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地质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5441被引量43111H指数87
《地质通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国家地质调...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中国区域地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255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4648/P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5,4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北山红石山地区扫子山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增产 奚仁刚 +3 位作者 王国强 卜涛 黄博涛 过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6,共15页
甘肃北山地区扫子山组形成于早石炭世,是红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保存了红石山古洋盆形成及演化的地质信息,是讨论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环境及洋盆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套地层构造变形... 甘肃北山地区扫子山组形成于早石炭世,是红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保存了红石山古洋盆形成及演化的地质信息,是讨论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环境及洋盆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套地层构造变形强烈,原始层理难以辨识,为研究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增添了难度。基于此,在查明扫子山组物质组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厘定其构造序列,并通过剥离后期构造改造,恢复原始沉积层理。结果表明,扫子山组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第1期为北北西—南南东向逆冲兼左行走滑,可能为洋壳向北俯冲的产物;第2期为北北东—南南西向挤压兼右行走滑脆-韧性变形,可能为碰撞阶段的产物;第3期构造变形以北东—南西向左行走滑为主,为次一级的晚期构造变形。变形样式及变质程度表明,扫子山组以中浅层次构造变形为主,地层未发生明显的倒转和缺失,该套地层物质成分及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显示裂谷型盆地向南趋于成熟的火山-沉积特征。结合红石山-蓬勃山断裂以北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弧岩浆岩,揭示了红石山古洋盆向北俯冲的动力学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演化过程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扫子山组 构造变形 红石山洋 动力学背景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广元羊木-岩洞地区震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序列及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林康 文龙 +9 位作者 李智武 刘树根 陈代钊 宋金民 王瀚 陈明思 杨钹 唐攀 陈荣庆 丁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26,共15页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形成机制及时间尚存在巨大争议,严重制约了灯影组油气勘探的部署。为更好地对拉张槽深水地层提供时代约束,深化拉张槽构造-沉积演化认识,基于露头描述、薄片观察、碳同位素测试,对广元地区4个露头剖面开展综合地层对...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形成机制及时间尚存在巨大争议,严重制约了灯影组油气勘探的部署。为更好地对拉张槽深水地层提供时代约束,深化拉张槽构造-沉积演化认识,基于露头描述、薄片观察、碳同位素测试,对广元地区4个露头剖面开展综合地层对比和沉积环境分析。岩石学及碳同位素特征表明,研究区实测4条野外露头剖面从下到上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Ⅰ~Ⅳ):岩性段Ⅰ为薄层泥质灰岩夹泥质白云岩条带,对应陡山沱组三段Shuram-Wonoka负偏段地层;岩性段Ⅱ以黑色页岩为代表,可对比陡山沱组四段;岩性段Ⅲ为块状白云岩-硅质岩序列,属于灯影组同期地层;岩性段Ⅳ以薄板状硅质岩为特征,相当于麦地坪组。其中,灯影组二段早期—麦地坪期,研究区从块状白云岩逐步过渡为薄板状硅质岩,见垮塌体及滑塌揉皱,指示台地转换为斜坡-盆地沉积环境。这种加深的沉积趋势与中上扬子台地相区变浅至暴露的过程完全相反,指示断裂活动影响下快速沉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长宁拉张槽 广元地区 灯影组 地层对比 构造-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大连金普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静 马宏伟 +2 位作者 郇恒飞 孙秀波 倪斯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03-1609,共7页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金普新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筛选出5大类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对金...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金普新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筛选出5大类17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对金普新区浅层(0~15 m)、次深层(15~30 m)、深层(30~50 m)地下空间进行了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金普新区浅层地下空间适宜性差和较差区总面积占全区的16.10%,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采空区、岩溶发育、含水层富水性丰富、地形破碎;次深层、深层地下空间适宜性差和较差区总面积分别占全区的12.80%、12.56%,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均是采空区、岩溶发育、含水层富水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普新区 地下空间 地质条件 层次分析法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 大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雾迷山组地热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孔渗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庆 林天懿 +3 位作者 杨淼 柯柏林 项悦鑫 杨茜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668,共12页
