCS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胸腺组织相比,MG患者胸腺组织中282个miRNAs的表达具有差异,其中103个上调,179个下调,这些差异miRNAs的主要功能靶基因是细胞核内分子、胞浆中膜样结构及细胞器相关分子。荧光定量PCR和原位荧光杂交证实miR-19a-3p在MG患者胸腺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胸腺;与对照组相比,miR-19a-3p mimics转染能显著抑制TALL-104细胞凋亡,BCL2表达升高,SOCS3表达降低(P<0.05)。结论:MG患者胸腺miRNA表达与非MG患者胸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iR-19a-3p通过上调BCL2以及下调SOCS3抑制T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微小核糖核酸 T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素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秋霞 许春梅 +2 位作者 林文静 章宇 林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945-1950,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良姜素(Gal)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NS)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Model组、Gal低、中、高剂量组、激活剂组,... 目的:初步探讨高良姜素(Gal)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NS)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Model组、Gal低、中、高剂量组、激活剂组,随机选取12只大鼠作为control组,各组灌胃并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次/d,连续6周,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和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取脾脏、胸腺并称重,计算器官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3^(+)T、CD4^(+)T、CD8^(+)T、Th1、Th2细胞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0、IL-2、TNF-α、IgG、IgM;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24 h尿蛋白、BUN、Scr、TC、甘油三酯(TG)含量、CD8^(+)T、Th1、Th1/Th2、IL-2、TNF-α、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白蛋白(ALB)含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CD3^(+)T、CD4^(+)T、Th2细胞比例及CD4^(+)T/CD8^(+)T、IL-10、IgG、IgM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Gal低、中、高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BUN、Scr、TC、TG含量、CD8^(+)T、Th1、Th1/Th2、IL-2、TNF-α、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降低,ALB含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CD3^(+)T、CD4^(+)T、Th2细胞比例及CD4^(+)T/CD8^(+)T、IL-10、IgG、IgM水平逐渐升高(P<0.05);与Gal高剂量组相比,激活剂组大鼠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Gal可能通过抑制SDF-1/CXCR4通路增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减轻NS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肾病综合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对比化疗或伊匹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志冰 毛雅珍 +4 位作者 周晓燕 林晓丹 徐桂秋 林伟 林雨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3,I0009-I0015,共13页
目的:分析PD-1抑制剂对比化疗或伊匹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5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 目的:分析PD-1抑制剂对比化疗或伊匹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5月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和STATA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安全性:PD-1抑制剂治疗相较于化疗有更少的不良反应事件,尤其是血液系统;PD-1抑制剂联合伊匹单抗相较于伊匹单抗单用有更多的不良反应事件,尤其别是肝功能指标;PD-1抑制剂和伊匹单抗治疗的总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有效性:PD-1抑制剂对比化疗或伊匹单抗治疗的PFS、OS和ORR分别为HR=0.54,95%CI(0.45,0.62),P<0.05、HR=0.69,95%CI(0.58,0.80),P=0.03和OR=3.16,95%CI(2.59,3.86),P<0.05。结论: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黑色素瘤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但不同的联合方式和不同的对照治疗有不同的安全表现。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需要更多研究证据予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纳武单抗 派姆单抗 伊匹单抗 晚期黑色素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与免疫相关基因构建及验证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彬 任婷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1,共11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并验证细胞焦亡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根据其风险评分探索免疫相关性特征,以指导个性化免疫治疗。方法:从TCGA、GEO官网分别下载TCGA-LIHC和GSE14520基因表达谱,从INNATEDB和IMMPORT官网下...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并验证细胞焦亡与免疫相关基因的肝细胞癌预后风险模型,根据其风险评分探索免疫相关性特征,以指导个性化免疫治疗。方法:从TCGA、GEO官网分别下载TCGA-LIHC和GSE14520基因表达谱,从INNATEDB和IMMPORT官网下载免疫相关基因。以TCGA为训练组,GEO为测试组,对训练组细胞焦亡基因表达谱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基因进行共识聚类分组,提取分组间差异基因与免疫相关基因的交集基因,对交集基因应用单因素Cox和Lasso回归分析,得到预后相关风险评分模型。根据训练组风险中位值划分高低风险组,利用测试组验证模型可行性,最后探索训练组富集分析(GO、KEGG、GSEA)、免疫相关性分析及模型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共筛选出9个可靠的风险模型基因(ICAM1、S100P、FABP3、CCL20、HRG、IGHM、SPP1、C4BPA、C6)。GO富集分析显示风险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风险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信号通路。GSEA富集分析显示高风险组与致癌途径的激活密切相关。在免疫浸润、免疫相关通路及免疫检查点中发现高低风险组具有显著差异。HPA数据库证明ICAM1、S100P、SPP1模型基因免疫组化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9个基因组成的风险模型可能成为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为优化肝细胞癌的诊治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焦亡 免疫相关基因 预后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c下调与乳腺癌预后不良和免疫浸润相关
11
作者 于海洋 陈钦昊 +2 位作者 王子鸣 曹越越 潘跃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87,292,共6页
目的:通过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探究CD1c基因在乳腺癌(BRCA)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GEPIA、Kaplan-Meier Plotter和R软件对CD1c的功能和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与验证。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 目的:通过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探究CD1c基因在乳腺癌(BRCA)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GEPIA、Kaplan-Meier Plotter和R软件对CD1c的功能和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与验证。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CD1c在BRCA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乳腺正常组织相比,CD1c在BRCA中低表达。通过对多个数据集的样本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1c低表达组患者总体预后明显较差。免疫相关性分析揭示CD1c与iDC细胞、T细胞、DC细胞及B细胞具有较强的相关性。qRT-PCR结果显示,相比配对的癌旁组织,CD1c在BRCA组织中低表达(P<0.01)。IHC结果显示,CD1c高表达与患者较长的PFS相关(P=0.024)。结论:CD1c的低表达与BRCA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其表达与免疫浸润联系紧密,或可为BRCA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TCGA CD1c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对固有淋巴细胞和T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今今 彭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6-1772,1778,共8页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类调控细胞适应缺氧状态的关键分子,可在缺氧等因素的刺激下被激活,并入核发挥转录活性。在炎症和肿瘤等病理状态下,组织微环境往往处于缺氧状态。固有淋巴细胞(ILCs)和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抵御感染和抗肿瘤的重要...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类调控细胞适应缺氧状态的关键分子,可在缺氧等因素的刺激下被激活,并入核发挥转录活性。在炎症和肿瘤等病理状态下,组织微环境往往处于缺氧状态。固有淋巴细胞(ILCs)和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抵御感染和抗肿瘤的重要效应细胞,其功能发挥受HIF蛋白调控。近年来,HIF家族蛋白HIF1α和HIF2α对ILCs和T细胞的调控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为相关疾病机制的解读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HIF家族蛋白对ILCs和T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固有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大补元煎防治AD的作用机制及AMPK/SIRT1信号通路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梦杰 龙清华 +3 位作者 曾楚华 刘道忠 王平 袁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2-1700,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补元煎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动物实验验证所发现的分子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大补元煎抗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补元煎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动物实验验证所发现的分子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大补元煎抗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AD模型小鼠给予大补元煎治疗,并验证所发现的核心通路。结果:共筛选出80个有效活性成分和107个疾病作用靶点。大补元煎治疗AD的作用靶点有95个,其中核心靶点有35个。GO富集发现主要涉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调节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等。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大补元煎可减少AD小鼠的平台潜伏期,并增加小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免疫组化实验(IHC)结果显示,大补元煎可增加AD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核抗原(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免疫荧光(IF)结果显示,大补元煎可抑制AD小鼠海马CA3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大补元煎可增加AD小鼠海马中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大补元煎抗AD的作用机制,并发现大补元煎可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改善AD认知损伤、神经元丢失和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行CAR-T细胞治疗后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芯萍 张萌 +1 位作者 张笑梅 赵明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04-260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的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的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 B-ALL患者99例,这些患者均发生NE并随后接受G-CSF治疗,按照G-CSF使用时间分为早期G-CSF组(7 d内使用,n=56)与对照组(7 d后使用,n=43),分析G-CSF应用后NE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G-CSF组患者NE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4(2,5.7)vs 11(9,14),P<0.05],但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最低值、NE分级及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1,P=0.090,P=0.111)。