以北京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薄片鉴定,划分了样品微观孔隙类型,借助MATLAB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化表征微裂缝密度和尺寸发育特征;联合毛管力测试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定量化雾迷山组... 以北京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薄片鉴定,划分了样品微观孔隙类型,借助MATLAB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化表征微裂缝密度和尺寸发育特征;联合毛管力测试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定量化雾迷山组白云岩微-介-宏孔体积分布;分析宏观孔渗测试结果,认为微裂缝越发育、透气孔越多、孔喉均质性越好,孔渗越大的微观-宏观作用规律,并拟合了孔渗经验关系式;建立了基于测井资料划分有利开发层段的方法。雾迷山组白云岩基质孔隙连通性较差,微裂隙与溶蚀孔洞提供了主要渗流通道;整体孔隙分布频率随孔径整体呈正态分布,最可能几率孔径分布于50~60 nm。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地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热储层 雾迷山组 孔隙结构特征 孔隙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
作者 宋明春 丁正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黄金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贵金属,是美好和富有的象征,一直受到人类的喜爱。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世界闻名的黄金产区,也是全球金矿床勘查和研究的热点区域。胶东金矿的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唐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胶... 黄金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贵金属,是美好和富有的象征,一直受到人类的喜爱。胶东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世界闻名的黄金产区,也是全球金矿床勘查和研究的热点区域。胶东金矿的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唐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胶东金矿的勘查一直非常重视,部署了大量地质工作。胶东地区也不负众望,不断涌现新的找矿突破,由建国初期的仅20余吨金资源量,到现今金资源总量超过5000 t,成为世界第三大金成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矿床勘查 资源量 资源总量 世界闻名 胶东地区 金成矿 热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墨竹工卡叶巴组双峰式火山岩岩石成因、时代及构造环境
6
作者 宋宇航 解超明 +3 位作者 于云鹏 朱利东 郝宇杰 杨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9-1381,共13页
青藏高原南部早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对反演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早侏罗世叶巴组火山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俯冲的早期岩浆记录,目前对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仍存在争议。选取西藏南部墨竹工卡县地区新发现的叶巴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 青藏高原南部早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对反演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早侏罗世叶巴组火山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俯冲的早期岩浆记录,目前对于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仍存在争议。选取西藏南部墨竹工卡县地区新发现的叶巴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成分测试。火山岩主要岩性为玄武岩(181.0±5.0 Ma,n=1)和流纹岩(181.4±4.4 Ma,MSWD=0.017,n=18),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玄武岩具有较高的TiO_(2)、P_(2)O_(5)和Nb含量,(La/Nb)PM<2,具有富铌玄武岩的特征,Mg^(#)值为54.9~57.3,Ti/V>50,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流纹岩具有较高的SiO_(2)、Na_(2)O含量,Mg^(#)值为49.1~50.4,Th/Ce值为0.1~0.15,Th/La值为0.22~0.31,Nb/Ta值为14.06~14.32,Sr/Y值较低(4.15~4.82),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研究结果揭示,玄武岩岩浆源区为板片熔体交代的地幔楔,并在后期演化过程中混入部分地壳物质。流纹岩为幔源岩浆与大陆地壳混染成因。玄武岩具有板内玄武岩及岛弧岩浆岩特征,流纹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墨竹工卡叶巴组火山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弧后盆地环境,区域上叶巴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存在差异,可能代表了俯冲不同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叶巴组 双峰式火山岩 弧后盆地 构造环境 墨竹工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野马泉一带泥盆纪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光活 李晓峰 +5 位作者 陈文良 陈薇 卢刚 郝晨 潘硕 武康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83-1797,共15页