两组患者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CRS均能有效控制。结论:R/R B-ALL患者进行CAR-T细胞治疗后早期运用G-CSF能缩短NE恢复时间,且对CAR-T细胞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色素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曲 欧阳瑶 +1 位作者 邹林林 符丹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2-2057,共6页
目的:探讨桑色素(MH)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模型组(C... 目的:探讨桑色素(MH)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模型组(COPD组)、MH低、中、高剂量组(MH-L、MH-M、MH-H组)(50、100、200 mg/kg)、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DXMS,0.09 mg/kg),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大鼠肺功能指标[潮气量(TV)、肺活量(FVC)和呼气峰流速(PEF)];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肺泡上皮细胞焦亡情况;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RT-qPCR检测NLRP3、Caspase-1、消皮素D(GSDMD)、IL-1β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P-C、NLRP3、C-Caspase-1、GSDMD、GSDMD-N、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COPD组比较,DXMS组、MH各组肺组织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等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TV、FVC、PEF)显著上升(P<0.05),且MH-L、MH-M、MH-H组依次上升(P<0.05);TNF-α、IL-6、IL-8水平、NLRP3及C-Caspase-1免疫荧光表达、NLRP3、Caspase-1、GSDMD、IL-1βmRNA水平、NLRP3、C-Caspase-1、GSDMD、GSDMD-N、IL-1β蛋白水平显著下降,SP-C蛋白表达逐渐上升(P<0.05)。结论:MH可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焦亡,减轻COPD大鼠的肺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胞焦亡 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秦介导TGF-β1/Smad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结肠上皮细胞炎症及凋亡
16
作者 侯静 刘加宁 +3 位作者 冯如 陆伟 王云 苏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29,533,共7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M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结肠炎(UC)模型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损伤的作用,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LPS处理诱导UC模型,分为Con组(不做处理)...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M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结肠炎(UC)模型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损伤的作用,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LPS处理诱导UC模型,分为Con组(不做处理)、LPS组(1 mg/L LPS处理)、MS组(0.1、0.2、0.4 mg/L MS+1 mg/L LPS共处理)及inhibitor组(10μmol/L 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剂LY2109761+0.2 mg/L MS+1 mg/L LPS共处理)。分别用倒置显微镜、EdU法、Hoechst 33258染色法、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NCM-460细胞形态、增殖、凋亡、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及TGF-β1/Smad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LPS处理导致NCM-460细胞增殖率及Smad7蛋白水平较Con组显著下降,而凋亡细胞数、炎症因子TNF-α、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释放量以及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MS显著扭转LPS诱导的上述作用,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与0.2 mg/L MS组相比,inhibitor组NCM-460细胞增殖率和Smad7表达显著增加,而凋亡细胞数、TNF-α、IL-6、sIL-2R分泌水平以及TGF-β1、p-Smad2、p-Smad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MS可缓解LPS诱导的NCM-460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该保护作用可能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秦 溃疡性结肠炎 增殖 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骨髓细胞向肥大细胞分化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晗婧 郭冉 +3 位作者 罗扬淦 卢姿含 郝逗逗 朱枝祥(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88-239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MMC)的方案,用于肥大细胞功能调节药物研究。方法:从小鼠股骨取骨髓细胞,在干细胞因子(SCF)、IL-3或SCF和IL-3联合诱导下,体外培养4周。每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统计...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MMC)的方案,用于肥大细胞功能调节药物研究。方法:从小鼠股骨取骨髓细胞,在干细胞因子(SCF)、IL-3或SCF和IL-3联合诱导下,体外培养4周。