北山造山带南缘野马泉一带的泥盆纪火山岩(三个井组)在时空上构成独特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以大量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交互出现为主要特征。测得三个井组玄武岩、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04.8±3.9 Ma、402.3±1.8... 北山造山带南缘野马泉一带的泥盆纪火山岩(三个井组)在时空上构成独特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以大量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交互出现为主要特征。测得三个井组玄武岩、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04.8±3.9 Ma、402.3±1.8 Ma,为早泥盆世。其中,玄武岩具有富铝、高钠、低钾及钙碱性系列的特征。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岩母岩浆来自于地幔的部分熔融,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反映其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流纹岩相对富硅和全碱,贫TiO_(2)和MgO,以及较低的Al_(2)O_(3)值,具有较典型A型花岗岩类的特征,为碰撞后伸展环境下底侵基性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早泥盆世三个井组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进一步证实北山造山带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环境,代表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碰撞后转换为拉伸构造演化阶段,表明从早泥盆世开始,不断隆升的山系前陆出现局部引张下陷形成山前裂陷带,对研究北山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新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三个井组 双峰式火山岩 北山 地质调查工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龙泉岩群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华南构造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金国 赵希林 +2 位作者 刘欢 姜杨 邢光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02-2223,共22页
华夏地块是华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属于古陆还是造山带一直存在争议。选取华夏地块北部浙南地区龙泉岩群变沉积岩,开展了野外调查、年代学研究、原岩恢复和原岩构造环境判别。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多峰值特征,存... 华夏地块是华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属于古陆还是造山带一直存在争议。选取华夏地块北部浙南地区龙泉岩群变沉积岩,开展了野外调查、年代学研究、原岩恢复和原岩构造环境判别。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多峰值特征,存在明显的Grenville期和泛非期峰值,反映了其源区与冈瓦纳古陆的亲缘性;4件变沉积岩样品的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618 Ma、620 Ma、570 Ma和549 Ma,结合区内加里东期花岗岩、变质作用等信息,推测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原岩为杂砂岩和粘土岩,为类复理石建造,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龙泉岩群包括类复理石构成的基质和变基性岩、硅质岩、大理岩等构成的岩块,它们形成于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最年轻的基质沉积于震旦纪晚期(570~549 Ma)之后,其构造属性应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指示该时期扬子与华夏两大块体尚未碰撞拼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造山带 变沉积岩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龙泉岩群 俯冲增生杂岩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乃东县扎嘎当O型埃达克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的制约
9
作者 牛得草 张志平 +2 位作者 董瀚 汪宏涛 武雪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69-1379,共11页
埃达克岩是具有特定地球化学性质的一套中酸性火成岩组合,具有多种成因模式和特殊的构造意义。位于西藏泽当一带的泽当蛇绿岩对研究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泽当蛇绿岩内出露的奥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地... 埃达克岩是具有特定地球化学性质的一套中酸性火成岩组合,具有多种成因模式和特殊的构造意义。位于西藏泽当一带的泽当蛇绿岩对研究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泽当蛇绿岩内出露的奥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等研究。研究显示,扎嘎当奥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硅、高铝、富钠(Na 2 O/K 2 O>2)、低镁,准铝质钙碱性,同时具高Sr和Sr/Y值,低Y、Yb,属O型埃达克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偏低,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P,Eu具微弱的正异常。岩石具有较高的Sr、Sm、Nd、Pb含量,I Sr=0.704251~0.704329,I Nd=0.512776~0.512807,εNd(t)=6.61~7.22。岩石铅同位素组成较均一,206 Pb/204 Pb=18.378~18.495,207 Pb/204 Pb=15.542~15.554和208 Pb/204 Pb=38.336~38.406。研究表明,扎嘎当奥长花岗岩源区来源于具有地幔特征的洋壳,由消减大洋板片在一定深度部分熔融形成。综合泽当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泽当洋内弧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嘎当 奥长花岗岩 O型埃达克岩 Sr-Nd-Pb同位素 洋内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予杰 张以春 +1 位作者 王冬兵 苟正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14-1835,共22页
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 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南部 前中生代 岩石地层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南通市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燕 白秀佳 +1 位作者 叶泽宇 张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8-977,共10页
针对环境变化引起的区域农业生产适应性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产业布局调整,以南通市为研究对象,以积温、年降水量、土壤肥力、土壤重金属共同构建农业生产因素评价体系,探究南通市的农业生产适应性情况。结果显示,南通市积温值较... 针对环境变化引起的区域农业生产适应性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产业布局调整,以南通市为研究对象,以积温、年降水量、土壤肥力、土壤重金属共同构建农业生产因素评价体系,探究南通市的农业生产适应性情况。结果显示,南通市积温值较高且年际变化大体呈递增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浮动大,随年份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日照时数与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呈负相关。土壤全氮与有效磷含量均满足土壤养分标准二级要求,速效钾含量仅达到四级标准要求。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在0.26~0.4之间,说明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基于ArcGIS技术采用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将南通地区的农业适宜区分为4级,海安为一级适宜区(最适宜),南通市辖区与如东为二级适宜区,通州、海门为三级适宜区,启东、如皋为四级适宜区。通过南通市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为今后南通地区科学的农作物生产布局、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技术 评价因子 评价体系 农业生产适宜性 南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南缘富宁—那坡地区早—中三叠世火山-沉积组合形成环境 被引量:5
12
作者 向忠金 闫全人 +1 位作者 夏磊 夏文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南盘江盆地南缘发育大量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和巨厚三叠系,为研究沿中越边界一带是否发生洋盆俯冲消亡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岩浆-沉积证据。选取中越边界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富宁—那坡地区早—中三叠世火山岩及相关沉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 南盘江盆地南缘发育大量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和巨厚三叠系,为研究沿中越边界一带是否发生洋盆俯冲消亡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岩浆-沉积证据。选取中越边界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富宁—那坡地区早—中三叠世火山岩及相关沉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查明这套火山-沉积组合具有下部玄武安山岩,上覆碳酸盐岩质砾岩、含砾粗砂岩和钙质砂岩的沉积序列,与岛弧环境火山-沉积序列相似。玄武安山岩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47±1 Ma和246±3 Ma,与野外产于中三叠统碎屑岩之下的地质事实相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这套火山岩形成于早—中三叠世(247~242 M a)。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安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 b、T h和U)和轻稀土元素(LR EE),其具有明显的Nb、Ta和Ti负异常。火山-沉积序列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富宁—那坡地区早—中三叠世火山-沉积组合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弧环境。中越边界地区早—中三叠世弧火山岩与蛇绿混杂岩带的时空展布特征表明,该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发生了向北的俯冲消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安山岩 岛弧 三叠纪 南盘江盆地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智博铁矿床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立军 王怀洪 +4 位作者 李大鹏 朱裕振 王勇军 孙超 邵玉宝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8-711,共14页
智博铁矿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东段,矿体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玄武质安山岩中。智博铁矿成矿作用主要划分为岩(矿)浆期和热液期2个成矿期次,包括3个成矿阶段:磁铁矿+透辉石阶段、磁铁矿+绿帘石+... 智博铁矿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成矿带东段,矿体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玄武质安山岩中。智博铁矿成矿作用主要划分为岩(矿)浆期和热液期2个成矿期次,包括3个成矿阶段:磁铁矿+透辉石阶段、磁铁矿+绿帘石+钾长石阶段和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智博铁矿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矿构造背景为早石炭世南天山洋向伊犁板块俯冲形成的岛弧环境;火山岩与磁铁矿石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均来源于受俯冲带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智博铁矿为岩浆(主要)-热液(次要)复合型矿床,受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富铁的玄武质岩浆,岩浆沿深大断裂上侵形成早期火山岩,上侵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在不混溶作用下形成铁矿浆,铁矿浆侵入早期火山岩地层形成岩浆期磁铁矿体;后期富铁的岩浆或矿浆热液使围岩发生矿化与蚀变,形成热液期磁铁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智博铁矿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银坑铅锌银矿田基底褶皱构造特征与南北向矿化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人毅 吕承训 吕古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83-1792,共10页