每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统计活细胞总数;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体系中BMMC比例,并计算BMMC绝对数;4周后通过测定β-己糖胺酶释放量及抑制剂的调节作用评估BMMC功能。结果:3种诱导方法均能促进BMMC体外分化,但不同诱导条件获得的BMMC纯度和数量有较大差异。SCF单独诱导获得的BMMC纯度和数量最低;IL-3单独诱导获得较高的BMMC纯度和总数;SCF和IL-3联合诱导能够获得较高的BMMC纯度,同时能获得远高于两种因子单独诱导获得的BMMC数量;SCF和IL-3联合诱导4周获得的BMMC具有完整功能。结论:SCF和IL-3联合诱导4周能够获得大量高纯度且功能完整的BMMC,可用于探索肥大细胞功能调节药物的活性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肥大细胞 诱导分化 流式细胞术 β-己糖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睾丸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殿龙 胡素芹 +2 位作者 许亚辉 胡珂 郭健(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6-652,共7页
NLR家族蛋白结构域-3(NLRP3)是一种胞浆传感器,是睾丸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能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和诱导IL-1β成熟。NLRP3与睾丸固有免疫过激导致的男性不育关系密切。因此,NLRP3有望成为极具... NLR家族蛋白结构域-3(NLRP3)是一种胞浆传感器,是睾丸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能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和诱导IL-1β成熟。NLRP3与睾丸固有免疫过激导致的男性不育关系密切。因此,NLRP3有望成为极具价值的男性不育治疗靶标。本文总结了目前对NLRP3参与睾丸固有免疫的相关机制的研究结果,描述了NLRP3在睾丸组织内的广泛分布及功能,对调节睾丸NLRP3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进行了汇总阐述,为NLRP3相关睾丸免疫问题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固有免疫 NOD样受体 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铁死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构建和功能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时珊珊 葛丽丽 李玉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67-1373,共7页
目的:乳腺癌(BRCA)占女性恶性肿瘤榜首。铁死亡是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本研究旨在构建乳腺铁死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并进行功能探索。方法:从UCSC XENA数据库获取TCGABRCA的RNA-seq数据,获得B... 目的:乳腺癌(BRCA)占女性恶性肿瘤榜首。铁死亡是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本研究旨在构建乳腺铁死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并进行功能探索。方法:从UCSC XENA数据库获取TCGABRCA的RNA-seq数据,获得BRCA组织中差异表达铁死亡相关基因,筛选BRCA组织中异常表达的lncRNAs。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筛选获得铁死亡相关lncRNAs,结合TCGA-BRCA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铁死亡相关lncRNAs预后风险模型。对高、低风险组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探讨风险差异;通过ssGSEA分析高低风险组之间免疫活性的差异。最后,基于ceRNA假说构建铁死亡相关lncRNAs预后模型异常调控的lncRNA miRNA-mRNA网络。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获得5个铁死亡相关lncRNA预后模型,ROC曲线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良好。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PI3K-Akt等信号通路存在差异;ssGSEA显示高低风险组免疫细胞及免疫相关途径存在差异。结论:lncRNA AC002546.1在BRCA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BRCA的临床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铁死亡 预后模型 lncRNA AC00254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通过调节TGF-β/Smad通路改善小鼠接触性皮炎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鸣远 金权鑫 +3 位作者 张馨元 张琪 李芳芳 金桂花(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2-1857,共6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小鼠接触性皮炎(CHS)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0.5%2,4-二硝基氟苯(DNFB)涂抹小鼠腹部连续2 d致敏,5 d后用0.25%DNFB涂抹左耳发敏,右耳涂抹丙酮和橄榄油混合液作为对照,于致敏前2 d灌胃给予DHA处理。HE染色观...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小鼠接触性皮炎(CHS)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0.5%2,4-二硝基氟苯(DNFB)涂抹小鼠腹部连续2 d致敏,5 d后用0.25%DNFB涂抹左耳发敏,右耳涂抹丙酮和橄榄油混合液作为对照,于致敏前2 d灌胃给予DHA处理。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耳部皮肤CD4^(+)T、CD8^(+)T细胞浸润情况,测定脾脏指数。ELISA检测血清IL-6、IFN-γ、IL-10、TGF-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皮肤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皮肤和脾脏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DHA可显著改善CHS小鼠耳朵肿胀、皮肤红斑及脾脏指数(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DHA处理可明显抑制CHS小鼠皮肤增厚和炎症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DHA处理后皮肤和脾脏中浸润的CD4^(+)T细胞、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显著减少(P<0.05)。ELISA结果显示,相对于模型组,DHA处理组血清IL-6、IFN-γ、TGF-β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HA处理显著抑制皮肤Smad2和Smad3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DHA通过减少免疫细胞浸润和调节TGF-β/Smad信号传导抑制CHS,为治疗CHS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双氢青蒿素 TGF-Β 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