为了探究银坑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构造特征和找矿潜力,选取区内基底复式褶皱作为研究区,开展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揭示基底褶皱几何学和应力场特征并探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重点研究褶皱作用晚期纵张断裂中的SN向交代充填石英矿脉的成矿... 为了探究银坑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构造特征和找矿潜力,选取区内基底复式褶皱作为研究区,开展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揭示基底褶皱几何学和应力场特征并探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重点研究褶皱作用晚期纵张断裂中的SN向交代充填石英矿脉的成矿特征。通过实测褶皱轴迹与两翼产状,分析其几何形态特征为:枢纽走向由北至南为NE→NNE→SN→NNW,翼间角范围为33°~52°,褶皱类型为紧闭陡立尖棱状褶皱。通过褶皱分析法与节理统计法,求得基底褶皱自加里东期至燕山期主应力方向变化为EW→NWW→NNW→NEE。基底地层早期受EW向挤压而形成SN向构造带与大量的SN向褶劈理带。应力场转换期间地层受到的应力由挤压向拉张转换,促进褶劈理带内形成SN向纵张裂隙,为后期NE向矿化提供空间。通过实测与观察,基底褶皱首次发现近SN向矿化石英矿脉充填于褶皱作用晚期的切层纵张和次级横张裂隙。含矿性分析显示,脉中铅、锌平均含量为0.133%和0.190%,金、银的平均含量0.127 g/t和15.33 g/t,具有较高的矿化特征。在桥子坑矿区地表和牛形坝矿区60、104和140中段新发现12条SN向矿脉,表明该区有巨大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银坑 铅锌银矿田 基底褶皱 构造分析 SN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南部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尹志刚 庞学昌 +5 位作者 王春生 郝科 刘松杰 宫兆民 张圣听 王冠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9,共13页
通过对小兴安岭南部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测得二长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88±2Ma,形成于早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硅、富碱,CaO、Fe203、TiO2、MnO、MgO... 通过对小兴安岭南部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测得二长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88±2Ma,形成于早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硅、富碱,CaO、Fe203、TiO2、MnO、MgO和P2O5的含量较低,A/CNK=0.95~1.12,A/NK=1.17~1.32,属于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Hf、Zr、Th,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配分曲线分布型式为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型,表现出轻微的负Eu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长花岗岩显示出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资料,小兴安岭南部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应与古大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向额尔古纳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即双向俯冲作用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对应,其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南部 早侏罗世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栏杆含金刚石基性岩中石榴子石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蔡逸涛 张洁 +5 位作者 康丛轩 杨献忠 曹正琦 董钟斗 马玉广 施建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在中国东部皖北地区分布着新元古代镁铁质岩,其中一些碱性基性岩为金刚石的赋矿岩石。为了确定安徽栏杆金刚石矿区的石榴子石种类,对矿区内不同类型的石榴子石进行系统采样,测定了62件石榴子石微区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安徽栏杆石榴子石... 在中国东部皖北地区分布着新元古代镁铁质岩,其中一些碱性基性岩为金刚石的赋矿岩石。为了确定安徽栏杆金刚石矿区的石榴子石种类,对矿区内不同类型的石榴子石进行系统采样,测定了62件石榴子石微区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安徽栏杆石榴子石矿物化学式A_3^(2+)B_2^(3+)(SiO_4)_3中的A组阳离子由Mg^(2+)、Fe^(2+)和Ca^(2+)离子占位,B主要由Al^(3+)、Fe^(3+)、Mn^(3+)和Cr^(3+)离子占位,三价阳离子主要为Al^(3+),二价阳离子主要为Ca^(2+),表明研究区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钙铁-镁铝石榴子石系列。在62个样品中,发现了超硅石榴子石。经过计算其形成的压力范围为12.1~12.8GPa,深度可达3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 超硅石榴子石 含金刚石母岩 安徽栏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卡特巴阿苏金矿床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宏明 刘桂萍 +2 位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杨维忠 邢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0-801,共12页
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中部那拉提北缘断裂带南侧,找矿前景较好。为查明矿区容矿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矿床形成的联系,对主要矿石类型含金蚀变二长花岗岩和含金石英硫化物脉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结... 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中部那拉提北缘断裂带南侧,找矿前景较好。为查明矿区容矿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矿床形成的联系,对主要矿石类型含金蚀变二长花岗岩和含金石英硫化物脉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锆石稀土元素显示较陡的左倾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指示岩浆锆石成因。根据锆石Ce异常值,获得含矿岩石有关岩浆岩氧逸度对数值(Log(fo2))为-29.2~5.1,指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于金在岩体中初步富集。同时,氧逸度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指示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上地壳混染。应用锆石Ti温度计,获得含金蚀变二长花岗岩锆石结晶温度为765~975℃,反映岩浆来自下地壳缺水条件下的部分熔融。含金石英硫化物脉锆石具有较低的结晶温度(641~823℃),可能与早期角闪石的分异结晶有关。以上2种矿石类型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50.4±1.6Ma和348.9±1.4Ma,代表了容矿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岩体结晶年龄早于前人报道的矿床成矿年龄,表明岩体侵位与成矿作用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西天山 卡特巴阿苏金矿床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乌旗罕乌拉地区下二叠统寿山沟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晓飞 王必任 +5 位作者 张华川 周毅 冯俊岭 曹军 滕超 刘俊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3-880,共18页
中亚造山带南缘二叠纪的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以内蒙古西乌旗罕乌拉地区发育的寿山沟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2个样品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Th/U值指示,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103颗碎屑锆... 中亚造山带南缘二叠纪的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以内蒙古西乌旗罕乌拉地区发育的寿山沟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2个样品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Th/U值指示,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103颗碎屑锆石年龄测试结果显示,年龄信息可划分为5组:285~328Ma,峰期年龄302Ma;338~361Ma;455~490Ma;757Ma;1278Ma、2380Ma。最年轻的年龄为285Ma,结合侵入其中的花岗岩同位素年龄,指示西乌旗罕乌拉地区寿山沟组沉积时限介于285~280Ma之间,主体沉积时代应为早二叠世Sakmarian期—Artinskian期。寿山沟组碎屑锆石反映出近源、快速沉积的特点,沉积物源中含有较多的火山碎屑物,可能代表弧后盆地沉积,为早二叠世古亚洲洋闭合前洋壳俯冲消减作用的沉积响应。结合区域资料,寿山沟组碎屑锆石的年龄对应于东北地区的变质基底及其后的构造岩浆事件,物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于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一带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岩浆弧及贺根山—东乌旗一带,并进一步限制了华北与西伯利亚两大板块的缝合线应位于寿山沟组发育地区的南部,即索伦缝合带,拼合时代最可能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西乌旗 早二叠世 寿山沟组 碎屑锆石 U-PB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林西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6 位作者 郭建刚 李伟 郭威 王青召 郭佳 汪岩 张立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82-1692,共11页
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乔洛吐山林西组剖面,岩性为一套黄绿色岩屑长石细砂岩、黄绿色岩屑粉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等细碎屑岩组合,含丰富的双壳类、植物化石,指示时代为晚二叠世。用LA-ICP-MS测得乔洛吐山林西组下部黄绿色... 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坤都地区乔洛吐山林西组剖面,岩性为一套黄绿色岩屑长石细砂岩、黄绿色岩屑粉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等细碎屑岩组合,含丰富的双壳类、植物化石,指示时代为晚二叠世。用LA-ICP-MS测得乔洛吐山林西组下部黄绿色岩屑长石细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206)Pb/^(238)U年龄主要集中于267Ma、299Ma、484Ma、726Ma和933Ma五个峰值,最年轻的^(206)Pb/^(238)U锆石年龄为256Ma,最年轻的峰值年龄为267±2Ma,表明该地区林西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不早于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林西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乔洛吐山林西组物源具有长英质物源特性,沉积时期的水体为陆相开阔的淡水环境。结合古生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推测研究区内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已经闭合,林西组沉积环境为陆相湖盆,沉积物源显示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反映物源区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少量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西组 晚二叠世 碎屑锆石U-PB年龄 LA-ICP-MS 沉积环境 坤都地区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及喷出岩时代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兵 李小军 +6 位作者 关奇 陈棵 陈光艳 李维科 胡绍斌 张虎 俞赛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1-2031,共11页
在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较发育,前人将其划分为"半瓦型"侵入岩、"安定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3类,3类岩石普遍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在对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进行区域地质... 在滇东南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较发育,前人将其划分为"半瓦型"侵入岩、"安定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3类,3类岩石普遍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在对富宁地区基性侵入岩、喷出岩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AICP-MS技术对其进行锆石U-Pb测年,在半瓦型侵入岩和安定型侵入岩中分别获得了254.0±2.0Ma和244.2±4.4Ma的加权平均年龄,在龙康型喷出岩中获得251.9±3.0Ma和255.92±0.72Ma加权平均年龄。结合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将富宁地区"安定型"侵入岩的时代界定于中三叠世,将"半瓦型"侵入岩和"龙康型"喷出岩的时代界定于晚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富宁地区 基性侵入岩 基性喷出岩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